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小心!别用钱砸坏了孩子!
    小心!别用钱砸坏了孩子!

    开学第二周,和思迪同学的妈妈用微信聊天,我们两个妈妈说了半天,才明白了一件事情:中文课这周分班了,两个孩子不在一个班。思迪在国际学校,以法语为主,每周有几个小时的中文课。挂了微信,我把思迪叫过来,问她分班的事情。 六岁小姑娘的总体叙述能力有限,尤其看着妈妈急切的脸。思迪只能说出来,我和谁一个班,其他一概不清楚。和思迪在一个班的孩子,据我了解,中文水平都很有限。 当了妈的女人,要是自己受点委屈不公,几十年了早就被摔的皮糙肉厚了,还尚能忍受。若是孩子被疑对待不公,在确认之前,就开始暴跳如雷,坐卧不宁了。若真是证据确凿受了委屈,那怨气估计比六月飞雪的窦娥的冤气还要重。 第二天,我推掉了手头所有的工作,火速约见老师。原来,中文他们分了三个班,思迪在中班。老师给我展示了思迪分班考试的卷子,和六月期末考试大致相同的内容。思迪六月考98分,九月考78分。80分才可以进高级班,思迪差两分。 我仔细

  • 如何帮助胆小的孩子走出克服“怕怕”的第一步
    如何帮助胆小的孩子走出克服“怕怕”的第一步

    别看胖宝长得人高马大(3周岁的身高1.09m),从小却是个胆小的孩子,很长时间的口头禅是“宝宝怕怕”。具体表现为,规模大一点的滑滑梯至今不敢滑下来,有恐龙和大灰狼等主角的故事一听就要大哭,甚至有的时候行车钻过一个黑漆漆的隧道,他也要往妈妈的怀里钻。 我深知孩子的天性不能勉强,但内心总希望他可以多一点勇敢,更愿意尝试一些新的探索和体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孩子口中的“怕怕”进行了分类,并形成了相应的三种处理方法,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让更多的家长和大家一起分享帮助孩子克服“怕怕”的好办法。 第一类怕怕:Hold不住所以烦躁 小宝宝的语言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十分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所以,有的时候的怕怕,并不完全就是恐惧,而是自己想去却因无法驾驭的焦虑和烦躁。 比如今年8月,我们带胖宝去杭州西溪玩,下榻的西溪宾馆有一个室内游乐园,不知怎么的,胖宝对

  • 孩子,你可以不优秀,但不能没教养
    孩子,你可以不优秀,但不能没教养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教养。但往往很多人只重视“教”,忽略了“养”。“教”,指的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边界在哪里。 “养”,指的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给孩子足够的爱、自由与宽容。还有以身作则,耳濡目染。并且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不揠苗助长。 某种程度上,“养”是里,“教”是表。只“教”不“养”,就是让孩子表里不一。明明内心不想这么做,但有一股力量逼着我必须这么做。纠结个不停! 好孩子,都是“养”出来的。 这篇文章给我们指了一个光明的方向。但咱们肯定明白,达到那个彼岸,没有手指一点那么容易。 海边度假的时候,许多孩子一起在玩沙子。女儿一路小跑,准备去抢夺别人的玩具,我一把抓住女儿刚要落下的手,把她拉了回来。 女儿俨然已经是个“人精”,见到母亲佯装哭泣。她是笃定了她外婆会责备她母亲,不由分说地责备我。

  • 不给孩子做这12项训练,不是合格妈妈
    不给孩子做这12项训练,不是合格妈妈

    先说一下为何要写一写关于感统训练的文章, 我首次接触到感统训练是因为CC5个月的时候依然不会翻身,全家人都按照“三翻六坐七滚八爬”的民间俗语,“按时”期待着CC这第一个大动作的到来。 但是三个月过去了,四个月过去了,5个月也到来了,CC依然不会翻。眼瞅着同龄大小的小朋友都翻得满床打滚,控制都控制不住。在淡定的妈也坐不住了,即便我比谁都明白宝宝翻身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是初为人母生怕半点差池,孩子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在我整日的叨叨声中。C爸终于不耐烦了,他说,我们带CC上感统课吧? 这篇文章是根据CC早教中心课程的实践经验整理出来的,非常科学的理论和非常实用的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分享给爸妈们。 先来讲讲感统失调的危害。 感觉统合失调不是病,但是小时候不干预,长大无法改变。0-3岁是感觉统合的形成期,3-6岁是最佳矫正期,6-13岁是弥补期(也许此阶段花了

