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人们都说,母亲是最无私的,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母亲应该要求回报,并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妈妈和家人,怎样去回报别人。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问题是,我们今天有许多在家人的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未有过回报的实践,于是也未产生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是自然规律。 妈妈做好了饭菜,孩子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母亲为这顿饭菜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全家老少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 妈妈给的零用钱,他理所当然地收下,还不时说着:“怎么才给这么点儿,抠门儿!” 花起钱来,他大手大脚,一次可以买十几串羊肉串、几十瓶饮料请客。他从未想过
有时候我们总感觉养育孩子十分辛苦:不但家务活儿成倍增长,还要看好多育儿文章和书籍充实自己;不但要精心谋划他的每一个成长阶段,还要为他扫清阻碍在前面的一切障碍。 焦虑、劳累、无助、孤独好像充斥在每一个妈妈每天的生活中。 这些育儿的压力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我们过多地干涉了孩子的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对他们管理得太多,从而忘记了他们本身也是一个正在不停生长、适应周围环境的“小动物”、“小植物”,他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 越累越不是好父母。做父母的,有时真的该偷偷懒。 很多时候,大人勤快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快了。 勤快妈养懒儿VS懒妈妈娃早当家 场景:孩子放学后玩积木,把积木扔得茶几下、沙发下、床上、地垫上都是。可是,妈妈让孩子自己收拾好的时候,孩子不高兴了:妈妈,我收拾不好,你
5月19日,中国社科院教授陈一筠发表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比例达到40%到50%。据陈一筠调查,在广西南宁发现有9岁少女堕胎案例,而对此负责的是个13岁男孩。 每年寒暑假结束后,人流医院都会出现一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影。而早在6年前,沈阳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就曾作出一项统计,青少年意外怀孕堕胎率正以每年4.7%的速度递增,节假日后两个月的青少年堕胎率又较平时提高近10%! 这样的新闻无数次地刺痛着我们的神经。家长忧心忡忡,专家大声疾呼“性教育”,学校开展性教育讲座应景。但我们看到的情况似乎变得越来越糟。 在少女们堕胎热潮的背后,还有更令人担忧的现实,引用著名性学博士李银河的话说:“我国正处在艾滋病高发期的前夕。据统计,15至2
以下是近段时间一些关于熊孩子的报道: 西安一个11岁的熊孩子在街边用钻头一连划伤了九辆车,最便宜的轿车价值十万元,最贵的价值300万元。车主当场将他抓住,据悉维修费高达数万元。 日本一宅男房间惨遭亲戚熊孩子入侵,熊孩子毁坏全部手办,父母被索赔400万日元 美国一个中学Arkansas City High School,几个熊孩子不想上学,于是一合计就把学校挂网上卖了,标价2015美元,广告语是:‘我们不想要这学校了,我们要钱还债。’ 他们还特别强调学校里有好多好多停车位,买了很合算,这个网站很快就把广告信息撤了,因为害怕不明真相的人真的拍下来就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看吧,熊孩子的杀伤力就是有如此之大。问题来了:家有熊孩子,怎么教育好呢? 1、允许“熊”但要有度 “熊”是
家长实时的对孩子的成长进步加以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但是怎么正确奖励宝宝呢?要知道奖励宝宝要分步骤的! 孩子学走路,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应该及时表扬; 孩子跌倒没哭,应该表扬; 及时表扬和鼓励是促进孩子继续学习,继续进步的必要条件。缺乏表扬的孩子性格易形成消极、冷漠的倾向,而且智能、语言和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也均受影响。 奖励必不可少,但奖励不当也会让宝宝养成不少坏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奖励得当呢? 奖励红绿灯 奖励通常分为:自然奖励、精神奖励、活动奖励和物质奖励。 我们奖励宝宝时,应该遵循以下顺序:先自然奖励,再精神奖励、活动奖励、最后才是物质奖励。 自然奖励——“老天爷”的最高奖赏 这种奖励是指孩子做事情本身带来的成就感,不需要大人说任何语言、任何行动。 这种奖励是最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组两盒彩笔、两只空盆、记录纸数张。 活动过程: 1、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
妇女的产假比较短,不少妈妈不放心孩子在家里,都希望带着孩子上班。带着孩子上班,在美国、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经流行起来,但是在中国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吗? 现象直击:带孩子上班在国外流行 记者采访在美国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专家孙老师了解到,如今,允许在职妈妈带孩子上班的美国公司越来越多。部分公司允许刚生完孩子的女职员一边工作一边照看孩子。而且还在公司里开设了专门的“育婴服务室”,为职场妈妈们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随母亲一同“上班”的婴儿已经成为很多美国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律师事务所、银行和食品制造企业的一道风景线。 “母亲们可以把摇篮车放在办公桌旁,直接在办公桌旁喂奶,或者到一个专门的房间喂奶。”据介绍,如果工作时间规定严格,有的美国公司会要求母亲在照看孩子时打计时卡,把这段时间从工作时间里减去,以
