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会折小狗的头,添画出小狗的眼睛、鼻子。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学会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3、享受折纸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小狗玩具两个,三角形的纸若干、折纸步骤图、水彩笔、大头针、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用KT板做成的不完整的全家福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听一听,谁来了?”(教师学小狗叫) “我们学小狗的叫声请它出来好吗?准备--汪汪”(教师与幼儿共同学小狗叫) 二、基本部分,学习折狗头
静安区推出“父子阅读联盟”,老爸们总是缺席让孩子抱怨—— “唱白脸”的老爸最让人烦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现象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上海)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新近完成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近三成家庭里,父亲基本不参与孩子的教育。因此,该区推出了“父子阅读联盟”,期望在家庭中引入父亲教育,但活动中,时常有半数以上的父亲缺席。 三成家长不管孩子 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无奈地说,现在几乎都是妈妈在包办孩子的教育——家校平台上交流的都是妈妈,开家长会全是妈妈,甚至接送孩子、组织户外活动也是妈妈。“还有部分家庭,因为爸爸上班忙碌,妈
01 你有千万家产,还要求孩子努力读书吗? ◆◆◆◆◆ 好友从国外归来,在机场用叫车软件叫了一辆车。车主司机是上海本地人,朋友和他便交谈起来。 一开始,聊得都是交通天气,但说到孩子教育情况时,这个司机的一番言论却是让朋友震惊不已。 司机和妻子因为拆迁原因,两人分到了7套房子,衣食不愁、生活富足。 所以,一家人并不苛求孩子的成绩:我儿子就算是考上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因为家里的钱够我们家花一辈子的了。 朋友听完后,沉默不语。让朋友沉默的是,司机家庭财富增长的同时,他们的眼界却是那么的狭小。 活脱脱一副暴发户心态:我们有钱,孩子还要那么努力辛苦干嘛? 现在同样的问题抛给大家:如果你在上海拥有7套房,价值千万,你还要求孩子努力读书吗? 02
什么是真正的早期教育? 真正的早教不是把知识强加灌输给孩子,而是让他自然吸收;真正的早教不是单纯的多接触知识,而是让孩子按照他的兴趣发展;真正的早教不是陈旧的正规教育,而是一种启蒙教育。 我们教孩子踢足球,不是让孩子以后当足球队员;让孩子外语,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语言学家;让宝宝学画画,不以培养画家为目的。早教重点在于多元化,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各项潜能的发展创造条件,让孩子身体发育、智力开发、性格发展等等打基础。 知识强加给孩子,只会有一个结果:高分低能。有“学问”的是意思不仅是有知识,而且学会了还要问。会问、能问的孩子,说明他发现了问题,还养成了解决问题的习惯,未来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这比强硬灌输所获得的知识更多更深刻。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型”人才,而是“
假日“玩”童之宅孩儿系 对于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说,暑假是名副其实的“summerholiday”,生活作息完全调整到了度假模式:不用上学,再也没有了出门的理由,每天睡到自然醒,上上网、打打游戏、玩玩iPad、看看电视、读点课外书,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惬意了。特别是那些父母无法照看,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的孩子,老人懒动,孩子也就跟着做起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标准“宅孩儿”。终日抱着各类电子产品,用眼过度自然也就成为“宅孩儿系”最容易遭遇的健康困扰。 健康问题视力下降 娱乐是暑假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孩子的娱乐越来越多地被一个小小的屏幕“框”住。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和同学QQ聊天、玩儿iPad或
总是把钱挂在嘴边的妈妈 大人总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会懂,其实恰恰相反,童年是人一生中最敏感脆弱的时期,童年时的经历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心理。妈妈如果总是将钱挂在嘴边,动不动就唠叨“家里的钱不够花了”、”菜价又涨了XX元,太贵了“之类的话,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上”我很穷”的烙印,使他变得自卑胆怯,做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消极悲观的妈妈 一个乐观的妈妈,所带出的孩子必定是开朗阳光。反之,一个悲天悯人的妈妈,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消极不前,甚至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也会变得对事事悲观,缺少希望。孩子期末考没及格,乐观的妈妈会鼓励孩子下一次要努力,并帮助孩子找出错误所在;而悲观的妈妈只会数落孩子不上进,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等等。妈妈是孩子最初的依靠,无论如何都请不要带给他负能量。 不尊重孩子伙伴
