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发烧为何手脚发凉?
    小儿发烧为何手脚发凉?

    3岁的明明因为感冒受凉发起高烧来。明明的脑门和身上很烫,妈妈抱明明时发现明明的小手和小脚却是冰凉的,不觉纳闷儿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在临床上,孩子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却冰冷,待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足皮肤又慢慢地热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尽管孩子的手足冰冷,但内脏和体温是处于发热状态,这在3岁孩子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小儿四肢含血量少于内脏,所以孩子的肝脾可暂时性肿大,这在发热等病理情况下更是如此,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的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家长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结果使得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的散发而越升越

  • 小儿阑尾炎防治攻略
    小儿阑尾炎防治攻略

          疾病概况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儿童约占各年龄人群患者的10%。6~12岁为发病高峰,5岁以下幼儿较少见,1岁以下发病率更低,可能与幼儿阑尾以育有关,此期阑尾在盲肠的开口较广,呈瓣斗状,不易形成梗阻,所以发生急性阑尾炎的机会也小。有学者报告,小儿阑尾炎的发病和季节有关,3、4月初春上呼吸道感染多的季节和7、8月胃肠炎多发季节阑尾炎的发病也高。   临床表现   1.腹痛 由于病史询问和叙述困难,常得不到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病史,腹痛范围较广泛,且有时腹痛不是首发症状。   2.消化道症状 常明显而突出。呕吐常为首发症状,呕吐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长,可因大量呕吐,不能进食而产生脱水和酸中毒。有时可出现腹泻,大便秘结者少见。腹泻为肠道炎症刺

  • 接种疫苗有哪些禁忌症
    接种疫苗有哪些禁忌症

          不同种类疫苗的禁忌不一样,接种时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规定进行接种。同时,儿童家长在每次接种前应如实反映儿童的健康状况,以减少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   以下为疫苗接种的一般禁忌症:   (1)正患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待好转后接种。   (2)支气管哮喘,有食物、药物或疫苗过敏史的儿童,了解其致敏原后可以考虑接种。   (3)免疫缺陷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不可使用脊灰、麻疹和卡介苗等活疫苗。注射丙种球蛋白4周后,才能接种活疫苗。   (4)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儿童,不可接种同种疫苗。   (5)有癫痫、脑病和脑炎后遗症等,不能接种百日咳、流脑和乙脑等疫苗。   (6)有重症慢性病者要暂缓接种或慎重接种。

  • 消化不良不宜用酵母片
    消化不良不宜用酵母片

          用酵母片来帮助消化,已成为一种过时的治疗方法。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有的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时,家长总喜欢让孩子吃酵母片,其实这对孩子来说并不适宜。    酵母片含维生素B1和B2、烟酸以及一些氨基酸,其作用基本上与复合维生素B相似,主要用于补充维生素B。对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等,作用极其微弱,人们之所以认为它能帮助消化,大概是来自“酵母发面”一说,其实发面用的是活酵母菌,而酵母片中的酵母菌都是死的,无发酵作用。即使有微弱的发酵作用,也只能使人胃中的淀粉产生气体和酸类,引起暧气,并不能帮助消化。如果酵母片吃多了,反而会引起腹泻,因此,孩子拉肚子时千万不能再吃酵母片,以免加重消化不良症状。    儿童抵抗力较弱,饮食不当或生病都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肠胃

  • 小儿喉咙痛的治疗
    小儿喉咙痛的治疗

    喉咙痛是5~12岁儿童常见的症状,急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是引起喉咙痛的主要疾病,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重要的致病菌。     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即有发热,测体温在38~40℃之间,喉咙痛,吞咽时加重。医生在给病儿进行检查时,可以发现咽部充血,或扁桃体红肿,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或黄色脓性分泌物。由于咽喉炎和扁桃体炎后可能诱发急性肾炎和风湿热,所以需要及时彻底根治。     小儿喉咙痛治疗以消炎治疗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为主。一般说来,青霉素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比较敏感,所以可作为首选药。每次肌肉注射40~8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5~7天,症状一般都能很快加以控制。应当注意的是,注射青霉素前先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选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治疗1周。     "金嗓子喉宝"、"西瓜霜润喉片"或"草珊瑚含片"等,对缓解喉咙痛有肯定的疗效,可以在儿科医生的指

