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哭/闹,妈妈不要你了!” 幼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整天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对生命的起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再不听话,我揍你!”
朋友带着孩子乐乐到我家来玩的时候,看到阳台上“遍地狼藉”的模样,吓了一跳:全是书!横七竖八的铺满了一地,而一岁多的航航正光着屁股坐在某一本书上,一副享受的姿态。 “你家书可真多啊!都能开个小图书馆了”朋友一边感慨着,一边叫乐乐去找航航玩。 两个小屁孩都不过两岁左右,话还说不清呢,却一起有模有样的看起书来了,航航更有意思,不管乐乐翻开什么书,他都像个“大人般”帮助比他还大的乐乐把书翻到特定的某一页,然后手指着画面里某一样东西,用稚嫩的声音跟乐乐说:“XX” 那场景把我和朋友都逗的哈哈大笑。 如果你现在问我,“你觉得你已经培养好了航航的阅读兴趣了吗?”说实话,我真说不准,毕竟孩子还这么小,他不仅仅是对书,而是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和热爱。是否会有一辈子的阅读兴趣又怎么可能从现在就下结论呢? 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2个孩子坐公交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差距! 周五下午,末班公交车上,人挤人,一位八岁小男孩和他五十来岁的奶奶因为没抢上座位而站着。 “奶奶,我好累啊,还有多久到家啊……” “快了快了,别着急。” 没一会儿,小男孩开始不耐烦,“奶奶,我饿了,有东西吃吗?” 奶奶顺势从背包里拿出一根糙米卷,撕开包装袋递到男孩嘴边。吃完后,奶奶随手往车厢里一扔。 “奶奶,老师说不能乱丢垃圾。” “没事,小点声,别人没看见就没事儿。” 于是,男孩也没再理会。 没一会儿,小男孩开始大喊,“啊……啊……啊……我不想站了,好烦啊” “小乖乖,谁说不是呢,可是没人让座啊,忍忍吧”,奶奶无奈道。 实际上,他们前面的座位上坐了一位老奶奶、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宝宝还有一对
活动目标: 一、通过拜年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受新年祝福的喜悦。 二、学会新年祝福的语言,养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三、懂得在别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四、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五、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的头饰或其他道具,小红包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放"新年好"的音乐,营造过年的气氛。 指导语: (1)、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进来,请你们边听音乐边找个位置坐下。 (2)、小朋友们坐好没?那刚刚听到过的音乐是什么样的一首歌?那这首歌什么时候唱的话最好呢? 2、拜年的礼仪 指导语: (1)、小
是你删掉了孩子字典里“尊重”这个条目吗? 怎么到了这步田地?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去指责媒体,因为影视剧里常常会看到各种俏皮话、拿成人开涮的小孩子。但是,应该说,父母应该对孩子不懂得尊重的行为,负有决定性的责任。 我们中的不少人对我们自己所遵从的权威的态度就是模棱两可的,而且我们又急切地要把孩子培养成独立的,要自己思考问题而不遵从别人指令的现代儿童。于是,我们在向孩子灌输遵规守矩时做得过分谨慎了,孩子的词典里几乎没有“尊重”这个条目。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态度,这是让孩子学会尊重的第一步。 你首先是长辈,然后才是朋友 孩子们不太理解这个逻辑的一个原因是,现在父母们过于在意能否得到孩子的喜爱。我们通常对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表示不满、遗憾和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希望与自己孩子间的关系会更紧密、更温馨。 再
父母们知道,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关注3岁宝宝的教育呢?如何才能让宝宝摆脱好动,不听话等现象呢?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个案例吧! 案例:3岁宝宝说话慢急坏爸妈 小钲,3岁了,在说话、行动、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相比似乎显得慢一些,比如小钲现在说话还只能停留在两个字,3个字以上就很难连贯,而他们邻居家的比小钲大两个月的京京已经可以流利背儿歌。看到孩子与小朋友的差距,他妈妈相当着急,甚至还质疑自己的孩子智力发育有问题。 专家:孩子学习能力有别很正常 3岁之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相当重要,但是不同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不一样,身为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学习慢而责怪孩子笨。从事幼儿教育多年的孙老师介绍说,实际上,孩子学习进度不一样是很正常的现象,父母不应该因为这样而质疑自己孩子的智力。很多父母遇到这样的事情经常大发雷霆,说自己的孩子"笨",甚至当着小孩的
今天的家庭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 首先,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功利化面前被逐渐淡出了。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的选择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比如家长评价女婿,比如企业招聘员工,都会把好的人品放在第一位。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一个好人。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以及高学历之类,而是靠他的综合素质或称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等。 再次,情商大于智商。美国有过对1000名成功企业家的调查,其中大多数人说到自己的成功,一部分说是出于爱好,一部分说是由于坚持。上世纪初,美国还持续跟踪调查过10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学生,50年后其中被社会认可的七八十个成功人士,共同的特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