活动目标: 1、在议议、听听、说说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合适的船”,并积极展开想象,为不同的小动物找“合适的船”。 2、感受动物之间相互关爱、团结友好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自由想象——在议议、听听、说说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合适的船”,并积极展开想象 1、交代故事开始部分,把幼儿引入故事特定情景 你们知道海龟吗?它住在哪里? 海龟爷爷要过生日了,谁会去祝贺它的生日呢?(自由想象) 2、议论、交流 1)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有哪些动物要去祝贺海龟爷爷的生日?(小猫、小猴、小刺猬、小猪等) 它们带了什么礼物?(鲜花、果子等) 手里没有礼物的会怎样祝贺海龟爷爷的生日?(引导幼儿了解一句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产生对轮胎的活动兴趣。 2、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让幼儿探索更多的轮胎玩法。 活动准备: 清洗消毒后的轮胎若干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轮胎,充分引发幼儿对轮胎的兴趣。 1、在音乐的带动下让幼儿以滚式推动的形式,自由探索将轮胎摆成一字形四组,每组轮胎数量为5个,幼儿分组钻轮胎。 2、将轮胎搭成任意图形,让幼儿自由探索钻过轮胎。 3、播放音乐让幼儿自由探索钻轮胎的多种方法。 4、教师总结,在玩的过程中,探讨快速钻轮胎的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尝试别人的钻轮胎的方法。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合作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在音乐的带动下让幼儿用自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宝宝体验到玩树叶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自己尝试和探索树叶的不同玩法,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提前带幼儿到院子里收集槐树叶 活动过程: 一、以歌曲《小树叶找妈妈》导入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槐树叶,他们飘落下来想和我们一起玩。 二、出示槐树叶,尝试各种玩法。 1、你们玩过槐树叶吗?都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人一枝,你们能玩出和平时不一样的玩法吗?(幼儿自由玩、教师参与到孩子中)。 3、教师随时提醒鼓励幼儿可以尝试两个、三个或多个小朋友一起玩。(发现创新玩法的小朋友教师要及时表扬)。 三、教幼儿新的玩法 玩法:一名幼儿手里攥住若干串槐树叶(其中有一
8年过去,两人在里约的100米蝶泳决赛 中重逢,这次,斯库林击败了偶像菲尔普斯,为新加坡摘得奥运历史首金。 一、何为偶像? 一谈到偶像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追星,很多父母看了孩子痴迷于追星而否定了偶像力量的本身。 偶像应该是我们心中崇拜的、喜欢的人,是一个目标,一个榜样!偶像的位置无可替代,是我们心中的追求,等待着我们去超越!心中的偶像,应该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指引着前方;心中的偶像,就像一颗永不陨落的星,带我们一起走向黎明。所以,只有具有正能量的人才具有偶像的价值,才能被称为偶像。所以,追星要是能够把“星”作为一个榜样进行努力与超越,那么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心灵寄托而痴迷外在的东西,父母应该进行引导。 二、如何利用偶像的力量促进孩子成长 1、认同孩子 孩子太过痴迷偶像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好习惯,让幼儿明白独立进餐的重要性。 2、学习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一手拿勺一手扶碗,把饭菜一勺一勺送进嘴里细嚼慢咽。 活动准备: 张大嘴的小动物模型若干、小勺若干、各种食物若干、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好习惯歌曲做律动。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自己吃饭的吗?请听故事《小兔子学吃饭》。 2、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兔子为什么会饿的肚子咕咕叫? 教师总结:小兔子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帮他做,平时吃饭也要妈妈喂,后来兔妈妈有事出去了,小兔子在家里饿的肚子咕咕叫,最后没办法自己 学会了吃饭,这样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宝宝小时候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他只会做那些他感到好奇的事情,他觉得好玩的事情,而不去顾及别人的感受,不仅会造成家庭的困扰,与会让宝宝无法正常与他人交往。 如果你的宝宝把你包好的垃圾重新又倒在了地上,那不是因为他要故意气你,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个行为很有意思,会让你情绪激动。好在宝宝三岁开始可以理解是非观念,而且这个时期的宝宝因为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同而愿意听从家长的教导,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黄金教育期。为了加强宝宝的是非观念,一定要让宝宝对是非观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如宝宝抢了别人的玩具,你只是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过两天又会忘记,因为理解不深,这个时候,你可以让他扮演受害人的角色,你把他的玩具抢走,让他体验被抢的痛苦。就算是成人也会有忘记事情的时候,宝宝也是一样,所以不要期望教一次,宝宝就能记住,要多次重复。 如每当宝宝说脏话时,马上给他提醒。给宝宝的教育一定要简单明了,若宝宝一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己穿脱鞋子的能力,不穿反鞋。 2、引导幼儿知道不同季节穿不同的鞋子。 3、教育幼儿不乱穿鞋,知道脱下的鞋子放回原处。