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学会蹲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90%的家长都不懂
    学会蹲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90%的家长都不懂

    那天突然很想吃洋快餐,所以就背着老公和儿子偷偷找了家KFC,开心的点了一份汉堡。正准备啃汉堡的时候,看到邻桌一对孩子,因为小手还有些稚嫩,勺子就掉到了地上。因为吃冰淇淋必须要用勺子,所以儿子就想要个新的。 爸爸一边玩着手机,一般指着不远处的点餐台说道:“去那里跟服务员姐姐再要个!”儿子回头看着爸爸指的方向,不情愿的说道:“粑粑,你帮我去要一个吧!”在儿子多次打扰下,爸爸有些不耐烦了,凶巴巴的喊道:“那么近的地方,你看不到吗?不就要个勺子吗,怎么这么费劲?自己去!” 听到爸爸的最后通牒,儿子起身撅着小嘴准备自己去拿。看到小男孩一脸“我不知道在哪”的疑惑表情,我小声的提醒他:“这里走到头,左拐就能看到了!”小男孩感激的看了我一眼,开心的跑过去要了个勺子回来。 其实不难看出,这个小男孩并不害怕去拿勺子,那么他起初为什么不愿意去呢?原因很简单

  •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谁看谁受益~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谁看谁受益~

    本来我是想着儿子结婚后要和我们两老生活在一起,因为老伴的劝阻,说小两口要有自己的空间,我才放弃了。但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儿媳,我和老伴专门搬到他们住的小区,每天早上我会去儿子家帮忙做早饭、打扫卫生,晚上做完晚饭、等他们洗漱准备睡觉才回到自己家。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拎着从早市上淘来的新鲜蔬菜,满怀喜悦地朝儿子家走去。可是却没能打开家门,不是我钥匙拿错了,而是儿媳换了门锁。她说:“最近小区偷盗案特别多,所以……”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给他们一家三口做了早餐,打扫了房间,将脏衣服都洗了,然而,他们没有给我新锁的钥匙。也许他们忘了吧。 晚上,儿子来我家,将一把钥匙交到我手上,我本来提着的心就此放下,但他说了一句:“别让我媳妇知道。”我知道事情不简单。 第二天,也没多想,照常去儿子家,可刚走到他们家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的争执。 只听见儿媳不断在说:“你一定把新钥匙给你妈了。”“谁没有拖延症,洗

    标签:教育反思
  • 对不起!这事父母说的不算!
    对不起!这事父母说的不算!

    一旦他们确立了对某件物品的所有权,就会产生强烈的“保护”欲望,生怕失去对它们的支配权。宝宝会变得小心翼翼,还会将物品藏起来,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有时,连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能沾染半分。 还记得《爸3》,多多喜欢上了一只小狗,并带着小狗玩跟过夜,贝儿当时也表示想要带小狗回家过夜,并向黄磊征求意见,最后黄磊却说:“这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要跟她商量。” 类似的场景,黄磊顾及到孩子的安全感及自尊心,可是多少父母依然为了换取自己所谓的人情味,伤害了孩子不自知。 几年前,表姐邀请领导和几个同事带着孩子来家里玩,想跟领导套套近乎。没想到,孩子让事情很糟糕。 那天她早早地打扫了房间,还给每个“小客人”做了手绘答谢卡。客人到访后氛围温馨自然,领导也大为赞赏,当下就夸她缜密、热情。 可谁想,一个小插曲弄得大家都很难看。领导的孩子看中了外甥的一个托马斯小火车,表示想把它给带走。可

  • 妈妈,你需要一个拥抱吗?
    妈妈,你需要一个拥抱吗?

    10月是大小孩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谢谢可乐妈组织了这次很有意思的线下线上同步聚会,在和妈妈们的交流中我感觉自己又成长了许多,全身充满了力量。把这次聚会中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总结出了做一个好妈妈的10个关键词,作为送给大小孩的一份礼物,也是对所有帮助过我的妈妈的一份答谢。希望在以后,孩子们3岁,5岁,10岁,20岁时,我们还是在一起,还是一群大小孩。 1.温柔说到温柔,大多数妈妈都会摆出一副“臣妾做不到啊”的无奈,跪在最前面那个绝对是我。 只有当妈的人自己知道“老娘是多么诚心实意绝无二心地想做一个,温柔如水春风佛面和风细雨的,妈妈啊!” 可是,熊孩子却不断地挑战我们的底线——不好好吃饭,不按时睡觉,不收拾玩具,不听从安排,不接受建议……逼得我们不得不使出杀手锏“狮吼功”,来制止一个行为、结束一场争辩、强调一种后果、树立一份威严。 可是有用吗?没用啊! 前同事贝塔妈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雷厉风行

