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不用刻意教,每个小孩都很独特
    不用刻意教,每个小孩都很独特

    也许你身边就有这一类父母。他们本身自己的个人意识较强,同样也希望养出一个独特的小孩。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见的那种。他们最好能有识别度较高的样子,也能有独特的想法、个性。 这些设想都挺好。但是,设想再棒,我们还得尊重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才行。下面的故事,就是我与上面这位妈妈聊到的内容,希望对家有入园或者即将入园的宝爸宝妈们有启发。 女儿快4岁生日了,妈妈带着她去买衣服。妈妈帮女儿挑选了好几件看起来很漂亮衣服,可是女儿都不想要,而是指着一条红色的裙子,说:“我要买这一件!可可也有一件条这样的裙子。”可可是女儿幼儿园的同班好友。 妈妈看那件衣服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就说:“红色有点俗气,我们换一条吧。我觉得旁边那几条裙子,更适合你。”结果母女俩僵持起来。到最后,孩子娃娃大哭起来,边哭边喊:“我就要红色那条,我就要跟可可穿一样的裙子……” 妈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我一直都希望培

  • 假期不妨让孩子做些家务,你绝对不知道的儿童做家务年龄表
    假期不妨让孩子做些家务,你绝对不知道的儿童做家务年龄表

    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她指出,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并能帮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 年龄段 可以学做的家务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拿汤匙吃饭,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正确的使用马桶,自己刷牙,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取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 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将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 (这个时候

  • 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看到!
    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看到!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了数千位孩子的真实成长,发现人类行为的发展完全是有章可循的,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在动作、语言、社会行为和情绪发展各个方面的表现和特点,是完全可以准确预测的。 1岁 培养安全不可错过的一年 孩子一岁时,父母该做的,其实是多陪孩子玩就好。这胜过任何生硬的知识,因为他在这里已经学到了更宝贵的东西,他知道自己有人疼爱,知道自己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知道有人会帮助他,还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2岁 培养幽默感不可错失的一年 “幽默感”是彰显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岁半,则到了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时期。他离开自我的圈子,融入了人群中。别人笑的时候,他也会跟着笑。当他和成人及小朋友们在一起时,他仍会主动向成人微笑,以此作为和成人交流的方式,当他看到不一致、

  • 你是真的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你是真的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隔壁的小雨这次考试都考了100分,你才考80分,你怎么这么笨!” “看看人家丽丽,早上8点就开始练琴了,你要多向她学习。” “你看看, 人家小晨这次又是全班第一!” “看看你表妹还比你小2岁,人家英语就说得那么好,可是你一句都说不好!” …… 每个孩子从小就有个宿敌:他有礼貌,见到谁都笑眯眯地打招呼;他学习很棒,每次都考第一名;他多才多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很乖巧懂事,听妈妈话……这个宿敌就是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很多家长都不太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你认为对孩子要求高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其实是为了你自己。 有家长觉得,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较,是为了给孩子树立目标和榜样,想让孩子惊醒并迎头赶上,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标签:教育反思
  • 对孩子大喊大叫=管教无效+树立坏榜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对孩子大喊大叫=管教无效+树立坏榜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见此,不少妈妈也纷纷吐槽自家熊孩子 一生气就爱扔东西、揪人头发,怎么说都不听; 赶着去上班,孩子却磨磨蹭蹭不肯上学,最后导致又迟到; 带到外面玩,看到玩具车就想坐,不同意就撒泼 …… 每当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忍无可忍,对孩子吼道: “不要逼我发火!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我数一二三,赶紧弄好。” “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话,我都说过多少次了。” “我真后悔生了你,简直给自己找累受。” 对孩子大喊大叫=管教无效+树立坏榜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发怒不等于发泄! 像河东狮吼一般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打屁股,效果真的好吗? 事实上,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出现反作用。孩子依旧不听话、不早睡、不好好吃饭……最终家长威信全无,孩子

  • 活泼可爱的宝宝惹人爱,性格孤僻的宝宝该怎么办?
    活泼可爱的宝宝惹人爱,性格孤僻的宝宝该怎么办?