  • 儿童消化不良可以捏脊
    儿童消化不良可以捏脊

    什么是捏脊?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为“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小孩偏食、厌食、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易感冒等问题较普遍,一直以来都是令家长头痛的事;另外,小儿先天、后天不足引起的一些慢性疾病也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捏脊可以帮助孩子祛病强身,是一种简单易学、效果明显,适于家庭操作的推拿法。   你准备好了吗?   捏脊其实很简单,对场地和操作者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所以初次给宝宝的捏脊的爸妈也不必心慌慌。   在家中就可以进行捏脊。脱去孩子的衣裤,任其俯卧在床上或家长膝盖上。家长站或跪靠在孩子的腿部的边侧,全身放松,活动一下手指,面带微笑,用手轻轻抚摸几下小儿的背部,使肌肉放松,然后进行捏脊。   如果郊

  • 孩子不宜过早吃氟哌酸
    孩子不宜过早吃氟哌酸

      氟哌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诺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上一直以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为人称道,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肠道、耳鼻喉科、妇科和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    尽管氟哌酸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价格还便宜,但却是儿童的禁区。这是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软骨毒性,会导致关节和软骨损害,使骨生成受阻。可使四肢长骨两端的骨骺线提前骨化,而骨骺线正是儿童长高的关键点。    这种毒性与年龄和剂量相关。年龄越小骨损伤表现越快、越严重;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一般女孩在12岁以前,男孩在14岁以前的骨生长比较活跃,需要慎重使用这类药物。同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宜服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生素种类越来越多,但由于儿童生理的特殊性,许多抗生素因其副作用,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儿童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时,一定要格外注意

  • 儿童患龋率超六成只因不刷牙
    儿童患龋率超六成只因不刷牙

    调查显示,不爱刷牙的孩子真不少,沈阳市城市平均年龄为5岁的儿童的患龋率约为64.14%,平均每人有2.99颗龋齿,50%以上的儿童仅是偶尔刷牙。   另外,5岁儿童患龋齿情况还呈现这样一个特点,以前城市儿童的患龋率高于农村,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村已经高于城市。     专家认为这与农村孩子也开始更多地喝甜饮料、吃小食品有关,而农村的家长在帮助孩子护齿方面则没有城市家长更注重。   对于5岁的儿童来说,护齿习惯的养成更多要依赖家长,然而一些家长的护齿意识并不强,调查显示3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坏了不用治疗。   据牙科医生介绍,孩子从6个月开始长第一颗牙时就应该刷牙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指套牙刷或者用纱布缠在手指上给宝宝刷牙。等到2岁半时,孩子看到家长刷牙会感到好奇,这时候可以给他一把小牙刷,但也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刷牙。除了养成刷牙习惯,还

  • 流行病季节,如何为宝宝保健康
    流行病季节,如何为宝宝保健康

      每到冬季,许多宝宝的健康状况会急转直下,看着宝宝楚楚可怜的模样,父母们看在眼里急在心理,恨不得自己代宝宝生病。专家表示:宝宝生病,父母们不必太过惊慌,只要掌握一些入门级的病理知识,作好日常护理和预防工作,宝宝就会慢慢恢复起来的!   NO.1 肺炎   肺炎是感冒、气管炎的延续。它是呼吸道病变较重的疾病,儿科医院里约有1/4的宝宝是因为肺炎而住院的哦!   支气管肺炎,也就是小叶性肺炎,小宝宝特别容易患上,病变主要散布在支气管附近的肺泡,有时病变范围很广泛。两三个月或6个月内的宝宝如果发生肺炎,往往症状很重,出现高热、气急、咳嗽、鼻翼扇动等现象。而大叶性肺炎则以成人居多。   肺炎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其中,支原体肺炎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它的表现为阵发性咳嗽、高热、呼吸时的罗音不明显,需要拍片才能诊断呢。   居家护理要点

