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就不要给宝宝喂奶了,奶水营养不好!那么母乳喂养需要避免的误区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奶水这么少,还不能攒攒再喂吗?奶水少得可怜?喂得太多了吧生病了也不要轻易吃药,影响宝宝怎么办?排啊排啊排啊排啊,一滴不剩我最棒!乳腺炎就是因为你不排奶! 然而,很多“经验”=坑。其中,有 3 个误区最为常见,那就是: 生病就不能喂奶 误区 如果在哺乳期生病,大多数宝妈的反应就是停止喂奶,怕生病影响奶水的质量。 实际上,在哺乳期生病不会影响奶水的质量,如果需要用药,也要遵循这 3 个原则: 平衡用药利弊:看治疗的好处,是否大于继续母乳喂养的好处。 如得了非常难受的病,比如牙疼、严重乳腺炎等,已经严重影响情绪,甚至导致乳量减少了,建议还是用药较好;若是常见的感冒影响不大,不用吃药就能自己好起来,就不必吃药了
以色列的儿科专家们通过对25-30岁的健康乳母分泌的乳汁研究后发现,其中除含有人们熟知的脂肪、蛋白质、钙、磷、钠等成分外,还含有多量的胰岛素。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制造的,它参与体内的糖及脂肪代谢。临床糖尿病患者因为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将胰岛细胞误认为"入侵者",并将它消灭掉,从而导致人体胰岛素缺乏,最终引发I型糖尿病(或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需经常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代谢。 专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孩子较少患I型糖尿病,这可望为预防I型糖尿病以及生产更符合婴儿需要的母乳替代品提供了新思路。
提到“宝宝厌奶”这事,经历过的妈妈都会表示很煎熬:不吃又怕宝宝饿着!强塞的话,宝宝就一边打挺,一边哭,眼泪稀里哗啦地流,让当妈的不知如何是好。 更无奈的是,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总对你的“不作为”表示非常担忧:“不吃,也不能由着孩子啊!不吃怎么能长个呢?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喂他吃一点……” 依朵妈看,办法是要想的,但是逆着宝宝来,跟他对着干,妈妈绝对会输得很惨。 解决厌奶这个老难题,首先了解宝宝厌奶有哪些表现 1、吃奶过程容易分心,吃吃停停; 2、一天下来的奶量明显比以前少,并且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天、一周,甚至更长时间; 3、见到奶就心烦,哭闹、躲闪、扭头、紧闭嘴巴,甚至把嘴里的奶全吐出来; 4、吃吃睡睡,醒着的时候不愿意吃奶,到犯困的时候才吃“迷糊奶”; 5、玩起来精神气十足,睡
有的妈妈未出月子累成狗,比如宝宝吃奶都要40分钟到一小时,长时间含着咪咪,不知道是没吃饱还是在品味道。妈妈的肩膀废掉了不说,更郁闷的是全家人严重怀疑奶你没奶。 还有的宝宝吃吃玩玩,吃一会吐出来,又继续吃;有时候还会突然扯几下,甚至会咬破,听几位妈妈说,被咬到发炎,最终不得不放弃母乳。 其实,宝宝早期吃奶的行为也反映着他与生俱来的气质,了解宝宝的吃奶模式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哺乳,还能找到他将来性格的线索。 就连美国儿科学会和耶鲁大学也一本正经的研究过这个问题: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进食风格。耶鲁大学研究人员还为婴儿5种常见的吃奶模式起了风趣的名字。 梭鱼型(Barracudas) 他吃奶一点也不浪费时间。一摆好喂奶的姿势,就会立即张大口含住乳晕,努力吃上10-20分钟。吃饱一点后就放松下来,不会那么费劲了。 养育建议:每
有一些妈妈因为担心哺乳会给自身带来各种影响,而会刻意不哺乳。其实,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妈妈可不要轻易放弃给宝宝哺喂母乳的机会哦。 母乳是宝宝的天然营养品和最理想的食品,也是宝宝必需的食品。 用母乳哺育宝宝,既是每位妈妈的天职,也是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它具有其他乳制品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营养物质充足 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为宝宝的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蛋白质易吸收 母乳中的蛋白质容易吸收,虽然含量只有牛乳中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主要是乳清蛋白,蛋白凝块小,容易消化。而牛乳中主要为酪蛋白,在胃酸的作用下,可形成凝块而不易消化。 牛磺酸、多肽含量高 母乳中的牛磺酸、多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乳制品,有利于宝宝脑、视网膜、心脏等组织、细胞的发育。 乳糖较多少疾病 母乳中含有较多的乳糖,能促使乳酸杆菌繁殖,抑制大肠杆菌的生
