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这五种爸爸最毁孩子前途!你家那位中了么?
    这五种爸爸最毁孩子前途!你家那位中了么?

    暴躁爸爸 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事,却总是在被老爸骂,甚至还挨打。暴躁的爸爸就是这样,喜欢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种习惯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也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容易动怒。此外,家长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如果经常打骂孩子,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使其变得内向、不爱说话。 在家吸烟的爸爸 香烟的对人体的危害芸芸不用多讲,儿童吸入二手烟,会增加患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病等概率,还会影响到宝宝的智力和记忆力。建议爸爸最好实施戒烟计划,实在戒不了,在外吸完烟也不要马上去抱宝宝。 溺爱孩子的爸爸 跟上面暴躁爸爸相反,这类爸爸几乎不打骂孩子,孩子说啥就做啥,要啥都给,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度纵容就不对了。物质上极度满足孩子,会让他养成挥霍的毛病;言行上不管教孩子,会

    标签:亲子教育
  • 身远心别远,和孩子分离前一定要做好5件事
    身远心别远,和孩子分离前一定要做好5件事

    童年在人的一生当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可能都不足10%,但在人一生的幸福指数上却能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人们爱回忆童年是因为童年是美好的,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优质的陪伴。如果父母缺席了这个重要的时间,无论日后付出多少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努力进行弥补,双方的关系还是会像半生不熟的夹生饭,尴尬又迷茫。 我的一个同事跟我说,她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外婆家,虽然外婆对自己很好后来自己也回到了父母身边,但是无论是在外婆家还是在自己家,她都没有归属感。归属感是影响一个人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对孩子而言,想要把父母离开的伤害降到最低,就要提升孩子的归属感。 和案例中的这位爸爸一样,很多大人都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和孩子分开。但是这种亲子间的分离是不平衡的,分离前大人是有充分的准备和理由的,但是孩子却一无所知。他们不懂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和自己分开。孩子面临这种情况第一反应是:他们是不喜欢我才让奶

  • 孩子缺乏专注力跟大人们的废话多原来还有这层关系?
    孩子缺乏专注力跟大人们的废话多原来还有这层关系?

    你肯定会说一般大人各种喊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吃饭时间到了,要么是找他去拿个东西,要么是该喝水了。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妈妈压根不是因为有事,就是话多【成人的话一般比孩子多的多】,尤其是丈夫工作忙无暇听自己说话的那种,只好跟孩子东拉西扯!喜欢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用自己的话语给孩子灌输道理、知识,不管此刻孩子想听还是不想听,好像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存在感一样。还有些爸爸喜欢各种指导,哪怕孩子玩火车“摆错”了一个位置、画一只马没有眼睛等等,如果他的孩子不想那样去做,而爸爸却坚持认为那样才是对的,他就会不断去干涉孩子。 好吧,上述种种情况在我来看,都是啰嗦加废话!生活中类似上述的情况还更多更多。每一个小孩来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是无比新鲜,他 充满了好奇。而父母却总喜欢站在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去教育和评价孩子正在干的事。【例如:一个蚂蚱值得你看

  • 终其一生,孩子最能记住爸妈的五个时刻!
    终其一生,孩子最能记住爸妈的五个时刻!

    好玩吗?嗯,他狠狠地点点头,我太高兴了,明天还想妈妈陪我玩! 这样的时刻一点也不特别,但却会让我想永远地珍藏于心底,孩子是否是同样的感受呢?在他的记忆里,我们在一起的哪些时刻会是印象深刻的? “孩子和爸妈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作家戴维·威利斯给了明确的答案,除了上述这样的片段,还有四个时刻孩子一生都会记住。 我一条条和大家具体讲述,咱们一起来对照! 一、你让孩子感觉到安全的时刻 世界对于刚来到世界的宝宝是全新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可能都是不安全的。只有爸妈才让他们觉得可以依靠,他们来寻求呵护寻求爱。 他们会记住你在黑夜里为他们驱赶怪物后的安稳;会记住从噩梦中惊醒后,你给予拥抱时的安心;会记住在陌生事物和陌生人前,你牵着他们的小手,安慰时的温暖…… 所以,不要因为他们的怕

  • 幼儿中班数学花伞商店教案
    幼儿中班数学花伞商店教案

    活动目标: 1、在了解伞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分类的经验。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简单清楚地记录,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熊图片、花伞图片若干。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3页《花伞商店》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小熊新开了一家花伞商店,花伞商店是卖什么的?(伞)。小朋友有没有自己的伞?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伞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评经验讲述自己伞的样子,教师从伞的颜色、形状、图案引导。 3、师:小朋友的伞都不一样,都非常漂亮。这个时候呀,小熊遇到了一个难题

