作者:菩提果 英国经济学硕士,从事外贸工作多年,目前为全职妈妈,家有两宝。 记得儿子洋洋4岁前,每周会去幼儿园3个半天,每次送去都会哭鼻子,而且在幼儿园他只跟在他喜欢的老师后边,也不和别的小朋友玩。对于这种情况,我头疼加之头疼。以至于他上学前班之前我还担心他不适应全天的学校生活。 果不其然,学前班开学后,每天早上9点我送他到学校排队的时候,他都会哇哇大哭,但据我观察同一个年级80个新学生,只有3~4个哭鼻子的。就这样洋洋每天从出家门就开始哭,到慢慢变成到学校门口开始哭,后来变成排队的时候哭,再后来看到我走了才哭,3个星期过去了,儿子看到我走只会不高兴,但已经不再哭泣。这其实是英式教育里培养孩子独立性的第一步。仔细想想,是什么让孩子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孩子的自我调整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也许是学校里丰富的课程设置、有趣的老师、友好的小朋友吸引
很多人都认为,怀孕了就会诸多禁忌。那么外国的妈妈也是这样吗?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这份对外国妈妈的采访,相比之下外国孕妈似乎显得更加轻松。 1、怀孕时,期待过男孩女孩吗? 外国妈妈:女孩。 我更喜欢女孩。怀孕早期时,我还以为是男孩,但在第16周时做了检查,发现是女孩,我很高兴,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 2、怀孕饮食刻意摄取营养吗? 外国妈妈:不刻意。只是每天服用孕妇专用的维生素,吃东西比以前小心一些了,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我很喜欢吃水果,特别是橘子,所以孕期吃了不少橘子,但并不是因为它有营养而吃的。 3、给孩子做“胎教”吗? 外国妈妈:有过。我读过一些关于“胎教”文章,但我只拿听音乐当作“胎教”,觉得这就很好了。另外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画棒卡片纸若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 指导语: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漂亮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 (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并能感悟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2.知道老人劳动很辛苦,学习主动关心和帮助老人。 活动准备: 1、创设-个美丽的小花园场景,分别放些假月季花、茉莉花等等。 2、木偶(熊猫奶奶与小马) 活动过程: 1.问题启动 ①在听故事前呈现问题:“熊猫奶奶在林子里新开辟了一块地,种了许多许多的花,是个很美丽的小花园,她每天辛苦地照顾这些花,但终于发生了一件事”。运用这样的提问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既启动幼儿积极地仔细地明故事,也引起幼儿积极地思维。 ②听故事的录音(前半段) 从开始……她着急地想:我不在,花怎么办?它们一定会……。 2.顺向设问 问:熊猫奶奶的小花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各种工具固定图书的方法。 2、进行简单统计,提高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记录能力。 3、能积极参与装订图书活动,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 活动难点:学习常用小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认识身边常用的工具。 教师准备:小鸭玩具手偶,图片、回形针、订书机、夹子、铅笔、毛线、眉毛夹、固体胶若干,统计表、四个画架和适合活动情境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小鸭手偶说:嘿,大家好!我是小鸭乐乐,我刚开了一家印刷厂,厂里印了好多画纸,我想把它们装订成图书,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工具装订,你们能帮我想到好办法吗?(请幼儿说出自己
认国旗涨姿势? 看奥运会开幕式,认国旗是件很好玩的事!当各国运动员入场时,让孩子们也来各自通过国旗来认一认这是哪个国家队。多人游戏时就看谁认对的最多则获胜。 你还可以准备好一些关于国旗的有趣小知识,既防备孩子的各种奇怪问题,又可以主动引导他观察和想象。比如,为什么那么多欧洲国家的国旗上都有十字?这与宗教信仰有关,留意看,北欧国家都是往左偏的十字旗。 那为什么好几个国家国旗上都有米字?这和英国有关。英国国旗上的米字源自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三部分,因此与英国相关的国家也是米字。你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猜想一下,还有哪些国家在历史上可能和英国有关? 咦?为什么欧洲还有不少国家喜欢用蓝白红三色旗?原来,蓝白红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源自法国国旗,拿破仑当时征服了欧洲很多国家,那些欧洲国家的国旗文化里就都有法国国旗的样子了。 玩转双语国旗卡?