学习让宝宝在春季快快长高的秘诀 春天是万物生长季节,更是孩子长身体的最佳时机。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表明,儿童长得最快的是在3~5月份,平均达到7.3毫米。因此 ,在春季对孩子进行各方面调养,会使孩子长得好、长得高。育儿专家提出幼儿春季长高的秘诀: 1、保持食物均衡 3~6岁幼儿的膳食基本与成人相同,但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食品类别不外乎粮食、蔬菜、豆类、肉、鱼、蛋、乳制品等,每天有计划地安排食用,蔬菜每天250克,一半应是绿叶菜,豆制品50克,肉、鱼、肝125克,荤素搭配,不宜过量,蛋1天1个。牛奶或豆浆250克。粮食250克,油、糖15克。 (1)让孩子少吃或不吃零食。 常吃零食使肠胃得不到休息,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胃功能失调,食欲降低。长此以往,孩子营养不足,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即使吃零食,也要量少,次数不宜多。 (2)让孩子多
很多孩子害怕与父母同桌吃饭,甚至吃饭时很恐慌,这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很多家长选择在吃饭的时候,跟孩子训话,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甚至出现厌食的情况。 家长忙于应酬,晚上少有时间陪孩子一起吃晚饭。统计显示,大约三成中国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起吃晚餐。即使有时间和孩子同桌吃饭,“亲子吃饭时间”往往也变成了“家长训话时间”。不少家长一到吃饭时间便开始询问孩子成绩、检查功课、同班比较,弄得孩子愁眉苦脸、哭哭啼啼,使晚餐笼罩在一种不愉快的紧张气氛中。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教授指出,如果将亲子吃饭时间变成饭桌指责,甚至变成家庭教育时间,久而久之,孩子对吃饭会产生一种习惯性恐慌,在饭桌上会如坐针毡,备受压抑,长此以往,易诱发心理疾病。“餐桌训话”还会影响消化和吸收,一到吃饭精神就紧
马上要开学了,孩子的作息时间要调整到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不能再这么随意了,要知道,迟睡、熬夜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带来诸多危害。 危害1 导致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下降 美国圣约瑟夫大学心理学和儿童睡眠学教授朱蒂·明德尔博士就曾提出,5岁的孩子每天应该睡足11小时15分钟。3-6岁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智力急剧增长的阶段,所以要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大概为12-13小时,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孩子晚睡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就很容易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全身乏力等不良状况。 危害2 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 孩子的身高与内分泌有很大的关系,人脑中下丘组织会分泌一种促进儿童发育的生长激素,而它分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10点至凌晨1点。当孩子熟睡后60-90分钟内,这种分泌物会明显得到增加,大概占到全天分泌量的50%-70%。如果孩子长期晚睡
“农民工子女的家长给予孩子的多是物质支持,却忽略了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周小西说,由于大多数外来务工者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回到家里已是疲惫不堪,很少能够顾及到孩子,更不用说与孩子沟通了,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不良情绪。 “如果你能够获得一个帮助,你希望是什么?”周小西走到学生中间,提出这个问题。 “妈妈的一个拥抱!”一个脸蛋憋得红扑扑的女孩说。 “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再吵架了,希望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瘦高女孩小颖说完这话后,眼泪溢了出来。 5月中旬,“红云图书室·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走进新疆,在农民工子女占70%以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奎屯河流域管理处中学和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画小鸟,了解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大致的结构关系。 2、能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画不同动态的小鸟。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范画及小鸟磁性教具一套,幼儿用书,水彩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请小朋友翻开幼儿用书“小鸟”一页,看看上面有什么?你们都喜欢小鸟吗? 二、讲解示范 小鸟的全身有哪几部分组成?小鸟的身体和头都可以看做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可以把大圆当做头,小圆做身体,这样的小鸟比较有趣。翅膀在身体的两侧,可以分开点,也可以靠近点,有时只能看到一边的翅膀,因为另一边让身体挡住了。身体的后面是尾巴,头上还有眼睛和嘴巴。嘴巴放的高一点,