    然而有些妈妈也为自己不爱说话的宝宝发愁的很: @贝贝妈妈:现在孩子两岁半啦,小区里的孩子每到傍晚的时候就由家长带着在外面玩的快乐的,每次一带她出去,刚出去就嚷着回家,这该咋办呀?谁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呀?急需帮助。 @豆豆妈妈:我家孩子也不和小朋友玩,到了幼儿园看不到妈妈就哭,真发愁啊 ! @琳琳妈妈:我家孩子也会这样,每次出去,她都躲在我后面的或者就是嚷着回去。 @童童妈妈:我家宝贝愿意出去玩,可出去她就是自己一个人玩,除非是很熟很熟的小朋友她才会过去凑凑热闹。对于陌生或不太熟的小朋友,她宁愿站一边看着人家玩,她也不过去跟人家热乎热乎去。在家的时候就喜欢躲在桌椅底下,出去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她爸爸都说她是离群了。怎么办,怎么办? 看到各位妈妈这么着急,那么导致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有哪些呢: 1.缺少父母

  • 你眼中的荣耀,可能是孩子心里的丢脸
    你眼中的荣耀,可能是孩子心里的丢脸

    不愿意在幼儿园过生日的孩子 前不久跟几个朋友小聚。聊到孩子的话题时,小雨皱皱眉头,她最近为了儿子在学校还是在家过生日这件事倍感苦恼。马上要大班毕业了,做妈妈的希望儿子能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一起庆祝生日,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一次次看到其他小朋友像小公主、小王子似的被众多小朋友围在中间,在甜甜的生日歌舞中闭上眼睛许愿,那幸福的小模样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孩子。 可是小雨儿子始终不同意在幼儿园过生日,想探究一下原因吧,他每次都不愿多说或者干脆岔开话题。 “虽然孩子不说,但我认为他是太内向了,羞于享受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焦点的荣耀感,所以不愿意在学校过生日。”小雨神情黯然,“如何能让孩子变得外向一些呢?” 认为做小主持人丢脸的孩子 “但是,小雨你知道吗?你眼中的荣耀,可能是孩子心里的丢脸。” 林林淡定地看

  • 爸妈掌握3不3要,放心送孩子去营队
    爸妈掌握3不3要,放心送孩子去营队

    送孩子去营队,父母千万别做的三件事 ■勿代为整理行李:若孩子去的是要携带行李的过夜营队,请记得千万不要“全权代劳”帮孩子收拾行李。较好的方法是,拿出主办单位的行前通知,一一确认要携带哪些东西,然后由孩子亲手把物品放入,爸妈在旁协助即可。 一来让孩子有机会练习收纳,让他有“我做得到”的成就感;二来也可避免到了宿舍,连洗澡找个内衣裤都得翻箱的尴尬。 ■勿临时要求换组:另一个让营队主办单位难为的,就是“临时才提出”的各种要求,其中又以在报到时因未与朋友分在同一组而“要求换组”最为常见。 “其实,若能在报名之初便注明,我们都会尽量安排,怕就怕总是在报到当下才说,”高振翔说,换组牵涉到已经印好的手册队员名单,而且当A提出换组要求,相对也要有另一个小朋友B愿意换,这中间要联系沟通的不仅营队辅导员、老师,也要跟对方家长说明才行⋯⋯种种琐碎事宜,若都要

    标签:亲子教育
  • “妈妈,你的眼睛上为什么有毛?”宝宝身体的秘密该怎么答?
    “妈妈,你的眼睛上为什么有毛?”宝宝身体的秘密该怎么答?

    孩子对身体的观察和探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发现是很早的。我儿子黄檬檬,在一岁多、说话还只是一两个字“蹦”出来的时候,就盯着他爸的腿说:“毛,好多毛”,然后又指着我的腿说“没毛”——他已经观察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等到会说整句的时候,他有一天很认真地问我:“妈妈,你的眼睛上为什么有毛?”指的是睫毛。他最早留意到人体的毛发,大概是因为这是体表最容易被观察到的特征。 让孩子科学的认识自己的身体,是知识的起点我们这一代父母,对于孩子将会提出的身体的各种问题,早已不像上一代人那么扭捏。应该给孩子理性、科学的自然教育,包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已经是共识。 我记得我小时候,问父母“我是怎么来的”,他们答“是用两担咸菜换来的”;但今天我的孩子才两岁多,我已经明确告诉他“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还准备好相关的绘本,准备哪一天他问“怎么生出

