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兴趣> 艺术特色>别让兴趣班毁了孩子的兴趣

别让兴趣班毁了孩子的兴趣

2008年02月06日 11:27出处:当代家庭教育报  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861
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小巫,是在一个家长座谈会上,她谈到了自己对待儿子Sam绘画和架子鼓的兴趣问题。一天Sam从幼儿园拿回自己全部的绘画作品,&
 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小巫,是在一个家长座谈会上,她谈到了自己对待儿子Sam绘画和架子鼓的兴趣问题。一天Sam从幼儿园拿回自己全部的绘画作品, 小巫就和他一起挑了几张宣纸画的,拿去裱糊并加上画框。裱画的老画工看见画之后,问:“他是在那学的国画?”小巫说,这就是在幼儿园随便画的,根本没学过。老画工说:“别看没学过,还真有些国画的天分。”后来小巫把这些话转述给自己的爸爸听,爸爸问:“那你打算送Sam去学国画吗?”小巫说:“不送,就让他在家里随便画。”讲完这个故事,小巫还开玩笑说:“毕加索这些大师,穷其一生精力,就是为了画的和我儿子一样,我儿子现在下笔已经是大师了,为什么还要把他送到三四流的‘老师’那里,让他变成一个缺乏创造力的工匠呢?”
  后来小巫把这个例子写进了《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并解释说,培养并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不需要早早把他们送进课堂接受灌输和培训,而是需要放手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和时间,并且不以家长的意志为先,不强迫孩子为了迎合和讨好家长而去违心地取得什么成绩。
  坚持还是放弃
  关于架子鼓,5岁时的Sam开始很热衷,于是小巫找了一个老师教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Sam感到练习实在枯燥,就要求放弃,小巫同意了,至今Sam也没有从新拾起。有的妈妈会问,为什么不让孩子坚持下去?这样会不会孩子以后干什么都“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小巫认为,让孩子选择兴趣并坚持学习下来的最佳年龄是八岁以后,甚至等到十一、二岁都无妨。因为那个时候孩子的大脑皮层才发育成熟,能够懂得坚持、能够克服懒惰、能够忍受枯燥;那时的孩子的视觉、肌肉、神经以及协调、平衡、运动能力等等,也才发育成熟,很多学龄前儿童无法掌握的动作,学龄期儿童则不费吹灰之力;那个时候,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容易受成年人左右和影响,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主意,尤其美术和音乐,更能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做得比较好,那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已经建立得比较牢固,受到挫折不会轻易否定自己,也不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去学习。家长如果逼迫、代替孩子坚持,很容易泯灭孩子的兴趣,破坏亲子关系。
  在那次家长座谈会上,小巫还谈到自己的一位邻居,当学龄前的女儿要求放弃钢琴学习的时候,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女儿上了小学,再一次对钢琴发生了兴趣,妈妈说对她说,给她半个学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