断奶无论是对宝宝,还是妈妈而言,通常都是痛苦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吃母乳时间较长的宝宝,突然离开妈妈,确实难以接受。 有些老人或有经验的妈妈会建议,采取在乳头上涂东西的方式,虽然这样的方法常常很有效,但却并非科学的方法,对妈妈和宝宝都是痛苦的。 断奶关键是慢慢来 有些宝宝断奶很容易,妈妈没有做任何计划,也没有采取任何特殊措施,宝宝就自然断奶了,但多数宝宝并非如此。 那么,妈妈该怎么办呢?如何能慢慢让宝宝断奶呢? 减少不必要的奶 妈妈可以有意识跳过一些不太重要的喂奶过程,比如上午过到一半的时候,妈妈可以带宝宝到户外玩或吃些点心。 但不要指望很快宝宝就能自然断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妈妈可以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尽可能地减少喂奶次数。 在经过几个月的适应,就可能把宝宝吃奶的次数降到一天1-2顿,通常
平时听了太多的“经验”“育儿方法”,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照顾好宝宝时,但是,在一些小细节方面却又忽略了。 比如,大部分宝妈都经历过宝宝不吃奶瓶的阶段,你认为宝宝可能正处在厌奶期,但是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对,让宝宝讨厌和不舒服了。 今天要讲的就是,人工喂养的妈妈们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以下几种,千万要避开了! 吃饱喝足了,仍在继续喂! 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觉得你饿了。又或者吃饱了肯定比饿着强,多吃两口没问题。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也常这样,今天吃得欢,于是就加量,明天吃得少,又觉得吃不够,非得强迫宝宝把奶瓶里剩余的喝完。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还不太会说话,除了哭,实在是不知如何“反抗”。 其实,宝宝想说很久了:妈妈,吃太多我会胖!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食量,宝宝的胃本来就小,过量喂养
喂奶是做妈妈的天职,但是面对天然营养的母乳和方便省时的配方奶粉,妈妈们真的可以凭着母亲的天性,就能对这一"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吗?喂奶是做妈妈的第一关,除了常识以外,一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千万马虎不得。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新妈妈们还是会被一些"小问题"搞得不知所措。 一、宝宝拒食怎么办? 小宝宝刚出生时,吸奶时间不长或不认真是相当常见的,但如果稍后仍有这种问题就必须注意了。有以下几种原因可参考: 1、呼吸困难。妈妈喂奶的姿势不正确,使乳房盖住了宝宝的鼻孔。此时,妈妈只需用手指压住宝宝鼻孔前的乳房便可;另外,可检查一下宝宝鼻内是否有异物,如有,就用干净的棉花棒沾湿,轻轻湿润宝宝的鼻腔(注意:棉花棒不能进入鼻腔过深)。 2、哭闹、烦躁。如果找不到任何造成宝宝拒食的明显原因,就要先检查一下他的尿布。如果没有尿湿,那么妈妈此刻
无可厚非,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但前提是有充足的母乳,如果有“缺奶”现象,妈妈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同时有的“缺奶”是假像,妈妈们同样要分的清,请看以下这6大“缺奶”假象吧。 假象一: 每次喂奶要花1个多小时,孩子总也吃不饱。孩子并非吃奶,有时就是叼着乳头,有的长辈说这是坏毛病,实际上婴儿不吃这个,也会叼着毛巾、被角,那才是坏毛病。 假象二: 一开始母乳还是够吃的,但是过了几天孩子总是哭闹,好像没吃饱。婴儿出生后的1周、10天、1个半月到3个月,会出现快速生长期,容易饿,这个时候母乳可能显得不太充足,并不是母乳减少,而是因为孩子吃得多了。这时,新妈妈每天要多喂几次孩子,随着孩子吸吮次数的增多,奶量一定能增长上去。 假象三: 别的新妈妈奶水比我的多。因为生理构造的不同,每一个新妈妈
突然乖巧爱喝奶的宝宝不消停了,学会翻身后突然爱上了这项运动,每次运动完后大量吐奶,喝了等于白喝,这样会不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 这样的问题并不少见,宝宝的严重吐奶可以是倾泻而下,让妈妈们措手不及,所以如何最大限度防止宝宝吐奶,成了新妈妈们的必修课程。 1、宝宝为何会溢奶? 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因此,如果加上宝宝本身在喝奶后又不乐意安静平躺,好动爱翻身则更容易造成吐奶的情形。 2、如何防止减少宝宝溢奶 减少宝宝喂奶后翻身 对于已经学会翻身的宝宝,起先总会倍加好奇乐衷翻身,好
