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吃咸点心,孩子也易发胖
    爱吃咸点心,孩子也易发胖

    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发胖,都知道不让他们多吃甜食,殊不知,吃过多咸点心的孩子,也容易发胖。据《今日美国》2月20日报道,此结论源于英国一项针对1688名青少年儿童进行的“国家饮食及营养调查”数据。该结果目前已被刊登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心脏学会期刊》上。   此研究的作者之一,英国伦敦圣乔治医学院格雷厄姆·迈克格雷戈表示,盐是“肥胖流行的一个隐藏诱因”,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在大量食用咸肉或咸点心后,孩子们通常会喝汽水解渴。这必然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   调查显示,约有一半英国儿童的盐食用量需要减半。且如果这些孩子每天少吃大约半茶匙盐,那么他们每周就能少喝大约510克的含糖软饮料。因此,专家认为,让孩子少吃咸食也是避免他们发胖的好办法。   “绝大多数人认为,盐来自于盐瓶。事实上,盐瓶只贡献了10%?15%,其他近80%都来自于生产线上下来的零食和快餐

  • 寻找新生儿打嗝的因素
    寻找新生儿打嗝的因素

      新生儿打嗝多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一是由于护理不当,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   二是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三是由于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   平素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嗝声高亢有力而连续,一般是受寒凉所致,可给其喝点热水,同时胸腹部覆盖棉暖衣被,冬季还可在衣被外置一热水袋保温,有时即可不治而愈。若发作时间较长或发作频繁,亦可在开水中泡少量桔皮(桔皮有疏畅气机、化胃浊、理脾气的作用),待水温适宜时饮用,寒凉适宜则嗝自止。     若由于乳食停滞不化或不思乳食,打嗝时可闻到不消化的酸腐异味,可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胸腹部的轻柔按摩以引气下行或饮服山楂水通气通便(山楂味酸

  • 碳水化合物是胎儿的热能站
    碳水化合物是胎儿的热能站

          碳水化合物就是每天所吃的主食,是胎宝贝新陈代谢必需营养素,用于胎宝贝呼吸。因此,孕妈咪必须保持血糖水平正常,以免影响胎宝贝代谢,妨碍正常生长。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 谷类:如大米、小米、玉米等。    • 薯类:如马铃薯、白薯、红薯等。    • 果蔬类:如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贴心小叮咛:   孕妈咪每天所需热量,除外蛋白质和脂肪提供,剩余的就由糖类来补充了。孕妈咪每天摄取量大约是所需热量50%-60%。一般讲,应在孕前基础上增加50-100克。妊娠中、晚期时,如果每周体重增加350克,说明糖类摄入量合理,反之则应减少摄入,并以蛋白质及脂肪来代替。同时,多注意摄取维生素和矿物质食

  • 教师语言对幼儿情感态度形成的影响
    教师语言对幼儿情感态度形成的影响

    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一位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这位幼儿以后表现更棒。教师经常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例如:午睡时,荧荧突然哭了起来,朱老师走到荧荧床前,对荧荧说:“怎么了,荧荧?哭什么呀?”荧荧没有说话,看到朱老师似乎更觉得委屈,肩膀不停地抖动着。“荧荧,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告诉朱老师好吗?”朱老师拿出纸巾一边帮荧荧擦泪水,一边轻声地对荧荧

  • 怎样知道宝宝是否缺钙
    怎样知道宝宝是否缺钙

      家长经常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宝宝有没有缺钙?    他们中有的是正常的婴幼儿,有的是因为出牙晚,有的是因为枕部秃发、夜间出汗或睡眠不良和夜间哭闹等等。家长提出这些问题和缺钙联系起来完全是可以理解。对宝宝来说,有没有缺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维生素D不足才是缺钙的“因”   正常的宝宝在婴幼儿时期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如出生时身长在50厘米左右,1岁时平均长25厘米,第二和第三年分别长10和8厘米。这样快速增长,他们的骨骼就需要很多的钙和磷,才能使骨骼变硬。   婴幼儿的身体缺钙时,首先表现在颅骨软,囟门大,压头颅骨有乒乓球感。以后,胸部骨骼外形异常,如胸骨突起像鸡胸,两肋下缘外翻。如果下肢骨软,站立负重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变化外,早期表现夜间出汗多,枕部秃发形成枕秃,睡眠不安稳和容易发惊等。以上表现称为维生素D缺乏

