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智力发展>手抄报>美食手抄报图片大全

美食手抄报图片大全

2019年04月18日 15:53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yw阅读次数:3025
美食手抄报图片大全,美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每个人都爱吃美食,中国饮食文化也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了,数不清的美食从古流传至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

美食手抄报图片大全:美食典故一

【药膳】

(1)药膳养生与鲁菜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末年,太公望(别名:姜太公,姜子牙)在营丘之战时所创制的太公望红焖鸡,在姜太公建立齐国后,太公望红焖鸡的故事与制作技艺一直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奠定了药膳与鲁菜的雏形,在《姜太公传略》、《齐桓公》有相关记载。

(2)齐桓公时代国力富庶强盛,人们传承姜太公餐饮文化,并深得传统历史名吃“太公望红焖鸡”的精髓,把主料鸡内杂与太公望膳食古方中的辅料,完美结合,创制出了卤煮鸡杂这道传统菜肴,清朝时期经苏州张式一派习艺后传入宫廷,为药膳与鲁菜的发扬光大夯实基础,在《张一麐》、《张东官》传记中有相关记载。

(3)新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吕母“今日照市人,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在起义的初期创制了传统膳食鸡丝汤,清朝到民国时期作为招牌菜在“得泰楼”,“万和菜馆”等名店里。并对商周与春秋药膳文化起到了延续,对晋唐时期鲁菜的成形,影响深远;在《爱新觉罗·溥杰》、《吕母》传记中有相关记载。

【馒头】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

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要食品了。

绿豆糕】

端午节吃粽子,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例外。不过,端午节的传统食

品,除了粽子,还有绿豆糕。譬如武汉、南京和芜湖等地,这一天就必定会吃绿豆糕。西安人在这一天也吃粽子,但是要和绿豆糕一块吃,缺一不可。西安人端午节给亲朋好友赠送礼品,也是粽子和绿豆糕一块送。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可能人们说得少,知道的也少。早在清同治十年(1872年),即已推出商品绿豆糕,与水晶饼一起成为西安和陕西的名优食品,闻名遐迩。西安是个回民聚居区,回汉同胞和睦相处。回民善于做小生意,特别是家庭作坊制作小食品,前店后场,他们的清真绿豆糕很受欢迎。汉民也有做的,比较少。先前多半在端午节前制作并上市。改革开放以来,一年四季都有出售的,而且新增加了一批食品企业,绿豆糕也比先前精致多了。增加了许多新品种,枣泥馅,果仁馅,口感很好,后味悠长。

【水晶饼】

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