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奶到底是给谁断?
    断奶到底是给谁断?

    似乎又到一年断奶季,小编周边的朋友的娃都陆续踏上断奶之路。群里不少宝宝也差不多一个年龄段的,不少也在断奶之路上挣扎。 小编在喂养大宝到周岁时,时不时有另类的声音出来。“现在的奶水没什么质量了,不用喝了”“女孩子喝母乳太久不好的,以后…”说实话,那时小编并没有被这些话影响到,但是家里的老人会在意,时不时会念叨。那时孩子的外婆也和我说了个日子说适合断奶。外婆当然不是为了那些传言,而是心疼工作背奶的女儿。 而事实,不知是否算庆幸,或者说大宝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就在大宝周岁生日后没几天,突然一个晚上,大宝对母乳不感兴趣了。看着孩子靠近自己不再那么自然掀衣服的时候,除了惊讶,其实更多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孩子主动不喝母乳了,在老人们眼里是值得开心的,当然,小编那时也有一丝替孩子高兴,因为不必像听闻那般痛苦断奶,孩子也不会歇斯底里哭闹。但心底深处,不免对于至此失去和孩子最为密切的

    标签:断奶
  • 宝宝一直拉肚子,当心母乳太“油”
    宝宝一直拉肚子,当心母乳太“油”

    某些母乳喂养的婴儿,确实会出现腹泻,即一天5-10次,几乎每次喂奶后都会拉,黄绿色,有乳凝块,但是大便常规正常,婴儿的活动、精神状态也都正常,过去一直认为是和婴儿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有关,所以书本中称之为“生理性腹泻”,会随着婴儿的长大,辅食的添加等逐渐改善,无需过多关注。 但已经有研究者发现,对比4个月龄的腹泻组婴儿和非腹泻组婴儿,腹泻组体重较低,贫血、佝偻发生率高,所以,即便认为是“生理性腹泻”,也应该引起重视。 至于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婴儿食奶较多,小肠乳酶相对不足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母乳中前列腺素酶含量增高有关。还有研究发现与母乳妈咪吸烟、过敏史、家族过敏性疾病病史、摄食花生、患腹胀等因素相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江蕙芸等通过抽查研究180名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发现,宝宝生理性腹泻组在新生儿期母乳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母乳脂肪含

  • 母乳喂养常见10大误区
    母乳喂养常见10大误区

      母乳喂养对宝宝好的观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妈妈们也会经常在母乳喂养方面犯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可能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就提醒新妈妈们,一定要避开以下这10个母乳喂养常见的误区: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

  • 如何让大宝宝成功断母乳,也许这个故事可以帮到你
    如何让大宝宝成功断母乳,也许这个故事可以帮到你

    其实每一个见到我的人都会很惊讶,宝贝这么大了,竟然还在母乳。没错,我的确还在母乳,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里,母乳喂养坚持这么久的很少很少,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会有些羞涩,会莫名的感觉到不好意思。 我不是一个很坚定的很执拗的母乳喂养支持者,我虽然觉得母乳喂养很好,也会努力做到母乳喂养久一些更久一些,但绝没有立下雄心壮志要一直母乳到自然离乳,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阴错阳差的错过了一次次断奶的机会。 不得不说,母乳妈妈真的很辛苦,可能会由于夜奶而睡不好觉,也会因为要母乳而不能做头发、化妆、还有减肥,但是母乳妈妈也确实很幸福,宝贝依偎在自己怀里吃奶的时光是多么的温暖,多让人羡慕。当然,能够吃着母乳的宝贝也是最最幸福的宝宝,所以,迟迟不断奶也是我内心小挣扎,希望多留住这样的时光吧。 宝贝一天天大起来,我也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情,断奶这件事迟早是要

  • 母乳喂养的最容易出现六大假象!
    母乳喂养的最容易出现六大假象!