  • 孩子被欺负,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孩子被欺负,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我微博里有位宝妈,大清早就发了一条长微博开始抱怨。她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小朋友攻击性都好强。“ 昨天晚上我带着andy出去遛弯,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在小区里骑车,andy看着新鲜,就站在原地看了好久,谁知道小姑娘停了车下来就要打andy,问她原因,孩子竟然说了句,弟弟不好看,要打...”前几天,andy在玩滑梯,上台阶的时候稍微走得慢了点,后面的孩子二话不说,直接挤上前伸手把他从6层高的台阶上推了下去; 最后这位宝妈有点激动的写道:“我妈干幼教干了30多年,以前总说不能理解家长因为孩子的事情互相打起来,不能理解家长教育孩子别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现在总算是都理解了...” 为什么有些孩子 就是喜欢欺负人? 这位妈妈说的事情,我想绝大多数的家长朋友们都应该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看着自己的孩子经常被欺负,

  • 养育注定是场别离,但又何妨?我已得到你全部的爱
    养育注定是场别离,但又何妨?我已得到你全部的爱

    ● ● ● 包妈的话 以前总觉得别离是一件很忧伤的事情,当了妈妈才慢慢懂得,和子女的所有别离,何尝不是下次小团圆的前奏。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是彻彻底底拥有他们的,但随着他们慢慢长大,我们就注定要和他们渐行渐远,直到我们眼也花了、牙也掉了,需要他们的照顾,而他们又有自己的子女时,一切又重新轮回。 所以啊,别离并不是结束,而是承载着爱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记住:人生处处小别离,有爱永

  • 这些都是“假鸡汤”!再给孩子讲就尴尬了
    这些都是“假鸡汤”!再给孩子讲就尴尬了

    老鹰40岁后身体老化,必须拔光羽毛、牙齿涅槃重生,成就自己往往需要自我牺牲;大马哈鱼宝宝出生时无法觅食,母亲便用自己的肉喂养孩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情感;斑羚被猎人逼到悬崖边,于是老斑羚给幼斑羚作踏板,让它们脱离危机,牺牲精神令人赞叹。 …… 这些小时候看哭你的心灵鸡汤还记得吗?然而,今天要来个毁鸡汤系列,告诉你这些耳熟能详的心灵鸡汤都是假的! 故事一大马哈鱼的爱 大马哈鱼妈妈产完卵后,就守在一边。而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会觅食,只能吃妈妈的肉长大。母马哈鱼心甘情愿地忍着剧痛,任凭撕咬。当小鱼长大了,母亲却只剩下一堆骸骨。 真相:大马哈鱼才不会守着卵呢 一般而言,太平洋的大马哈鱼产完卵就会很快死亡。因为大马哈鱼卵最快也要50天才能孵出,而鱼宝宝也不会去吃妈妈的尸体,此时的大马哈鱼尸体早就不知被冲向何方。至

  • 那些说孩子好带的人,你们生的一定不是儿子!
    那些说孩子好带的人,你们生的一定不是儿子!

    在刘小宝四岁之前,我从未真正在意过养儿养女的差异。什么“建设银行与招商银行”,什么“穷养儿富养女”,什么“女儿是帖心小棉袄,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之类的言论,我向来不太理会。 某次老爸的一帮朋友在我家玩,一位阿姨说:“你们说养儿和养女有什么区别?网上说了,养女儿只痛苦两天—— 一是生她那天,二是她嫁人那天,其余全是幸福。养儿子是幸福两天—— 一是生他那天,二是他娶媳妇那天,其余全不幸福。” 另一位酷爱开玩笑的叔叔蹦出来反驳:“谁说的?!他娶媳妇那天,一想到我给他买车、买房、送彩礼,把一辈子的老本都搭进去,我一点也没觉得幸福!” 阿姨大笑,说:“啊,那就只剩一天了。” 直到刘小宝长到四五岁,我才真切感受到养儿子的不一样。 同事说,每天她下班回到家,女儿会第一时间扑上来亲她一口,说:“妈妈我爱你。”同事幸福地笑了。 我