小宝宝不会说话,对于奶量的需求也不是固定的。孩子吃得饱,才能长得快,那么婴儿奶量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该如何掌握好喂奶的量呢?那么,如何才能辨别出宝宝奶量摄入是否充足?有什么办法才能保证孩子每天摄入充足的奶量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宝宝吃奶量的问题。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 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
宝宝出生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喝母乳或者奶粉。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宝爸宝妈们必须清楚。那么就是怎么知道宝宝喝饱了?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知道宝宝喝够了奶? 妈妈们经常会感到疑惑,到底宝宝吃饱了没?怎样才知道宝宝喂养充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各种表现来判断宝宝喝饱了没。 首先,观察宝宝的排尿情况。在妈妈下奶前,新生儿不会有太多的尿液。前三天,出生后72小时,宝宝的尿可能很黄或者是橘色,在这期间每天有1~2片尿湿的尿片,并且在头几天里,每24小时内至少有一次排便,就说明宝宝喝够了。 随着妈妈下奶,宝宝的排尿会越来越多,大约5天后,每24小时有6片以上湿的尿不湿,而且尿液清澈、颜色浅。如果宝宝的尿到第四天或之后闻上去很重的气味,深黄色,就提示可能是脱水,喂养不足。需要评估母乳喂养的频率,调整母乳喂养,或/和考虑加配方奶。
母乳喂养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妈妈的乳头凹陷,但是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我们该如何解决此类情况呢? 1乳头平坦凹陷,常用手拉乳头,用针筒或吸乳器吸拉乳头。哺乳前,用毛巾敷乳房3-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使乳晕变软,捏转乳头使之勃起,易被婴儿含吮.哺乳时,先吸平一侧,如吸吮未成功,可用抽吸法使乳头突出,然后再次吸吮.实在不行只能把乳汁挤出,用小杯或小勺喂养! 2帮助扁平乳头外突的一个方法:双手拇指分放乳头两侧,直接作用在乳头的底部,而不是乳晕的周围。两拇指冲着乳房组织用劲下压,同时外拉。这样做可以让乳头伸出来,同时也放松乳头底部的肌肉。绕着乳头的底部重复上述拉伸动作数次。 3对扁平内陷乳头,在吸吮前做好乳房护理,采用乳头伸展法,负压吸引法等拉开并离断与内陷乳头“绑”在一起的纤维,使乳头向外突出后尽快让婴儿含接。
看看这一冰箱的存奶!这位三顺麻麻说由于自己乳头扁平不方便吸吮只能常吸,并且使用吸奶器……结果存了一冰箱的奶!她也分享了自己的下奶经历: 关于下奶饮食: ① 每天必喝小米粥(谷物其实很下奶) ② 花生猪蹄汤 ③ 章鱼花生猪蹄 ④ 多喝水(一定要多喝) 每天这五样轮流转~如果没空煮下奶汤水的话,水!千万不能少喝! (图:两周的存奶量) 产后要注意心情,愉悦的心情会让奶水尽快增多(生气的时候不要哺乳); 让宝宝不停地吮吸!刺激!妈妈的大脑会不停的收到需要产奶的信号,于是奶水不断产出,尽可能满足宝宝的口粮需求; 如果在纯母乳喂养期间加进了奶粉,乳房被吸吮的少了,大脑收不到那么多的泌乳信号,哪怕吃再多的长奶的食物,哪怕有一侧乳房涨起来了,宝宝在奶粉上吃多了就会减
对大多数新妈妈来说,母乳喂养都是头一回,因此在喂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些要点,这样才能成功的进行母乳喂养,在此,亲亲宝贝小编就告诉新妈妈们,成功母乳喂养须掌握以下这10个要点: 1.早吸吮 婴儿娩出后,产妇适当休息调整,即应担当起养育婴儿的重任,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30分钟之内开始吸吮母亲的乳房,这对产妇和乳房充盈都是十分重要的。之 后每当宝宝出现饿的迹象就给他喂一次奶。除白天让婴儿有足够的哺乳次数外,还应注意夜间喂养。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通过频繁的乳头刺激,既有 利于反射地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又有利于泌乳系统分泌更多的泌乳素,有利于增加乳汁,乳母康复,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 成功母乳喂养须掌握10个要点 2.母婴同室 母子触摸、婴儿哭闹、母子对视、婴儿气味等,不仅可以增进母婴感情,而且还是一个个良好的刺激信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系统,解除下丘脑抑制,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夜奶已经是常事,但是如果宝宝大一点后,仍然会出现要吃夜奶的现象,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需要找清楚原因,专家提醒,以下这这四类宝宝最喜欢吃夜奶,一起来看看,你家宝宝属于哪一类。 