  • 孩子有这些坏毛病,不见得就是坏事,先别着急改
    孩子有这些坏毛病,不见得就是坏事,先别着急改

    小刘的女儿快一岁了,吃饭的时候总爱下手,刘女士有洁癖,特别受不了女儿这样,没规矩的饮食习惯,认为女孩子的仪态要从小抓起,因此只要看到女儿有这种情况后,就会多加干预,后来不但没纠正过来,反而让女儿越来越厌烦吃饭了,直到后来听别人说,孩子用手抓饭对孩子的影响后,很是后悔没有多学些育儿知识。 孩子有很多的毛病,都让家长看着厌烦,不喜欢总想纠正,其实孩子的这些“坏毛病”,看起来让家长不喜欢,但是未必不好,因此先别着急纠正。 乱扔东西 刚刚收拾好的屋子,一会孩子就把玩具或者其他东西乱扔一地,其实,孩子到一定阶段后,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孩子把这个“坏毛病”当成一个游戏,在此过程中认识各种东西和周围环境,还能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记忆眼部能力。可以在家里的一个空白地方,专门陪孩子玩这种游戏,以此来认识东西。 乱吃东西 不是吃手指,就

  • 小时候大人以为孩子听不懂,结果孩子却记了一辈子
    小时候大人以为孩子听不懂,结果孩子却记了一辈子

    当时老爸还埋怨我,说我没有礼貌,可是我只想说这一切都是姑父自找的。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天妈妈有事让我先去姑姑家先待会,办好事情来接我。放学后我就乖乖走过去了,当时她家没人,我就在门口等着,结果等了半个小时姑父回来了,来看我在门口很诧异的问我干嘛,我说妈妈让我先过来这里,待会来找我。姑父听完后很凶地看着我说:是吗?这家是姓周还是姓宋啊(姑父姓周),什么人都来,语调很难听,当时我哭着就跑了,可是他却没有追我,一点都不担心这么小的我走丢,后来妈妈很晚才将我找回家。本来我和姑姑还是比较亲的,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我再也不愿意和他们往来了。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懂事、还小,就肆无忌惮的说话,其实他们都懂的。 网友七七:小的时候老妈无意中说嫌弃我唱歌难听,结果我N多年不敢出声唱,连哼歌都不敢。现在KTV唱歌老跑调,老妈还说为毛我不唱

  • 怎么改掉孩子急躁的个性?
    怎么改掉孩子急躁的个性?

    儿子目前就读小一,成绩不错又热心,但个性非常急躁,我试过让他阅读,但不知是不是实行的时间不够久,他的个性还是一样急躁,在学校曾因个性太急造成同学受伤。我担心他的个性会造成他人际上及心灵成长上的重大影响,有什么好的方法改掉孩子急躁的个性? 笛飞儿EQ教育老师白慧文: 重要的EQ学习指标,包含孩子的“自我觉察能力”、“冲动控制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透过系统化的EQ学习计划,带孩子突破困境,优化他的特质。建议爸妈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 少用“不可以”,以温和态度反映孩子状态,提升孩子自我觉察能力。如“你现在看起来很不耐烦。”、“你现在看起来坐不住。” 少用数落、抱怨或责备,聚焦解决问题,提升孩子自我监控能力。如“这个状况,你觉得可以怎么解决呢?”、“你建议要怎么让自己

  • 原来这才是孩子成长的真相!
    原来这才是孩子成长的真相!

    为了让孩子发挥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充实的人生,父母需要做什么?你会为孩子所做的事情而感动吗?我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也加入育儿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多次被孩子感动,感叹道“孩子可真是了不起啊”。 比如大女儿刚会爬的时候,她看到房间里的纸巾盒,就奋力地向它爬去。我稍微帮了她点忙,终于爬到盒子旁边,接着她伸手揪了一张纸,她似乎对纸能出来感到很吃惊,脸上写满诧异的同时一张接一张地抽出纸来,最后将整个盒子都抽空了。 我觉得她真了不起。大人可是干不出这种事的。只要觉得有趣,无论什么事情都去做,一旦开始做就做到底,大人已经很少具备这种能力。 还有一件事。女儿会走以后我经常带她散步,她很喜欢台阶,故意绕远路去走有台阶的地方。会上下台阶以后,她拉着我的手双脚跳一级台阶,然后返回来再跳一次,一遍一遍乐此不疲。眼见着她的跳法越来越高明,第二天已经要挑战两级台阶了。这件事也让我感到孩子真是厉害。

  • 你确定你所说的,孩子都懂吗?
    你确定你所说的,孩子都懂吗?

