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睡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但是,我国有28.87%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唐洪丽教授指出,儿童睡眠不好,除了与相关疾病有关,与家长的生活习惯和养育方式不无关系,许多家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想孩子睡得着,家长首先要做好。 睡前打游戏,半夜兴奋坐起 两个月前,5岁的阳阳与父母去电影院看阿凡达,回家后阳阳一直表现为入睡困难,过去晚上9点钟就开始睡觉,现在要到11点钟以后才能入睡,而且经常会睡不安稳,搞得家里人都很累。4岁的青青每天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游戏,最近父母发现孩子每天入睡困难,而且半夜里会突然坐起,不自主地乱窜,但自己却毫无意识。 专家点评:孩子入睡前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玩电脑、打游戏、看恐怖片,或者临睡前讲一些惊险探秘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在小儿病例,主要为变应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是导致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因素。对易感者,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其气道具有对刺激物的高反应性。 【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特异性体质这一内在因素及致敏原等外在因素。 (一) 遗传的过敏体质 患哮喘的小儿常可查到有皮肤和粘膜的渗出性病变倾向,如患过湿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且家族成员常有类似病史。 (二) 致敏原 致敏原可分为三类: ① 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如常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此外一些局部的感染灶,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可成为
⒈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儿期头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全身性疾病。此时,患儿的头痛症状多种多样,轻重程度不等,但往往是暂时性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发热:任何原因(感染、高温环境、脱水等)所致的发热,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和头胀。 ⑵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精神紧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是头痛的常见原因,尤其是体力衰弱、睡眠休息不够、饥饿或营养供给不足时多见头痛。头痛常于饭前加重,且患儿会觉得疲乏无力。适当休息、增加营养或控制原发病,头痛可以逐渐缓解。 ⑶高血压:小儿期高血压患者不多,大多是由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发育不良等)引起的。高血压患儿大多数会头痛,常为全头胀痛或双颞侧头痛。如果出现持续性的比较剧烈的头痛,伴呕吐、复视等,应注意是否发展为高血压脑病(脑水肿)。 ⑷代谢失调的疾病:如尿毒症、酸中毒
爸爸妈妈带宝宝看病应该遵循“大病大医、小病小瞧”的原则,如果只是一般的常见病,可选择到离家较近的“小”医院或者正规社区医院里的儿科医治,这样看病的花销自然节省多了。下面几个小妙招能让你在医院里少花一些不必要的钱,不妨看一看吧! 妙招1 大病大医、小病小瞧 目前,我国医院按照其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的不同分为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一般来说,三级医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医院)设备精良,运行成本高,所以其门诊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等等均高于一、二级医院。爸爸妈妈带宝宝看病应该遵循“大病大医、小病小瞧”的原则,如果只是一般的常见病,可选择到离家较近的“小”医院或者正规社区医院里的儿科医治,这样看病的花销自然节省多了。 妙招2 带齐
正常宝宝的指甲是粉红色的,外观光滑亮泽,坚韧呈弧形,甲半月颜色稍淡,甲廓上没有倒刺。轻轻压住指甲的末端,甲板呈白色,放开后立刻恢复粉红色。如果宝宝的指甲出现以下异状,妈妈就要注意了! 异状1:指甲甲板上出现白色斑点和絮状的白云朵 多是由于受到挤压,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质细胞受到损伤导致。随着指甲向上生长,白点部位会被剪掉的。 TIPS:父母应注意宝宝玩耍时,做齐各项保护措施,最好不要让他玩开关柜门等易夹住手部的游戏。 异状2:指甲甲板呈黄色,绿色,灰色,黑色等怪异颜色,掩盖了甲床本身自然的粉红色 甲板变黄,可能是因为过多食用了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也可能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另外,黄甲,绿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手部湿热多汗易发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宝宝手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玩水,洗手以后用毛巾把手擦
抵抗力降低。父母可通过观察发现宝宝是否吃得多,如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原来吃什么都香,最近却明显地食欲不振:宝宝常说自己肚子胀、肚子疼。细心的妈妈还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严重的甚至还能闻到宝宝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免疫力升级处方 膳食均衡:有的宝宝不喜欢吃蔬菜,妈妈就让他多吃肉,这样做是十分不可取的。宝宝的饮食一定要搭配合理,平时多吃些玉米。红薯、南瓜类的粗粮,多吃蔬菜、水果。 晚饭时间固定:晚饭后宝宝的运动量明显减少,如果吃饭时间过晚,很容易积食。所以晚饭一般应在6点左右,这样到睡前胃里的食物就消化得差不多了。 饭量固定:掌握宝宝吃饭大致的量,不要因为爱吃而超量。 原因2:睡眠过少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名为胞壁酸的物质。科学家们称其为睡眠物质,因为它既
