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D一遇到她不会做的事就容易沮丧,然后就会大哭大闹,我们花了挺多心思让她慢慢学会用动作和语言寻求帮助,之后很大的一个进步就是,会主动对我说,“帮帮我!”但最近,我和小D在纽约的认知老师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她太容易提出让我们帮忙的要求了,以至于有些事情明明她自己有能力做或者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做到的,她也“懒得”自己做了,直接就是对我们说,“帮帮我!” 除了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家长减少包办,老师和我分享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后设认知(Mega-cognition)。 认知:人们知道和想到的;后设认知:人们是如何对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 什么是后设认知? 我们回想一下自己读书时,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做一道数学题总是做错,明明老师已经讲解过一遍了,我们还是做错。回家订正时,父母又和我们讲解一遍,我们还是
孩子为什么会对自己身体感兴趣? 想要读懂孩子的行为,首先得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力和目的。 2-3岁的孩子心理发展进入了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已经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之一。 “我是谁”首先是发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通过观察朝夕相处的家人,孩子开始逐渐发现自己跟爸爸或者妈妈的区别。 比如,海蒂在2岁的时候发现自己跟妈妈一样都是蹲着上厕所,爸爸是站着上厕所,原来是因为男生和女生有不一样的生殖器。她还发现,妈妈的乳房大,爸爸的小,自己的乳房也小。原来,只有女孩子长大了乳房才会变大。这就是一个女孩子对“我是谁”的最初观察结果。 人类的性发展也有规律性,这个规律以发展的阶段性和每一个阶段不同的发展任务呈现。比如,0-6岁是人类性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会经历口唇、肛门和生殖器的行发展,是人类性行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如果不是孩子需要的刺激就没有效果为了使大脑发育需要给予刺激,那么是不是刺激越多越好呢?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乐感,有的妈妈一整天都在放音乐给孩子听。有的幼儿培训让1岁左右的幼儿每天看识字卡片,力求让他们会读。 婴儿想听音乐的时候正好有喜欢的音乐放给自己听,他们会想“这音乐不错啊”,自然深深刻在心里。另外,平时经常接触图画书的孩子知道文字世界的魅力,他们想读的时候从小就可以接受这种图画书的刺激,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像这种符合孩子自身的探究心的刺激可以成为一种最理想的体验,对大脑的发育非常有益。但是,如果不是孩子喜欢的刺激而大量给予,不仅白白浪费不起作用,而且有时还会有害处。 不好的刺激太多会成为发育的障碍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是舞蹈老师,出生后就一直成长在舞蹈教室里,经常待到夜里11点多,可以说浸染在音乐环境中,但是,这个孩子却渐渐地变成了无反应的孩子。 让他吃饭他
隐身父母 许多父母觉得有了孩子后的生活被打乱了。于是在与孩子在一起时,开始无比“珍惜”时光,忙着看手机,忙着看电视。其实,孩子最喜欢的时光便是与家人呆在一起,玩游戏,说话,哪怕只是无趣的打闹。家长应意识到,隐身父母带给孩子的伤害巨大,其实陪孩子的时光有限,等孩子长大后,恐怕到时候要面对的就是隐身孩子了。 不良习惯 父母有抽烟、喝酒、讲粗话等不良习惯,不仅危害自身,同时也危及到孩子的健康与身心。家是温暖的地方,尽可能不将污浊之气带入家中。有了孩子之后,父母应自省,做有担当的父母,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身教大于言教 一边教育着孩子说话要算数,自己却数次的答应陪她都失约;一边约定了不能看电视,却趁着孩子不注意时偷偷的看;一边验证孩子在学校所学的语言美,一边又情绪激动骂粗话;一边教育孩子要有公德心,一边又随手打开车窗扔垃圾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换位观察事物,获得换位观察的有关体验。 2、学会体察别人的心情。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学会主动帮助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1、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换位观察和思考,懂得不同的角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学会体察别人的心情。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能主动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音乐《小熊维尼和跳跳虎》主题曲、数字卡6、图片1、图片模版(两边不同)、《雪孩子》动画片片段、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音乐《小熊维尼和跳跳虎》,邀请幼
“Terrible Two”来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越来越多的妈妈知道了用“Terrible two”来形容自己的孩子。我见到过很多次,孩子想要一个东西,妈妈坚决不给买,孩子不开心的哭了,妈妈说,她这是进入Terrible two了;孩子想去一个地方,妈妈说出了不去的理由,孩子很失望的哭,妈妈说难道这就是Terrible two吗? Terrible Two 来自国外,把两岁孩子:喜欢说不,容易发脾气,不许大人插手,动不动就哭这些表现,归结为“可怕的两岁综合症”。首先,这是一个好事,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家的“Terrible two” 女儿现在2岁1个月,最近我都在全力以赴的整理书稿,她的脾气越来越急,越发越频繁。有时候我的头脑里真的会闪现出:“难道她进入terrible two了吗?” 但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老师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 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情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 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单的舞蹈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