  • 20月幼儿生长发育
    20月幼儿生长发育

            20个月宝宝的体重正常均值为10.69-11.24公斤,身长正常均值为82.2-83.46厘米,出牙12-20颗。        20个月的宝宝应该会跑了,尽管跑得还不太稳。有的宝宝也会自己上楼梯了,但下楼时一般还需要大人的帮扶,否则不太敢自己往下走。宝宝现在也能比较自如地把球用小脚踢出去。大多数宝宝还不会双脚离地跳起,也不太会双手过肩抛球,但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宝宝这方面的能力了。        这时宝宝对父母或经常照料自己的亲人会产生更多的依恋,如果宝宝对你非常依恋,那么你和宝宝的分别会让他(她)感到难过和不安。事先应告诉宝宝你

  • 6~9个月宝宝的运动培养
    6~9个月宝宝的运动培养

          加强爬行训练   方法:常言道“三翻、六坐、七会爬”,所在此阶段,每天都应该做爬行锻炼。   宝宝刚开始训练爬行时,可先让宝宝趴下,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家长把宝宝的腿轻轻弄弯放在他的肚子下;在宝宝的面前,放些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如不倒翁、会唱歌的娃娃、电动汽车等,以提高宝宝的兴趣,启发、引逗他爬行。此时,家长可以用手在他的臀部轻轻捅一下,或用手掌抵住他的小脚掌,宝宝常常会向前扑,于是就慢慢地爬行了。   如果宝宝俯卧位时只会把头仰起,上肢的力量不能把自己的身体撑起,胸、腰部位不能抬高,腹部不能离床时,家长可以用条毛巾放在宝宝的胸腹部,然后提起毛巾,使宝宝胸腹部离开床面,全身重量落在手和膝上,反复练习。待宝宝小腿的肌肉结实,能支撑身体重量时,也就渐渐地学会爬行了。   为了

  • 喂食会传播蛀牙
    喂食会传播蛀牙

      父母口中生过蛀牙,孩子也会生出满口蛀牙,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不少人甚至认为蛀牙是会遗传的。      有关专家指出,蛀牙不会遗传,但会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喂食等行为传播给孩子,这也是孩子患上蛀牙的原因之一。      据专家介绍,不少孩子在婴儿期的喂养过程中,父母亲就已经把口腔中的致病微生物传播给了孩子。如在给孩子用奶瓶喂奶时,父母担心温度过高会伤害孩子,于是先就着奶嘴吮上一口。还有少数母亲在喂养婴儿时,将自己用嘴嚼得稀烂的食物再吐出来喂给婴儿吃。更有父母为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常常情不自禁地亲吻孩子的嘴巴,所有这些举动都会使自己口腔中的致病微生物传播给孩子,出现父母有蛀牙孩子也长蛀牙的情况。      专家强调,父母要改变在育儿方面的不良习

  • 成长里程:爬行不可少
    成长里程:爬行不可少

          俗话说:七坐八爬,即7个月大的宝宝已经会坐,而8个月大的宝宝就会爬了。所以有些父母以为爬行是孩子自然而然的事,实际上,有大约12%的正常儿童,没有经过爬行就会开始走路,所以爬行并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阶段。   但是,近年来各种研究表明,没有经过爬行阶段,可能会影响以后宝宝神经功能发展。在爬行中宝宝手脚配合前进,而视觉则在“由坐到爬,由爬到站”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因此,宝宝在爬行时,正在整合影响姿势及平衡能力的视觉、前庭感觉以及肢体感觉,达到四肢、躯干和眼、脑以及神经的协调,对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爬行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爬行时婴儿必须头、颈抬起来,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使手、脚、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锻炼而逐步发达起来,为

