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已接诊5例异物卡喉患儿,4例因及时抢救幸免于难,一粒葡萄卡住声门的孩子却因延误治疗,导致窒息死亡。 一岁男孩亮亮哭闹不止,妈妈将一粒葡萄放入孩子口中,不料在哭闹中葡萄卡住了喉咙,顿时,孩子脸色变得乌紫,慌了神的家长不知如何应对,一个多小时后赶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孩子呼吸、心跳已停止,耳鼻喉科主任段传新等立即抢救,虽然在喉镜下将葡萄取出,但由于喉痉挛时间过长,孩子已窒息死亡。 段主任建议,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不要喂食物,如发现异物卡喉,家长可先将孩子倒立,拍打其背部或挤压胸腹部,如异物不能吐出要及时赶往医院,最好赶往最近的医院,以免错过抢救时机。 (周建跃 温红蕾)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传播,传染性较强,而且发病后会有持续高热,明显的头痛、全身疼痛、极度乏力,还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一些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在中国北方,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5、6月间是流感的好发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重要手段,这点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只要孩子不是过敏体质,而且没有其他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症,家长应尽可能坚持每年冬春季节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和接种流感疫苗呢?家长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流感疫苗应该去哪儿接种、如何选择、需要接种几次、会不会产生副作用? 一般孩子出生时就会有一个接种证,接种地点在孩子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医院预防保健科,如果没有接种证则可以到防疫站门诊进行接种。
出于尽快弥补的心理,多数家长在唇裂患儿3个月至1岁内就让医生施行了修复手术,这还不能一劳永逸,因为初次手术后会遗留或多或少的唇裂继发畸形,大多在六七岁的学龄前期,还得再做一次整复后,才算达到比较完美。 6岁以内是体格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之一,五官、面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许多变化。小婴儿的唇部皮肤、肌肉、黏膜比较菲薄,组织少,相对而言,缺损面显得较大,修复是比较困难的。采用先进的修复技术,虽然可以使手术瘢痕做得“天衣无缝”,唇珠、人中、唇弓在短期内也比较“天然”,但是,待鼻部、颌骨生长发育完全后,仍会出现鼻孔大小不一、鼻头偏斜、两侧面颊不对称等。 六七岁被认为是修复唇部继发畸形的最佳时期。整形科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畸形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而不是“打
受访人:陈志海主任医师,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北京学会委员采访人:陈明莲 ■EV71这种病毒不新鲜 采访人:手足口病在历史上是怎样被发现的? 陈志海:1957年加拿大首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 出CoxA16,发现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确认手足口病的命名。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 ■编辑说话 最近安徽阜阳发生的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深受广大群众的关注,实际上该病毒在儿童中经常作祟,导致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就此本版特别安排了一个专访,让大家认识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采访人:手足口病听起来很熟悉,但大家对肠道病毒比较
小儿咳嗽不能马上镇咳 咳嗽是小儿多发的症状,在呼吸专业门诊,每天来就诊的儿童中就有50%~70%是看咳嗽的。而诱发咳嗽的原因很多,如病毒感染、过敏性鼻炎、哮喘,而70%~80%的小儿咳嗽都会伴有痰液,痰液刺激咽部是咳嗽产生的一种重要机制。而且小儿止咳药,会导致痰液不能顺利排出,而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从而造成气管堵塞。 用药不当易引发并发症 小儿止咳不是简单地服用止咳药,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发因素,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收到好的效果。钟南山表示,针对小儿咳嗽,各种治疗方法常常难以奏效,最终导致12%的小儿会发生并发症,24%的小儿需要复诊。在小儿严重并发症中,70%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儿童合理及安全用药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TIPS
问:我的宝宝4个月,经常流口水,小下巴淹得红红的,还长了一片小痘痘,有时候干燥起皮。请问,我应该怎么办? 答:小儿流口水,是宝宝的生理特点所致。宝宝吮奶时两颊用力,两颊的脂肪垫使口腔的容积变小,造成口水聚集。但宝宝还不会及时吞咽口水,就出现了流口水现象。如果口水没有及时清理,或宝宝皮肤的抵抗力减弱,就会使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发红或形成皮疹。因此,防止宝宝淹下巴,注意保持颌面部皮肤清洁干燥很重要。可准备清洁、柔软的棉纱布或纸巾,及时擦掉小儿口腔周围的口水,还要尽量给小儿穿棉质衣服,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流口水的宝宝是由于口腔黏膜或舌面溃疡生疮引起,因为口腔黏膜或舌面生疮会使唾液分泌过多,而咽部疼痛却不能吞咽,因此发生流涎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小儿鼻出血是个常见的现象。在夏天气候炎热和冬天室内干燥的季节,小儿鼻出血的现象更多,特别是有的小儿经常在夜间流鼻血,不少家长不能不为此而担忧。小儿鼻出血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2岁以前的小孩很少有鼻出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小孩鼻腔的毛细血管网发育还不健全。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也叫黎氏区。这种血管网很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粘膜层。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 当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异物或鼻肿瘤等。2、 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3、 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4、 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