    标签:亲子教育
  • 孩子的兴趣爱好“3分钟热度”怎么破?父母需要这样做~
    孩子的兴趣爱好“3分钟热度”怎么破?父母需要这样做~

    还有些父母觉得学点东西没有坏处,图个省事就是把自己的喜欢的兴趣爱好介绍给孩子,或者干脆直接去报兴趣班,但是很多时候未必有好的效果。所以,孩子的兴趣还是需要来发掘的,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决定的。 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呢?  孩子小相对来说对于兴趣的表现会有些不稳定是正常现象。比如在一定时期内你会发现孩子最大的兴趣就是撕纸、撕书、玩水、涂鸦,长大一些就又会对别的事物感兴趣,也可以说孩子的兴趣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同时我们父母想要发掘孩子的兴趣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给予耐心与支持。 1、多带孩子参加活动、互动,增长见闻。 我们带着孩子未必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未必能够带着孩子去环游世界让他感知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让孩子来接触探索这个大千世界,发现孩子的长按点。周末带着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觉得这是大城市才有的,那也可以选择假

  • 屡试不爽!孩子坏脾气怎么治?聪明爸爸一招让孩子主动改变
    屡试不爽!孩子坏脾气怎么治?聪明爸爸一招让孩子主动改变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任何暴力的阻止都不是恰当的方法。看看下面这位可爱爸比是怎么做的,各位爸妈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能借鉴。 阿木是个4岁的孩子,一天放学回家,突然莫名其妙的将手上的苹果摔在地方,然后伸出手打面前的奶奶,旁边的妈妈也不能幸免,在拍打了几下后,阿木就躺在地上打滚……奶奶竭力劝说,妈妈很生气决定以暴制暴。 这时爸爸从房间出来,装出很吃惊的样子:“糟糕,小魔鬼出来了!” 阿木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哭闹顿时停止,眼泪鼻涕吊在腮上,一脸诧异地问:“小魔鬼在哪里?” 那一幕有点滑稽,妈妈竭力忍住不要让自己笑出声。 爸爸把阿木从地上抱起端坐在椅子上,目光平视阿木:“爸爸告诉你,你的内心里有一个魔鬼和一个天使,当你快乐地笑、唱歌、亲吻我们、帮大人做家务,这是小天使出来了,我们很喜欢你的小天使;当你生气打人、摔东西、尖叫骂人,这是小魔

  • 3岁以下宝宝,准备这6种玩具就够
    3岁以下宝宝,准备这6种玩具就够

    1.球类 6个月:宝宝对球通常很有兴趣,一方面是专心地注视圆圆的、会滚的东西,另一方面是享受触摸、抓拿球的乐趣。所以,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可爱又有不同质感的球,比如由不同材料拼接而成的布球,或者上面有凸起的按摩皮球等。 12个月:此时,宝宝喜欢和人面对面坐在地板上,一起玩滚球的游戏。再过一段时间,他也许会具备扔球的能力,当然,都是无目的和目标的随便扔。但是他却不厌其烦,你要准备足够的耐心帮他不断捡球。 18个月:大多数麻麻都觉得这个时期,自己更像为一个手球运动员做陪练。没错,宝宝现在已经是扔球的高手,技术熟练,而且很有力度。他不仅喜欢将球举过头顶再用力扔出去,还喜欢和你一起玩互相传球的游戏。 2岁:宝宝投球技术越来越精确了,现在他要开始一项更有难度的练习——用脚踢球。重心低的优势,让他具备了足球运动员应有的素质,所以踢球

    标签:玩具玩具
  • 请别再妖魔“乖孩子”了!
    请别再妖魔“乖孩子”了!