一、如果你的宝宝白天吃太少 中招概率:★★★ 有些宝宝在白天的时候就不喜欢吃奶,有些厌奶的表现。由于白天不吃奶,晚上就会感觉特别的饥饿,会吵着吃夜奶。没有一个正常吃奶时间的规律,颠倒了时间,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变成一个超级夜奶王。也有的宝宝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白天没有胃口吃奶。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帮宝宝纠正一下吃奶的时间,让宝宝养成白天吃奶的好习惯。在白天,尽量为宝宝制造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必要时可以拉上窗帘,让宝宝烦躁的心安静下来,再不动声色的给宝宝喂奶。尽量在白天给宝宝多吃一些,睡前也可以喂饱宝宝,让宝宝睡觉的时候不会觉得饿而起来吃夜奶。同时也要观察一下宝宝是不是身
关于断夜奶的方式,一百个家庭有一百种方式,在此,小编总结了一些NG方式,妈妈们要引以为戒啦! 1、在乳头上涂辣椒,NG! 有不少妈妈会选择传统的断夜奶方法,在乳头上涂上辣椒,效果显著。但是宝宝在睡梦中,原本熟悉和喜欢的乳头突然发生变化而导致宝宝心理受到巨大冲击,结果变得再也不想碰。 往奶头上涂辣椒水、龙胆紫和黄连以及万金油等刺激物手段强迫孩子断夜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宝宝恐惧而拒绝吃任何东西,造成夜奶没断成,反而白天的母乳喂养也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2、“速效断奶法”,NG! 有些妈妈断夜奶时采取用毛巾勒住胸部、用胶布封住乳头等方法想将奶水憋回去。这些所谓的“速效断奶法”,显然违背了生理规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胀痛、乳腺发炎等。 3、母子长期分离,NG! 不建议断夜奶期
从前的娇羞少女哪去了,为何画面总是卡在了奇怪的地方前方高能预警 喂奶这个事情的确是事关重大,可是毕竟也是敏感部位呀,七大姑八大姨们,能不死死盯着我胸部看吗?看就看了,能不评胸论奶吗,还得跟您当年一较高下。尴尬癌都犯了 当了妈妈后,好不容易得空出去浪一下,和闺蜜逛街正开心。啊!溢奶了!防溢乳垫都透了,奶水把衣服都打湿了。尤其是夏天,一圈一圈的,真是sad到变形啊。没有衣服换只能像做贼一样,低头哈腰地灰溜溜跑回家…… 今天天气不错,带宝宝出去玩,可是一言不合就扒衣服要喝奶。环顾四周,母乳喂养室的影子都没有,此刻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好吧,只能找个稍微隐蔽的墙角喂奶了,结果仿佛自带光环,周围群众总是投来求知若渴的眼神。“看什么看!”也只能默默憋在心里…… 整天提心吊胆奶少了宝宝吃不饱,婆婆、老公、月嫂也是各种“操碎了心”,婆婆甚至亲自上阵指导,捏捏你的乳房,为你催
十个妈妈有九个会担心孩子吃不饱!晚上睡不踏实是不是饿的?刚吃完却还张着嘴要是不是没吃够?体重长的慢是不是没吃饱?没有别人家孩子胖是不是没吃饱?...... 总之,大人能感觉到的“非正常”(其实是正常)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没吃饱! 分清宝宝的吃奶模式 如果妈妈们有经常与其他妈妈交流,或者是二宝妈妈,你会发现,宝宝的吃奶风格超不同的:有些一大口猛吃,看着都担心会不会呛到(哭笑不得脸);可有些就特别地斯文,尤其是男宝宝要是是斯文类型,大家都会逗逗像女孩子;还有一些宝宝是走矫情路线,吃两口,歇息一下,看心情再吃两口(当娘的只能表示:小主你开心就好!)......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列一列宝宝吃奶可爱的吃奶模式,摸清了宝宝吃奶的脾性,妈妈们就能更清楚知道宝宝是不是饿了?真饿还是假饿? 兴奋梭鱼型 这类宝宝一旦见到妈妈的乳房就会立马进
看到这样的留言,似乎看到了两年多前的自己,我立马给她回了电话,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原本我并不打算重提的经历…… 壹 在生孩子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会是书里定义的那种负责任的好妈妈。比如要孩子前养好身子,怀孩子时要尽可能保持好心情,生孩子时一定选择顺产,生下来后全母乳那是必须的…… 但事实上,我一样都没有做到。对于习惯了万事做到最好的我而言,那真的太过难熬。 但生活就是如此,充满变数,有时裹挟着残酷。 和先生结婚五年,抵不住家里人的催促,要了孩子,那时候我们的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好好养身子,就这么怀上了; 怀孕时,突然遭遇意外,日夜无眠,几乎崩溃,无论如何控制,都没法把好心情带给肚子里的宝宝,让他和我一起承受着始料未及的压力; 生孩子时,医生说你的骨盆条件很好,适合顺产,却没有想到,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