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盗汗应对症用药
    小儿盗汗应对症用药

        盗汗是指睡熟后出汗,醒生汗止。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在治疗时,首先应明确诊断,才能针对性的用药。   生理性盗汗是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调节功能也欠完整,所以当孩子睡熟后有时出汗现象,但不伴有其它症状;孩子的精神、饮食、面色、大小便都正常,对此尚无需治疗,过段时间就会自愈。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结核病和佝偻病。如果病儿在出盗汗的同时还会伴有其它症状,如伴有低热、咳嗽时,可能是患了肺结核;伴有睡觉不踏实、烦躁易怒、腹胀、出汗有酸味、尿味刺鼻等,很有可能是佝偻病的早期。对此,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祖国医学认为盗汗多因表虚不固,气阴虚热等原因所引起。在治疗时应分清病因。   表虚不固的特点是,以自汗为主,伴有

  • 6大措施,护好宝宝的肝
    6大措施,护好宝宝的肝

      ◆肝脏不仅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还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维持着人体重要的糖代谢平衡,调节血液循环的平衡,并组织和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   ◆宝宝的肝脏功能尚不完善,不当的饮食和用药,可能会伤害宝宝幼嫩的肝脏,埋下疾病的隐患。   6大措施,护好宝宝的肝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春季对应的五脏为肝。因此,春季更应注意养肝、护肝。   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需要补充营养和抵御外界疾病的关键时期。相比强盛的营养需求,身体的各个器官却完全没有发育到能够全部接纳和承受的状态。而且,满足了一部分的营养需求,就会使另一部分的平衡被打破。因此,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肝脏就起到了承前启后、调节体内平衡的作用。   宝宝的肝脏,和大人的不一样   ★婴幼儿时期,肝脏的负荷是最大的,容易因超负荷而发生病变,需要家长悉心呵护。

  • 初夏常见10大疾病汇总
    初夏常见10大疾病汇总

    夏日伴随着煦暖的和风与妖娆的花朵加快了到来的脚步,宝宝第一次体验夏日,感受快乐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夏日里种种潜藏的危险……准备好迎接宝宝的第一个夏天了吗?旅行、散步、晒晒太阳,但是您是不是也已经做好帮助宝宝宝宝夏病的准备了呢?    哪几种病症最容易在夏天贴上你的可爱宝宝?根据医院专家提供的数据,综合考虑各地区差异,我们列出了下列名单:    NO.1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极容易腹泻。细菌、病毒感染也是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其中又以一种长得像轮子状的“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数。感染病毒可能引起宝宝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症状: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

  • 宝宝发烧手脚发凉为啥
    宝宝发烧手脚发凉为啥

    孩子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却冰冷,待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又慢慢地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假寒真热现象呢?   这主要是因为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棉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的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   因此,遇到孩子手足发凉时,家长应认真区别是真寒还是假寒真热。辨别孩子真寒还是假寒真热的简便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孩子的体温,如家中没有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腋下,或面对面感觉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

  • 孩子上火的5种症状
    孩子上火的5种症状

    俗话说:“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在乍暖还寒,冷热无常,气候干燥的早春季节,对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的小宝宝来说,很容易出现发烧、烦躁、嘴唇干裂、嗓子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上火”。   宝宝上火5种表现   1.皮肤干燥 由于宝宝肌肤稚嫩,如果让宝宝长期呆在湿度过低的环境中,皮肤很容易变得干涩,甚至发生皲裂,宝宝的毛发也会因此变得干枯无华或脱落。   2.口舌生疮 宝宝上火后大都会出现口角糜烂、干裂、嘴唇起疱疹、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   3.眼屎增多 宝宝眼内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   4.腹泻 宝宝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弱,一旦上火就容易发生肚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大便酸臭、肛门发红等症状。   5.大便干结 有的宝宝上