麻疹一样。 · 使用蚊香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注意通风,二是使用量应符合要求,三是点燃的蚊香放置处应离宝宝的头部远一些。其实,家长不必担心通风会使药效降低,我们所说的通风并不是指门窗大开,只是不能紧闭窗门而已。 · 给房间喷洒气雾剂或喷雾剂时,应让宝宝先到别处,待喷洒完毕,先打开门窗通风10分钟左右后再让宝宝回到室内。 · 与蚊香片相比,蚊香液对宝宝可能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高品质用品,它的母液大多是进口原料,不仅气味好,而且毒性微弱。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接生人员就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一般在生后3-7天脐带脱落,脐带脱落前伤口很容易感染而发生脐炎。在为宝宝断脐时,或断脐后,如果消毒处理不严格,护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 脐炎表现3部曲 第一步:宝宝的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这是脐带发炎的最早表现。 第二步: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 第三步:病情危重时会引起腹膜炎,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宝宝发热,不吃奶,,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 如何防治脐炎 1.保持局部干燥,干净,脐带刚刚断落的几天,可以用碘
问:孩子半个月前患过一次重感冒,后来感冒好了,却持续低烧,时有腰腿疼痛。经多项检查后发现抗O偏高,注射半个月的青霉素,化验结果抗O仍呈阳性。不知这样对身体有没有大的影响?这是不是表明还有什么疾病? 答: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抗O。人体的许多疾病是因为感染细菌引起的,同时人体也会对入侵的细菌产生反应、反抗的。有一种致病力较强的细菌,叫作溶血性链球菌。它 侵入人体后,能产生一种代谢产物——溶血素O,它作为一种抗原会发生溶解红血球、杀害白血球和毒害心肌的作用。为了与其对抗,人体就相应地产生一种能中和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的抗体,简称抗“O”(ASO)。由于溶血素O的溶血作用快、抗原性强,大多数人感染后2~3周到病愈后数月或一年多,血清中还能找到溶血素O的抗体(ASO)。正常人血清中可有低效价抗体存在,其含量与地区、季节、环境及年龄都
孩子便秘,家长一定心急如焚,用药又怕有副作用,不用又不行,其实最好的疗法就是在便秘没发生的时候阻止它。 儿童便秘是很让家长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如果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孩子的身体里停留的时间过长,会引起头晕、乏力、口臭、恶心等一系列身体中毒的症状。 当然,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规律,让便秘远离你的孩子也是完全可能的。 少量多餐。孩子胃容量小,精力旺盛,几乎每3—4小时就需要补充饮食。在选择点心的时候也要注意,中医提到银耳、杏仁、蜂蜜具有滋润作用,不但可以软便润肠,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孩子最佳的营养补给来源。按个人喜好加料的饭团,布丁、水果沙拉,甚至一小包葡萄干或枸杞子,都能够成为不错的营养来源。那些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则可以用豆浆、豆花取代补充钙质。不过,在准备孩子的
梁女士最近很烦恼,因为单位有同事得了麻疹,其他同事立刻去打麻疹疫苗,但是她却犹豫是否要去打,因为她正计划怀孕,打了就意味着她要推后怀孕计划,而且如果打疫苗后发现怀孕了,还要头痛是否要保留孩子。区计生服务站陶副站长建议梁女士最好先打麻疹疫苗,等6个月后再怀孕。 据了解,孕妇如果感染麻疹,可能感染胎儿,而出现先天性麻疹症候群,可能留下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等后遗症。而在怀孕的前3个月,若感染麻疹的话,生下的婴儿将有近50%的机会得到先天性麻疹症候群!所以,计划怀孕的妇女在做孕前检查时,最好验验看有没有麻疹抗体,若没有就应该尽早接受麻疹疫苗注射,以免在怀孕时受到麻疹的感染。 但是,麻疹疫苗是一种经过减毒的活疫苗,虽然致病的机会很低,但并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婴幼儿口腔保健”。专家认为,小朋友能否拥有健康的牙齿,很大程度在于家长的示范、帮助和教育。 关爱婴幼儿口腔健康,对小儿的早期发育非常重要。记者采访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凌均?そ淌谑绷私獾剑?乘昵笆怯び锥?檠兰绦?苹?⒙叫?瘸觥⑿纬扇檠懒械慕锥危?彩呛阊姥琅呗叫?纬珊秃阊栏苹?氖逼凇S捎谟び锥?胁痪弑缸跃跷?た谇晃郎?哪芰Γ?职趾吐杪璧脑鹑魏艽蟆 如何关爱婴幼儿的口腔健康?凌均?そ淌谒担?屑梢患?ざ?弈郑?徒?掏坊蛳鹌つ掏啡??ざ?谀诶春澹?庋?崾褂ざ????保?捎诳诓考∪獠欢鲜账酰?墒蛊潋⒐欠⒂?芟蓿?踩菀滓?鹧丽阜⒀住 &
