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几个妈妈留言问我:“到底要不要给6个月前的宝宝喂水啊,我记得你说过不用喂,可是我妈说我小侄女才1个多月一天要喝3-4次水,每次喝15毫升呢!她可是纯母乳啊!” 在《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里面关于喝水是这样写的:“半岁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需补充水和果汁。” 母乳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水,占80-90%左右。所以根本没必要额外再喂宝宝喝水。 至于奶粉宝宝也是不用喝水的,只要我们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冲调就可以啦,不能过稠或者过稀,之前听一个同事说,她妈妈怕宝宝吃不饱,竟然每次多加两勺奶粉给娃,后来宝宝总是消化不良,孩子姥姥才道出实情。 你看人家奶粉包装上一般都印着“请勿额外多加水,避免过稀”,就是怕我们随意更改比例。 有些妞儿可能会问,那如果不给宝宝喝水的话,上火了怎么办? 喝奶粉之所以会“上火
天气越来越热,如何给宝宝正确补水 进入干燥炎热的夏季了,人体会感觉水分不足,因此需要及时补水,那么对不爱喝水的宝宝来说,妈妈该怎么给宝宝补水呢?每天应该给宝宝补多少水? 不同年龄宝宝每天应喝多少水? 6个月以内的宝宝 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喂水。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充足,一般也不需要喂水。但是,由于奶粉中蛋白质和钙等高于母乳,有的宝宝可能会表现出“上火”,如便秘等,所以可以在两顿奶之间少量喂水,具体加水也没有标准,根据个体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例如,按照奶与水的比例为100:20左右喂水。 6个月以内的宝宝总适宜摄入量为700毫升,新生儿只要奶量充足,小便次数(6-8次/日)和颜色正常(淡黄)就提示体内不缺水,给宝宝喂过多的水反而增加宝宝的肾脏排泄负担,甚至影响奶量。
宝宝生长发育除了从母乳汲取营养外,奶粉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奶粉喂养有很多讲究,有很多细节需要爸爸妈妈们注意,到底是哪些细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选择什么样的奶粉,才是最合适的? 不到9个月的宝宝,最好选用“婴儿配方奶粉”。这是一种经过加工的婴儿专用食品,成分最接近母乳。 至于选择哪个品牌,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一定要选择符合宝宝月龄的奶粉。有些比较敏感的宝宝,可能会习惯于某种品牌的奶粉,这对他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只是宝宝口味的偏爱。在他长大一些后,也会对其他牌子的奶粉感兴趣的。所以,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去适应其他牌子的奶粉,那样反而会影响宝宝的食欲。 2.从冰箱中取出的乳汁如何加温? 贮存在冰箱里的乳汁,在需要喂奶时,应提前半小时把奶瓶取出,在室温下自然升温后,便可以给宝宝喂哺了。 如果想迅速加温,可以把奶瓶放在热水下冲淋,
对奶瓶来说,最自豪的事情,是被麻麻相中带回家,最激动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就是“终于要和宝宝亲密接触啦,我该怎么喂它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麻麻们正在考虑的,既然出发点一样,就得劲往一处使。 小南开始上班后,豚豚不能随时随地喝奶了,尤其是夜班的时候,用奶瓶给他喂奶,就成了昕爸的辅修课,一周总要做上那么几次。 好吧,就把当初对昕爸的培训课程,给大家贴上来吧,训练了这么久,小南晚上不在家的时候,总算可以放心把豚豚留给他了。 母乳加热这些呢,小南就不展开了,这篇不够放,而且有些宝宝可能喝配方奶的时候更多,就跳到奶瓶喂奶这个环节吧。 给奶瓶、奶嘴消毒,小南当初就要反复提醒“不能热水冲一下,要放锅里去煮5分钟”,念念叨叨念念叨叨,总算训练出条件反射了。 奶水灌进去后(冲泡配方奶的也
案例分析:需要从辅食中获取足够的铁 宝宝出生6个月以后,胎儿时期储存的铁已经消耗差不多了,对铁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这个时候就需要从辅食中获取足够的铁,否则就容易发生贫血。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还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和思维活动起重要作用。 宝宝缺铁会怎么样 宝宝缺铁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宝宝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贫血会使血液带氧能力降低,对宝宝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体格发育和智力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贫血的宝宝,食欲不好、消化不良,个子矮、体力差,智力下降,情绪也不稳定。 宝宝缺铁的表现 宝宝头发细黄、干枯、脸及口唇苍白; 学习能力不好、反应慢、智商低下
