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父母在家别太宠溺孩子 孩子在外面胆怯的表现比较严重,其实往往是在家中受到父母或者长辈过多宠爱与纵容,与外界接触欠缺,所以造成孩子在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中产生未知的恐惧。在家里面家长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父母有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父母鼓励孩子大胆 父母在吵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孩子“没用”、“胆小鬼”这些话,因为一味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的自卑,不愿去接触外界。当孩子犯错,父母应当耐心的安慰和鼓励孩子。在尴尬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这样孩子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父母待胆怯型的孩子不要操之过急 父母对待胆怯型的孩子,要给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很重要。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与其他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要强迫孩

  • 如何帮孩子建立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如何帮孩子建立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如何帮孩子建立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我们在生活中时刻刻受行为习惯支配。握起双手,哪只手在上面,交叉双臂,哪只手在上面,出门穿鞋,你会习惯性的先穿哪只脚? 我们生活中总会慢慢形成一些好习惯,比如合理安排时间,今日事今日毕,饭前要洗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等…… 同时我们也许有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吃晚饭就躺下、没事就拿起手机,习惯早上很仓促的起床来不及吃早餐,习惯更多的休息而更少的运动等等, 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而我们的生活也一直处在不断的建立新的习惯,破除旧的习惯的过程。 行为习惯塑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重要。一般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塑造我们的良好习惯:做人、做事、学习。做人主要包括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尊重他人等几个方面;做事主要包括遵守规则、讲究效率、

  • 小小5块钱,熊孩子改掉什么都要买的土豪恶习!怎么做到的?
    小小5块钱,熊孩子改掉什么都要买的土豪恶习!怎么做到的?

    某次到超市买东西,看到一个小男孩怀里抱着一袋薯片和一把玩具枪冲到玩具汽车货架前,指着一辆红色的小跑车兴高采烈地跟妈妈说还要这个。妈妈可能恼了,大声斥责:“不行,你已经买了一袋薯片和一把玩具枪,不能再买玩具汽车!” “不,我就要我就要……”小男孩开始跺脚,扯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挪步,一副得不到绝不离开的样子。 见妈妈没说话,熊孩子一生气竟然将货架上的玩具一件件往地上扔:“叫你不买,叫你不买!” 妈妈看见熊孩子的行为火了,拆开手上的一捆晾衣架抽出一个,朝孩子身上一顿抽……直到服务员劝说才停手。 “给我滚回家,今天啥也别买了!”孩子哭哭啼啼,不情愿地跟着妈妈走了。 有多少家庭是如此“收拾”什么都想买的熊孩子的?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什么都想买的阶段,在这阶段,孩子看到喜爱的东西就想据

  • 四个字,说尽做父母的大忌!
    四个字,说尽做父母的大忌!

    四个字,说尽做父母的大忌 其实我是一个急脾气的人。 小时候的寒暑假作业,我总是在一放假就赶紧写完,然后放心地玩上一个假期。说话语速快,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导不止一次提醒过我,免得讲课学生听不懂。办事追求效率,最不喜欢别人拖拖拉拉,同样的事让我讲超过2遍,就不耐烦了。如果有工作,喜欢尽早干完。 不过,工作了这么些年,我已经改了好多。讲课的时候,刻意放慢语速;对学生一时学不会的,也不拼命较劲;最直观的,是对我儿子,很少跟他真急。连我们邻居都夸我,对儿子有耐心。 我哑然失笑: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耐心一点儿呢? 恰恰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有太多家长做不到。 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经常听到家长说:他一不听话,我就急了。骂一顿、打一顿,

  • 父母哭穷?别让孩子的一生,输在“哭穷”上
    父母哭穷?别让孩子的一生,输在“哭穷”上

    不是危言耸听!别让孩子的一生,输在“哭穷”上 前两天,和楼下妈妈聊天的时候,她非常自豪的说:“只要在孩子面前哭哭穷,他就不会乱要东西,现在我的儿子去超市都特别乖,从来不会乱拿。”对于这种想法,我真的不敢苟同,因为这种自以为非常正确的育儿方式,很可能会让孩子的人生走上一条弯路。 说起来,我小时候也被“哭穷”过。记得上初中那会,好多同学都买了“文曲星”,自己也想要一部,而老妈给的回复是:“这东西这么贵,看起来也没什么用,咱们家没这个闲钱买它!”高中那会流行随身听,但是也被家长以“经济情况不好”而拒绝。 自此我也开始变得自觉起来,涉及到钱的事,也不再随意向家人提要求。就算是学校或老师要求买的教辅多了,自己也会推掉一些,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硬着头皮讨要。 现在回头看看,其实家人也没有穷到真的都买不起,不过是他们不想你乱花钱,