发烧、咳嗽、腹疼、腹泻,这些都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在一般情况下,不一定非带孩子到医院看病。但是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有些情况必须到医院就诊。 家有小宝宝,最好习惯带宝宝去医院。你很有可能在将来的几年里经常得带宝宝去医院。再加上宝宝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这意味着他比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更容易得些小病,像咳嗽、普通感冒和肚子疼什么的。小婴儿一旦生病,可能恶化得更快,这是宝宝不舒服时需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的另一个原因。好在小宝宝虽然得病快,但一旦接受了正确的治疗,好得也快。 需要马上带宝宝去医院的情况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需要马上带宝宝去医院就医: 1、腹泻超过12个小时。 2、鼻子、耳朵、嘴里或阴道里插入异物——你千万不要试着自己把东西拔出来。 3、稍微严重些的烫伤,皮肤烫伤面积超过直径大约30毫米
现在大部分的宝宝都是在医院出生,那么在新生宝宝出院前应该做哪些检查呢?这是很多家长都 想弄明白的,本文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相关的内容。 妈妈在产院生产后,新生儿回家前需要做好检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孕妇生产后,在产院的一些事情! 在产院的生活 宝宝的检查和安排 首先,宝宝出生后会马上进行医学评估。这种称作阿普伽新生儿评分的项目已经被广泛应用。 另外,如果怀疑宝宝患有某种疾病或者是障碍的时候,可以通过神经学详细检查进行鉴定。只是,精神学鉴定的结果,容易掺杂医生的主观判断,而且根据检查时间的不同也会造成结果差异,所以希望谨慎选择。 另外,宝宝出生后,会立即进行身体观察和测量(如身长、体重、头围、胸围、肩围、囟门等)。医院里设有洗澡服务,但听说还是最好不洗。 因为身体表面紧紧附着的胎脂
进入冬季,免疫力较低的幼儿极易患上各种季节性疾病。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院以及几家综合医院的儿科,发现困扰孩子们最多的莫过于支气管炎、中耳炎、过敏性鼻炎等3种炎症,占到儿科疾病的8成以上。医生告诫家长,许多疾病看起来有点相似,但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截然不同,家长应当多了解此方面的知识。 区分支气管炎与肺炎 近日来张先生为孩子的疾病颇为烦恼。看到孩子连续几天都干咳不已,联想到以前发过的支气管炎,便把以前未吃完的药物继续给孩子服用,谁知孩子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倒有加重的迹象。无奈中到附近一家医院进行检查,发现孩子的病已发展为肺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作为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支气管炎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年幼体弱、气温骤变、空气污浊、免疫力低
秋冬季节,是宝宝患病的高发季节,给宝宝注射疫苗增强抵抗力成为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宝宝接种疫苗,俗称打防疫针,是保护宝宝少受或不受某些传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安排补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要妥善保管好接种证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时间到指定的接种点接受疫苗接种。如儿童未完成规定的预防接种,因故迁移、外出、寄居外地,可凭接种证在迁移后的新居或寄居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点)继续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
作为儿童免疫疫苗,计划内免疫疫苗早已为父母们普遍接受,而一些计划外疫苗(有价疫苗),如肺炎、水痘等疫苗,父母们却知之甚少。 什么是计划外疫苗 卫生防疫部门规定,小儿出生后应有计划地依次接种卡介苗、乙肝、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接种百白破、麻疹、乙脑和流脑疫苗。这称为计划免疫,这些疫苗便称为计划内疫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研制成功新的疫苗。由于卫生经费、人手紧张等原因,这些疫苗目前没有列入孩子的免疫计划,称为计划外免疫,相应的疫苗就称为计划外疫苗。常见的接种计划外疫苗有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 接种这些疫苗,能够有效地相应减少儿童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儿童健康发育成长有益。 接种计划外疫苗是否有必要 银川市卫生防疫站儿保免疫办公室孙志伟主任说
为啥孩子的新牙老长不出来? 有家长问孩子换牙了,为啥新牙很长时间也没长出来。其实,乳、恒牙的交替有个过程,从乳牙脱落到恒牙萌出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一样。如果家长不放心,可带孩子到医院拍个“牙片”,看看孩子是否先天性缺少恒牙牙胚,如果没牙胚,恒牙自然就长不出来,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此外,外伤或严重龋坏,导致乳牙过早脱落,也可能引起恒牙萌出困难。至于补钙,对于牙齿影响不大,因为出生一两年后,恒牙已经发育;即便缺钙,如果不是严重到相当的程度也不会影响到牙齿。 防牙齿畸形,食物不要太精细 牙齿矫正的黄金年龄一直是家长咨询的热点。其实,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前牙反颌(地包天),在孩子能配合的情况下应尽早矫正。而多数畸形一般要在孩子的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后进行,所以年龄并不是硬标准,关键
小儿脑瘫的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姿势障碍、语言障碍、视听觉障碍、生长发育障碍、牙齿发育障碍、口面功能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癫痫。 不少脑性瘫痪的婴儿在“呱呱”坠地后,家长们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状况,特别是那些轻型的脑瘫儿童更容易被忽视,即使有的能引起家长与临床医生的注意,但也没有明确的诊断,甚至会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如佝偻病、缺锌、营养不良、软骨病等等,这样就使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贻误早期治疗的机会。 其实脑瘫儿童在早期所表现的运动异常、姿势异常,以及进食异常等,只要细心地观察就不难发现