有的新妈妈在帮宝宝选择一种品牌的奶粉之后,发现宝宝的身体会有一些不适应或者宝宝的成长不明显等,于是就会考虑为宝宝换一种品牌的奶粉。但又因为宝宝的肠胃比较脆弱,一般口味只承认第一种,再加上每个品牌的奶粉都有自己不同的配方,味道也就不一样,所以,如果当宝宝吃过一段时间的奶粉之后,帮宝宝转奶换奶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对于一些不得不转奶的宝宝,该要如何转奶换奶粉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帮宝宝转奶是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在转奶的过程观察宝宝的反应。 其次,转奶的方法是“新旧混合”:父母要将预备替换的奶粉和宝宝先前饮用的奶粉在转奶时掺和饮用,尽可能在原先使用的奶粉中适当添加新的奶粉,开始可以量少一点,慢慢适当增加比例,直到完全更换。比如: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 1/3、新的2/3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宝妈没有母乳,现在很多的宝宝都是喝奶粉长大的,对于那些新手的宝爸宝妈们来说。在给宝宝奶粉喂养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喂养的错误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有时出错不会造成什么问题,可有的错误可能会给宝宝造成伤害,本次小编搜集了喝奶粉常见的六种错误,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吧! 让宝宝喝浓奶 许多宝妈怕宝宝营养补充的不够,冲奶粉的时候会冲调的浓一些,以为这样营养更高。或是因为冲调手法或冲调方式的错误,使宝宝喝的奶粉浓度过高。 长期食用浓奶粉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排便困难,也增加了患消化道疾病的风险。同时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摄入过多蛋白质也容易导致氮质血症。 对此,宝妈应该严格按照比例冲调奶粉,转奶的也要时候注意勺子大小的更换。 奶粉中添加其他食物 在宝宝可以添加辅食的时候,有很
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吃鸡精吗? 鸡精里含有17%的味精。最好不要,毕竟不是天然食品,里面有些添加物。家长可以熬些鸡高汤冻起来,给宝宝做菜的时候放点调味,美味又营养。 哪些食品可以保护牙齿? 可以这么说,孩子的食谱影响着牙齿的健康。人们普遍认为,蛀牙与含糖食品有关,其实这并不全面。例如,添加有巧克力的牛奶是很好的健齿的食品,它富含宝宝牙齿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钙以及维生素。比起纯牛奶,宝宝一般更喜欢喝它。而诸如饼干、爆米花以及面包类的淀粉类食品,需要较长的时间溶化,它们呆在口腔中的时间要比糖果食品更长,这样就为制造牙洞的细菌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才是龋齿的最大元凶。 相比之下,还有一些食品能预防牙洞的形成。例如奶酪能中和腐蚀牙齿的酸液,奶酪及其他奶制品中还富含牙齿生长所需的钙。 另外,未加工的、生脆的水果和蔬菜,它们能
没办法,这时候珍珍感到十分的无奈,可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硬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这就是自己的育儿经验心得。不相信科学,硬要给不满一岁的孩子吃蜂蜜,这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最终双方僵持不下,咨询了老中医之后,才发现珍珍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时候,婆婆和老公都脸上带着笑,婆婆夸珍珍是个负责人的好儿媳,老公对珍珍也是赞许有佳。 其实像珍珍家庭这样的情况,现实中还是很多的。不少父母或者婆婆对于育儿知识不了解,总是抱着自己的那种想法去育儿,这样往往会给孩子的健康和正常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为此,专门总结了几个育儿常见的误区,赶紧来看看你都中了几个: 1、为防黄疸,给新生儿喝黄连水 在国内的一些地区,孩子生下来之后首先吃的并非母乳,却是黄连水,而且当地将这种药物称作是 “去胎毒”。可是真的可以去胎吗?其实新生儿出现黄疸主要是因为身体里面
婴儿期的宝宝除了夜奶、断奶是个大难题外,还有一个是给大婴儿期孩子(6个月至1岁半)添加辅食和幼儿早期孩子(1岁半至2岁半)料理一日三餐和日常起居。因为这不仅关乎宝宝吃饱,还会影响孩子一生健康。 头三年饮食为什么这么重要? 成人期非遗传性和非感染性慢性疾病的出现都来自于生命最初的1000天,即怀孕到两岁多。评价一个成年人的身体状况,更应该从早期的根源去探究。 辅食早期没有科学添加多种食物的,长大后挑食偏食; 过早给吃盐的,平白无故增添肾脏负担,透支肾脏功能; 不给喝水而喝果汁的,除了影响肝肾和代谢,还影响牙齿; 乱给吃的影响肠胃功能和排泄等等。 所以,请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打造孩子生命头三年的健