    课外课别人课后都在加紧练习,他却一直磨我说,妈妈我好想赶快吃块巧克力甜饼,我们别练了走吧走吧,连教练听了都直摇头。 朋友家的孩子,为了作业里有一个字写不好,边擦边写,没写好擦了再写,写了无数遍,本子擦破了,哭着重新把整篇作业都重写了,妈妈劝她不用这么较劲,孩子死活不肯。 我虽然并不觉得这是好事,但我家这位却是另一个极端。一个字里某个笔画没写完,中间断了,没关系,打个补丁接上就行。经常是一个捺都能写出拼贴风格来。作业沟沟丫丫,弯弯曲曲,看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内心狂舞的淘气包写的。你让他改,他面露难色地说,妈妈我手都累了。可是孩子,你只写了一行共6个字啊!! 儿子有个和他一样酷爱乐高的好朋友,家里和我们一样也买了很多英雄工厂系列的人偶。人家孩子不但按照图纸拼得超好,而且能自己设计各种庞大的人偶,最主要的是,人家的零件都是以人偶形式出现的,一排摆开,又帅又好收纳,

  • 拿什么心疼你——我的“隐形留守”孩子(对爸爸说)
    拿什么心疼你——我的“隐形留守”孩子(对爸爸说)

    中国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父亲、母亲和孩子分别是三个角它是最稳固的结构,也是最脆弱的结构。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 长期以来,提起留守儿童,鲜少会联想到城市孩子,但尽管尴尬,城市里“隐形留守儿童”的增多却已成为现实。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父母,或出于生活的压力,或出于工作的限制,或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迫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阿姨“寄养”,少则一周半个月见一次孩子,多则半年甚至数年才和孩子相聚一次。 不是不知道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长最有利于身心发展,而是有太多的“被迫”与“无奈”。 为人父母,总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拼尽全力,生怕自己将来后悔。可是,就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最稳固的三角形家庭结构,一旦出现破裂或分离,家庭功能就会缺失。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密切相关,与家庭分离对孩子的一生会有很大的影响。 城市里的“隐形留守儿

  • 你必须告诉孩子的7个关键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迟!
    你必须告诉孩子的7个关键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迟!

    这是一位作家爸爸写给儿子的信,仅仅7个关键词,却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相信看后你会对孩子的未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于脆弱 每个人出生时都很脆弱,我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里写过在你出生时的感受。你出生在长江源头的一座小城,当我开车从几百公里以外飞奔过去时你已经出生:面目清晰、神色安详、高深莫测,让我不敢惊动。那感觉像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邮件而不敢轻易打开,害怕一打开就会被责任牵绊。 我们家曾收养过一只流浪猫,几个月后生了四只小猫,刚出生的小猫只有巴掌大。我们完整地见证了小猫从出生到长大的全过程。当时我告诉你,只有意识到脆弱,才能知道生命的珍贵。这,是我们活着最原始的出发点。不管是人文、艺术、体育、数学、宇宙物理还是佛教,只有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才能有所作为。 关于善良 意识到生命是脆弱的,你才能学会善良。善良是第二个关键词。因为脆弱,

  • 孩子是个爱哭鬼,妈妈该如何应对?
    孩子是个爱哭鬼,妈妈该如何应对?

    表妹小超的大宝是个男孩,今年五岁了,表妹是典型的东北女人,做事雷厉风行,很有女汉子的风范,但表妹的儿子小米却是个爱哭的孩子。小米从小就爱哭,孩子小时表妹也没在意,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表妹心里开始不是滋味。 去年,表妹的二胎女儿出生了,而小米还总是哭哭啼啼的,有时候甚至不到一岁的妹妹都能把小米欺负哭了。 表妹开始烦恼,她有时候甚至怀疑小米是不是在医院抱错了,性格一点都不随她们两口子。 不仅如此,小米在幼儿园也超级爱哭,一点小事小米就哭鼻子,有时候甚至老师大声说句话小米都要掉眼泪。因为爱哭,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小米玩,小小年纪,小米就很孤单。 表妹用了很多办法却始终改不了小米爱哭的毛病。哄也不行,吓唬也不行,讲道理也不行,小米就是爱哭,表妹觉得烦死了,小男孩这样爱哭,将来长大会不会性格软弱、没有一点男子汉气概?表妹很担心。