活动目标: 对宝宝进行安全防卫知识训练,提高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教宝宝记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家中的电话号码。 2、宝宝喜爱的玩具、糖果、点心等。 3、指导教师2名。(一名主教师,一名助教师) 活动过程: 1、主教师向宝宝询问个人资料。 宝贝,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问了爸爸、妈妈的电话、单位等情况,现在,老师要考考小宝贝了,看哪个宝宝最聪明。(逐一向宝宝询问个人资料。包括宝宝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家中的电话号码。) 2、宝宝回答后,教师总结:宝贝外出时要认识回家的路,无论什么情况不要接受陌生的礼物,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助教师扮演陌生人,试试宝宝的反应。
家庭教育的好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还要帮助孩子开发潜能。一句鼓励,一声关心,有利于孩子潜能的开发喔。 一、用激励和赏识的雨露浇灌孩子的花朵。 二、抓住智力发展关键期,充分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教育孩子的重要之点、在于不失时机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三、运用综合手段提升孩子的智慧对一个人来说,智慧的高低往往和生命的质量及成就的大小成正比。 四、培养孩子的艺术和美感素质。 五、培养孩子说话和阅读的能力对孩子而言、从小加强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孩子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自我表现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六、积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父母帮孩子养成优良的品格,等于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是会说话的家长吗?同一件事情,你的反应决定着孩子的反应,同样,你的一句话,也影响着孩子。教育孩子,不妨先做一个会说话的父母。 争分夺秒的早晨,冲突高发期 早晨,3岁的洋洋不肯起床,妈妈哄了好久也不行。眼看着就要迟到了,无论是用物质诱惑,还是讲道理,洋洋就是不为所动。于是妈妈只好硬从被窝里把洋洋抱出来,结果洋洋大哭起来。此时妈妈真的生气了,大声说:“就是因为你,妈妈每天上班都跟打仗一样,动不动就迟到!迟到要扣钱的,你知道不知道?没有钱,你还想要变形金刚玩具?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请你深呼吸: 3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走出“第一反抗期”。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的家长常常感觉心力交瘁,难免认为孩子是故意和家长对着干,带着这样的负面情绪去应对亲子关系,必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每天清晨的宝贵时光都被用来和孩子进行拉锯
孩子为什么会认生? 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气质决定的,孩子的气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是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某些改变和调整。不通气质的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机会、期望的反应各不相同,这就是为甚有的孩子很快会和其他人熟悉,而有的孩子会出现认生。 怎样克服认生? 孩子能不能克服认生直接影响孩子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能不能正常的发展。如果孩子认生家长不应该呵斥,这样只会加重孩子对他人的排斥感和恐惧感。 1、家长应该适当的教育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知道该怎么避免和降低危险。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不能让孩子见什么都害怕。 2、家长要调整焦虑的心态,不然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状态,家长对孩子安危的过度焦虑、紧张势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 3、和孩子一起去超市或者商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去付款,这样无
①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 情景一:宝宝这个危险不能碰!宝宝,让妈妈来!宝宝这些事情不要你做,奶奶来就可以了! 你这个也不让孩子碰,那个也不要孩子做,孩子被你保护成瓷娃娃,那就是真的什么都不会了,碰到问题他就会退缩,就会觉得自己不行,缺乏自信心! ②自我塑造成家庭牺牲者; 情景二:叫你不听话!天天就知道调皮,也不好好学习!为了你,我付出了那么多,班都不上了,天天回来伺候你吃喝,你还这样不知道珍惜!要不是为了你,我现在哪里会过成这个样子! 不要把你的付出和牺牲怪罪到孩子身上,孩子没让你这么做,也承受不起你这么重的怪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你该做的是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对自己负责,为孩子做个榜样,孩子才能学会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把自己的不幸都怪罪到别人身上。 ③语气不和蔼; 情景三:宝宝
成长中的礼物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同为一棵树,长在不同的地方,结出的果实味道却迥然不同,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橘本来的生长环境与规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一发现有犯错的苗头时,就会急于纠错。这样,家长省了时间,孩子却失去了尝试和体验失败的机会。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在错误中加深了记忆,走过弯路才能吸取教训,才能不断地向成功靠拢。 每位家长在宝宝成长中,都分饰着很多角色,航海士、守护者、启蒙老师等等角色...... 而宝宝在成长中将会经历,幼年、童年、少年、成年等阶段...... 或许作为家长你有很多话要对他说, 或许作为家长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或许作为家长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功成名就,或许作为家长你
