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宝宝从乳牙换到恒牙,宝爸宝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宝宝刚萌出新牙,怎么就蛀牙了?宝宝乳牙缝隙为什么那么大?宝宝牙齿撞断了怎么办? 不吃糖,宝宝也会得蛀牙? /// 在我日常接诊中,经常遇到1~3岁的宝宝有各种蛀牙问题,有的宝宝牙齿刚刚长全20颗,就几乎每颗牙都是蛀牙。很多爸爸妈妈就感到苦恼、疑惑:我们也没给宝宝吃糖啊,难道是喝奶喝出了蛀牙? 答案真的就是“奶”惹的祸! ▌戒不掉的夜奶 对于婴幼儿,母乳或配方奶是宝宝成长的重要营养来源,但是,这些营养物质也同时为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丰富养料。 在宝宝乳牙萌出后,如果含着奶睡,夜间频繁喂奶,蛀牙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这是由于夜间睡眠时,宝宝的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不像白天那样,说话、进食时有不断的口唇运动,摩擦清洁牙面;加之夜间唾液分泌减少,
经常有宝妈,说最近宝宝爱上了扯袜子,阻止了还不行,前脚穿好后脚就脱了,脱下来就往嘴里送,宝妈怕宝宝受凉,但是又实在制止不了宝宝脱袜子,苦恼极了。其实,宝宝到了一定的时候,好多都是有扯袜子的习惯的,为什么宝宝这么爱扯袜子呢? 1.能力的体现 宝宝处于探索的阶段,在玩耍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小能力,比如宝宝扯袜子。宝宝第一次扯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能力将袜子扯下来,那么下一次为了证明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还会不厌其烦的去扯袜子。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自我发现和探索的一种表现,也是他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认知行为。 2.兴趣使然 很多时候,宝宝为了好玩会不停的扯袜子,越是扯不下来,他们就越想扯,这成为了他们的兴趣所在。而且宝宝在扯袜子时,往往会得到家人的关注,所以这也成为了宝宝撒娇的一种方式,想让家人陪伴自己,不想自己一个人玩。
天气逐渐变冷,孩子呼吸急促,“呼哧呼哧”的,还打喷嚏,晚上睡觉也咳嗽不断,医生检查后说是哮喘在作孽,听到“哮喘”二字,家长往往感到紧张甚至恐慌。 其实,这并非不治之症,家长需要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再配合医生的方案治疗,哮喘是可以获得控制的。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儿童哮喘的认识总有些误区。 哮喘治治停停可要不得 宝宝的哮喘在规范治疗后,多数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很多家长对宝宝哮喘的治疗不能坚持完整疗程或自行停药,这样就会增加宝宝发作或急性发作的可能性,宝宝一直受罪不说,当哮喘急性发作时治疗不及时和不规范,也可能会致命。 宝宝的这些症状千万别大意 当宝宝长期呼吸短频快,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或反复咳嗽又没有发烧症状,又或长期胸闷,尤其夜间和晨起加重,运动后、大哭、大笑、冷空气刺激后加重,“感冒”后长
宝宝拉绿色稀便怎么办?宝宝拉绿色大便的原因很多,而因惊恐造成的绿色大便腹泻,最让人闹心!这种情况,西医无法诊断,且治疗效果不好!下面看看如何帮助宝宝推拿治疗? 我以前怼过原深圳儿童医院一名黑中医的儿科医生,他说中医所说的经络不存在,除非你把经络穴位拿出来给我看看是长什么样子,我就相信了。我曾经举个不恰当的列子,手机电波看不到,为什么可以打电话?实际上,到了上世纪50年代由于经络传感现象被重新发现,尤其是中国医务工作者根据经络学说首创针刺麻醉术,从而震惊世界医坛。说这么多题外话,就是告诉大家,中医、小儿推拿能治病,而且有些是西医无法做到的,国家也出台很多政策支持中医和小儿推拿。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在对话框和我交流。 回到正文,很多护理人员问我,宝宝拉绿色大便且腹泻,医院化验指标正常,吃进口益生菌无效,医生也没好办法,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护理员和宝妈要注意了,很可能就是