    标签:亲子教育
  • 爸爸妈妈改变说话的语气,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爸爸妈妈改变说话的语气,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爸爸妈妈改变说话的语气,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跟父母所说的事情,总往相反方向做。但有些父母忍不住了,就使用了语言暴力,要知道这对孩子的影响可真是一生,有些话记得千万别对孩子说!先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有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原本是非常聪明伶俐的乖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很喜欢他。可是一进入小学之后,这个孩子就变了个样,经常跟同学们大家,上课的时候,小动作不断,还不认真做作业。 老师跟这位孩子的爸爸,反馈了情况之后,没想到这位爸爸劈头盖脸的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像猪脑袋一样,每天不知道在想什么,就知道跟我唱反调!” 孩子在旁边坐着,一副不耐烦,心不在焉的样子,偶尔还会翻个白眼。这让老师感觉非常的吃惊,这时候,刚好这位爸爸出去接电话了,老师温

  • 最能毁掉孩子自信的五件事,家长们快停止这些行为!
    最能毁掉孩子自信的五件事,家长们快停止这些行为!

    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对孩子说“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或是任由旁人对孩子讲“你爸妈不爱你了”之类的话,都会严重的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小心谨慎,胆小怯懦。 对孩子讲发泄的话 脾气暴躁的家长,往往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怎么这么笨,连这点事都办不好”、“烦不烦啊你”,这些可能只是家长发泄情绪的话,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却是终身的,不仅会疏远亲子感情,还会引发孩子焦虑、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影响以后的性格发展。 在别人面前贬低孩子 一些家长处于自谦的思想,在别人夸奖自家孩子时,反而会去贬低孩子,如“他哪里聪明了,只不过是凑巧而已”之类的话,这只会打击孩子,让他否定自己、产生不自信的心理。还有强迫孩子在大人面前进行表演的行为,天生的害羞的孩子来讲,这只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被爸妈戏弄。

  • 何妨将孩子培养为普通人
    何妨将孩子培养为普通人

    可是,真的只有以培养为精英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真谛吗???诚然,多数人是请不起六位私教的,可是我们却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父母朝夕相伴、自由绽放的童年。多数人也无法送孩子进贵族学校,却可以选择送孩子加入一所离家近的学校和小朋友一起肆意欢笑,这样不行吗?莫非,组成这个世上绝大多数的芸芸大众,就不快乐,或者说没有了欢笑和生活的能力吗?我却相信,就快乐这件事而言,对普通人和精英绝对是公平的,普通人也有快乐,如同精英也会烦恼一样。而相比曲高和寡的精英,我们又何妨做一个普通人!相比于内心永远充满无法实现的欲望而不快乐,我们又何妨把孩子培养为有一颗平和心的普通人! 几日间,一份莫言提案火了朋友圈,引起了一片热议,可是在中国的土壤上,这个提案真的可行吗?私以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而是针对我们思想里根深蒂固观念的改革。我们是听着“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长

  • 放手,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题
    放手,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题

    上个礼拜,一个朋友和我聊天,席间的最后一个话题,是他一个朋友的太太因为癌症所以很早离世,留下了儿子和他,但是朋友因为捨不得儿子在他聚会时只有自己在家,所以每每聚会时,都要求多订一个位子,其实儿子跟着爸爸出席聚会,这也没甚么大不了,可是这孩子已经不小,今年已经20多,正在念大学,而这些聚会的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已经年近半百,朋友和我聊天时,忍不住的说着:我看他儿子每次出席都默默无语也插不上话,似乎是格格不入,为什么他还每次都要带着儿子一起来?儿子都这么大了… 其实,这是父母的一种捨不得,捨不得孩子可能独自面对孤单,捨不得孩子可能因为一个人所以忘记用正餐,捨不得孩子…种种一切的不捨,造就了,捨不得-放手。 放手,是父母今生对孩子一门很重要的课题,但是知易行难!能坦然放手的父母真的不多,包含我自己,也常常天人交战,难以例外!父母学习放手,是从孩子出生时,

  • 养孩子最无助的瞬间!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这个
    养孩子最无助的瞬间!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这个

    养孩子最无助的瞬间!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这个 前段时间有个日本的妈妈为了让孩子自立,在电饭锅里留纸条让孩子做饭的故事。俊子妈妈摩拳擦掌也打算尝试一下。俊子今年10岁了,曾在妈妈的指导下学过煮饭和炒鸡蛋,但就是太懒,一直不肯做。 俊子妈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奶奶走亲戚的那天,做了一些准备措施。俊子当天中午外出玩耍回家,看到桌面上的一张纸条温馨提示:锅里有热饭和热菜。俊子随后揭开了锅盖,里面没有一点食物,只有一张纸条:人生没那么容易,自己动手做吧,冰箱有鸡蛋和番茄…… 你猜俊子会像其他好孩子一样乖乖做饭吗?没有!当俊子妈回到家,满脸期待地走进厨房,锅里仍旧空空如也,鸡蛋和番茄原封不动地在冰箱里呆着,倒是垃圾桶里多了个全家桶的包装…… 这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熊孩子

  • 带着对父母的愧疚花每一分钱,你真的希望孩子这样?
    带着对父母的愧疚花每一分钱,你真的希望孩子这样?