  • 每个秘密,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每个秘密,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突然的一天,孩子变得神神秘秘,却又故意表现出这种神神秘秘让你知晓他隐藏着什么小秘密,在你我的角度,这可能是和孩子之间的一种小乐趣,他是不是也有种和你做游戏的感觉呢?不妨配合他,默默观察他的藏匿渐渐变成一种成长…… 有一天,葫芦在画画,画得很专注。我忍不住凑过去看,没想到,他居然立刻地把那个本子收了起来,还说,那是他的秘密。 我好感慨,三岁的孩子,有秘密了。 十一长假期间,带着孩子回乡见父母,会同学。有那么一段时间,感觉时光有些错乱。尤其是回到故乡后,看到曾经熟识的人、物、境,不由会想,不久之前,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可一转眼,自己都有孩子了。自己是孩子的那些年,有过什么样的“秘密”呢? 谁小时候不是有秘密的人? 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大概就像“小龙人”那样的年纪,我们心中就开始有了秘密,这些秘密不能告诉别人

  • 这么小就有脾气,我还治不了你?!
    这么小就有脾气,我还治不了你?!

    Mini一岁左右的时候, 我给她买了一个玩具 ▼ 她拿到玩具之后, 塞不进去。 ▼ 我以为孩子多试几次,就会了, 可连续几天, 每次给她,都是又急又气! (因为孩子根本就不到玩这个的年龄) ▼ 这小家伙太没耐心了吧…… 自己塞不进去还要问我们发脾气! ▼ 一岁的孩子,没法沟通, 发发脾气,大家都是算了,不怎么计较, 毕竟还小嘛…… 可是当孩子到了三岁或以上, 他的愤怒就常常让人无法接纳。 ▼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愤怒的时候。 ▼

  • 宝宝一句“对不起”巧解邻里纠纷,你家宝宝会道歉吗?
    宝宝一句“对不起”巧解邻里纠纷,你家宝宝会道歉吗?

    下面是一位宝妈的生活小事儿分享: 夏天的时候,楼下小区新建了游泳池,很多家长带着宝宝去游泳,家长和孩子享受惬意的饭后时光。这次我带着宝宝也过去玩,恰巧邻居带着孩子也来了,两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很多大点的小朋友开始跳进泳池,这两宝贝也耐不住要跑着跳进去,我叮嘱两宝宝跑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滑倒。 结果还是发生不愉快的事,她的宝宝跑的时候,我家的宝宝刚好在那,结果他不小心绊着我家宝宝的脚摔倒了。额头都红了,鼓了一点,他家宝宝哇的就哭了,我家宝宝看样子也吓坏了,往我怀里缩。 我急忙给他道歉,宝宝确实很疼,一时止不住哭声,我生怕人家会心里难受,以后怎么处呢。等宝宝稍微平和点,我家孩子上前诚恳的说了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要伤心,我以后好好照顾你,我把我的玩具都拿来给你玩好不好?小孩子听到这,也知道是自己不小心的,就拉着她去玩去了,我看着邻居这才松了一口气。看来教给

  • 我的孩子打人啦!我的孩子被打啦!快来人呐!
    我的孩子打人啦!我的孩子被打啦!快来人呐!

    有妈妈让我写怎么处理孩子之间打架的问题,讲真我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好写?这也算个事吗?”结果发现还真是个事,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处理。可能是因为鸽子在这方面比较天使,她从来不会主动攻击别人,别人冒犯她了,她大多不当回事,被严重侵犯了会自己远离。所以我没有孩子打人的烦恼,也没有孩子被打的烦恼。 但仔细想想,鸽子为什么会这么天使,也许和我在她年纪小的时候处理的方式有关。不确定这是不是一套适合所有孩子的方案,不过既然要写就写一下。 我孩子攻击别人了 首先家长要明确,孩子的某些行为真的是暴力攻击吗?还是因为年纪小表达能力不够,所以只好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小月龄宝宝根本不知道什么暴力什么侵犯什么抢东西,她们就是单纯的想要这个想要那个,但是不懂规则,所以看似蛮不讲理,上来就拿,拿走不还,挥掌也只是想要保护东西而已。 小娃娃的这种行为很好对付

  • 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时,千万别这样做,一辈子的阴影!
    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时,千万别这样做,一辈子的阴影!

