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
初为人母的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中摸索,难免犯下不少错误,这些错误有时积压在我们的心头,回想时总有一丝后悔,久久无法弥散~~ 朵妈的话 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是不能重来的,例如养孩子这件事。每次,在回想孩子成长中所犯过的育儿错误,愧疚感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不禁为孩子感到心疼。 但,过去的一切早已过去,我也不想过分地苛责自己,世上不存在完美妈妈。只要你抱着一颗爱孩子的心,只要你为了孩子保持着一颗进步的心,不断地完善作为妈妈的技能。或许,你也就能逐渐成长为无愧于孩子的合格妈妈。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学习说:“我把×形×色送给你吃”。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片若干、食物饼干、小碗和幼儿人数相等、盘子6个、小动物头饰6个、3个有标记的箩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认给饼干按形状分类。 师:宝宝们,今天兔妈妈开了一家饼干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师:宝宝看!这些饼干长得一样吗?幼:不一样。那现在请宝宝睁大小眼睛仔细观察一下盘子里的饼干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形状、颜色)谁来介绍一下,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再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各位家长,是不是对这句话很熟悉呢?相信不少的爸妈都试过用类似的反话来“吓唬”孩子,而这种反话教育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有专家建议了,反话教育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慎用哦! 1、说反话宝宝最听话 正话反着说,好话坏着说,这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常常被人们运用在生活当中。只是,当你也这样对你家的宝宝也这样说话时,会有什么结果出现呢?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 不要自己的子女,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 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
来源:80后育儿 一沦陷在父教缺失的时代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妈妈和孩子来说爸爸缺席了,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 针对北京3~6岁幼儿的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2008年,中日韩美四国的研究者发现: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亲也已经远离了孩子。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后,其他三国的高中生也仅将父亲视为第五倾诉对象。
帮助孩子树立规矩,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去建立良好的秩序与和谐的氛围。 陷阱一、一招出天下太平 可能在快要吃晚饭之前,孩子偏偏要吃饼干,想着孩子一会因为吃了零食而不吃饭的情景,妈妈拒绝了孩子的请求。接下来就是哭闹、纠缠不休,妈妈没了耐心,一气之下,以暴力结束了这场闹剧。孩子哭哭泣泣地去饭桌那吃饭了,看似被立了规矩。但其实呢? 许多爸爸妈妈常常认为“给孩子立规矩,他又不听,有什么用,只有一招最灵验,那就是打!”打孩子是万万要不得的,暴力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恐惧、愤怒和仇恨的种子,也在暗示孩子一切问题都可以运
我的外甥4岁,吃饭时需要面前放个Ipad看动画片,边看他妈妈就往他嘴里塞饭,每塞一口,他妈妈还要提醒他,“嘴巴动起来”,他才会记得咽下去,不然可以一直含着。 我邻居家的女孩2岁半,挑食特别厉害,每天就只吃薯条和意大利面,拒绝一切其他食物特别是蔬菜,只要看到是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就会用尖叫表示抗议(每次我听到尖叫声,我就知道他们家开饭了)。 上面的这些例子都是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应该说没有一个父母是不关心孩子吃饭的,但吃饭习惯不好、挑食厌食的孩子却越来越多,而且常常是年纪越大了习惯越差了。为什么让孩子吃饭成了我们投入精力最大,但产出最小的一件事呢?因为我们把关注点搞错了,重要的永远不单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背后孩子的情绪和心声! 从添加辅食开始,父母的态度永远都是“多吃一口是一口”,永远想方设法诱骗孩子多吃;孩子想要碰食物时,全家制止,“不
一对母子关系很僵,妈妈觉得自己管不了这个孩子,同时想让孩子习得一些好习惯,于是把孩子送进一家寄宿家庭,希望借助外力管教孩子。这个孩子每个星期只回家两天,即使只有两天,妈妈想跟孩子说说话,孩子排斥着、拒绝着,并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很痛苦,花了那么多心血,花了那么多钱“爱”孩子,但孩子连正脸都不看一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着过去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现在孩子对抗着妈妈,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妈妈,妈妈很想找到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那么如何做呢? 第一、自己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有的家长提起自己的孩子,会不自觉地贴上标签:犟小子、倔驴子、娇气公主、生气包、撒谎大王、不听话的主……,并且在孩子面前象家常便饭一样脱口而出,这些负面标签就像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在孩子成长的生活里会一一应验。有的家长虽然嘴上没有说出来,但在心里给孩子打上了烙印,认定孩子会怎样怎样。我