    带着对父母的愧疚花每一分钱,你真的希望孩子这样? 那天带父亲去一家高级餐厅吃饭,为他点了一份鹅肝。他第一次吃这玩意儿,可能觉得味道特别,于是忍不住问:“这个多少钱?” 我本以为他会张口问这是什么,却没想最先关注的依然是价钱,于是轻描淡写地说:“也就200多啦。” 父亲惊呆了,立刻放下筷子用难以置信的表情说:“本来觉得味道还行,没想到居然这么贵,这家店简直是在抢钱!” 我和老公面面相觑,这么多年了,父亲都是老样子。他所有的感受都和价格挂钩,便宜即是好的,昂贵则是浪费。 这或许是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的通病吧。毕竟那时候物资太匮乏,大部分人都是苦过累过穷过的。他们勤俭节约、克己守心,对我们的影响也深入骨髓。 每花父母一分钱,都充满着忐忑 从小我便知道家里并不富裕,爸妈做点小生意十分辛苦。他们会在很

  • 家庭教育意见不统一 心好累!
    家庭教育意见不统一 心好累!

    俊子妈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奶奶走亲戚的那天,做了一些准备措施。俊子当天中午外出玩耍回家,看到桌面上的一张纸条温馨提示:锅里有热饭和热菜。俊子随后揭开了锅盖,里面没有一点食物,只有一张纸条:人生没那么容易,自己动手做吧,冰箱有鸡蛋和番茄…… 你猜俊子会像其他好孩子一样乖乖做饭吗?没有!当俊子妈回到家,满脸期待地走进厨房,锅里仍旧空空如也,鸡蛋和番茄原封不动地在冰箱里呆着,倒是垃圾桶里多了个全家桶的包装…… 这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熊孩子觉得做饭太麻烦,竟然打开了电脑在网上订购了全家桶,点击“他人付款”,然后打电话给姑姑,姑姑义无反顾地把钱付了……俊子妈心碎了一地呀。 生气的俊子妈让熊孩子面壁反省,回到家的奶奶心疼孩子站了两个多小时,直接跪到地上给孩子一会揉小腿、一会揉大腿,嘴里一味抱怨不该如何折腾孩子。俊子妈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那

    标签:家庭教育
  •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还不够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还不够

    要谈,那就谈毅力——成功的必要条件 挑战充斥着孩子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有的孩子会学习,按照现在的轨迹走下去有希望成为材。有些孩子是在门外晃的,不知晃了多少年,依然做门外汉。他们看到那些真正学进去的同学,心里既羡慕又自卑,可就是迈不动腿。对比这两类孩子,我们没有一个更为科学的方式判定他们的智力水平如何,不见得学习好的就一定是智力高。而是不学者他们的意志和纪律性薄弱,一击即碎,那差距自然就显现出来。可想而知,没毅力成什么功,只有自废武功。 另外,家长——是比兴趣更好地老师 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毅力又有多少关注呢?肯定没有,我们只关注他们的成绩!成绩不好,着急上火,愁得夜生白发三千,就是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不知从哪教起。各位试想,大自然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是只要让他们感受到多少爱,他们带给我们多少快乐?没有不付出代价的快乐,锻炼他

  • 包容孩子就是在让孩子学会包容
    包容孩子就是在让孩子学会包容

    孩子的包容源于父母的包容 今天的孩子都面临着同样紧张的社会和家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在顽强地抵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只有少数孩子走向了绝路?谁也不希望未来的花朵发生悲剧。那么,既然我们这些单薄的个体无力扭转庞大的社会,我们就在自己的小家里给孩子营 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存空间。 让我们少一点揭短和教唆,多一点安慰和宽容,用成人成熟的爱去抚慰孩子此时此刻正在受伤的心,因为孩子们也渴望健康,完美和向上;如果孩子受了委屈,我们应该少一点草率和冷漠,多一点理性和忍耐,用我们饱经沧桑的智慧去化解孩子稚嫩的谜团,因为他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指点迷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对学习,人生的兴趣,我们不要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告诉他们只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让社会容纳自己,就能找到人生的乐趣,就能做一个正派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坚强后盾,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