  • 一位6周岁宝宝的体检过程
    一位6周岁宝宝的体检过程

      周六宝宝来市区了,我们去楼下接他直接去妇幼保健所体检。到了哪儿人好多啊,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轮到宝宝体检,结果他已经睡着了,被吵醒后哭得眼泪汪汪的,根本不配合,怎么哄都不行,最后没办法只好放弃,直接去打预防针,到了打针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一上午什么也没做。我们后来带他去超市买东西,哄着他说“明天去体检,今天就买好多好吃的东西给你,好不好?”他摇摇头不愿意,我们说如果不愿意体检东西就不买。没买到小家伙宁肯什么都不吃也不肯去体检。   回到家宝宝又开始生龙活虎了,午睡怎么也不肯睡,睡醒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带他到楼下去玩玩回家吃晚饭,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打电话让他和外公讲讲话,他居然一个人抢着讲了十几分钟,我连三句话都没来得及讲就被他挂了,真是晕啊。   晚上给宝宝洗好弄好送到奶奶那边睡觉时我都累得有点两腿发软了,

  • 中医教你如何预知BB疾病
    中医教你如何预知BB疾病

      中医认为大便干是大肠内热的表象,会造成小儿内热盛,往往易患感冒发热。2-3岁以内的小儿应经常给些菜泥、鲜梨汁、蔬菜、水果等,这些都有清热通便的作用。3岁以上的小儿则可多吃些水果、蔬菜。   我们有方法可以预知宝宝的疾病吗?有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在民间和医学范畴均积累了很多简单可行的预知方法,大家只要熟知并细心观察即可作出判断,并有针对性的提前进行饮食调理,最大可能的减少患病几率。   中医预知宝宝疾病口诀:   大便干 最为先   食不好 睡不安   鼻中青 腹中痛   舌苔白又厚 腹中有积食   手、足心热,常有病祸   口、鼻干又红,肺胃热相逢   1、大便干 最为先   中医认为大便干是大肠内热的表象,会造成小儿内热盛,往往易患感冒发热。2-3岁以内的小儿应经常给些菜泥、鲜梨汁、蔬菜、水果等,这些都有清热通便的

  • 治发烧打针还是吃药?
    治发烧打针还是吃药?

    发热俗称发烧。儿童发热多数是由各种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种症状。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   由于一部分6个月~5岁的小儿可能引起热惊厥(多数是良性惊厥,愈后好;如有原发性癫痫,则可能增加其癫痫发作次数),因此家长对发热感到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发热,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医院打退烧针,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有一些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还出现副作用。   确实,肌肉注射退烧针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由于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极易产生虚脱甚至休克;也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本世纪30年代,欧美应用氨基比林导致2000余人死亡

  • 孩子的“小鸡鸡”为何会勃起
    孩子的“小鸡鸡”为何会勃起

    “小鸡鸡”即阴茎的勃起通常有精神性和反射性勃起之分。小儿阴茎勃起多为反射性勃起,阴茎局部受到灼热、充血以及膀胱充盈小便等刺激所引起的。     小儿“小鸡鸡”晚上勃起,主要原因:    1.睡眠中膀胱积尿过多,致使膀胱壁受到刺激,会出现阴茎勃起。有经验的母亲,应马上唤醒孩子让他小便,此时孩子定会排出大量的尿液。   2.睡眠时小儿下半身盖被太暖和,也造成阴茎部位的充血也会引起致阴茎勃起。   3.临睡时用热水的水洗过足部或会阴部,尤其是阴茎部,造成阴茎局部充血,也会使阴茎勃起。   4.患蛲虫病的孩子,夜间睡眠时,蛲虫爬出肛门,造成局部奇痒。小儿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搔抓,刺激阴茎而引起阴茎勃起。    “小鸡鸡”勃起的其他原因有:    一、有包茎或包皮过长之类病症的孩子,若不注意局部性器官的卫生,受污垢的刺激,或因污垢而致发炎,受炎症的刺激,可

  • 婴儿发热首选物理降温
    婴儿发热首选物理降温

          7月7日,记者从南宁市区部分医院了解到,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到医院就诊的婴幼儿发热病例增多。不少孩子反复发热数天,家长们心急如焚,每天奔忙于家和医院之间,劳心劳力却收效甚微。对此,医生提醒家长,患儿在及时诊治后,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家长要学会日常护理。   甄宏博士说,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首选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如美林)。由于这些药物都配制为水果口味,易于为婴幼儿接受。而退热药物的服用也有讲究,以前多为体温超过38.5℃时服用,而现在的观点认为:为了发挥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每日服用4次(即每隔4-6小时服用1次)更加合理,同时孩子的体温也控制得更趋于平稳。   广西中医一附院儿科的李伟伟主任说,幼儿发热治疗家庭护理也是非常