  • 夏季婴儿腹泻的家庭护理
    夏季婴儿腹泻的家庭护理

        婴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婴儿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这也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当孩子腹泻、呕吐、发热伴有情绪不好等症状,说明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带大便标本到医院去看急诊。   二、当孩子大便几乎都是水,一天腹泻10次以上,眼睛塌陷,口唇发干,出现脱水症状,且6小时内无尿。说明病情严重需紧急带大便标本去医院就诊。   三、辨别脱水的要点:   1、嘴唇或口部及皮肤干燥。   2、眼周围出现皱纹,眼睛有塌陷的感觉,哭时无泪。小婴儿可有囟门塌陷。   3、脸色苍白,长时间不尿尿(腹泻的时候,特别是用婴儿纸尿裤时,很难观察是尿还是便。)   4、肚子扁扁或腹胀,没有精神。   5、没有精神,严重时可出现嗜睡。   四、家庭护理   1、继续母乳喂养。   2、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符合

  • 女婴为什么有白带、假性月经?
    女婴为什么有白带、假性月经?

      由于孕妇妊娠后期雌性激素进入胎儿体内,使阴道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受这种激素的影响而增生,出生后来自母体的雌性激素突然中断,使增生的阴道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发生脱落,因此,初生女婴的阴道中可有象白带一样的白色粘液。少数女婴在第一周末还有血性分泌物,类似月经出血,叫做假性月经。一般不必处理。但当新生儿发生自然出血症时,阴道的出血可能增多,则应及时就诊,按自然出血症处理。

  • 新生儿出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出黄疸怎么办?

            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黄了,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没关系,多半是由于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其特点是: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2、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偏高。 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有些严重的黄疸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引起永久性脑损害,所以一旦发现宝宝黄疸有所加重就应

  • 小儿噎食的紧急处理
    小儿噎食的紧急处理

       食物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噎食发生具有以下特征: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2、患儿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3、如为部分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  嗽,咳嗽间有哮鸣音。     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诱因,还应做到“四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量。如万一发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1、清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单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下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

  • 治疗冻疮的有效秘方
    治疗冻疮的有效秘方

      方一:花椒150克入白酒30毫升中浸泡7天,去渣,生姜6克切碎绞汁,取生姜汁与甘油同入酒中拌匀,用干净棉花蘸药外涂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    方二:生地榆30克,地丁15克,芫花、甘草各10克,加水煎汤,趁热浸洗患处,洗后用玉红膏油纱布敷患处,每日2次。适用于冻疮已溃破者。    方三:萝卜叶250克,橘皮100克,放锅内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药液温后浸洗患处,每晚1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一般连用3—4次即愈。    方四:杏仁10个,芝麻15克,花椒10克,分别炒香,研末,然后混匀,用香油调涂患处,每日换药1—2次。    方五:樱桃20—30粒,浸于高粱酒中浸泡10天,用其外擦患处。可以止痒,缓解冻疮。    方六:芫花、甘草各15克,加水煎成200毫升,趁热浸

  • 孩子咳嗽背后的不同真相
    孩子咳嗽背后的不同真相

      一起新房甲醛超标致儿童死亡案件近日在福建宣判。遭遇不幸的是一名才5岁的女孩。她在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之前,表现出来的症状为持续的咳嗽与高烧。   咳嗽是儿童就医的常见病因之一,至少有20%学龄前儿童和10%的学龄儿童的家长以咳嗽作为孩子求诊的主要症状。   由于儿童对咳嗽具体症状描述不清,往往给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带来困难。而且,儿童咳嗽的原因有多种,在咳嗽这一症状背后,其实有大不相同的真相。   病例一 住进新房,女儿开始咳嗽   2006年的8月,林先生拿到了法院的一纸判决书:装饰公司和地板销售公司承担同等连带责任,共同赔偿林先生人民币17万多元。   这些钱并不能抚平林先生心头的痛,更不能换回他活泼可爱的女儿。2004年5月,林先生将其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新房以包工和部分包料的形式,承包给一家装修公司进行装修。7月3日,林先生将新房的地板