  • 20个育儿传说中的错误
    20个育儿传说中的错误

    1“胎儿心率低于140次/分,则所怀胎儿是男孩。”   女孩心率比男孩高,这只是在刚出生时是对的,胎儿的心率就男孩和女孩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心率的快慢只是随胎龄的不同而变化。在约孕5周时,胎儿的心率与妈妈的心率接近,即80~85次/分。然后到孕9周这段时间内心率逐渐加快至170~200次/分。尔后到孕中期这段时间内又逐渐放慢至120~160次/分。   2“孕妇腹部突出过大是女孩,腹部不太突出或下腹部突出为男孩。”   如果孕妇上身短,胎儿发育的空间只能向外延伸,所以腹部会显得很大。反之,孕妇上身长,可为胎儿发育提供足够的空间,腹部就无须向外突出。   3“孕妇下怀(下腹部大)是男孩,上怀(上腹部大)是女孩。”   如果孕妇是上怀,那可能是第一次怀孕或孕妇的体形好。当孕妇怀过一次孕以后,腹部肌肉松弛,再次怀胎时自然也就“下垂“了。   4“乳头发黑是男

  • 小宝宝一天生活作息表
    小宝宝一天生活作息表

      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开始,你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规律。这将会使宝宝一生受益。   小宝宝每天的的生活包括饮食、睡眠、卫生和玩耍。1-3个月的宝宝每天平均要吃6-8次,每次间隔时间在2.5-3.5小时左右;相对来说,睡眠时间较多,一般每天要睡18-20个时;每天清醒活动的时间在1-2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在小婴儿时期,宝宝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吃了睡、睡了再吃。根据小宝宝的这个生理规律,来妥善安排他的一天生活作息。 6:00 - 6:20 喂母乳或配方乳。 6:30 - 9:00 睡觉。 9:00 - 9:20 喂鱼肝油,母乳或配方乳。 9:30 - 10:00 户外活动,晒太阳,游戏活动。 10:00 - 10:10 钙粉水。 10:20 - 12:00  睡觉。 12:00 - 1

  • 新生儿大脑发育成长指标
    新生儿大脑发育成长指标

          小儿刚出生时,脑的重量仅有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此时,虽说在外形上已具备了成人脑的形状,也具备了成人脑的基本结构,但在功能上还远远差于成人。所以,小儿刚生下来时,不会说话、不会自主活动,这些能力需要在日后脑发育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具备。到了1岁时,脑的重量为出生时的两倍,达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脑重的75%。从脑重量增长的速度可以看出,孩子1-2岁时的脑发育是最快的,也就是脑发育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小儿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经验,错过这个时期就不能达到最好的水平。在这段时期,孩子的大脑也最容易受到损伤,但代偿恢复能力也最强。如果损伤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严重的损伤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影响至终身。   脑的发育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教育、营养

  • 就餐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餐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餐方式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可能许多父母对这个问题连想都没想过,因为孩子是否吃饱、吃好、吃得清洁卫生才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殊不知,孩子就餐时外界环境和心理、食欲、消化等诸方面都有着错缩复杂的联系。就餐时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即使是美味佳肴也难以达到营养的目的。    那么有哪些不妥的进餐方式呢?    1、单独进餐可使孩子淡忘进餐礼节,还会产生孤独感,这些有可能延续到今后的生活中,甚至影响其行为和性格的正常发展,于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2、有些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抽不出时间来管教孩子,待到吃饭时在餐桌旁大加训斥、指责、甚至打骂孩子,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就餐情绪,使孩子食不甘味,食欲锐减,或在哭泣中进食。久而久之,可使孩子形成对就餐的厌烦心理。    3、就餐时家长间争执席间家长唠叨、发牢骚,这也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或厌恶感。有的孩子便会匆匆丢下

  • 解密宝宝的视力发育
    解密宝宝的视力发育

          人类并非一出生便拥有1.0的视力,而是随着外界的刺激才慢慢发育出各种视觉机能,出生后到3岁期间是视力发育最重要的阶段。       0­—4岁视力发育图表       怀孕第22天, 眼睛开始发育       出生时 视野窄小,上下不超过 15 度,左右不超过 30 度,看不见20cm以外的东西       两周 可以辨认较大物体的形状、颜色。       2个月 视野明显增大,左右眼会同时追视人的动作  &nbs