每一个妈妈都知道宝宝多吃鱼对宝宝身体发育很多益处,但是宝宝吃鱼也是有危险的,那就是吃鱼的时候很容易卡鱼刺。鱼刺剔不干净,宝宝一不小心就会卡在咽喉处,造成危险。前几天,欣欣妈妈就遇到这件麻烦的事情,家里人手忙脚乱。有让宝宝吃面包的,又让宝宝喝醋的。到底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让孩子吃馒头或者喝醋都是错误的 孩子卡鱼刺,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用这两种方法,其实这两种方法时不正确的。 让孩子吃饭或者馒头,其实是寄希望能够通过食物把鱼刺带下去。但是很多时候不能带走鱼刺,反而会让鱼刺进入更深的位置,对食道伤害更加严重。 也有家人认为喝醋可以软化鱼刺,其实妈妈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就是把醋泡在醋里,鱼刺也不会很快就软化的。相反醋更大的可能是灼烧鱼刺扎破的组织。 卡主鱼刺后,妈妈应该怎么办?
宝宝厌食偏瘦是怎么了?导致宝宝厌食偏瘦的原因是什么?宝宝喂养习惯很重要,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我们都知道有的大人有幽门杆菌,不知道孩子也会被感染吧? 孩子被感染的方式,总让人意想不到。 有一位8个月大的宝宝,一直是奶奶给喂奶粉,也一直很能吃。 但给孩子调奶粉的时候,奶奶怕烫着孙女,所以每次都用嘴试试奶的温度,冷热合适了,就给孩子喝。 就这个小动作,幽门杆菌就从奶奶传染给了孙女。 最近,宝宝的胃口开始变差,喝了一点就吐奶,眼看孩子吃不下、长不好,一家人都很着急,带到医院来检查。 结果,在孩子体内发现了幽门杆菌。一问奶奶,发现奶奶就是个“老胃病”。因为错误的喂养方式,把孩子也传染了。 还有一位两岁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忙,平时都是奶奶在带,周末再接回父母家。 孩子身体一直很好,胃口也不错。但最
上周跟大家分享了水痘的症状、护理以及用药。 但是再好的治疗方法也不及预防来的重要,毕竟真的患上水痘了,孩子会比较受罪。 在所有的预防措施中,最有效的就是接种水痘疫苗,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水痘疫苗的知识。 01「有必要接种水痘疫苗吗?」 水痘疫苗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既可以预防水痘,还能预防以后可出现的带状疱疹。 一般接种一剂水痘疫苗的费用在140-250元不等,价格并不算高,当然各个地区也会有差异。 总的来说,接种水痘疫苗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建议妈妈们给宝宝接种水痘疫苗。 为什么要说「建议」呢?因为目前水痘疫苗属于自费疫苗,国家不做要求,由家长自愿选择给孩子接种。 02「水痘疫苗安全吗?」 很多刚刚了解水痘疫苗的家长常常会担心一个问题:水痘疫苗只有活疫苗吗
小儿紫癜能治好吗?小儿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的一种,比较难治,但如果治疗方法不正确会缠绵不愈,下面我们一起来谈谈小儿过敏性紫癜。 小儿紫癜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小儿紫癜好发于3~10岁儿童,开始出现皮肤及黏膜出血点,并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振,偶尔以腹部绞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最早的皮肤表现为小而分散的淤点式荨麻疹样皮疹,一般在一天左右变为出血性的。 出血点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性,一般在下肢出现,按压之后一般不会褪色。 危害最大的是发生在肾上,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紫癜肾,症状是血尿、蛋白尿。 为什么小儿容易得过敏性紫癜? 关于小儿紫癜,中医普遍认为一为阴伤虚火妄动,灼伤血络引起,一为气虚不能摄血导致。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因气火逆乱,血不能循经致络伤血溢,病因以感受外邪,饮食失节,瘀