  • 38.5℃以上才需用退烧药
    38.5℃以上才需用退烧药

    最近几日气温变化比较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中,发烧、感冒的患儿明显增多。   医师罗会玉介绍说,近日受天气影响,加上受凉等原因,孩子很容易感染病毒,患儿以三岁以下儿童居多,主要是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看急诊的多是几个月的婴幼儿,症状表现为高烧不退。另外由于风沙大、花粉多,近期皮肤过敏的孩子也比较多。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高烧时非常担心,一天甚至带孩子跑几趟医院,并且要求医生换好药。   罗全玉指出,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发烧一般都是由炎症引起的,消炎需要过程,因此退烧也需要个过程,要治标更要治本。当孩子发烧38.5℃以上才需要使用退烧药。用药后,孩子的体温只要呈现阶梯状下降趋势,家长就可以安心持续治疗,不必过于担心。   除了正确用药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穿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散热降温。家中做好通风换气,孩子饮食以清淡、流质易消化食物为主,还要避免

  • 提高免疫力不能靠药物
    提高免疫力不能靠药物

          6月13日,由中国药理学会、俄罗斯药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俄药理学研讨会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药理学领域的顶尖人物,首次将40余篇最新研究成果,在会上进行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健康理念。      药物可防心脏猝死    “长期服用药物可预防心脏猝死”,我国著名药理学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在会上提出,某些中、西药物对治疗心脏猝死确实有作用。    杨宝峰说,我国每年有80万人死于心脏猝死,死亡者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多数与工作生活压力大以及不注意饮食结构有关。对于如何预防心脏猝死,杨宝峰说,除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自我缓解压力外,还要在饮食、锻炼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多注

  • 打疫苗会有哪些副反应
    打疫苗会有哪些副反应

          接种疫苗时,体内发生不相宜的不良反应称为副作用。虽说疫苗是将致病菌或病毒灭活或减毒制成,但是接种疫苗却如同让人得了一场小病。因此体内出现某些反应也并不奇怪。   副作用的主要症状有接种部位发红、肿胀、发热等。这些反应一般在接种后48小时以内出现,偶见过敏性休克,症状是脸色发青、呼吸困难、失去知觉,这是对疫苗中含有的某种成分过敏所致。但是立即采取适当处置措施的话,就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接种后当场观察婴儿的状况,也是为了及时对意外进行处理。   当婴儿在离开医院之后出现副作用时(如出现接种部位肿大、接种一侧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处理。此外,婴儿的善不同寻常时,要接受儿科医生(最好是接种医生)的检查。   各种疫

  • 宝宝感冒后的食疗方法
    宝宝感冒后的食疗方法

      感冒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六淫侵犯人体而致病的,六淫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其中风邪为六淫之首,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所以古代医家将感冒称为“伤风”。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所出现的症状均是机体为了驱赶病毒而做出的自身防御。   小儿更容易患上感冒,这与他们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小儿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   宝宝感冒后的食疗及护理方法   1.小儿感冒多是由于受凉引起,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细心观察,随时摸摸宝宝的小手。如果宝宝的手冷,说明受凉了,要及时添加衣服,多喝一些温开水。如果宝宝的小手仍然不暖和,就要及时采取以下方法:   ★不到1岁的宝宝喝红糖水。红糖水性温,可以祛寒。   ★1岁以上的

  • 妈妈须知道的接种常识
    妈妈须知道的接种常识

      预防传染病,接种疫苗最经济有效   麻疹、风疹是春季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如果孩子及时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话,就能增强孩子的防病能力。4月24日,郑州市中心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徐明介绍说,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儿童接种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其中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甲肝疫苗等,分别预防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病毒性乙型肝炎、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甲型肝炎等。   二类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的。这类疫苗包括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水痘减毒疫苗、轮状病毒口服疫苗、流感疫苗、肺炎