    对持这样观点的爆款文章的核心理念我特别认同——不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控制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但是Jo妈担心父母们对于这样的文章过度简化的解读,最终的结果反而矫枉过正,培养出一个个不守规矩的熊孩子。 首先,这篇文章不是来开撕的,爆文的作者有的也是我认识的朋友。只是针对这个话题说说我的观点,大家都理性的探讨哈。 让我终于忍不住想说是因为上周苏梅旅行中的遭遇,对,我也不能免俗的遭遇了熊孩子。因为找了同一家机票代理,往返都碰到了一个家庭。交谈中,发现我们两家住的好近,就和对方妈妈互加了微信。5岁半的男孩很活泼机灵,长长的睫毛让我忍不住想原谅他接下来的作为。 没规矩就是尊重天性? 飞机延误到夜里2点多还没登机。小Jo已经在婴儿车上快睡着了,刚才一起玩的很hi的男孩悄悄过来,故意大声在Jo耳边说:“弟弟!快起来玩!”当妈的一定都理解,下面就

  • 孩子说了不听?有效亲子沟通宝典在这里!
    孩子说了不听?有效亲子沟通宝典在这里!

    1. 明确这是孩子造成的后果,但一天内提醒不要超过两次 如“地上弄脏了,你要自己弄干净哦”并进行提醒。第一次提醒时,孩子一般不会感到厌烦,而是多少会愧疚、反省,其实这就达到了提醒的效果。但如果再来第三、四次,厌烦心理就会演变成反抗心理。如果非要再次提醒,那就换个角度,换种方式,如肢体语言或用工具(纸条提醒)。 2.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长大,都要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很难真正懂得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做错事受到相应的惩罚,就自然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家长提醒无效时,不妨放手。 3. 如果孩子说了不听,可以先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孩子面前并严肃地看着他,一直等到孩子也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然后把用简单正向直接的话语把要求讲给孩子听,不用“不”字句与重复的语句。可以配合使用“

  • 给不送/不想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父母
    给不送/不想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父母

    我们的孩子去幼儿园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其实,这些问题本没有争议的。在这么多年独生子女政策的背景下,中国孩子缺同伴的现象,已然很严重。加上孩子3岁之后,社会化的身心发展任务提上了日程,这是父母无论如何都无法一手替代、包办的,必须要孩子自己去经历、去在同伴交往中成长。 至于那些入园后问题较多的孩子,其实多是因为入园之前,父母的准备工作没到位。所以,今天的故事,确切说是一小部分父母的心声。我列出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位不愿意送孩子入园的父母,他们的忧虑,以及我的回复。供大家参考。 疑虑一:在幼儿园,孩子得不到好的照料 罗老师,我是一个全职妈妈。一开始,特别盼望孩子3岁的生日,这样孩子就可以上幼儿园,我就可以轻松很多了。可是,孩子上了几天幼儿园,我又打起退堂鼓来了。 我的孩子刚去幼儿园的那天,要尿尿不敢说,就憋了一个上午,午睡之后终于憋不住,尿裤子了,可也不敢和老师说。直

  • 关于孩子的恐惧,父母必须知道的(附疗愈绘本推荐)
    关于孩子的恐惧,父母必须知道的(附疗愈绘本推荐)

    提醒的是,在面对孩子的“害怕”时,所有父母需要留意两点: 一、不要随意给孩子扣“胆小”的帽子,而是给孩子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允许孩子“害怕” 恐惧是有好处的。完全没有恐惧的人,他可能早已不在这个世上了,因为他失去了一个最强大的出自本能的护身符。 心理学研究早就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的六种基本情绪包括:高兴、恐惧、愤怒、悲伤、惊奇和厌恶。可以说,包括恐惧在内的这些基本情绪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且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 所以,父母切不可因为孩子害怕某物、某事、某人而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害怕一样东西是正常的,害怕“害怕”,才值得担心。 二、不要人为诱发孩子对某事/人/物的恐惧 前段时间,微信上流行下面这张图片: 不少时候,孩子们的“害怕”是人为诱发的。一个世纪前,行为主义学家华生用实验告诉了我们这一可怕的真相。 在这个实验中,华生将小老鼠放在孩子的面前,同时在孩

    标签:儿童心理
  • 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
    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