  • 这7组图片让无数父母反思对孩子的沟通模式
    这7组图片让无数父母反思对孩子的沟通模式

    在和孩子生活、交流对话的时候,我们认为并不过分的话语也会不经意伤了孩子的心,看看以下7组图片,反思一下,我们平时,都是怎么回应孩子的呢? 受伤的时候,都希望有个“避风的港湾” . 孩子的情绪需要更正面的引导 . 事情既已发生,做及时的补救比责怪更有效, 因为目的是让孩子了解怎么去处理“烂摊子” . 成人总是很强势地要求孩子, 有没有想过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 遇到难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 你也不会希望别人冷眼旁观之余还吐槽吧? . 明明很着急,还不让说,得多憋屈?

  • 如果你经常做这三件事,就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
    如果你经常做这三件事,就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

    文|秘籍君 上个周末,带着小表弟去人民公园玩,在车上看见这样一幕:一个6岁左右的小姑娘闹着要坐在公交车靠前的位置,但是她妈妈感觉离后车门太远,不方便下车,连拖带拽地把小姑娘拉到后排座上,小姑娘扯着嗓子喊着“我从来都没有坐过前面,让我坐一回怎么了”。不过还是在妈妈的威力下闷闷不乐地坐下。过一会儿,这妈妈貌似碰到了熟人,扭头对小姑娘说“快叫阿姨”,小姑娘一甩脸,硬生生地回了句“我偏不叫,怎么了”,可能感觉不好意思,妈妈二话不说就朝孩子的头上揍了一下,小姑娘愣了一会儿,哇地哭起来“我就不叫,就不叫,你打死我吧”。那妈妈一看车上的人都在看她,冲着孩子吼道“给我憋住,快点,要不然你自己在车上,我不要你了”。孩子听见后吓住了,赶紧抱着妈妈的胳膊说“我不哭了,妈妈别不要我”。看着小姑娘的样子,我的心里又心疼又无奈。 孩子不听话确实很让人头疼,可是一贯地采取这

  • 他用一碗鸡蛋面教会了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
    他用一碗鸡蛋面教会了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

    文|秘籍君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是最远深的,而这位父亲用一碗面教会了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这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鸡蛋面,一碗将鸡蛋放到上面,另一碗上面看不到蛋,当时父亲问孩子想吃哪一碗,孩子毫不犹豫选择了有蛋的那碗。当时父亲想让孩子学习孔融让梨,将鸡蛋让给自己,孩子不但不让还在蛋上面咬了一口。看到孩子的动作父亲着实震惊了一下,又问孩子让不让,这次孩子直接将鸡蛋全部吃到肚子里面了。就在孩子得意洋洋的时候,父亲从表面没有蛋的碗里夹出了两个蛋,并告诫孩子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 有你这么逗孩子的吗?!
    有你这么逗孩子的吗?!

    有你这么逗孩子的吗?! “捉弄”孩子,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并且乐此不疲的事。很多人会告诉你,“我喜欢你小孩才逗他呢,其他人我还不逗!” 每次碰到这样的人,只能微微一笑。最好带着孩子赶紧离开,躲得越远越好。估计带娃的父母都遭遇过这种所谓的“喜欢”。 很多大人利用小孩的幼稚不懂事,故意让孩子担心、害怕和哭泣,目的是逗大人高兴。 但是知道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甚至造成悲剧,你还这样吗?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悲惨故事: 是一位妈妈讲述的她邻居孩子的故事,真的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她的邻居刚生了二胎男孩2个多月,大宝是个女孩才7岁,一天中午家里只有妈妈和两个孩子。 当妈妈要进厕所,让小姐姐帮忙带一下小宝宝时,没多久听到窗外“轰”的一声,随即听见女儿的惊叫声。妈妈从厕所出来跑到阳台,马上狂奔到楼下,看到小