比利时 注重孩子的艺术修养 幼儿园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接触和感知艺术,除了每天在课上让孩子大量绘画外,还经常组织他们参观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这能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情趣,增加未来的幸福感。 从小进行环保教育 比利时政府通过宣传来告诫孩子们,不要被玩具外面那层漂亮的包装所诱惑,它们也许正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而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能造福于环境的“绿色”玩具。 德国 寓教于玩:6岁前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工作”就是玩! 老人只愿意做孩子的临时玩伴:德国的爷爷奶奶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来无条件地照顾孙辈。 &nbs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对!这是一只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没想不想知道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翻开各类书刊报纸杂志,五花八门的教育广告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 6个月的孩子被抱进学费一年上万元的早教课堂。虎妈、狼爸话题不断,家长们焦虑: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输,一定要比我强…… 3个月的孩子上早教 惠惠这两天特别忙,一连3天跑了5家早教机构,其实她的孩子刚刚8个月。“原本我没想过让孩子这么小就去早教的,可上个月偶遇一高中同学,她的 宝宝才3个月,就已经去早教中心上课了。她还给我讲了许多幼教理论,看着她侃侃而谈,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当妈的失职了。再一打听,周围的同学都送孩子去了早 教中心。”为了找一家合适的早教机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两口子一齐上阵,问朋友、问亲戚、问同事……如今,“亲子互动、全脑开发、潜能开发”这些专业 名词,惠惠也如数家珍了。她不想让孩子错过成长发育的敏
著名儿科医生崔玉涛总结了自己20多年儿科临床工作经验,认为中国家长育儿观念最大的误区有:一是喜欢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总爱说“邻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二是遇到孩子生病就喜欢着急,过度焦虑的后果就是重复治疗、过度治疗。希望各位家长能做到理性育儿、科学育儿。 不要盲目和别的孩子比 选择什么标准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这个标准当然不是邻家的孩子。但很多时候,不少家长不是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判断,而是习惯将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别的孩子更健康的错误心理。“我们主张的是个体化医疗,因为不是每一个诊治方案都适用于所有人。” 其实孩子生长过快并不是好事,现代家长最喜欢看谁家的孩子比自家孩子长得高,那是因为别的孩子吃了营养素很高的配方奶粉,因此比纯母乳喂养的孩子要长得快。因配方奶营养利用率相对要低,为了接近母乳,因此加大了营养素
摘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 对于孩子来说,恐吓会刺激他们重复做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当孩子被告知:“如果你再做这件事……”时,他听不到“如果你”这三个字,他听到的只是“再做这件事”。 有时他会把这句话理解为:妈妈希望我再做一次,要不她会失望的。这样的警告——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很合理——不但无用,而且后果更糟糕。孩子肯定会再犯那些让人讨厌的行为。 警告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如果他有一点点自尊的话,他就会再次违纪,以此向别人展示他不惧怕任何挑战。 奥利弗五岁,不停地向起居室的窗户玻璃上扔球,多次警告依然无效。最后他的父亲说:“如果你再把球扔到窗户上,我会把你打得眼冒金星,我保证。” 一分钟之后,一阵玻璃碎裂的声音告诉奥利弗的父亲他警告的后果:球最后一次扔在了玻璃上。在这一系列的
而小莉的原则是穷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过最近宝爸也注意到富养的弊端,凯凯不仅任性,还蛮横无理。就找小莉商量如何改掉宝宝的坏习惯,这天小莉在公司说起这件事,当时有个妈妈给小莉说了一个方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宝宝改正。 然后小莉就依照同事的办法去买了一些绘本,到家后给凯凯讲上面的故事,果然孩子就是对故事感兴趣,小莉就按照上面的故事教凯凯,去超市一次只能要一个。看过故事不久,小莉就带着凯凯去超市,意料之中他的坏毛病又犯了,开始乱要东西。小莉就问凯凯故事中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凯凯有点炫耀的说“一次只要一个”,而小莉接着又问“好孩子都是一次要一个,你想要几个?”凯凯犹豫了一会说“一次只要一个”。虽然不情愿,但是在小莉的协助下最后还是选了一个。按照这个方法,凯凯乱要东西的坏毛病渐渐消失了,凯凯的变化让宝爸很是吃惊。 这位宝妈的做法非常值得