  • 想做好父母,请先教会孩子这三个字
    想做好父母,请先教会孩子这三个字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不在状态,时常想着换工作。每天天一亮,我就情绪低落,一想到工作中要面对的难缠客户、一堆棘手的事情,啧啧啧,怎么办?没办法,没找到又挣钱又轻松的工作嘛。 工作常常是完成不好的,于是,晚上回家,我依然没好脸色,直到看到孩子飞奔的从沙发旁落入我怀抱,才挤出一天以来的第一次笑。我开启跟老公的抱怨模式,有时候也因为抱怨过头跟老公吵起来,我们就这样有一扎没一扎的把日子挥霍。 我总在想,正常,这算是低谷期吧。 直到有一天,孩子的成绩出来了,一落千丈,而当我们分析他是什么原因时,他非常诚实:我觉得好困难,做不来。 我才意识,是不是我影响到孩子了?我们开始紧张孩子的成绩,每天晚上轮流给孩子辅导,家里的硝烟不断,因为孩子根本不愿意思考,他习惯性的回答:做不来,不会,不懂,你教我嘛,你做嘛。 可就算我们如此辛苦的辅导、心理攻克,

  • 虎妈养成计划!放纵暑假对孩子的管理后果真的很可怕!
    虎妈养成计划!放纵暑假对孩子的管理后果真的很可怕!

    是的,开心有开心的方式,孩子认为的开心大部分都停留在吃喝玩乐这个层面,对快乐的理解不深,如果父母不对他们的暑假生活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那么孩子在这个暑期学术能力会退后3-5个月的水平。 学术能力这个词包括的内容很多:自我时间管理能力、思考能力、对某些学科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所以暑假的2个月时间,家长要做的是为孩子下一个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而不是在开学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迎头赶上,对他们的学习安排应该是他们想要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家长糊弄和混淆的学校学习生活的平移,因为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渴望继续前进,但是暑假如果家长疏于对他们的管理,我们将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损失。 我们猜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花更多的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而不是去阅读、去探索,孩子获得将是不断加深的有眼镜度数、不断增加的体重、不断增加的越来越慵懒的对待学习

  • 中班环保小芽芽教案
    中班环保小芽芽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小芽芽》的学习,让幼儿懂得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残害小树苗; 2、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掌握动词:碰、踢、甩、压的正确运用; 3、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效果,激发幼儿表演故事的兴趣,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芽芽》 2、投影机、大屏幕 活动过程: 一、放映课件,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在大屏幕上看几张漂亮的图,你们可要仔细地看,然后试着讲讲图片上的内容。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积极大胆的发言。 二、学习故事《小芽芽》 1、教师生动讲述故事一遍; 2、利用课件,巩固幼儿认识动词:碰、踢、甩、压,并在表演得体验中,学会正确运用;

  • 80后父母“坑孩”的三宗罪
    80后父母“坑孩”的三宗罪

      80后大多数已经步入父母的行列了,他们的育儿方式受西方教育影响,悄然改变,其中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本篇我们讲述的是80后父母“坑孩”的三宗罪,大家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关键词一:Ipad成哄孩子利器   钢镚今年5岁了,在幼儿园里很受小朋友的崇拜,因为他在玩《神庙逃亡》时分数能突破30万。李方圆作为钢镚的妈妈,也一度引以为豪。被问及孩子是如何“练就”这么强的游戏能力时,李方圆开始给记者传授“经验”。   “我和他爸平时下班回家没事干时会用Ipad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孩子看着好奇,很快就被吸引了。”后来夫妻俩觉得孩子小时候多玩玩游戏,说不定还能开发智力、锻炼反应能力,于是只要想让孩子安静,Ipad就成了哄孩子利器。   渐渐的,夫妻俩发现孩子越来越少和小区里的同龄人玩了,

  • 孩子沉迷于网游,家长应该怎么做?来听听这位老师怎么说…
    孩子沉迷于网游,家长应该怎么做?来听听这位老师怎么说…

    刚刚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是一位母亲打来的,她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儿子轩轩成绩平平,现在马上就要升四年级了,暑假正是他“打翻身仗”的好机会,可轩轩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迷上了网络游戏,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对功课不闻不问。 母亲好言相劝,轩轩嘴上敷衍她说“好好好,不玩了”,行为却一如往常。 几次三番下来,母亲终于忍不住“暴走”了,她在轩轩游戏正酣时怒拔电脑电源,事后还给电脑设置了密码,她希望这样的举动可以彻底断掉轩轩玩网游的念想。但没想到,轩轩竟然偷拿了家里的钱,跑到网吧去玩,现在就连补习班也不去了。 通话过程中,这位母亲几度哽咽,我可以感受到她心底深深的焦急和无助。 我相信,这样的事情绝不是个例,相反,它还具有相当的普及性和代表性。 据统计,我国网游用户群体最多为中小学生,比例高达70.9%,而在这部分群体中,