  • 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作为父母,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亲子沟通的保证,更是父母主宰自己人生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要明白情绪的来源。真正左右我们情绪的,其实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认知、看法和评价,有时甚至仅仅是我们的心情。 想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父母首先要做自己的情绪主人。很多的家庭战争,甚至和孩子的行为无关,而是家长自己的情绪所致。所有家长需要理解自己的情绪。你可以画出你的“心情谱”。 怎么做好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不是否定和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寻找适合自己又不伤害孩子的缓解方式。对情绪管理,从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情绪开始。 所以,无论我们产生了何种情绪,正面的或负面的,都选择去正视、关注和体验它,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把能量用于寻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上,而不是消耗在否定、压抑

  • 妈妈的无意识行为竟然会伤害宝宝!快来看看你有吗?
    妈妈的无意识行为竟然会伤害宝宝!快来看看你有吗?

    如果把宝宝比作一张白纸,那么妈妈的一些行为就像在图画宝宝的人生。很多妈妈的无意识行为,会对宝宝有很深远的影响,甚至伤害到宝宝,这些你真的知道吗? 1吓唬宝宝,导致宝宝产生不安心理 “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不听话,警察就来抓你了。” “你再闹,就打你了!” 这些话简直太熟悉了,很多时候爸爸妈妈脱口而出,全然对于自己说出的话有何种影响,完全没有任何意识。只是觉得这种吓唬的方法真的是很好用,宝宝不闹了,变乖了。 然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思维还没有发育成熟,分辨能力还不够好,对于一些事情难于分清楚哪些是真实的还是自己想象的。大人们只是乐于吓唬宝宝们,觉得有意思,对宝宝来说,却会在内心造成真实的恐惧和不安。 2提出过分的要求,却没顾及宝宝的能力 “看你把饭菜弄的哪

  • 你给孩子下过这些“绊”吗?
    你给孩子下过这些“绊”吗?

    纷繁的岁月,忙乱的生活,我们不经意中养成了各样习惯,譬如思维语言,动作表情,举止做派。有些分明是阻碍沟通、隔绝交流的绊脚石,却没意识到,没被看见。而这些,已宛如我们的组成部分,随着每次开口,每个动作,每个语气倾倒而出。阻隔了与孩子的交流,绊倒了亲情的流动。 知之尚能改之,下面这十个沟通的绊脚石,你造吗?你给孩子设过这些绊儿吗? 1、命令式:“你应该做。”你应该写作业了,你应该多吃点蔬菜,少吃肉…是不是张口就来,常常说? 2、批判式:“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怎么还。”生气或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批判式的表达是爸妈脱口而出的不二选择。 3、打击式:“你怎么不长记性?”商场里,亲耳听到一个年轻妈妈怒气冲冲训斥两、三岁的宝宝, 反复质问孩子:你怎么不长记性?你怎么不长记性?...试问,两三岁的宝宝,连记忆能力尚没发展好,长记性为何物? 4

  • 做到这4件事,孩子会比你想的更优秀!
    做到这4件事,孩子会比你想的更优秀!

    做到这4件事,孩子会比你想的更优秀!妈妈们应该都深有体会,当妈以后脾气越来越差,动不动就咆哮,我们也不想,但就是很烦。 为什么我们总是明知道发脾气不好,但又总是忍不住发脾气呢?还有,我们要怎样才能不愤怒?很简单,只需要消除我们的大脑里的这些破坏性念头。 教孩子学习,教了两三遍,还是没会,问他的时候吞吞吐吐的,完全说不清楚。还有哪里没讲清楚吗?讲得这么明白了!想起来就来气。 破坏性念头:你应该会了! 这个念头让家长耐心全无,火气渐长,这就是为什么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时最后都特别不冷静。当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事情应该怎么样的时候,已经不接受孩子当前的情况。 孩子没学会就继续教,换一个方式教就是了,如果这个时候一个劲的想“你应该会了”就会把自己饶进死胡同。 孩子的情况就是没会,不是笨,不是聪明,那你要怎么办?

  • 一定要跟孩子说这10句话,孩子早晚会感激你!
    一定要跟孩子说这10句话,孩子早晚会感激你!