    婴儿出生以后,妈妈经常会想:“我的奶究竟够不够?怎样才知道孩子吃饱了?”这些困惑来源于很多的假象,这些假象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呢? 乳汁的分泌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孩子吸吮得越多就分泌得越多,所以近些年来一直提倡婴儿在出生半个小时之内就应开始吮吸母亲的乳房。一方面是为了能得到珍贵的初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母亲的乳房得到充分的刺激。经过最初几天坚持不懈地哺乳,很快新妈妈就会发现自己的乳汁越来越充足,孩子吃奶的时间和量也慢慢形成了规律。 假象一:每次喂奶要花1个多小时,孩子总也吃不饱。 孩子并非吃奶,有时就是叼着乳头,有的长辈说这是坏毛病,实际上婴儿不吃这个,也会叼着毛巾、被角,那才是坏毛病。 假象二:一开始母乳还是够吃的,但是过了几天孩子总是哭闹,好像没吃饱。 婴儿出生后的1周、10天、1个半月到3个月,会出现快速生长期,容易饿,这个

    标签:母乳喂养
  • 母乳不是万能的,长期母乳喂养,小心宝宝贫血!
    母乳不是万能的,长期母乳喂养,小心宝宝贫血!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拥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但绝对不是婴儿的唯一食品,宝宝逐渐长大过程中,母乳营养也在逐渐下降,盲目崇尚母乳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母乳含铁量低,100g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mg,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孩子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哺乳时间的增长,母乳营养也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我国城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12.3%,而贫血高峰多发生于6个月的婴儿。众所周知,这时的婴儿还在喝营养丰富的母乳,那为什么还会发生营养性贫血?其实这主要是父母喂哺不当造成的。 >>>> 纯母乳喂养易贫血 父母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母乳营养全面,量又足,加上孩子不愿意换口味,于是父母就放弃了添加辅食或者只是添加少量的辅食。 殊不知,母乳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

  • 正确的母乳喂养要做到这3点
    正确的母乳喂养要做到这3点

    有妈妈问,我怎么才能让宝宝吃到足够多的母乳呢?这个其实和母乳喂养的姿势有关系。 今天简单来说三个要点 首先第一点来说,一定要尽早开奶 开奶最重要的是宝宝吸,宝宝的吸允是帮助妈妈分泌乳汁最大的一个关键,所以在宝宝出生后一小时之内,最好就让他能够吸吮到妈妈的乳头,而且最好一次持续的时间是能够达到30分钟以上 如果说是剖腹产的,那么至少在三小时之内一定要给宝宝吃,因为这个时候如果说有这样的一个动作,以后是比较容易按照规矩来,要不然后面想要在母乳喂养是不大容易的,宝宝还要有适应过程。 第二个的话呢,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含乳头的姿势是正确的 宝宝含奶头的姿势是一定要正确的,否则不仅仅吃不到奶,妈妈的乳头还容易破。宝宝的嘴一定要张大,然后下嘴唇是向外翻的,然后下巴是要贴近乳房,而且在吸的时候要注意,不仅仅只含住乳头

  • 宝宝如何母乳喂养和护理五官?
    宝宝如何母乳喂养和护理五官?

    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不仅缘于她们的一袭白衣,更在于她们常是孩子们的天使。护士有着孩子们难以拒绝的亲和力,她们非常擅于对孩子们的护理工作,用她们亲切、细致和专业赢得了宝宝们的喜爱。想必各位年轻妈妈们也非常希望能学点护理的小技能,学以致用,让宝宝们健康成长哦~在医院中,最熟悉护士的人莫过于医生了。今儿个我就来讲讲护士在护理宝宝的时候,有哪些实用的小技能吧! 年轻妈妈们在护理自家宝宝时,常感到有些棘手,而护士却做得很好,请问有哪些诀窍吗? 护士姐姐护理宝宝虽好,但宝宝最亲的还是妈妈。对于年轻妈妈们,主要有三大点需要注意: 1.学习母乳喂养的正确含接姿势及乳房护理的方法 A.新生儿皮肤很嫩,也比较敏感,因而对哺乳妈妈的衣物提出了要求。妈妈的衣物最好是纯棉质地的,内衣建议也每日更换,这样对宝宝嫩嫩的皮肤比较好。 B.其次是妈妈在喂奶前要勤洗手,并清洗乳房,以免宝宝细菌感染。 C.每次