心儿还有几天就满4个月了。 有几个瞬间让我思考。 我们住的小区很适合带宝宝在外面玩耍,因为经常心儿出去玩,她现在都有好几个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了。有好几次心儿闹觉要哭时,我都会说:“你看姐姐(或妹妹)多乖,她都没有哭闹哦。心儿乖,心儿不哭。” 有一次我带着心儿去朋友家玩,她家的弟弟只比心儿大十几天。两个小宝贝在一起欢乐多多。玩了没多久,弟弟就困了,开始轻轻哼哼,在妈妈怀里扭动着小身体。朋友起身抱着他一边转,一边继续跟我聊天,不多一会儿就睡着了。没过多久心儿也困了,由开始的一两声哼哼变成后来的连续不断地高音喇叭,哪怕我抱着她不断地走动,还时不时变换抱姿来寻找她舒服的姿势,但心儿依然不消停,甚至用她那小手到处乱抓,有好几次把我的脖子抓出了一道道印,小脚也不闲着,不停地蹭啊,踢啊。我叹了口气对朋友说:“你家小宝怎么这么乖呢,太好哄了。你看我家这
小东的父母是做小生意的,平时很忙,这使得小东做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小东变得很独立,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甚至一个人做饭! 这天小东放学回到家后,因为作业很多,所以就马上开始做功课了,晚上小东的父母回来后,因为今天生意不多,收入不多,所以心情也有些不好,看到小东后说:“今天怎么没有做饭?”小东说:“今天的作业太多了,所以写完作业就休息了一下,没有做饭!”小东的妈妈说:“你不知道我在外面做生意很累么,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知道心疼父母呢!要你有什么用,在外面没挣到钱,回到家你还这么让我不省心!快去做饭去!”小东说:“妈妈,你为什么这样说我,你们每天都忙,每天不管我干什么都是我一个人,你们都没有陪过我,没挣到钱,回到家就冲我发火!这样对我很不公平!” 父母听到小东的这一番想说一直不敢说的话,瞬间梗咽了,流露出心疼的眼神,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把小东抱住了! 带情绪的管教
小鹿这段日子以来,各种折腾。在学会使用工具——站在板凳上够东西之后,便将这个本领无所不用其极,家里各个地方,都会留下他的“犯罪证物”——板凳。 上周日晚上,我刚回到家,奶奶就向我控诉,你这个儿呀,害死了。内蒙的“害”,意思就是捣蛋。怎么回事呢,原来,奶奶和爸爸在家里炸完油饼后,将剩下的油倒在了一个盆里,等晾凉了之后,就放在了案上,放得还挺靠里。结果,小鹿爸刚一转过身,小鹿就自己搬了个板凳,踩上去,迅速将满满一大盆子的油倒进了洗菜池子里。心疼的奶奶呀。 小鹿的各种捣蛋行为“罄竹难书”。有一次,在喝牛奶,小鹿放勺子时,不小心,将碗里的牛奶溅出来了。牛奶溅到桌子上的样子很好看,这件事情又很好玩,于是,不用想,小鹿一定会不断重复。小鹿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害怕妈妈的制止,于是行动敏捷地将牛奶大面积地洒在桌子上,没等我拿来抹布,他已经趴在桌子上,将洒下来的牛
很多爸妈都抱怨给孩子不够亲近,那么你有没有反思过,是不是陪他的时间不够呢?亲子游戏,是孩子的需求,更是父母的需求! “宝宝是个小顽固,总是不听话!” “我说东,他向西,宝宝总是唱反调!” 你和宝宝之间,会不会有类似的尴尬呢? 别着急,这些小状况都是每天的育儿生活中必经的成长烦恼。见招拆招,化解矛盾的方法,也许比你想象的要简单。想让孩子喜欢你、配合你、听你的话么?不妨试试“亲子游戏”这件法宝。 我们都知道,小宝宝天生爱玩耍,尤其喜欢和父母一起游戏。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总要自己陪着玩,很缠人。 其实,千万别小看亲子游戏哦,它是你和宝宝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当然也是你俘获宝宝芳心的一大神器。 亲子游戏是升华亲子关系的捷径 宝宝从游戏中体验玩耍的乐趣,更从游戏中感受父母的爱和关注;父母在游戏中读懂宝宝
活动目标: 1、比较四季的不同特征,和轮换的顺序。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3、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故事《小熊登月》图片、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字卡“春、夏、秋、冬”。 活动重难点: 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 用较完整的话描述四季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看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你们知道小熊是如何登上月亮的吗? 小结: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故事里到底讲了些什么。 二、倾听故事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童谣的内容。 2、通过了解童谣的内容知道春天是一个温暖、适合生长的季节。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寒冷的冬天过去后,温暖的春娃娃来到了大地上。春娃娃带来了温暖的春风,带来了滋润的春雨,还带来了暖和的阳光。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啦,小弟弟也脱掉了厚厚的衣服出来玩啦! 二、欣赏童谣内容。 师:你们看,小弟弟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幼:草地上。 师:春天的草地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绿色的。
1.球类 6个月:宝宝对球通常很有兴趣,一方面是专心地注视圆圆的、会滚的东西,另一方面是享受触摸、抓拿球的乐趣。所以,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可爱又有不同质感的球,比如由不同材料拼接而成的布球,或者上面有凸起的按摩皮球等。 12个月:此时,宝宝喜欢和人面对面坐在地板上,一起玩滚球的游戏。再过一段时间,他也许会具备扔球的能力,当然,都是无目的和目标的随便扔。但是他却不厌其烦,你要准备足够的耐心帮他不断捡球。 18个月:大多数麻麻都觉得这个时期,自己更像为一个手球运动员做陪练。没错,宝宝现在已经是扔球的高手,技术熟练,而且很有力度。他不仅喜欢将球举过头顶再用力扔出去,还喜欢和你一起玩互相传球的游戏。 2岁:宝宝投球技术越来越精确了,现在他要开始一项更有难度的练习——用脚踢球。重心低的优势,让他具备了足球运动员应有的素质,所以踢球
前几天和学姐聊天说起她家里的图书,从孩子出生到现在5岁,家里的儿童图书已经堆满一个小型书柜了,但说起这些书的作用,学姐认为总归都是常用套路,除了念故事、听故事、看图、识字、认颜色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花样……但儿童绘本图书就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来推荐两种绘本手工延伸的玩法,或许你会发现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打开绘本。 比如这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不少孩子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都被故事中小兔子对妈妈表达爱的举动,萌的不要不要的!下面快快拿起米糕和剪刀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吧! 又或者,在绘本《菲菲生气了》中,菲菲的家里有4口人,分别是爸爸、妈妈、姐姐和菲菲。 那在你的家里又有那些家人呢?带着孩子用木勺、颜料和记号笔一起边制作边数一数!
