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教婴幼儿识字读书,必然会使孩子拒学,大人丧气,最后以失败告终。其后果不仅是早期识字阅读的任务不可能完成,而且孩子厌烦文字,讨厌书本,获得“识字读书乏味”的体验,形成“厌恶学习”的心理劣势。
所以千万不能简单地强迫孩子识字,而要在环境建设、榜样示范、启发诱导、活动吸引、趣味游戏、鼓励表扬等方面下功夫。虽然孩子每天只活动几分钟,但在培养起识字兴趣之前,教育者是要在思想准备及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多想想、多“备备课”的。
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收获,虽然早期教育是投入最小、收效巨大的壮丽事业,但总还要先在思想上接受这个理论,然后在实践中精心设计方法。如果你现在得过且过,不抓紧,孩子长大以后发展不理想,看哪儿哪儿不顺心,两代人又缺乏感情交流,老师又找上门来“求援”,那时就悔之晚矣!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早期识字阅读教育务必要解决认识和方法问题,要认真而小心翼翼地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
“早教方案”里有早期教育的最新理论,也有大量的实施方法,如智力环境的创设需要“一桌、三柜、两图、一板”等等。有些家长看了并不准备实施,而等到在教育中碰了钉子,又马上写信来问怎么办。怎么办?你说怎么办呢?还是从头学起,踏实做起,这是惟一的办法。教育孩子没有一吃就好的灵丹妙药,它是“综合开发”,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而父母本身是第一位的重要因素。
总之,早期识字阅读是可行的,经广大家长的实践探索,经国内外专业人士的深入研究,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它是教育科学的重大突破,是自古以来识字教学发展的最新里程碑。我们要用崭新的眼光来看待它,用极大的热情来扶植它、完善它。
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汉字文化》杂志社社长、加拿大国际汉字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徐德江先生曾说:“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开始使我们认识到:二三岁的幼儿不识字,就像二三岁的幼儿不会说话一样是发育不正常的表现;规定只有上小学才可以识字,就像规定只有入小学才可以学说话一样,是违背人的发育规律的愚蠢行径。”这话很尖锐,尖锐才可能引起深思!
我常常想,自然科学和生活技术的发展,经常会产生重大飞跃,例如电灯代替了蜡烛,火枪淘汰了长矛,
电视取代了茶馆卖唱,纸张把竹简送进了博物馆,还有飞机的发明把地球缩成了“地球村”等等,但人们并不以为奇,然而为什么教育科学的发展竟这样艰难呢?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权威结论,至今仍被奉为金科玉律,很难越雷池半步。难道教育科学及其实施体系的发展,命里注定只能一步一步地缓慢
爬行吗?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