    标签:母乳喂养
  • 不宜给新生儿喂奶的情况有哪些
    不宜给新生儿喂奶的情况有哪些

    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母乳自然是最具营养的东西。但是有些时候宝妈们却不能喂宝宝母乳。那么不宜给新生儿喂奶的情况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母乳喂养前,不能生气,不能强度运动,不能减肥;喂养时不能逗新生儿笑,不能躺等。 母乳喂养的禁忌一定要注意,因为能直接影响妈妈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忌有疾病的妈妈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并非人人皆宜。患急性乳腺炎、严重心脏病、慢性肾炎、癫痫、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妈妈,患乙肝等传染病的妈妈,患有尚未稳定的糖尿病的妈妈,都不适宜给新生儿哺乳,以免对新生儿和妈妈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忌生气的时候母乳喂养 妈妈在生气的时候也不能给新生儿喂奶。因为,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使乳汁的质量下降。如果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新生儿喂奶,会使新生儿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影响新生儿

  • 一夜要喂N次奶?看别人家的宝妈如何迈过这个坎!
    一夜要喂N次奶?看别人家的宝妈如何迈过这个坎!

    小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母乳妈妈总是一夜要喂N次奶,有时候孩子夜间哭醒了,我们也会第一时间用喂奶来安抚宝宝的情绪。可久而久之,我们开始担心:夜奶是不是一个坏习惯?频繁夜奶吃出一口蛀牙怎么办?别着急,栗子妈这回请到了妈妈懂事会的各位懂事妈妈,让有经验的她们来回答妈妈们最关心的夜奶问题。 频繁夜奶,我们也睡不好~ 宝宝现在两个月大,每天晚上都要喝夜奶,最少四次。可是我看有妈妈说孩子两个月就不吃夜奶了,可以睡一整晚,要么只吃一两次。我家宝宝为什么不一样?是不是养成坏习惯了? 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吃夜奶是正常的,因为宝宝胃容量很小,一次吃不了太多,因此需要妈妈两三小时就喂一次。吃夜奶对于妈妈和宝宝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通过这种方式能逐渐建立起平衡和默契,以后妈妈的奶量就会基本跟宝宝的需求一致了。至于夜奶的次数,每个宝宝都不相同,基本的原则是按需喂养,宝

  • 惊喜,母乳喂养可以帮产妈妈找回傲娇身材,真的么?
    惊喜,母乳喂养可以帮产妈妈找回傲娇身材,真的么?

    母乳喂养会造成乳房下垂么? 产后哺乳下垂估计是每个做妈妈的都会担心的问题吧,因为乳房下垂会影响宝妈的好身材,好多产妈妈的观点认为母乳的喂养会导致乳房下垂。原因在于:母乳结束后,乳房变小了,会导致下垂,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母乳喂养可以使乳房更加坚挺 母乳喂养会促进母体产生大量的催产素,增强乳房韧带的弹性,有效预防乳房下垂。同时,婴儿吮吸乳房,会促进乳汁的分泌,增加乳房乳腺组织的运动。乳腺组织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变得越来越发达,就跟肌肉锻炼的方式一样。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使乳房变得更加傲挺。 母乳喂养有利于减肥 产后妈妈的乳房组织内会聚集40000卡左右的热量,为婴儿提供能量。如果不进行母乳喂养,就会导致这些热量在母体内堆积。不仅不会减肥反而会导致产妈妈更加的肥胖。这个时候及时的用母乳喂养,可以消耗