父母该给20年后的孩子,准备些什么? 当了妈妈之后,我得了算术病。 就是经常要算他上初中时我已经多大,他上大学时我又有多大——因为我生他的时候年龄已经比较大了——所以我经常开玩笑,不要没把他养大我就over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透露出我的一种生存焦虑,“焦虑孩子以后的人生”。 父母为子女计,都尽量要计得长远。而且,无论什么境况的家庭,都是如此。我观察到很多根本没有生存焦虑的父母,也在为孩子的未来谋划和焦虑。 但是,未来什么样?没人能预计。 前段时间Alpha Go对战李世石,引发了一场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大讨论,人工智能发展有多快呢?已经有研究指出,受人工智能威胁的不仅仅是流水线分拣员,搬运工、送货员,还会影响到很多专业工作领域,比如医生、律师这些专业人士也将会面临机器人的挑战。有人大胆预测,这场革命将以“传统专业职业全
有些家长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不好,但事实上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好说话的内容,那么就可能会伤害孩子,从而导致其不愿听话。 一家长不宜说孩子哪些事 1.丢脸的事情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丢脸出糗的事情,这是由于孩子的经验不足或者熟练程度不够 ,因此,对于孩子自身来说,这本来就是一件伤心的事情。如果家长拿孩子丢脸的事情来说,只会让孩子感觉更加尴尬,自信心受到损害,甚至感到自己备受他人嘲笑,所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是不好的。 2.做不好的事情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行为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会有区别,可能有些孩子很早的时候就什么都懂的,可是有些孩子却发育比较迟缓的,所以别人会的东西,自己孩子却总是学不会。家长不可以拿孩子总是做不好的事情来说, 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造成伤害。 3.隐私的事情大人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秘密,小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有
故事永远是亲子间最好的沟通教育方式。父母如果能善用故事为宝贝上好人生第一课,孩子的收获是非常大的。本文介绍一些经典育儿故事,让家长在家教路上更轻松。 好的故事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妈妈善用好故事不仅能给孩子带来教育,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经典育儿故事 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
对于孩子而言,物质应该是用来消费的,而不是用来奖励的。什么时候可以消费可以花这个钱呢?原则其实很简单,孩子确实需要的时候。 有家长问:我儿子4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回来他要求我给他买一辆儿童小汽车,他已经有两辆了,我说没有必要再要一辆,不过我答应他等他在幼儿园得到老师夸赞就买给他。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我想起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找到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为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奖励”。另一组告诉他们“非常期待经常看到你们的作品”。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画,前一组的孩子得到了奖品,后一组的孩子得到了赞赏。 三个星期以后前一组的孩子兴趣明显降低,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了,后一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兴致不减。这个实验曾反复进行多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想激励孩子,一定要多用精神奖励,尽量别用物质奖励。今天我们先不探讨小汽车是该买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与小树叶游戏的乐趣。 2、发展幼儿双脚跳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树叶、录音机、《走路》、《小树叶》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走路》音乐带幼儿活动身体。 出示课件导入活动。秋天到了,……小树叶可开心啦!现在,小兔还想邀请咱们小朋友和树叶一起玩,你们愿意吗?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与树叶游戏,教师及时观察幼儿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和小树叶玩得很愉快、很高兴。“听,小兔子还有一个好主意呢,它说可以把树叶堆成小山,双脚跳着玩呢,像老师这样,咱们一起来试试吧!可是跳的时候不能推挤、碰撞别的小朋友,你们明白了? 3、幼儿游戏2遍,第二遍时
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那个让座的姑娘可能也没放在心上,但是作为旁观者却感到一丝的担忧,现在很多家长急着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能力,但是鲜少有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感恩能力。 父母的包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感恩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场景: 父母或爷爷奶奶接孩子上学或放学,顺手就接过孩子的书包; 家长让孩子专心读书,而自己包揽一切家务活; 总是等你盛好饭,叫孩子吃饭,他才愿意吃饭。 当孩子想要玩具或手机电脑,你就要给他买。 ...... 一开始,你觉得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事了,但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你对他的好,对于你所做的的一切觉得理所当然。一旦有一天,你突然忘记帮他盛饭了,或者让他帮你分担一点家务,他反而闹脾气,觉得受委屈了。 现在,家长更加重视孩