    一定要跟孩子说这10句话,孩子早晚会感激你! 1.孩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并且,每个人的喜好、修养、性格都不同。有人会因为你的体型、相貌不喜欢你,有人会因为你的成绩不喜欢你,有人会因为你的爱好跟他不同而不喜欢你……总之,你必须认清这个现实。 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你更不用因此而否定自己。你只要坚持去做对的事、坚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有些人早晚会转变对你的态度;而那些一如既往不喜欢你的人,敬而远之,因为他们可能不是什么好人。 2.孩子,多说谢谢 你身边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义务去帮助你、照顾你、容忍你。父母给了你生命,这已经是对你最大的恩惠了。 所以,当别人帮你一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说谢谢,否则没有第二次了;当别人不想帮你的时候,也不要心怀怨恨,因为人家本来就没义务帮你,再说了,你为

  •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前几天,一位宝妈在我们的妈妈群里面说,自己把孩子揍了。我们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妈妈带着三岁半的宝宝去商场购物,中间累了就去肯德基坐了一会,期间孩子非要吃冰淇淋。 妈妈想,偶尔给孩子吃一次应该没事儿,就给买了一个甜筒。孩子吃着吃着,这位妈妈又觉得甜筒太凉,不该给孩子多吃。所以就跟孩子说,能不能给妈妈吃一口。 孩子也没犹豫,就把甜筒举了过去。然后这位妈妈也没客气,因为怕孩子凉嘛,就狠狠咬了一大口。 孩子看着剩在手里的半截脆皮有点发懵,突然就大声哭了起来。妈妈也没想到宝宝反应这么大,就开始哄。怎么哄也不好,说什么都完全没有用。 肯德基人来人往,妈妈觉得特别尴尬,就最后开始吓唬,再哭不要你了之类的,然后想拉孩子走,孩子死活都不肯动。 最后,当妈动手打了孩子屁股两下,连拉带扯的把孩子拖回家了。

  • 孩子逛商场一哭二闹三打滚,看亲妈各出奇招!
    孩子逛商场一哭二闹三打滚,看亲妈各出奇招!

    前几天萌芽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小萝莉为买零食大闹超市的“卖力演出”,忍不住发到微博上跟大家探讨,逛商场的时候你家娃也会撒泼吗? 看到留言以后我就放心了,原来天下娃都会无师自通就地撒泼这一招,包括但不限于就势躺倒大哭、捶地大哭、360°旋转大哭、花式翻滚大哭,简直都是用生命在哭泣! 不过据妈妈们透露,只要要求得到满足,影帝影后马上止哭翻身爬起眉开眼笑,这演技也是没谁了!但是,人生如戏也不能全靠演技,糊弄爷爷奶奶叔伯婶婶还行,糊弄你亲妈,没门! 亲妈们的做法如下↓ “我用手机记录全程后离开,她自己觉得没意思就收工了。” “我说你先哭好我们再聊,最后哭累了就来找我了。” “我儿子两岁多开始,不知道哪儿学来的躺地上撒泼,我们都很淡定的看他打滚,他演了几次发现没观众就不来这套了。” 呵呵,这些套路我们早已看穿,你

  • 她已经开始恨我了,不要再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匹诺曹
    她已经开始恨我了,不要再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匹诺曹

    妈妈,不是说去带我吃肯德基吗?怎么又来姥姥家吃了呢? 妈妈是为你好啊,多吃蔬菜才能长个子! 妈妈,你为什么就不能让我试试那个攀岩呢?!每次只给我买碰碰车的票!可是你刚刚明明说了,让我去攀岩! 我说了吗?我没说!内个啊?!内个多危险你知道吗?!我是考虑你的安全! 我要去小月月家而不是然然家!妈妈,你怎么能骗我呢?!我是去然然家玩儿啊?! 然然妈妈生病了,你找月月玩儿不挺好?! 妈妈,我好想去游乐场啊! 不去不去不去!周末就得去图书馆才有意义! 妈妈!我恨你! …… 孩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很难过,哭了一夜。 那天晚上,春春并没有来跟我道歉。而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默不作声。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春春总是让我带她去游乐场,我顺口答应了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