  • 母乳太多怎么办
    母乳太多怎么办

      有的产妇因为奶少喂不饱宝宝而烦恼,而有些产妇却因为母乳过多而无奈。所谓的母乳过多就是说你的奶多得可能不是漏就是喷,你的宝宝可能好不容易才含上奶头,但也许马上又挣扎着吐出来。另外,宝宝还经常会被奶呛得咳嗽或喷奶。那么,母乳过多怎么办呢?   母乳过多的原因   在母乳喂养早期,当你开始“下奶”时,你的乳房会分泌大量乳汁。这是由于你的身体为了以防万一,要下足够的奶来喂双胞胎甚至是三胞胎。不过,一旦你的宝宝开始充分而有效地吃奶了,你下的奶应该就会开始调整到正好和宝宝需要的奶量吻合。   通常几个星期之后,随着母乳喂养形成规律,母乳过多的现象就会自行调节好了。但对有些妈妈来说,这种问题在奶下来以后仍然存在,这往往是由于宝宝含乳头的方法不正确。   母乳过多怎么办?   对有些妈妈来说,即使母乳喂养已经形成规律后,母乳过多的问题仍然无法自行解决。如果你也如此,很

  • 母乳不够用?这些催乳技巧学起来
    母乳不够用?这些催乳技巧学起来

    母乳对于孩子来说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东西。但偏偏有些妈妈母乳足,不够宝宝吃。那么该则么办呢?母乳不够的妈妈们,这些催乳技巧赶紧学起来。 1. 吃肉喝汤,而不是喝汤吃肉 产后喝鲫鱼汤,猪蹄汤都可以下奶,但有的妈妈只喝汤或者很少吃肉,这当然也可以,但营养会大打折扣,汤要多喝肉更要多吃,这样才能营养均衡——肉的营养比汤高。 2. 好情绪好奶水 有的地方说妈妈生气后奶水有“毒”,不能给宝宝喝,虽然说法有点夸张,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情绪对奶水的影响很大。我们前面也说过妈妈情绪低迷对于下奶的影响。 3. 补充高蛋白 林心如作为母乳辣妈,有一个催奶心得是,多吃高蛋白食物。因为母乳最重要的合成物就是蛋白质,妈妈不仅要满足自身需要,还要满足宝宝,所以优质蛋白不能少。 4. 多做乳房按摩

  • 宝宝呛奶急救口诀,爸妈要牢记!
    宝宝呛奶急救口诀,爸妈要牢记!

    1岁内的宝宝吃奶时很容易发生呛奶的现象。那呛奶能不能预防?一旦呛奶,家长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喂奶时发生呛奶的情况,这在1岁的小宝宝中应该很常见的事情了。各大小媒体报道过的新生儿呛奶窒息事件已经数不胜数:46天的小生命因呛奶离开世界;湖南双胞胎姐妹呛奶险丧命等等。那么小婴儿呛奶能不能预防?一旦呛奶了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急救?这些都是妈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几乎100%新生儿都会有呛奶经历 呛奶是胃食管返流的一种表现。食管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下期间胃内容物反流。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绝大多数在8-10个月时症状消失。 明白了婴幼儿器官构造的功能特点,为何会呛奶就不

  • 该不该断奶,到底谁做主?
    该不该断奶,到底谁做主?

    有经验的妈妈们,在哺乳期间,或多或少都听过类似的言论。如今,二孩政策的放开、职业妈妈的职场压力增大、配方奶的大行其道、母乳喂养组织的大力宣传等等新形势下,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灌输给了宝宝的家庭,很多家庭对于“何时断奶”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项,而选项增多则给宝宝家庭凭添了更多的焦虑。 一般专家推荐可以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然后随着辅食的添加,6-12个月时均可以断奶。但是真到决定断奶的那一天,妈妈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纠结起来:“是不是太早了?”、“该不该断奶呢”、“这么多的奶是不是对于宝宝有更多的帮助呢?”等等这些纠结,有些妈妈可能去母婴论坛发问或搜索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些答案,就真的适合每一个妈妈吗? 其实该不该断奶,决定权在“母乳”! 母乳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一般把生后7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生后7-28