虽然宝宝在4-6个月就可以添加辅食了,但是一岁以前最好不要让宝宝吃糖。这不仅仅是因为糖吃多了会导致宝宝偏食、挑食、蛀牙那么简单,那么吃糖过多所带来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 吃糖过多对宝宝有哪些危害? 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糖在营养学上被称为“空能量“食物。多吃不仅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腹胀、腹泻,还会影响正常的食欲,到了吃饭的时候不想吃饭,进食量减少宝宝就得不到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从而导致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的现象。 消耗宝宝体内的钙 糖是不含钙的食物,而是酸性物质,如果宝宝吃得过多的话,机体就容易成弱酸性,中和体内的碱性物质钙,进而消耗体内的钙,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导致宝宝个子长不高,甚至引起佝偻病的问题。 降低宝宝抵抗力 吃糖过多会消耗体内的钙和硫胺素,降低幼儿的抗病能力
关于夜间翻身,小宝宝晚上睡觉爱翻身,翻来翻去把自己翻醒,他这样正常吗,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家宝宝6个月了。从四个多月就学会自己翻身了,但学会后中间有差不多半个月没见他再翻过,最近又开始了,白天穿的厚,他也翻不动,没翻过,但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都会不停地翻身,总是把自己翻醒。 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啊? 宝宝学会翻身的过程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而是有各种现象,比如有的宝宝可能很早时偶尔翻个身,自己被自己吓着了,以后就不愿意再学翻身了;有的宝宝学会翻身后又不愿意翻了,过段时间又开始翻身了。通常来说当宝宝有翻身意识时,要训练他翻身了,不要让他穿得太厚,可以搭把手帮助宝宝翻过身去。 第六个月是宝宝360度大翻身的高峰,也就是会滚动了。晚上翻身也是正常的,晚上睡觉宝宝常常睡在枕头上,半夜却窜到了床尾,然后不知何时又窜了回来,有时会
宝宝晚上两三个小时醒一次,折磨了自己也折磨了父母,如何能改善宝宝经常夜醒的习惯呢? 有一位妈妈咨询说“宝宝一岁一个月,白天精神很好,吃得多拉得多,晚上睡觉两三个小时醒一次怎么办?” 1岁多的宝宝晚上夜醒几次并不是个例现象,夜醒是婴幼儿睡眠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有研究报道说:22.0%的1至2.5岁幼儿每晚醒1次以上。在上海进行的一项婴幼儿睡眠状况调查中发现,1~2岁男童夜醒的发生率高达65.97%,女童为58.17%。有一半以上的1岁多的孩子存在睡眠困难的问题。 我家宝宝也曾经有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基本改善。让宝宝早睡觉一直是困扰爸爸妈妈的大难题,在无数的育儿书上基本都谈到睡眠问题,可见对其关注度是如何之高。造成宝宝频繁夜醒的原因很多,有宝宝自身的原因,也有爸爸妈妈的原因。我们要逐个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和自己契合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
经常会有宝妈询问道,我家宝宝十个月了,还没长牙,正常吗?我家宝宝4个月就开始出牙了,是不是有点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宝宝出牙的话题! 宝宝出牙的时间和速度是反映宝宝生长发状况的标志之一。虽然由于气候、生活水平、体质等方面的差异,婴儿出牙的时间略有不同,但如果超过1周岁仍未有牙萌出的,则应请医生诊治,以排除疾病情况。 大多数健康的宝宝出生后6至8个月就该长牙了,也有早在4个月,迟至10个月才出牙的。最先长出的乳牙是下颌正中的两个中切牙,接着才是上颌的中切牙,然后则是下颌与上颌的侧切牙(每一侧的第2个),第一乳磨牙(每一侧的第4个),乳尖牙(每一侧的第3个)和第二乳磨牙(最后一个)。到两岁半左右,所有乳牙便可长齐了,共20个。 可以这样来估计出乳牙的数目:月龄减去4-6,如8个月的宝宝,出牙数应是2-4颗(8-6=2,8-4=4)乳牙还