如何真正走进孩子内心? 自主感、归属感、认同感 共计 1942 字,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父母不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就永远无法与孩子建立联结。“骨肉相连”是一种连结,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联结”更为重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好,对孩子的影响力才会越大。 1 自主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如果撇开外界带给我们的各种束缚,我们每个人其实都非常渴望自由:人身自由、财务自由、情感自由……所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就是联结孩子内心的一把钥匙。 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时候越不让孩子干什么,他就偏偏要干什么,非得和大人对着干。 有时候,带着孩子在游乐场玩,孩子玩的完全忘了时间,可家长等着急了,就会进去拉着孩子说:“不要再玩了,时间太晚
早早和宝贝“混熟” 爸爸回到家,宝贝在摇篮里叼着奶嘴,玩得好好的。爸爸觉得宝贝现在反正不用哄,于是去旁边看电脑、玩电脑。甘当甩手掌柜,这样能有存在感吗?宝贝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并不是不需要爸爸。你要花时间陪宝贝,天长日久,你的陪伴就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和宝贝说说话,宝贝能听懂,让宝贝能看到你的存在,你才能有存在感,否则你在外面钱挣得再多,在家里的存在感也是零。和宝贝交流多一些,宝贝才会更喜欢你。 先换它千次尿布再说 你在职场可能已经身处要职,但你是从基层开始一点点升上去的,在家育儿也是一个道理。“但是我在家做点儿什么好呢?”你可能会这样问。不是家里不需要爸爸,而是你眼里没活儿。照顾宝贝所有的事都需要你,给宝贝换尿布、洗澡、换衣服、和宝贝玩耍。你做的越多,对宝贝的了解越多。宝贝在最初三年大约需要换5000次尿布,你只要参与20%,就是与宝贝进
文=尹建莉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时地过来,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再不时地过来看看写得怎样,最后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何种陪法,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都是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1 “陪孩子”写作业 是在瓦解好习惯 家长应该记住这一条:在培
你还在培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吗? 有一种人生的遗憾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人家彤彤为啥奥数学得那么好?”“你看看,刘阿姨的儿子已经去美国留学,还拿到全额奖学金。”“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怎么就不学学人家孩子,学习好,还听话,不让家人操心。”“你看看你姑妈家的表妹,你还不如她的一个脚指头。”“你啊,你啊,笨死了,你看人家田田钢琴过了10级。”你看看……还有好多的“你看看”。 亲爱的家长,你还在培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吗?曾经,一个 5岁的男孩从幼儿园回家后,发现爷爷病逝了。奶奶和家里的很多亲戚都让孩子去跟爷爷说最后的再见,男孩退缩着不肯向前,无论周围人怎么劝说,孩子一直向后退,哭着说“不要不要。” 见孩子这样,奶奶和其他人非常不高兴,指责道:“你爷爷那么爱你,那么疼你,对你那么好,
“只知疼爱孩子,不舍得用孩子”是很多父母爱孩子的误区。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爸妈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反而会害了孩子。其实,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苗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优秀妈妈与儿子的故事,也许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一、 儿子给我端茶和炒菜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交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 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
标志1:亲职教育正在流行 也就是做父亲先要学习。亲职教育让父亲们认识到,自己不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而是需要在育儿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应该怎样做父亲。 标志2:擅长刚柔相济 传统父亲几乎就是威严的代名词,而“新父亲”却擅长刚柔相济。他们有很男人的一面,但又可以很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当孩子违反规则时,他们会坚持到底,不讲情面,但不会用粗暴的武力来解决问题。 标志3:直接和孩子“谈情说爱” 很多人都会想起《背影》中那个始终用缄默来表达深沉父爱的男人,而对“新父亲”来说,“儿子,我爱你”却可以脱口而出。 标志4:出得厅堂下得厨房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