活动目标: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1、引出粗细的概念 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教师把3根木棒两两比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 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隔代教育,一直是现代生活生态的主旋律。隔代教育即老人帮上班族们带孩子,虽说老人在带孩子方面有经验,而且他们更周到细心,但是老年人的心态跟年轻人不一样,副作用也同样明显。下面这篇文章,告诉您这10类老年人才适合带孙子。 隔代教育大多失败只有30%成功 身为80后的年轻爸爸,李伟似乎已经从2岁的儿子身上看到了一些问题。他儿子在6个月大时被送到妻子的家乡哈尔滨,由姥姥姥爷看管,他和妻子每隔一、两个月去看儿子一次。李伟最近发现,本应很调皮的儿子比同龄人“蔫”,胆小,不合群。李伟分析,“是不是和老人对孩子的溺爱有关,老人对孩子的过度袒护和孤立导致他自理能力与交往能力很差。我们已经决定,不管以后多苦,等他3岁时就把他接回来。” “中国人有隔辈带孩子的传统,但
活动目标: 1、通过与伙伴说一说自己收集的茶,初步了解茶的种类。 2、初步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 3、通过幼儿自制保健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若干保健茶制作原料、幼儿收集的茶资料、杯子、筷子、食品袋、热水、材料表格、笔、古筝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引入茶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我们一起向客人问个好吧。平时家里来客人时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2、教师:平时你的家里都喝过什么茶?把你收集来的茶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 3、教师: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已由上千年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有着许多保健作
现场交流 为何孩子到小学三年级成绩突然下降 很多老师及家长发现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成绩比较好,到了三年级以后成绩突然就往下掉,而且往高年级想成绩有提高的可能性就不是太大了。三年级的学习对孩子成长来说非常关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观点1:家长过多的超前教育 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多都可以做简单的算术题,能认识不少字,因为目前小学教育跟幼儿园教育衔接不是很科学,孩子到了一二年级时,由于该学的都掌握了,家长以为孩子都学得很好,是提前学带来的好处。可是实际上,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东西从表现形式上看能够认识它,但是从深层上很难理解。因为孩子考试考得比较好,孩子就认为学习是很容易的,上课的时候也认为不需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 观点2:孩子精力透支 幼儿园
教宝宝识字,如果不注意宝宝的年龄特征,会挫伤宝宝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带来许多后遗症,使宝宝不再愿意学习。如果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宝宝识字的兴趣,就能够使他们很快学会许多汉字。 窍门1 展现实物学汉字 在教宝宝识字时,同时展示实物,这样字和实物之间就发生了联系。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宝宝很快识汉字,而不会感到识字是一件痛苦的事。你也可以在教给宝宝辨认物品的同时,向他们展示汉字可以加快识字的过程。例如,指着门,对宝宝说:“门,这是门。”同时向他们出示“门”字,让他们辨 认。这样就在宝宝的大脑中产生了两个表象,实物“门”和汉字“门”。每当我们发出“门”这个音时,宝宝对实物和汉字都会产生反应,反之亦然。所以,当宝宝还在襁褓时,我们就可以一边教他们辨认实物,如灯、墙
我们都知道游泳是一项很健康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有利于小孩坚强意志力的培养。游泳也是夏天最受家长小孩喜爱的运动之一,我们总会看到家长带着小孩三五成群的去游泳池游泳。可是你知道吗,婴儿也可以游泳噢,婴儿在满月后就可以在家里进行游泳训练,这也是开发婴儿智力的好途径! 小孩什么时候可以学游泳呢? 大量研究表明,小儿是天生的游泳健将。美国的帕克斯女士教新生儿游泳,她冷不防地将新生儿放入水中,新生儿一点也不害怕,自己在水面上浮游。这样训练下去,到三四岁的时候,孩子就能出色的征服水了。 孩子在母腹中的时候,大约有9个月是在羊水中游泳的状态下生长的。所以,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仍旧是具有漂浮和摒气的能力。把新生儿放到水里,他并不害怕,在水里照样非常自然的睁开眼睛。当然,呼吸还要在水面上,但是他在水里游得很好,可以很快的学会游泳。成人就不行。成人已经习惯了陆上生活,习水性不仅不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钱是干嘛的? 孩子可以花多少钱? 家长应该给孩子多少钱? …… 中国家长都知道要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但对于财商的培养却是少之又少。对于理财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也应该从小做起。 世界上犹太人的数量大约有一千六百万人。如果以世界人口六十亿来计算的话,他们只不过占0.2%而已。 然而, 全球最富有的400位大富豪中, 45%是犹太人; 犹太人占美国人口不到3%,却占有美国的70%的财富。 他们成功的奥秘归根结底是因为犹太人自幼就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就给孩子注入理财知识,鼓励孩子接触金钱,给孩子自己处理财务的机会。 我要给这位妈妈点个赞,孩子三岁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对于孩子理财方面的教育,真的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