  • 夫妻教养不同调,越亲密的家人伤越深
    夫妻教养不同调,越亲密的家人伤越深

    在上活动课时我会很喜欢看其他妈妈和孩子的互动,今天来了一位妈妈带2位小孩来上课,因为是上直排轮,所以妈妈要轮流帮2位小孩着装,如果你有陪着小孩上过直排轮课,一定能体会除了要背着很有重量的装备以外,连穿脱也是真的很费时,尤其还是一个是中班和一个是幼幼班的小朋友,从戴安全帽也要一样就定位确认,必须花不少时间。 其实今天来上课是因为我记错时间,今天没有课,所以竟然都来了大B也说让赫赫玩一下也好。而那位妈妈一到现场,知道今天没有课,马上就可以听到妈妈与电话那头的互相责骂声,我没有很认真在听是说了什么,但是电话挂断后那位妈妈也是选择和我们一样,都来了,就好好让孩子自己玩吧! 当她正在帮2位孩子着装时刚好有路过的2位老奶奶,閒话家常的问妈妈:「妳的小孩学多久了?年纪多大?这些是不是很花钱?我的孙子都不喜欢这个」,这么多的问题没有让那位妈妈觉得不胜其烦,反而互

    标签:家庭教育
  • 老外眼里的“中国式”错误早教是怎样的?家长还在用吗?
    老外眼里的“中国式”错误早教是怎样的?家长还在用吗?

    比较与炫耀 中国人爱面子,当他们想鼓励孩子上进时,就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拿了那么多奖回来了。而面对别人时,又会说自己的孩子学了这个,学了那个,在某个比赛中获了奖……说实在的,对比只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炫耀也只是暂时满足父母自己的虚荣心,至于今后怎么样,谁也说不清。 忽视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许多中国父母在进入孩子房间时,从来不敲门,这首先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有他们自己的隐私,我们要尊重他们。然而许多中国父母喜欢窥探孩子的隐私,借口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些父母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完全不把孩子的隐私当回事。想想看,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尊重父母,更别提去尊重其他人了。 让孩子走父母铺好的路 中国的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逼孩子走自己认

  • 家长不会培养自控力,孩子再聪明也白搭!
    家长不会培养自控力,孩子再聪明也白搭!

    家长不会培养自控力,孩子再聪明也白搭! 自控力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孩子们能否有效的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关系着未来能否达成各种生活和学习目标,也关系着能否顺利融入社会。 跟自控力相关的最著名的一个实验,是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中,研究者们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表

  • 孩子不听话,也许是父母“配不上”孩子的听话!
    孩子不听话,也许是父母“配不上”孩子的听话!

    孩子不听话,也许是父母“配不上”孩子的听话! 还记得我们小学课本里的一篇课文吗?关于“一条线”的故事。讲的是: 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机器出了毛病,严重影响生产。于是,请来德国技术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房躺了三天,听了三天,要了一架梯子,一会儿爬上去,一会儿爬下来,最后在马达的某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并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照办后,毛病果然消除了。 当时我们从这篇课文里学到的“中心思想”就是:“知识就是力量”。殊不知,这个小故事背后,还有未讲完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现在看起来,是更重要的事: 斯坦门茨技术高超,福特公司想要把他从原来所在的小公司里挖走,但是斯坦门茨拒绝了。他告诉福特先生:是这个小公司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自己,所以自己不能走。一走这个公司就可能面临倒闭。 福特

  • 作为家长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四件事,你都做到了吗?
    作为家长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四件事,你都做到了吗?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非是完全向孩子去展示美好的一面,而是让孩子在现实中渐渐明白,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期末考试可能会失误掉名次,竞选班干部也有可能会落选..... 孩子遇到挫折后,家长首先应去肯定他的能力,再告诉他失误人人都会有,最后帮他去分析失误的原因。不要经常去否定、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最后变成什么都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做的人。 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 培养孩子开阔的思维方式,首先就是教给孩子如何“思考”。当孩子询问“为什么”问题时,家长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循循善诱,启发孩子自己给出一个答案,答案是否重要无所谓,重要的是他有了思考的过程。 其次是培养孩子开阔性的思维方式,让孩子跳出常规思维,训练孩子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的能力。 培养

  • 美国博士现场传授:优质小孩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美国博士现场传授:优质小孩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The goal of life?(人生目标是什么?) 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全场安静。 Yole博士的开场提问让大家陷入了沉思。这是一场小范围的分享课,关于幸福和生命研究。 Yole Yogi Ram,塞尔维亚人,现定居美国。世界和平荣誉博士、可持续发展商业博士。他跟随印度玛赫西老师多年,有着丰富的关于和平意识教育及生态社区建设经验。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坚相信自己上辈子是中国人,和孔子很像。 翻译老师说完这段介绍后,全场笑了,这位博士不但帅气还很可爱。 谈教育:不要过多干预强迫孩子 “我小时候很疑惑,为什么大人们总爱撒谎,总想要去抢别人的东西。” “小孩很难理解大人们的行为。”Yole博士深信,孩子和大自然连结得最紧密,大人们不要过多去干预他们的生活,不要警告孩子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