很多家庭都只养育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因此,父母都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应该以什么方式为佳呢? 父母的教养原则一致 在教育孩子之前,爸爸妈妈应先针对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尽量将彼此的观点跟看法提出来,提出各自希望的做法,然后通过协调达到最和谐跟适合孩子的方式,这样才能减少因为父母教养观点不一样而产生的矛盾,孩子也不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给孩子提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多给孩子制造可以和其他人相处的机会,如假日可以带孩子去拜访朋友、参加家族聚会,让孩子通过和其他人的相处过程学习怎样和同伴相处,且有机会与他人进行人际关系互动,另外父母们也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养方法和经验。 家长在生活中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机会教育孩子 “这个蛋糕分一半给妈妈好吗?”通过这些过程教孩子学会和他人分
当孩子惹你生气时,请管住自己的嘴,避免说出脱口而出的指责话!多给宝贝说他最爱听的40句正能量的话,一定会帮您培养出一个会想办法的,智慧的,温暖的,努力的,坚持的,爱学习的......好宝贝!一定要经常对宝贝说哟。 改变你自己,孩子才会慢慢地改变! 1、我们该玩游戏了。 2、妈妈没想到的你想到了。 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认真做了! 4、你很聪明,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解这道难题。 5、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6、我喜欢你的笑的样子。 7、对自己要有信心哦! 8、不舒服时说出来就会好点,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我会帮你分析的。 9、你说的有道理,往下说。 10、你已经很努力了,再坚持一会儿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1、你想吃什么
如果父母对孩子能够做到看其行、知其意,知其意、懂其心,了解的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懂的孩子的内心需求,这对孩子的成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的,对亲子关系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了解孩子先自测一下自己,问问下面这9个问题你答得上来吗? 1、你的孩子有朋友吗?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朋友,也不知道孩子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就不要说朋友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了。了解孩子的朋友以及父母的情况,对于你了解自己的孩子会有很大帮助。 2、你的孩子有哪些习惯? 说起孩子的习惯,可能会有很多的父母抱怨,我的孩子没有好习惯,只有坏习惯。不好好吃饭,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讲卫生,做事拖拉等等。那么,孩子有哪些好习惯呢?父母的不仅仅是了解,而且要利用好孩子的好习惯,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3、你的孩子喜欢吃什么? 孩子喜欢吃肉,很少吃青菜,这是
可是,我们的孩子被“爱”包围住真的就是为他们好吗?如果你想要给的不是孩子所需要的呢?如果你付出的方式不是孩子所能接受的呢?如果你所做的孩子感受不到开心、温暖呢…… 正因为父母把一些“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不用考虑,所以,就自顾自的去给孩子那些“好”,这样自然也就会忽视孩子他们自己需要什么“爱”、需要父母哪些帮助……所以,以下几点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起对照看看是否给孩子帮错了、帮了倒忙。 1、在孩子吃饭方面照顾太精心 以前在工作中遇到一件这样的事,孩子们平时都是在食堂吃饭,有次新来的一个孩子在早饭的时候不竟然“认识”煮鸡蛋,确切地说是不认识带皮的煮鸡蛋,也不知道怎么来处理这个鸡蛋,因此很多人被震惊!我听说后也很吃惊。 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到大只要是吃饭,坐在自己的位置直接开吃就行,都是现成的,什么都不用额外的做,哪怕帮忙拿个碗
一、早起时 孩子早起上学,许多家长都承担了“活闹钟”的作用。叫孩子起床时可别简单粗暴,有些妈妈喜欢大嗓门吼孩子,甚至直接上来掀被子,这些行为会造成孩子情绪低落,一整天都有“起床气”。 睡醒之后大脑和身体都没有彻底苏醒,正确的做法是可以给孩子10分钟的赖床时间,用拉开窗帘或轻轻抚摸的刚发把孩子叫醒。 二、放学后 孩子学习了一天,身体和精神难免有些疲惫。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问一些“考试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和人打架”等问题了,这和我们下班后被追问“和同事领导相处如何”、“涨工资没有”有什么区别。 孩子放学后可以让他休息一会儿,陪他看看电视,或者聊聊学校里发生的有趣事情。如果有倒垃圾、洗菜之类的家务,可以喊孩子去做,让他知道父母也辛苦了一天,需要他分担家务。 三、入睡前
人生苦短,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瞬间的事,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的童年充满欢笑。但是,过去的父母都比较严肃,和孩子的沟通也少,给孩子造成了内向、不善表达的性格。其实,时常和孩子开开玩笑,小小的恶作剧一下,也会大大提高亲子相处的质量。 今天,小派教大家变身“另类麻麻”,16种有趣又cool的游戏,让你好玩到停不下来! 1、一起“恶作剧” 无聊的下午,不要只是“瘫坐”在沙发上。妈妈可以趁孩子不注意,调皮的把照片倒过来摆放。再让孩子不经意的发现,两个人品头论足一番,这样也能聊一个下午呢! 2、一起“做鬼脸” 家长偶尔也放下架子,和娃们做鬼脸放松一下! 当然,孩子可是这方面的“专家”。调皮boy你赢了! 3、互相挠痒痒 当孩子犯了个小错误,当妈的不要老是变起脸来训斥了。但惩罚还是要的,肿么办? 那就挠一挠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