小儿夏季的传染性疾病多为饮食和蚊虫叮咬引起,所以杜绝传染病要从身边的环境做起,饮食清洁,居家环境清洁,是预防宝宝受到传染病侵袭的最主要方式。 一、细菌性痢疾 病症特点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帮称为赤痢或红白痢。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小儿发病率一般较高。菌痢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苍蝇等)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日常生活用具和手等,再经口传染给健康人群。食物和饮水的污染有时可引起菌痢的暴发流行。 治疗调护 1.治疗时一般选用抗生素。抗生素尽量口服给药,不能口服者可肌肉注射。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和面色,观察大便次数、性质和量,同时也应注意小便量,并做好记录,及时留取大便做常规化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常在新生儿生后的第4~6天发病,故又名“四六风”;因破伤风杆菌入侵途径是脐部,又称为“脐风”,又因为牙关紧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故有人又称它为“锁口风”。在推行新法接生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极高,目前,在许多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已经消灭,但在农村的少数地区及边远地区和山区,由于在家分娩,还采用旧法接生,使新生儿破伤风仍有发生。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在土壤中可以存活数年,接生时所使用的剪刀、敷料等用具必须煮沸1小时或在高压蒸汽中蒸5分钟才能消灭破伤风杆菌,因此,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剪刀、线绳结扎脐带或接生者的手未消毒,破伤风杆菌都会通过脐带侵入体内;如在已坏死的脐带上盖未消毒的棉花或包布,破伤风杆菌容易在坏死的脐带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进入体内而发病。破伤风外毒素传至脊髓及
由于分娩时的自然压力,大多数婴儿出生时眼睛都较为浮肿。通常这种浮肿在数天内便可消退。 不要认为你的婴儿的眼睛有分泌物是正常的。婴儿在分娩时,几乎都因血液或羊水进入眼睛而造成轻度感染,称为“湿热眼”,这种疾病是极为常见的。 但是,湿热眼也有可能是由于一些细菌感染所致,因此,应请医生诊查,看看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通常只需用小棉签?棉花棒?在无菌水中沾湿后细心地加以清洁即可。当给婴儿洗眼时应该将棉签从靠鼻端的内侧眼角轻拭,然后把棉签丢掉。两眼必须分别使用各自的棉签。切忌使用眼药水和眼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流感病毒进行研究后发现,包裹在流感病毒表面的脂类物质在寒冷天气条件下会变硬,从而对病毒起到保护作用。科学家认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冬天会成为流感多发的季节。 当流感开始流行时,接种疫苗已不理想。故应考虑其他日常预防措施(如多通风、勤洗手、服板蓝根等)。日本学者提出,红茶漱口有助防流感,可以一试。 昭和大学医学部教授岛村等人做了一项实验,将300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每天用红茶漱口2次,而另一组则不这样做。5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漱口的那一组学生基本上没有被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所击倒。 分析表明,红茶里含有的儿茶酚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抑制人体内自由基的活动,帮助抵御外界病毒,并防止其感染人体细胞。不仅是红茶,绿茶也有类似效果,但以红茶为
急性喉炎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宝宝,表现为声音嘶哑,还会引起鼻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喉炎一般起病非常急,多伴有发热、声嘶、咳嗽等。刚开始的时候,声嘶可能不太严重,哭闹时有喘声,会有“空”“空”样的咳嗽声。而一到晚上,这样的症状就会加重。宝宝喉炎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时候,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寒冷、干燥是致宝宝喉炎发作的外因。因此宝宝居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0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得病以后,要让宝宝安静休息,减少哭闹,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在饮食上要清淡、温软、易消化、富营养,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腻、烧烤、燥热食品。
专家强调,无论是否得病,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都可以大幅减少感染机会,尤其是孩子。舔手、咬指甲、这个尝尝、那里摸摸、脸对脸亲密地说悄悄话、小孩之间互对着打个喷嚏…… 防晒防疲劳可预防手足口 这些动作对小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平常的,然而却很容易感染疾病,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加强孩子的营养,让孩子注意休息,避免其被日光暴晒,防止其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力。 特别值得加强的是对孩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饭前便后洗手;打喷嚏要转向无人处,谈话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飞沫喷到他人脸上;患呼吸道疾病后要戴上口罩去医院看病;若是患上传染性疾病还要按照医生嘱咐在家休息,不要带病到公共场所传染他人;幼儿园及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干净;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
近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不少家长发邮件到互动信箱询问防范之道。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症状:手足口处现斑丘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这种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卫生习惯不良、个人免疫抵抗力低、接触已感染病毒的人员等因素有关。该病于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5月病例增多明显,5月~7月发病形成高峰。 专家指出,手足口病的特点是传播快、易流行,以轻型病例为主,患儿一般一周内即可自行康复。只有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
传染病
初生疾病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皮肤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
呼吸系统
初生疾病
传染病
体检免役
消化系统
皮肤五官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