    标签:游戏
  • 孩子犯错?教你有效的惩罚。
    孩子犯错?教你有效的惩罚。

    1、犯错误一定要惩罚 不能因为这天你心情特别好,或者孩子犯的错误没造成多大的损失,就不去惩罚孩子。转天又因为孩子当众犯错,不惩罚不行,而去惩罚孩子。 家长要做到从一而终,只要是犯错了,即便是情绪发作时失手打碎了一个杯子,不是故意的,也要教育他这是他的过错,让他为自己没有想到的后果,承担起责任。 2、把家长的要求讲清楚 比如你要求孩子先看完书再看电视,就要把你的要求说得清清楚楚。如果哪天他没有看书却早早开始看电视,那你就可以明确那天是他犯错了,罚他几天之内不准看电视。 先定下要求,犯了再惩罚,不可以没有要求就去盲目惩罚。 3、惩罚之前务必警告 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想让孩子纠正自己错误的途径。如果惩罚前有一两次警告让孩子警惕并修正自己的行为,那根本不需要进行到惩罚这一步。 4、惩罚

  • 幼儿园大班数学文具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文具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

  • 这10句话,你以为你在教育孩子?其实你在害他!
    这10句话,你以为你在教育孩子?其实你在害他!

    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的里的时候,妈妈们就开始憧憬宝宝未来的样子,盼望着宝宝乖巧聪明、可爱懂事、乐观开朗……反正,坚决拒绝熊孩子! 所以,对宝宝寄予厚望的妈妈们力求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教育宝宝!但是事实却是妈妈单方面热情,宝宝老是不配合,妈妈好委屈! 然而,宝宝更委屈!当你对宝宝这么说的时候,你以为你在教育孩子,其实你在害他! 当你逼迫孩子的时候,究竟失去了什么 各位妈妈们,赶快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10句话吧!因为,当这些话出口,孩子失去的东西远比你想像的多! ? 失去自信 强迫或者命令式的语气不尊重孩子本身的想法和情绪,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当众逼迫孩子,会让孩子觉得丢脸,怀疑自己是“坏孩子”,久而久之,宝宝会越来越不自信。 ? 失去个性

  • 暑期家庭游戏 | 孩子的半个暑假有这几根毛线就够了
    暑期家庭游戏 | 孩子的半个暑假有这几根毛线就够了

    暑假来临,我们陆续整理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的有趣活动给伙伴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制作可爱的绒绒球,利用家里的毛线DIY出各种生活可爱的形象,让孩子能过个愉快的暑假! 没有绒球器, 您也可以用硬纸板制作可爱的绒绒球水果, 变身宝宝心中的手工达人。 绒绒球草莓 ▼ 绒绒球猕猴桃 ▼ 绒绒球柠檬 ▼ 绒绒球西瓜 ▼

  • 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打架?(0-6岁父母必读)
    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打架?(0-6岁父母必读)

    ▌0~1岁孩子 孩子“打人”从八九个月时开始出现,这是源于他的肌肉控制能力的发展,这时的孩子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胳膊运动,并随意做出扔东西、打人的动作了。 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大新变化,他会开始积极地实践自己的这项能力,会不停地扔丢东西、动手打人,并由此观察大人的反应。 有的大人会高兴地回应:“瞧,这小家伙手真有劲儿。”大人的回应等于给了孩子的行为贴了标签,甚至做出了暗示,自然孩子会做出更积极的扔或打的行为。 1岁前孩子打人是源于肌肉控制能力的发展 恰当的引导是: 一方面给孩子提供可供手去抓、去扔,尤其可揉捏到变形的玩具,比如香蕉,孩子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动作带来的后果,帮助孩子感受事物的因果变化; 另一方面,孩子发生“打人”动作时,轻轻握住孩子的手,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打”的动作中转移开。