    标签:断奶
  • 婴幼儿断奶后的营养补给
    婴幼儿断奶后的营养补给

      母乳喂养到5~6个月以后,由于婴儿迅速生长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从这时起,应逐渐添加辅食,以补充母乳营养不足及自身的消耗。添加辅食能够逐渐增强婴幼儿的消化功能,为逐步向普通饮食过渡打下基础,也为断乳做好准备。   断乳,一般在婴儿8~12个月时的秋凉季节最为适宜。断乳并不是停止一切代乳品,而是戒断母乳喂养,以代乳品及其他食品来取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婴儿逐渐适应,也就是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以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利用、代谢,保证其日常生活及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断乳后的婴幼儿,必须完全靠自己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器官来摄取食物的营养。由于他们的消化机能尚未成熟,因而容易引起代谢功能紊乱,故断乳后婴幼儿的营养与膳食,要注意适应该时期机体的特点。   断乳后,婴幼儿每日需要热能大约1100~1200千卡

  • 李小璐亲临北大澳优母乳研究中心 身体力行鼓励母乳喂养
    李小璐亲临北大澳优母乳研究中心 身体力行鼓励母乳喂养

         摘要: 8月6日正值“世界母乳喂养周”,星妈李小璐开始了探访北大澳优母婴营养研究中心母乳库的公益之行。北大·澳优乳库是国内首家集母乳储存发放与母乳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研究型母乳库,由北大医学部和澳优乳业成立运营, ...   8月6日正值“世界母乳喂养周”,星妈李小璐开始了探访北大澳优母婴营养研究中心母乳库的公益之行。北大·澳优乳库是国内首家集母乳储存发放与母乳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研究型母乳库,由北大医学部和澳优乳业成立运营,主要用于母乳数据采集、研究和为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提供乳汁。.   自李小璐担任明星公民五周年公益形象大使以来,始终积极参与“守护第一口奶,给生命最好的开始”行动,公益微电影《最初的爱》就是以她为原型拍摄的。这次她和艺人樊蕊亲临北大·澳优

  • 开奶 - 比你想象中的更重要
    开奶 - 比你想象中的更重要

    开奶通常是指:新生儿降临人间之后,宝妈开始的第一次喂奶。 产后什么时候开奶最好? 正确的方式是:孩子出生半小时左右就给宝宝吸吮乳头,并且尽量多的增加哺乳次数。(给新生儿断脐后,就可在母亲怀里哺喂,两侧都要喂)当然,刚开始的乳汁是非常非常少的,只有几滴或者更少,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时候的乳汁,这就是宝贵的初乳。 初乳中含有新生儿所需的最完备的营养物质与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抗体。这对新生儿呼吸、消化道有保护作用,并有抗感染作用。并且, 初乳里面含有轻微的轻泻成分,能有效的帮助宝宝排出体内的胎便。胎便是婴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形成的粪便。 乳汁的产生是由神经和激素调节控制的,需要宝宝的吸吮使乳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通知大脑快速分泌催乳素,从而使乳汁大量泌出。如果不给宝宝尽快开奶,就会影响正常泌乳反射的建立,使乳汁分泌越来越少。同时,也不利于

  • 降伏秋老虎:长夏之后的保健要点
    降伏秋老虎:长夏之后的保健要点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特别是秋后久晴无雨时,暑气更加逼人,民间素有“秋老虎”之说。但只要注意饮食,“秋老虎”是完全可以降伏的!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此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但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因此,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其性味,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不利于补虚。再者,饮食营养也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西洋参、鱼、猪瘦肉、海产品、豆制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之气最容

  • 新生宝宝为什么吐奶
    新生宝宝为什么吐奶

    目录: 1、生理原因 2、病理原因 3、喂养、护理不当 宝宝吐奶怎么办 如何避免宝宝吐奶 1、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 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