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各样的鞋;春、夏、秋、冬的图片;冬天里不穿鞋子的男孩图片美工区投放剪裁好的纸拖鞋底和鞋面、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模仿教师进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不穿鞋的男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男孩应不应该穿鞋子,不穿鞋有什么不好; 2、提问幼儿: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样的鞋子,他们都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穿的;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平衡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泡沫块或硬纸板剪成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大脚印多个,涂上好看的颜色。 2、一封信,并布置一个小白兔的家。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瞧,老师这里有封信呢,我看看,是寄给谁的?(师念信)诶?是寄给谁的啊?谁寄来的? 2、看看信的内容。 师念信后,提问:小朋友,小白兔想请我们去她家干吗呀?为什么要请我们过去?(因为小白兔今天过生日) 3、游戏:走脚印。 (1)师:瞧,那里就是小白兔的家了,可是这里有一条河呢,我们怎么过去呢?(幼儿自己想办法。) (2)师示范走脚印。(引导幼儿慢慢的走过河中间的石子路。并提出要求:能一个一
一个周末加班回家后,儿子已经看电视看了3,4个小时,一想到这么长时间看电视,不仅影响视力,甚至影响大脑发育,还会养成嗜电视如命的坏习惯,不由得火冒三丈。 我关掉电视,站到了孩子面前,质问坐在沙发上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长时间看电视,孩子抬头看了看我,脸转向了窗外,一副似乎听不见的样子,让人更加怒火难消。 但我还是忍住没发火:“你为什么当作听不见?你这样很不尊重人知道吗?” 没想到孩子接下来的回答差点让我哭晕:“尊重你才不敢吭声。你高高地站着,我一抬头就看见你鼻子里一堆橡皮泥(鼻屎),我不敢继续看也不敢说话,害怕一说话就笑出来……” 怒火莫名的就被消灭了,真的让人哭笑不得,不过倒让我反省自己高高在上的丑态。 后来一次带孩子到儿童公园看马戏表演,才彻底让我调整了跟孩子说话的方式。当时人山人海,被牵在身后的孩子逗笑了:“气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出夏天的服装。 2、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3、在设计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夏天服装的ppt图片、视频《服装设计师》 2、废旧报纸若干、剪刀、画笔、卡纸、皱纹纸、胶水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评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短片,想请小朋友们来和老师看一看。 观看VCD《服装设计师》中服装表演视频 师: 1、这些人在做什么呀? 2、你觉得这些服装漂亮吗?你最喜欢那一套?为什么? 看到这些漂亮的服装,你们
张扬在墓地前哭得很伤心,他说自己之所以在高中进步了这么多,就是因为考上好的大学一直是父亲的心愿,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张扬在高中三年付出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 张扬说他欠父亲三句话,“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 张扬说:我爸一直对我很好,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有代沟,但我爸一直都很支持理解我,只是我依旧很多时候会跟他顶嘴,我跟我爸说过很多话,但是,从来没跟他说过“谢谢你”。我爸去世很突然,等我赶到医院的时候,人已经不在很久了,我真的没来的及告诉他“爸,我爱你”。 李安有一部叫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电影,里面有句经典的台词: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没来得及与你好好告别。 张扬一直遗憾的是,没有和自己的父亲好好道别,在他和父亲相处的十几年里没有对他道歉,道谢。 “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这三句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手小脚探索不同的声势节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感受用声势节奏为4/4拍乐曲伴奏的乐趣,形成初步的节拍韵律感。 活动准备: 教具:小手小脚图片,指挥棒,4/4拍音乐,磁性黑板。学具:幼儿每人一套小手小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手小脚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语:老师请来了和我们关系很密切的两位好朋友,它们是小手和小脚。小手、小脚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看见小手图片就拍拍手,看到小脚图片就请跺跺脚,看谁看得清,做得对。(教师交替出示小手和小脚图片,并且不断变换节奏,请幼儿随图片的变化有节奏地拍手、跺脚。) 二、给小手小脚排队,创编不同的声势节奏 1、请幼儿拿出印有小手和小脚的图片,把图片排排队,并尝试用拍手、跺脚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时才需要吃药。 2、知道在成人的指导下服药,不随便吃药。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木偶:药片宝宝、药瓶宝宝。 2、水果、蔬菜、米面、糖果、巧克力、牛奶等食物图片,师幼共同收集的药盒、药片如含化片、药液瓶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收集到的药盒、药片、药瓶,了解它们的名称。 1、教师(出示药盒、药片、药瓶):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幼儿分别说说自己收集来的药的名称。 3、教师:这些都是药,当我们生病时,它们能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二、观看木偶表演,了解药片的作用。 1、教师出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