  • 七类遗传系数很高的疾病
    七类遗传系数很高的疾病

      你知道吗?父母能把哮喘、肥胖,甚至耳朵发炎这种小病的基因都传给孩子。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孩子身体的健康呢?下面的七种家族遗传病以及应对方案供大家参考。   说起来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从耳朵发炎这种小病到严重的糖尿病……孩子的这些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一种长期困扰父母的疾病遗传给孩子的最高的可能性大约有80%左右。虽然爸爸妈妈不能改变孩子的基因,但是至少可以把自己的病史当作一种警示,更加关注孩子与这些病史相关的身体问题,并及时带他检查,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以下向大家介绍七种家族遗传疾病以及应对方案。   过敏症和哮喘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爸爸妈妈患有哮喘或者对花生酱、花粉、尘埃等某一种物品过敏的孩子。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被诊断为过敏性哮喘,孩子都会更

  • 夏日宝宝须预防四种疾病
    夏日宝宝须预防四种疾病

      炎炎夏日,儿童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难以适应夏季高温环境。加上孩子因为贪吃、贪凉或被蚊虫叮咬,很容易染上以下几种传染病。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为传播媒介。乙脑多发生于12岁以下的儿童中,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宝宝。乙脑的高发期在每年的7-9月,8月是高峰。主要症状是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颈项强直、高烧不退、昏迷、抽风等。如果治疗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孩子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   预防方法:10岁以下的孩子要按时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   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与不洁饮食有关。多发于7-9月,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菌痢类型中最严重的是急性中毒性菌痢,多发生于2岁到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常起病急,体温可达41℃-42℃,烦躁嗜睡,脓血便或反复抽风

  • 预防接种常见问题解答
    预防接种常见问题解答

         3个月开始打百白破三联疫苗,第二次吃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到了预防接种时间,正好宝宝患病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仅仅是轻微感冒,体温正常,不需要服用药物,特别是不需要服用抗菌素,可以按时接种,接种后1~2周不吃抗菌素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要向预防接种的医生说明,是否需要补种。如果发热,或感冒病情较重,必须使用药物,可暂缓接种,向后推迟,直到病情稳定。如果服用抗菌素,要在停止使用后1周接种。   如果向后推迟了某种疫苗接种,以后的接种是否推迟?   以后的接种可顺延向后推迟,但只需向后推迟那个被推迟的疫苗,其他疫苗可继续按照接种时间进行接种。如果和某种疫苗碰到一起了,是否能同时接种,预防接种医生会根据相碰的疫苗的种类,判断是否可以同时接种,还是间隔一段时间,间隔多长时间,先接种哪一种,也由预防接种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吃药对预防接种

  • 夏日谨防宝宝患上空调病
    夏日谨防宝宝患上空调病

      长期生活在空调间里的人常常会产生头疼、烦躁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晕厥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病征称之为“致病建筑物综合征”,俗称“空调病”。随着空调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小孩子也是在劫难逃。因此,夏季,妈妈要注意随时观察宝宝是否有空调病的症状,必要时及时就诊。   宝宝患上空调病的症状   疲倦,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   头疼,头晕,感冒,发烧;   咽喉痛,胃肠不适;   皮肤干燥,黏膜干燥,呼吸道过敏;   不同程度的手脚麻木。   宝宝如出现以上这些症状,你的家中又有经常吹空调的习惯,就可能怀疑宝宝患上了空调病(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宝宝患空调病8大原因   1、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会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

  • 儿童视力矫正避免四误区
    儿童视力矫正避免四误区

      矫正视力有多种形式,验光配镜、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那么,在帮助孩子矫正视力之时,我们应该避免走入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近视须矫正的说法,一度流传甚广。其实,假性近视的实质并不是近视,没有必要治疗,治疗不妥反而会影响视力。可以看一下临床上的两个典型病例:8岁的涵涵曾被诊断为“150度假性近视”,视力仅有0.3,经一年的所谓治疗,她摘掉了眼镜,视力恢复到1.0。但涵涵到规范的眼科医院进行彻底验光后发现:她并没有患上近视,反倒有100度的远视。14岁的辉辉被诊断为200度近视中100度为“假性近视”、100度为真性近视,经所谓治疗后假性近视减轻50度,只需戴150度眼镜即可。但经专家仔细检查后发现,所谓的治疗只是将200度球镜联合50度散光,孩子的近视问题并没有得到好转。   误区二:斜视弱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