心急乱“投医”,妈妈你对孩子的护理正确吗? 小编随机采访了一位家长,其无奈的说:“看育儿书上说小孩每年通常会得6-12次上呼吸道感染,可我家这孩子抵抗力更差一些,可不止这些次数,幼儿园里只要有孩子感冒,她就跟着感冒,尤其是咳嗽特别不容易好,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两周的时间没有去幼儿园了。”再接下来的交谈中小编也了解到,这位妈妈每次遇到孩子生病就特别心急,就会把家里的小药箱翻出来,喂孩子感冒药,并配合喝一些咳嗽水,希望能够在感冒初期就立刻用药把病菌压下去。其中,也不乏一些自己生病用着比较管用的药给孩子服用。 小编贴心话: 无独有偶,小编发现周围的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咳嗽时,因为担心会发展到支气管炎,肺炎等更为严重的情况,往往在孩子咳嗽之初就盲目地按照成人咳嗽的治疗方法给宝宝用药,给予镇咳治疗,或者用一些食疗方法,认为可以减轻孩子的痛苦。其实,如果给幼儿用错药
常在病房里听到老一辈们大呼小叫呵斥妈妈,不让竖着抱新生儿。新生儿的确不应该长时间竖着抱,但偶尔竖着抱一下也是可以的。宝宝是很喜欢竖着抱的,竖着抱对他的视力发育、智力发育、头颈部肌肉力量增强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没必要那么紧张,我们说过新生儿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当然竖着抱也要方法正确才行,并且早期不要太频繁,每次一两分钟就可以。满月以后就可以时不时竖着抱一下了。 竖抱新生儿动作要领 竖抱和横抱一样,要保护好宝宝的头颈部和腰椎,使其不要受太大力。新生儿时期适合的竖抱是让宝宝胸腹部贴着大人胸部,头部搭在大人肩膀上,大人一手抚着颈后,一手护着其后背和臀部。具体方法如下: 1、先把宝宝横抱起来,然后托着头颈部的手肘往上移,托着臀部的手臂往对侧送,让宝宝转成竖直趴在大人身上。 2、托着头颈部的手臂转一下,用手掌轻轻握住宝宝后颈,
1. 对流感疫苗中的活性成分、任何辅料或微量存在的成分如鸡蛋(卵清蛋白或鸡源蛋白)、新霉素、甲醛或Triton X-100过敏的人,禁止接种。 2. 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接种需推迟到痊愈后进行。 婴儿 因为目前没有适用于6月龄以下婴儿的流感疫苗,所以6月龄以下的婴儿也不能接种。 对鸡蛋过敏的人 虽然说明书说对鸡蛋过敏的人不能接种,但其实鸡蛋过敏的人也是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的,具体请参考我10月5日推送的文章《鸡蛋过敏者接种流感疫苗的新建议》。 孕妇 巴斯德流感疫苗的说明书说:“在怀孕的第4个月起,可以考虑接种本疫苗”,这不应该理解为怀孕的前3个月不能接种。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立场文件还是我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都认为,在妊娠任何阶段,孕妇均应接种流感疫苗;建议
有些宝宝身上的湿气很重的,那么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点什么呢?如何保护宝宝不受潮呢? 天气潮湿闷热,很容易让本来脾胃就比较虚弱的宝宝们大吃不消。这时候妈妈们快来学几招,了解下宝宝受潮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让您轻松护理,宝宝也能够免除受潮的危害。 一、宝宝体内湿气表现 1、起床时看精神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看到宝宝特别疲劳,睡不醒、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是体内有湿气了。 2、宝宝舌苔颜色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3、如厕时看大便 宝宝如厕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黏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