    这是两则真实的故事。 五块钱的故事是一个女孩子讲的: 初中住校,一星期回家一次。妈妈通常每周给2元零花钱,那个星期她想要5块,妈妈不给。她就表示不去上学。妈妈说:“爱上不上,不上现在回家。” 后来,她一直缠着要,妈妈很不高兴地掏出5块钱,扔在桌子上,一副嫌弃的样子。而那五块钱弹落到地上。 这个小女孩颤颤颠颠地捡起了钱。 事情好像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她说,这件事对她影响很大,一直觉得自己很卑微,同时,在心里埋藏下对钱的渴望。 五毛钱的故事是一位男士讲的: 初二那年暑假,班上两个女同学到他家串门。他们坐在一起聊天,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同龄女孩交往。 后来,女同学提议去街上转转。他身无分文,便去找母亲,希望给他一点零花钱。 妈妈不肯给。 他一再恳求,哀求。最后妈

  • 亲子教育 | 娃又大闹商场,该如何拒绝娃不合理的要求
    亲子教育 | 娃又大闹商场,该如何拒绝娃不合理的要求

    来个人告诉我,该咋办啊?不管了,小家伙家里有这么多的玩具,还不知足,关键买了之后,玩不了几天,就开始各种嫌弃。不管了,我就硬着头皮把娃给活活的拉走了,当时那个哭声,我成了所有人的焦点,瞬间发现那天商场的人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的。 我们家的小魔王经常是这样情况,天生的磨人精,你让他怎样,他就偏偏不怎样。有时候他要想那样,你怎样做他都不满意。有没有妞有这种苦逼的经历的,心里好无奈啊。今天鸽子就教给大家,如何拒绝娃不合理的要求。 1.给娃设定原则。 虽然现在我们把娃养的比较娇气,但是对于娃不合理的要求,我们绝对不能一味顺从娃,或一味拒绝。我们可以在拒绝前,先考虑一下,如果同意这件事后果会怎么样,如果不同意后果又会怎样,对于娃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可以给娃设定一个原则,让他们明白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自己要努力。 给大家取个例子,就像娃大闹商

  • 对孩子的耐心还分好坏?
    对孩子的耐心还分好坏?

    宁宁妈妈说:“你别给我提要对孩子耐心这件事儿哈,当你积蓄已久的耐心都用光时,‘动手’最管用。”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我们编辑部公认最好脾气的妈妈之口。 妙妙妈妈说:“每次我看着我闺女慢悠悠的吃早饭,再慢悠悠的换鞋出门时,我都在心里默念,要耐心!要耐心!但我真的怀疑时间长了,我会憋出内伤来!”天啊!这是遭遇了什么! 琳琳妈妈说:“这么和你说吧!孩子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挑战你耐心和耐力的人了!而且他总在试探你的底线在哪里?”孩子果然功力无比! 是的,在现在这个便利的、即时的、马上就可以令你的要求得以满足的时代,也许只有在当了父母,和自己的孩子有了正面交锋后,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耐心到底被开发到哪一个量级(估计时常被甲方折磨的乙方也有同感,哈哈)。 而且,话题聊到这儿,相信很多妈妈对于以上3位妈妈的言论,也是内心无比理解,无比懂。 ?因为我们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耐

  • 孩子6大天赋特质是怎么被你玩坏的?脑学家如是说!
    孩子6大天赋特质是怎么被你玩坏的?脑学家如是说!

    爱/与人亲近的本能每个新生儿,都带着一些内在知识而来,他们是生来让人疼爱的,不会做出一些有意义的行为来讨人喜欢,只会自然而然的、像大脑跟行为已经设定连接般,从内心发出本能的反应。只有“爱能产生爱”,让孩子感受到你无条件的爱,才能呵护好孩子爱的天赋。 而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或把孩子当成展示品,都是把孩子作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不是真正的爱。爱孩子,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孩子”,爱他们本来的样子,让他们做自己。得到这种爱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非常亲近,会以开放的态度与越来越多的人建立关系。他们拥有无穷无尽的探索的热情与乐趣,创造灵感的能力源源不断,但又能自由自在且独立自主。他们一辈子都能这样让人打从心底欣赏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是如此被爱的,而他们这辈子所成为的人,就是自己。 开发/探索的喜悦婴儿的脑细胞容量大得惊人,而且相互连接的方式也仍有无限的可能。他来到世界的每一天都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