夜间睡眠 把一个睡眠时间表强加给一个新生儿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你可以逐步帮助他建立白天和黑夜的差别。当他半夜醒来的时候,你不要开灯也不要出声,尽量减少和他的交流,喂完奶后就轻轻地把他放回小床上。尽量保持同白天相反的“低调”,这样可以让宝宝知道夜晚不是活动时间,于是他很快就能再睡着。 ——月嫂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一件让所有妈妈都紧张而激动的事情,她们总是希望越早开始越好。的确,母乳喂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它也需要妈妈的耐心和宝宝的配合,因为从不会到熟练需要一个过程。建议你提早准备,并且在住院期间尽可能争取医生和护士的帮忙。 ——母乳喂养专家 二人世界 当宝宝到来的时候,很多事情被搁置了起来,但是一定要确保夫妻关系不在其中。我经常帮助朋友们照看孩子,这样她们和老公就可以晚上一起出去。当
在《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面关于喝水是这样写的:“半岁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需补充水和果汁。”可能这段话很多爸爸妈妈都不赞同,孩子不喝水难道不上火么?秋天这么干燥怎么能不多喝水呢? 母乳宝宝需要喂水吗?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食物”是说母乳的营养成分丰富、配比平衡,最适合和基本完全满足0-6个月孩子的营养需要。这里不只是说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也包括水。母乳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水,占80-90%左右。如果我们按照宝宝需要的喂奶间隔科学喂养宝宝,那么通过喂奶就可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 婴儿的胃容积有限,如果给母乳喂养的孩子喂水了,喝奶自然会减少,这样一方面可能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吸吮减少也会导致泌乳减少,从而影响母乳喂养。 此外,相对于母乳,水的卫生安全更难得到保障,喂水也会增加孩子腹泻的风险。因此,母乳喂养
9月中旬,第二届发展中国家预防出生缺陷与残疾国际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每年约有80万—120万出生缺陷的婴儿诞生,占出生人口的4%—6%。而事实上,这样的出生缺陷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育龄妇女每天补充适量叶酸,就能够预防绝大部分婴儿神经管畸形的产生。然而我国孕妇现在服用叶酸的情况到底如何呢?就此,记者采访了此次大会支持单位之一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有关专家。 膳食结构导致叶酸缺乏 叶酸是一种维生素,它对红细胞分裂、生长、核酸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的必需物质。科学家发现,孕妇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出现神经管畸形,如常见的无脑畸形和脊柱裂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唇腭裂,也可能与叶酸缺乏有关。 北京大学医学部
3岁之前的宝宝辅食尽量不要加盐,糖,或其它调味料。这样做不仅能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宝宝日后挑食的几率。 在过去的3年间,很多妈妈发来信息问我们怎么帮孩子纠正挑食的习惯。每当我们详细问过宝宝们的日常饮食之后,无一例外的发现这些宝宝大都过早的接触了成人食物,或者辅食中过早的添加了盐或者其它调味料。 每次遇到这样的求助,我们都会耐心的帮助妈妈们想办法,并且安慰她们只要付出耐心和努力,宝宝们会渐渐开始接受更多食材。但安慰毕竟只是安慰,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很难,比从一开始就帮他们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要难很多。 所以我们反复在菜谱和其它文章中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尽量给3岁前的孩子单独做辅食,并且绝对不要在1岁半之前的辅食里加盐或者其它调味料。如果条件允许,孩子3岁之前也要尽量少的吃重口味的成人食物。 很多妈妈可能会问:
冬季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季节。有关资料显示,冬季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是患病的一大诱因。如补充增加食用含维生素A的食品,可使儿童相关疾病发病率降低75%。它不仅具有防治眼干燥病、夜盲症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冻疮等冬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 据专家称,儿童在冬季应适量吃些硬壳类食品,如核桃、小核桃、栗子和松子仁等,有益智健脑的作用。容易感冒、咳嗽的儿童,可用黄芪、百合、核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厌食的儿童,可用山药、粳米等熬粥,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食用鸽子粥、虾米有强身健肾的作用;动物的肝、肾以及肉类、乳类、鱼类、蛋类、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蕃茄、红薯、菠菜、卷心菜、南瓜、紫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口服维生素A。鱼肝油、浓鱼肝油、维生素AD胶丸、浓维生素AD胶丸等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超量引起毒副作用。而身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但一些错误的做法却让你事与愿违,反过来说,你的一些做法可能正在让宝宝走上与健康成长相反的道路….... 1、不分阶段,只喂精细的食物 婴幼儿咀嚼和消化机能是在逐步发育完善,我们要根据宝宝的咀嚼能力来制作食物。不够精细的食物很容易噎到宝宝;宝宝消化能力较弱,给他吃过于生硬的食物胃肠道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营养。 但到了锻炼宝宝咀嚼能力阶段,妈妈又给宝宝吃得过于细腻,就不能很好地锻炼宝宝的牙齿和咬肌,会影响宝宝牙齿排列和颌骨发育,甚至影响宝宝的鼻腔、颅骨发育。因此,我们做的辅食首先要从软、细、熟三方面来考虑,随着宝宝的发育情况慢慢调整。 2、用你的口味衡量宝宝的感受! 婴儿的味蕾是一生中最敏感的时期,所以在辅食的添加过程中切不可加入任何的调料,如咸盐、儿童酱油、蜂蜜、胡椒粉、花椒、大
宝宝虽然需要大量的营养,但宝爸宝妈也需要注意过度喂养的出现。那么过度喂养对宝宝有什么不好?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宝宝的营养和能量超过宝宝正常代谢的需要,宝宝会比同龄宝宝更“大”。但要知道,过度喂养弊端多多,肥胖不等于健康! 过度喂养会导致四大问题 消化不良 宝宝各个器官都处于一个生长发育阶段,还都很稚嫩,且活动能力很有限。过度喂养、过早添加辅食,以及过量添加辅食都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易脑疲劳,引起大脑早衰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孩子的消化道必然会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 研究发现,早衰物质会因饮食过饱于饭后增加数万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响大脑的发
对于没有母乳吃的宝宝来说,牛奶无疑是人工喂养宝宝最佳的选择,对于牛奶喂养,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要提醒妈妈们的是,一定要注意科学的掌握牛奶的温度,那么如何掌握呢?下文就给出了具体的指导,一起来学习下吧。 牛奶温度的掌握 牛奶温度过高会烫伤宝宝,过低会刺激胃肠道蠕动,造成腹泻,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如何掌握合适的奶温呢? 这里为你推荐两种方法: 用手腕感觉:手腕的温度感觉比手背灵敏得多,所以可将牛奶先滴几滴在手腕上试试,如果手腕部皮肤感到奶滴不冷不热或略微偏温,说明牛奶温度与体温相近,奶温是合适的。 用面颊感觉:把盛有牛奶的奶瓶摇匀,片刻后贴在面颊上,如果不感到烫或冷,说明与体温相近,可以用来哺喂。 【知识补充】人工喂养须掌握好的知识 由于种种原因,妈妈不得不放弃对宝宝的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这时妈妈心里一定会有一些遗憾,但也不必过于内疚,只要科学喂
有一说法似乎在许多新生爸爸妈妈里“根深蒂固”了,那就是喝奶粉的孩子比喝母乳的孩子更容易肥胖。而且这个说法越传越真,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有点胖,那家长很快就将祸首归罪于奶粉。但是南京儿童医院专家却告诉记者,奶粉导致胖的说法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孩子过度肥胖,有部分原因是过度喂养,而非奶粉。 过度喂养导致肥胖 南京儿童医院营养科毛春婷博士告诉记者,奶粉或者牛奶导致孩子肥胖的说法没有依据,从营养学的概念说,奶粉不如母乳,母乳是妈妈们喂养的第一选择,但若说奶粉会导致肥胖,那是没有根据的事情。当然,孩子的食量是一定的,如果过度喂养,无论喂什么,包括奶粉,那肥胖是当然的,这种肥胖与奶粉本身无关,与家长的喂养习惯有关系。 周岁以内的孩子如果以奶粉为主,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婴幼儿的奶粉内营养物质添加比较多,对策就是要定时定量饮水,在每次喂奶粉的间隔时间里喝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