等小派焦急万分地赶回家,女儿正缩在沙发里哭,说很害怕。小派为此很内疚,也很焦虑,孩子越来越大,一个人在家的机率明显增多,怎样才能让她克服害怕心理呢? 当晚看电视时,恰好播放电影《小鬼当家》。女儿看得不时大笑,直呼过瘾。小派灵机一动,小主人公凯文自己在家能斗窃贼,机智又勇敢,是不是很厉害?这时问女儿,她当然答那小孩子很厉害。小派趁机告诉她,其实她的勇气也很足,也曾独自在家过呢。女儿听了这话半天没说话,估计在深思这件事的可能性。 后来,小派又有一次要外出,时间不太长,商量女儿自己在家等着。她同意了,也做到了。自此,小派感知到一部好电影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力,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女儿看那些优秀影片。别说,此举甚妙。 生活在现代,接触影像作品根本没法避免,那不如从中优选精品,既满足孩子的观看需要,还能给孩子带来深远影响。 一、电影要选好
话说回来,带孩子游世界,很大一部分,是让孩子深入了解世界的各个角落,每种知识,人文环境等,这能不能在家完成?能!美国“小天才班”(Gifted and Talented Class,类似于资优生班)的老师就给我出了一招——让孩子“在家深度旅行”! 下面附上完整详细的操作手册,适合暂时不想出门但又想让孩子了解世界,培养世界观的家庭;实际上,即使你现在带孩子在旅行的路上,也不妨运用这一方法,让孩子通过制作“个性旅行手册”,提高其自主规划能力及统筹意识。 ▋步骤一:开始“自主旅行”前,先阅读一本相关好书 这个“在家旅行”活动,原名为“Delightful Destination”(愉快的目的地),真是大大降低了孩子深入看世界的成本。 首先,老师会引导孩子们选定了第一站目的地,比如——法国。 接着,老师让孩子们先读一本和法国旅行有关的书,叫“
活动目标: 1.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空气娃娃、塑料袋、气球、玻璃环、土块、吸管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赵老师知道咱们中三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跳舞,今天我就请来了一个爱跳舞的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和它跳个舞啊? 2.出示空气娃娃。 师:来咱们和空气娃娃跳个舞吧(音乐起)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空气,请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空气娃娃吗?“
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印度、以色列和欧美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过程中,背诵经典篇目都被公认为传承文化精华、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手段。 在实践中,有的国家对学生背诵有硬性要求,认为记忆容量扩大了才能吸收新知识,甚至无需理解也可以先背诵,先把知识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另外一些国家则采取比较灵活的手段,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会通过诗歌比赛或者在考题中隐含背诵的要求等手段,来达到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 日本学生 背诵孔老孟名篇 日本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普法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日本著名教育家阴山英男在其所著的《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列出要求学生背诵的书目,其中包括:《日本国宪法全文》、《源氏物语》、《平家物语》、《伊氏物语》、《论语》、
活动目标: 1、 幼儿收集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以及妈妈怀孕的情况。 2、 倾听故事,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收集资料,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 难点:把收集到的资料告诉同伴和老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妈妈怀孕的图片,字宝宝,故事《肚子里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 幼儿拿者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 2、 教师予以指导,介绍好的给予表扬。 二: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 哦,刚刚我们的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我觉得都介绍的不错,我发现照片上的妈妈都是抱着你们拍的,你们的
幼儿园中班的时候爸妈工作忙,就把我放到外公外婆家,转到他们那儿的幼儿园上学。我是和外婆一个床睡的。外婆睡觉很迟,大概到晚上11,12点才睡觉,我那时候八点就睡觉去了。幼儿园很陌生,和原来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躺床上想爸爸妈妈想得哭;但又怕被发现,于是就一个人默默地在床上流眼泪,也不敢和大人说想爸爸妈妈。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在床上,透过虚掩着的门缝看到客厅里看电视的外婆的时候内心那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 网友:一一风荷举ya 我总记得小时候想让我妈抱或依偎在旁边,我妈总会很不耐烦地一把推开我:去一边去!如今都奔三十的大人了,依然忘不了那时候的阴影。我妈一直觉得委屈,觉得我跟她不亲,其实我也很无奈,小时候没得到过好脸色被打被骂被推开阴影太重。 网友:那少爷 我小时候好哭,经常扯着喉咙哭,然后几岁的时候是声音嘶哑的。读幼儿园的时候,有天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