宝宝出疹子时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出疹子一般是多大的宝宝,经常频繁发生时因为什么样的情况,下面看看宝宝出疹子时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孩子出疹子,多见于婴幼儿期(也就是多见于两岁以内的宝宝,一岁以内的宝宝最为多见),又叫幼儿急诊,常常是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热退后疹出),其病原菌主要是以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为主。其病多发生于春秋季。 其症状,潜伏期在十天左右,常常是以高热为初发症状,由于宝宝个体差异不同,所以出现的症状,是有轻有重的,但多以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惊厥、颈部淋巴结炎等症状不同程度的出现。 当宝宝出现幼儿急诊时,应该和哪些疾病鉴别? 一,普通感冒常常是以流鼻涕、打喷嚏、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主的。而幼儿急疹常常以突发高热为主要症状,伴有淋巴结肿大,压痛等症状,随着体温逐渐好转,全身会出现,由轻而重的红色丘疹;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尚未完善,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进食过多生冷、肥腻的食物,很容易损伤脾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潘明沃指出,孩子的脾胃一旦受损,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如咳嗽、发热、流鼻涕、咽喉肿痛等。因此,及时识别宝宝积食并给予消食化积,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很必要。 1宝宝积食的6大表现: 看胃口:积食的宝宝,早期的时候常表现为胃口变差,什么东西都不想吃;积食时间较长的宝宝,可能反而总有饥饿感,但真的给东西他们吃时,胃口依旧很一般。 看睡眠:吃和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宝宝这段时间来总是出现睡不安稳、磨牙、趴睡、烦躁等表现。那么,家长应该看看宝宝是不是积食了?是不是睡前吃得太饱了?这段时间是不是吃了太多生冷、热气的食物? 看大便:当食糜积滞于胃肠,久而久之化热,可使得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不通、干硬呈球的便
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可以说是美女帅哥的标配之一,有哪位爸爸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口匀整饱满的牙齿呢? 不过,只是盯着孩子每天好好刷牙可是不够的,在吃的食物和进食方式这两个方面同样要注意,比如说尽早让宝宝戒除奶瓶。 为什么要让宝宝戒掉奶瓶? 如果不及时戒掉奶瓶,时间久了,孩子对奶瓶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这时再让宝宝去逐步使用杯子,宝宝很可能就会认为使用杯子代表着放弃奶瓶,反而会让宝宝更加不愿意对奶瓶放手。 长期使用奶瓶对宝宝的颜值会有一定的影响。3岁以下宝宝的颚骨、牙槽骨还未完全定型。如果经常使用奶瓶,会拉扯到宝宝的牙槽骨。长期下去,宝宝的牙齿和嘴唇就有可能会变形,而龅牙、地包天、咬合不良等问题也就出现了。 母乳和配方奶是带有甜味的,非常容易停留在牙齿的表面,侵蚀牙釉质,进一步造成奶瓶性龋齿、牙齿表面粗糙、空洞
新生儿护理中,最让新手爸妈手忙脚乱的就是给新生儿洗澡了,尤其近日气温不断下降,一不小心就容易让宝宝感冒。怎样给新生儿洗澡才最安全呢?你有把握做好吗? 给新生儿洗澡的步骤 把所有必要的洗澡用品拿齐,并把一条毛巾、一块干净的尿布和一套衣服摊开来; 水盆中最合适的水深为6-9厘米,约32摄氏度左右,温暖但不烫; 带你的宝宝到浴室并脱下他的衣服(诀窍:如果你的婴儿每次洗澡都哭,首先把尿布留在他的身上,它能在水里给宝宝一种额外的安全感); 由脚开始,逐渐让你的宝宝滑进澡盆里,使用一只手支撑他的颈部和头部。洗澡的时候有规律地倒一满杯洗澡水在他身上,这样不至于让他感到太冷; 清水洗浴最好,偶尔可使用温和的肥皂,注意使用不能太频繁,过多使用会使宝宝的皮肤变干燥。孩子的皮肤外面有一层油脂,这对保持皮肤滋润、减少外部刺激和保暖都有重要作用。不少沐浴液是碱性的,它会破坏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