病因型啼哭和无病因型啼哭,表达的意思无非两种:“爸爸妈妈,我需要……”或者是“爸爸妈妈,我病了!”婴儿不具备说话能力,用什么方式述说自己的要求和需要、不适与痛苦,啼哭就是婴儿的语言。 病因型啼哭和无病因型啼哭,表达的意思无非两种:“爸爸妈妈,我需要……”或者是“爸爸妈妈,我病了!”婴儿不具备说话能力,用什么方式述说自己的要求和需要、不适与痛苦,啼哭就是婴儿的语言,婴儿用这种特殊的语言和周围的人交流。父母可通过宝宝的哭声了解宝宝,给稚嫩的小生命以关怀、爱护,帮助他们解决饥饿、不适、痛苦与疾病等问题。 阵发性剧哭:“肚子疼啊!” 阵发性剧哭就是一阵阵发作的剧烈
“给孩子打疫苗一定选在他健康的时候。否则,疫苗本身有一些副作用,易产生发热、疲倦、起皮疹等,可能加重宝宝病情;此外,宝宝生病时机体抵抗力差,不易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也影响接种效果。”郭淑惠说。 正因为此,再加上有的家长忙工作或忘了接种时间,导致一些孩子漏种疫苗,这可咋办? “哪一针漏了,就从哪一针补种,之后仍按照正常顺序接种,没必要从第一针重种。”赵荷萍拿百白破疫苗举例,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接种第一针,3个月接种第二针,4个月接种第三针。如果漏种了第二针,随时可以补种,等1个月后再接种第三针。 “为了提高接种预防率,家长们最好还是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同时,接种孩子越多,越能形成人群保护屏障,预防效果会更好。”赵荷萍提醒家长尤其是流动人口,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到所住辖区医院健全接种证,这样政府才能更好地调配疫苗,免得有的孩子该
3个月内的宝宝存在生理性惊跳现象,这是由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 宝宝夜醒怎么办? 宝宝夜醒的不少原因,是由于家长的护理不当。宝宝在浅睡眠期有各种动作,如睁眼、吸吮、翻身、哭啼,有时还会抬头张望,但这些动作大多是无意义的。所以,父母不要因为有一点动静就给予过多的护理或关照,可静静地等待5分钟以上,再做出反应,有时过多的呵护反而会打扰宝宝的正常睡眠,不利于宝宝的正常生理发育。
先天性愚型筛查 检查目的:唐氏综合症 检查方法:抽血 检查时间:整个唐氏综合症的筛查包括三项,孕妈妈可以在孕9周时先做其中一项,等到了孕14周~21周再查另外两项内容,也可以在孕17周将两项筛查一次完成。 推荐人群 妊娠第14-20周孕妇 检验目的和预警价值先天愚型又称唐氏综合症。唐氏儿患者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病,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并给家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我国每年约有26,000个唐氏症患儿出生,平均每小时就有3个。为了提高人口素质,贯彻优生优育的国策,只有通过产前先天愚型筛查、产前诊断的方法杜绝这种最常见先天性缺陷患儿的出生。 15-20周孕妇检查血清AFP、HCG和PAPPA还可筛查出的先天愚型有:神经管缺损、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先天愚型儿的出生
接种前要做什么? 1 带上预防接种证,以便医生了解情况,防止打重或漏打。如果你是第一次带孩子打预防针,别忘了主动要求建立预防接种卡。 2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的发生。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3 正在发热,特别是高热或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的急性症状时,应暂缓接种疫苗,以免接种后加剧发热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或恢复期若接种疫苗,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病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也需推迟接种,待好转后补种。 4 过敏性体质的人接种疫苗常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你和爱人存在过敏体质,宝宝也很可能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很多疫苗不能使用,因此打针前要对医生说清楚。 5 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比如是否有发热,身上
婴儿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体内需要维生素D的量相对较高,如供应不足,极易发生佝偻病... ---] 让佝偻病远离你的宝宝 NO1:为什么会得佝偻病佝偻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使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生长的部位而出现骨骼畸形。 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一条途径是内源性,即人体皮肤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变成维生素D,这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但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时会被尘埃、煤烟、雾气、衣帽、玻璃所遮挡而影响了人体的照射。因此,不经常晒太阳者或晒的方法不妥,如戴着有沿帽,隔着玻璃晒等,均易患佝偻病。 另一条途径是外源性,即吃进含有维生素D的食
民间广泛流传以醋来消毒、杀菌,称为“熏醋”法。即把醋放在锅里煮沸或用纱布放在醋中浸透,把纱布放在热锅上,让空气对流,达到消毒房间。然而,究竟能否使“熏醋”达到有效防治病毒感染、抑制病毒再发的效果呢?目前为止仍然备受争议,用“熏醋”的办法预防病毒的传播有待考验。 药品检验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醋酸达到一定浓度时确实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即使浓度很高,也不推荐使用。而且食用醋所含的醋酸浓度很低,远远达不到消毒的程度,更不能杀死病毒。所以,食用醋对消毒、杀菌来说没有任何效果。 此外,熏醋的醋酸味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尤其会导致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病情加重。“熏醋”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不但会引起呼吸困难和恶心等症状,还会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 除了“熏醋”,很多家庭还常使用医院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