    游乐场的攀爬设施前,孩子又想去爬,又有些犹豫。 爸爸看出来了,孩子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顾虑。于是说,“你想试一试,又有点担心。爸爸在这里陪着你。你中途想下来,跟我说一声,我们就下来。” 在孩子犹豫的当头,爸爸陪伴孩子度过艰难的抉择时刻。爸爸对孩子犹豫状态的接纳,以及给孩子的承诺,更像是轻轻一推,帮孩子去面对自己的恐惧。 相信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后,孩子的恐高心理将会大大减轻。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恐惧对象。这些恐惧是孩子的想象力、判断力、以及“自我”健康发展的指征。 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是孩子战胜恐惧的基石。 简言之,恐惧不可怕。倒是对恐惧的恐惧,才可怕。譬如,父母不允许孩子有害怕的情绪,或者为了孩子的“害怕”情绪,过于忧虑、担心,或者贬低孩子的“害怕”情绪,都会导致孩子一直陷于恐惧之中,甚至让孩子有不必要的羞耻感和心理负担,最终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

    标签:儿童心理
  • 手足之间的距离,无需父母来拉近
    手足之间的距离,无需父母来拉近

    因为家中男孩较多,女儿有时颇感孤立,她觉得有了妹妹,才算真正有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对男孩女孩虽无大的喜好倾向,却又暗自希望生个男孩,总想让小妞成为我此生唯一的女儿,也盼望着能有个成年后的高大健壮的弟弟来保护她。在得知肚子里的宝宝是男孩之后,女儿大为失望,不仅高呼着要妹妹、要妹妹,而且严肃地声明:我不喜欢弟弟! 无论喜不喜欢,他还是来了,初到世界时的他,肉呼呼,红通通,皱巴巴的。女儿全天在医院陪产,第一时间见到了护士从手术室里抱出来的小弟弟,她好奇中带着惊喜,笑容里略有羞涩,对我悄悄说:“妈妈,我可以抱抱弟弟吗?”  小心地把宝宝交给她,她努力紧张又略显笨拙地将他抱着,看看弟弟,又看看我,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小小的生命,忙碌里总会掺杂着对于新生的喜悦,尤其是小妞,总是晃来晃去,跑进跑出,好像比每一个人都忙。时不时,想要摸摸弟弟的小手、小脚和小脸,或亲一亲

  • 吼骂孩子或许管用,可我偏偏不想再吼
    吼骂孩子或许管用,可我偏偏不想再吼

    第一次打骂孩子,是在儿子两岁多的时候。那时候我工作忙,儿子由老人带,当terrible two 到来时,我没有心理准备。病急乱投医,我也匆忙补看了一些育儿书,结果非但没找到高效的捷径,反而是加重了焦虑。我清晰记得在某一次出差等航班的无聊时刻,被一本书的封面吸引:《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我买下此书一口气看完,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我的儿子已经两岁多,他的人生已经毁了大半! 回到家里,我开始依葫芦画瓢给孩子定规矩,熊孩子却屡屡违规,好言相劝不行,便开始用“吼”,刚开始还是挺有效果,吼到50分贝孩子就收手,然后渐渐的下一次要提升到60分贝,80分贝,但孩子也渐渐学会了对我咆哮。 当儿子第100次乱扔玩具时,我狠狠打了他的手心,他开始嚎哭,我心烦意乱把把他关进书房叫他“反省”,儿子胆小怕黑,哭得声嘶力竭,我却铁石心肠不开门。 总之,每一次以吼骂开始的母子

    标签:亲子教育
  • 姐姐折磨二胎弟弟,妈妈竟然视而不见!原来……
    姐姐折磨二胎弟弟,妈妈竟然视而不见!原来……

    这一年,她6岁,他0岁,弟弟出生了,一个没打招呼的亲戚前来祝贺,当他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份礼物时,眼尖的妈妈大声说:“你是给我家妞带礼物吗?确实是值得庆祝,因为我家妞得到了一个弟弟,从今天起她是一个姐姐了,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亲戚尴尬地将礼物递给了6岁的姐姐,然后说:“弟弟的礼物忘记带了,落在家里,下次一定带过来……” 其实所有给妈妈打过招呼的亲戚和朋友,无一例外地都带上了两份礼物。 这一年,她8岁,他2岁 一天两人在争抢一个进口的红通通苹果,谁也不肯让谁。妈妈说:“弟弟,你要将苹果让给姐姐,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总是会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别人。”弟弟委屈,但还是将手里的苹果拿出来了,姐姐脸红了。 其实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要让姐姐将苹果给弟弟,只是开口的那刻突然改变了主意。 这一年,她9岁,他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