  • 婴幼儿冬季要防流脑
    婴幼儿冬季要防流脑

    据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感染综合科副主任医师徐志英介绍,近日气温降低,流脑患者又有增多的趋势。徐志英说,流脑主要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流脑为冬春季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病情进展一般可分为上感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   上感期症状和一般感冒非常相似,此期很短暂,而且常被忽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明显,此期病情控制不好或未及时治疗,很快进展至败血症期,此期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瘀斑、瘀点, 进入脑膜炎期。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加剧,呕吐频敏,嗜睡,昏迷等症状。特别是暴发型流脑的病儿发病更急剧,进展极迅速,病势凶险,死亡率特别高。  专家开方  徐志英

  • 防肺炎传染 打喷嚏需捂口鼻
    防肺炎传染 打喷嚏需捂口鼻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除了能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能引发心肌炎、肾炎、脑膜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支原体肺炎,目前正是高发季节。北京市卫生局日前发布健康播报,提醒市民预防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病人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   更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支原体肺炎在大中小学校和集体单位可引起小范围的暴发和流行,因此市民要加以提防。专家介绍说,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比例为15%~20%,占成人肺炎的比例高达15%~50%。40岁以下的人群是支原体肺炎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   预防支原体肺炎,一定要多到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外出回来及用餐前一定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绢或纸掩住口鼻,尽量减少飞沫向周围喷射,以免传染他人。   疾病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2~3周,潜伏期过后,多数病人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

  • 宝宝的肠子为何“乱套
    宝宝的肠子为何“乱套

    丁丁1岁多,白白胖胖的,并且还有着一张会叫人的甜嘴。他很会“察言观色”,见什么人都会主动叫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十分惹人喜欢。这一天,丁丁突然不明原因地哭闹起来,并用小手按着肚子。  哄抱、逗玩也无效,过会儿,便又玩耍自如,如此反复数次。当地医院按消化不良、肠痉挛用药治疗,丁丁的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并且还出现了精神萎靡、血便。这下丁丁妈妈可吓坏了,急忙带着丁丁到市儿童医院检查,经检查发现,原来丁丁得了肠套叠。经及时治疗后,丁丁很快痊愈出院。   肠套叠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较多,可能与这两个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和淋巴腺病毒感染多发有关。它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现象。我国婴幼儿肠套叠发病率较高,男孩居多,约占2/3,多发生于2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的肥胖婴儿。   1、为何宝宝容易发生肠套叠

  • 新生儿肺炎的两大病因
    新生儿肺炎的两大病因

         新生儿肺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的,称为产前、产时感染;另一种是发生在出生后的,称为产后感染。   一、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   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通过血行传播或羊水感染所致,多与产科因素有关。   (一)病因   1、血行传播途径:母怀孕期受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原虫(如弓形虫),细菌等感染,病原体经血行通过胎盘、羊膜侵袭胎儿。   2、通过羊水感染:羊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羊膜绒毛膜炎时,产道内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B族链球菌等上行导致感染,或胎儿在产前、产时吸入污染羊水而致病。   (二)临床表现   1、产前感染:多在娩出后24小时以内发病,婴儿出生时多有窒息,复苏后可见呼吸快、呻吟、体温不稳定、反应差,逐渐出现肺罗音等表现。血行感染者

  • 夏天孩子“烂嘴角”怎么办
    夏天孩子“烂嘴角”怎么办

    我的孩子每年夏天都会发生“烂嘴角”,而且还会流脓和结痂。这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防止它发生呢?   每逢夏季,一些幼儿常会在口角部位出现乳白色糜烂和裂口,这在医学上称为口角炎(俗称“烂嘴角”)。有口角炎的儿童,还常同时伴有阴囊炎、唇炎、舌炎等。造成口角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孩子平时比较挑食,饮食结构不平衡从而导致体内缺少一种核黄素(也即维生素B2)的营养物质所致。   要防止孩子发生口角炎,关键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各种杂粮、豆制品、新鲜蔬菜、胡萝卜、紫菜、瘦肉、猪肝、鸡蛋和水果等。   一旦孩子患了“烂嘴角”,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2,每次5毫克,每日3次,约5天即可痊愈。也可在临睡前清洁患处,然后用浓缩鱼肝油滴剂涂抹,再将维生素B2片研碎后撒在患处,两三天即康复。

宝宝疾病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