  • 托班科学教案感受色彩美
    托班科学教案感受色彩美

    教学目标: 1、认知红黄绿,体会色彩美。 2、可以在教学中找着与其相应的色彩,加强对色彩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 教学要点:认知红黄绿,体会色彩美 教学难点:能找着相应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出教学幼儿教师展示3张大圆,提问是啥色彩?要点认知红黄绿三种色彩。 二、找寻对应的色彩,加强对色彩的的认知 1、游戏“小圆孩子找母亲”。 先请孩子说一说身上小圆的色彩,接着依照幼儿教师展示的大圆色彩依照幼儿教师口令如:“红色小圆孩子学小兔子跳到母亲周围”,“蓝色孩子学小鸟飞到母亲周围”等,加强对色彩的认知。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面上铺好与孩子人数相等的杂志,杂志上各自画着三种色彩的大圈圈),小圆

  • 幼儿园鼠小弟爬大山教案
    幼儿园鼠小弟爬大山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学说故事中的人物语言。 2、能和老师一起表演故事。 3、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ppt、头饰、音乐、手偶。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难点:能跟着老师学说故事中的人物语言。 活动过程: 1、游戏:爬呀爬。 随着音乐“爬呀爬”爬进课室去拍拍身体部位图。 2、看ppt倾听故事《鼠小弟爬大山》。 出示ppt第一幅图,请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鼠小弟准备去干什么? 出示其他图片,并按图片顺序讲述故事。 3、出示手偶理解故

  • 观《黑猫警长》悟亲子关系
    观《黑猫警长》悟亲子关系

    影片讲述了和大猿先生早已狼狈为奸的一只耳越狱出逃,并计划着利用“翡翠之星”航天博物馆的开幕式,启动会飞的博物馆“翡翠之星”,把全城居民统统流放去宇宙!为了阻止坏蛋的行动,黑猫警长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拿到启动飞船的能源。 片中出现了一个新人物——牟三嘟,相信这是片方为了吸引小孩子,特意设置的一个形象,也挺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天真单纯、痴迷追星、热情冲动、有梦想、不乏小聪明。片中他是黑猫警长的超级粉丝,梦想成为黑猫警长那样的英雄。但是妈妈整天让他去上补习班,不让他胡思乱想。后来他帮助了黑猫警长,解救了全城居民,妈妈也为他骄傲。 我觉得这组亲子关系挺符合很多家庭的,牟三嘟的妈妈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平时总是打着爱的旗号,让孩子学学学,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希望培养出一个比自己强的孩子,不理解孩子,也不想去理解,孩子的尝试不支持,失败了就批评指责讽刺挖苦,成功了又引以为豪。 那

  • 要求孩子改进,一次说2件事就好
    要求孩子改进,一次说2件事就好

    建议,不妨先将某两项最需要改善的行为列为「重点行为」,并订立奖惩办法。至于其他的行为,则是列为「观察行为」,也就是做到的话有奖励,没有做到的话也不惩罚。 我之所以这么建议,塬因是一个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不只一、两项,他可能有十项行为需要改进。 如果一口气就规定十项行为都要改,而且做不到就要惩罚的话,对孩子来说,可能太困难了。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弹。 但是,若先列出会确实奖惩的两项重点行为,把其他的列为观察行为,单纯给奖励,孩子就不会觉得太困难。 举例来说会比较清楚。小全有5个有待改进的行为缺点,第一是「偷钱」、第二是「骂脏话」,第叁是「不写功课」,第四是「脏袜子乱丢」,第五是「不做家事」。 一开始,小全的父母可以先将前两项列为「重点行为」,后叁项则列为「观察行为」。并订立以下的规则: 1. 若

  • 不要让你的期望,毁了孩子的未来
    不要让你的期望,毁了孩子的未来

    不要让你的期望,毁了孩子的未来 壹 太多人偏离着梦想的轨道我表哥当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正赶上技工热,在家人的强势建议下,他掐灭了想学营销的念头,最终填报了模具制造专业。大学的那几年,每一节课对他来讲都是在浪费时间。他一边荒废着课堂、应付着点名签到,一边查阅各种资料、分析市场、看销售案例、琢磨着怎么做生意。毕业之后,他不再听家人劝告进模具行业,而是去了一家工程公司跑业务。在一片"你的专业白费了"的惋惜声中,表哥不再盲目听劝,而是埋头干着自己认准的事,把业务做得非常出色。三年之后,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从此风生水起。比起我表哥,大多数曾经被抹杀爱好的人,却没有这么幸运。我一大学同学,在家人的规划下学了药学,然而她对药学从没有半点兴趣。她从小就关注八卦、热爱传媒。她说:"我做梦都想当一个狗仔,在娱乐圈里混迹。比如埋伏在明星家周围的垃圾桶后面,等他们倒完垃圾我就赶紧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