活动目标: 1、知道酸会腐蚀牙齿。 2、能说出龋齿三种以上的危害。 3、看动画片,学习牙防五步曲,知道正确的护牙常识。 活动准备: 1、鸡蛋壳、饼干、杯子、醋、镜子 2、课前两天和幼儿一起将鸡蛋壳浸在醋里; 3、产生龋齿的过程图片和牙防五步曲的图片 4、牙模型、牙刷各一 5、动画片《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 6、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引出情景表演; 牙宝宝在哭,原来是他的小主人喜欢吃甜食,又不刷牙,时间长了,细菌在牙宝宝的身上钻了几个洞洞。 二、寻找龋齿产生的原因 1、牙宝宝请小朋友吃饼干,然后漱口,观察干净的水有了什么变化?(知道人们吃完东西后会有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出示图片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数字10,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仔细观察判断小动物的数量。 3、在活动中能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9以内的数字,感受过9以内的数量。 2、教具图片一张,710的数卡个一张。幼儿用书人手。 活动过程: 一、儿歌:《逗蚂蚁》,引出蚂蚁。 老师(出示蚂蚁图片)这是谁?你想逗蚂蚁玩吗?我们准备一碗饭菜,请蚂蚁来吃吧! 师生共同念儿歌《逗蚂蚁》 二、数蚂蚁。 老师:蚂蚁吃完了饭,快快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吧!看看有几群蚂蚁爬来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认识四种偏旁。 2、通过游戏扩大幼儿的识字量。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教具一份,幼儿每组一份字卡、计算板,各种书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进行探索操作,将各种相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交流讨论 1、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教师启发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放在一起?”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四种偏旁。 (三)游戏巩固 幼儿自由地在各种书中找这四种偏旁的字,并将它写下来,互相交流。 活动建议 1、此活动要在幼儿有较大识字量的基础上进行,且幼儿已认识活动中的
眼下,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可谓不遗余力,而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却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生命教育已成当前教育的盲点。孩子们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生”的宝贵,自然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最近几年,关于未成年人自杀的悲剧常见诸报端,令人痛惜。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学校和家庭亟待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和心智。 脆弱的心理 今年4月13日晚,山东省东营市14岁的女生李欣玥因被学校要求剪短发,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身亡;4月9日,石家庄市行唐县两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大,从学校宿舍三楼阳台手拉手纵身跳下,幸运的是两人都未伤及性命;3月31日,余杭一高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鱼外部各个器官的名称。 2、懂得鱼各个器官的作用,了解鱼是怎样游水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活鱼一条、鱼的卡片一张(将各部分剪开)。 活动过程: 1、用谜语语引出主人公"鱼"。 "小朋友们,我们的教室今天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生活在水里,尾巴好象一把小扇子,还会吐泡泡,你们猜猜它是谁?" 2、出示鱼,请幼儿认真观察其外型,展开讨论:鱼是什么样的。 3、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结果作补充,讲解鱼各个部分器官的名称。 4、请幼儿摸一摸鱼,感觉鱼的鱼鳞和鱼表层的粘液。 5、教师逐一讲解鱼各部分器官的作用,着重讲解鱼是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基本节奏,感受进行曲坚定有力的风格。 2、理解图谱,能看图做动作。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ppt、图谱。 活动重点:熟悉乐曲的基本节奏,感受音乐。 活动难点:看图谱,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做律动进活动室。 听小铃铛声音的快慢,幼儿做快快走和慢慢走,感受节奏的快慢。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谁在干什么?” 师:“那这段音乐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 三、看视频
宝宝刚出生,应该多抱抱她,让她活动活动,还是少抱一点,让她安静地长大? 正方 帮他换种姿势 磊磊从刚出生开始,只要睡醒了,我就抱着他。我觉得小宝宝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觉,又不会翻身,一个姿势睡那么长时间,大人都会不舒服。醒了就抱抱他,也是帮他换个姿势,舒松一下筋骨。而且,在妈妈的怀里,宝宝感觉最温暖、最安全,对宝宝的身心有好处。磊磊现在1岁2个月了,健康、开朗、聪明、乐观,是我的骄傲。 珍惜肌肤交流的时间 小宝宝怕孤独,渴望温暖,多抱他等于多爱他,抱得多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较开朗。我不认同抱多了大人太累、会造成孩子依赖感强的说法,我觉得这是大人自私的表现。人一生能有几年可以被人抱?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这段能和宝宝肌肤交流的时间呢? 反方 不利于骨骼生长 我觉得3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多让他平躺着。因为这么小的孩子骨骼很柔软,经常抱着,脊椎总是呈弯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