  • 海鲜吃多容易导致性早熟
    海鲜吃多容易导致性早熟

      本期病种:儿童性早熟   “医生,我发现女儿这两天乳头开始突起了,她才四岁怎么会这样呢?”“医生,我家孩子下体开始不规律出血了,是怎么回事啊?”面对医生,家长们无不一脸惊愕状。络绎不绝的患者将小小的诊室内外挤得水泄不通。其中大部分女孩都是性早熟和妇科病的小患者。   事例一:   六岁的女童晶晶尤其是特别爱吃海鲜,过年时无论到哪个亲戚家,大家都会将海鲜一股脑儿地让给她吃。17日,晶晶的妈妈突然发现,孩子的乳头向外突起,旁边也现出深色的乳晕。根据检查结果,诊断晶晶已经出现性早熟症状。于泓分析,晶晶平日就很贪吃,加上过年美食“炮轰”,导致性早熟症状出现。   事例二:   最近8岁的丹丹的下体突然出现分泌物,好像要来月经一样。在医生的追问下,奶奶支吾着说:“她妈妈经常从韩国邮来好多补药给孩子吃,她也不缺东西啊,怎么会出问题呢?”听说丹丹已经出现性早熟

  • 1个月宝宝的智能发展标准
    1个月宝宝的智能发展标准

    宝宝刚生下来,爸爸妈妈就要注意对他的锻炼了,不要忽视宝宝的一个小运动,也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话就没耐心对它说话,更不要认为,宝宝的感官不需要刺激。     研究表明,得到充分锻炼和刺激的宝宝比没有被锻炼的宝宝要聪明得多。这是有生理依据的:宝宝的大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大约是成年人的两倍,当宝宝出生的时候,神经细胞还在生长,相互之间的接点也在增加,大脑不断发育。当宝宝学会信任和爱、感知好的事物、观看脸和物体、记住物体的位置、倾听话语和音乐、把物体放回容器等事情时,宝宝的神经细胞之间的接点会增加且变得有组织,智力也得到发展。然而,到了一岁的时候,那些不被使用、不和其他神经细胞发生联系的神经细胞将被消灭。     所以,在宝宝刚出生还没有多少活动能力的时候,智力的发展是十分依赖爸爸妈妈的爱心和努力的。新生宝宝运动、表达、思维、自理等能力都需要爸爸妈妈帮助锻炼。  

  • 婴儿按摩指导手册(下)
    婴儿按摩指导手册(下)

    手臂按摩  1、如果可能,用你的双手从宝宝的肩膀抚摩到指尖。  2、按摩宝宝的左臂。交替使用双手按摩,先捏一下宝宝的肩膀,然后沿胳膊划到指尖。划动的时候手指要松开。  3、如果宝宝喜欢你的抚摩,就重复一次。否则就轻抚整个胳膊。按摩时有句口头禅:“如果不知道怎样按摩,就轻轻抚摩。”在按摩中,使用抚摩动作总是合适的。  4、在按摩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反应。把手移回宝宝的肩上,结束左手臂的按摩。然后再转向右手臂,重复整个步骤。  按摩时要密切注意,不要触到使宝宝感到疼痛的地方。自如地转动宝宝的手腕、肘部和肩部的关节。不要在关节部位施加压力。允许宝宝自由地活动,同时加上你的动作,使二者相协调。通过这种方式,每一步的按摩都会让你直接感受到宝宝的发育情况。  手部按摩  1、用手指划小圈按摩宝宝的腕。用你的拇指抚摩宝宝的手掌,使他的小手张开。  2、移动宝宝

  •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之一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之一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不是等速进行的。比如,身体的发育以婴儿时期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再次增快,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许多能力的发展也是如此。有段时间进步很显著,下一阶段进步会慢下来了,甚至看不到什么改变,但这不是停滞,是“积累”,是再一次飞跃的“准备”。     每个孩子都是这样成长的。家长不应期待孩子一直保持显著进步的态势,这对孩子不公平。当孩子无法达到家长的期待时,会产生挫折感,不胜任感。如果家长流露出失望,孩子更会感到压力和内疚。每位家长都应特别留意你传达给孩子的期待。

  • 1岁宝宝的行为标志:攻击
    1岁宝宝的行为标志:攻击

      一岁的宝宝偶尔会用拳头和牙齿跟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交流”,这是许多妈妈的烦恼,生怕孩子长大会变得很暴力。然而专家解释:一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另外,专家指出:对待一岁“暴力”宝宝,只有先应该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武力背后鲜为人知故事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一直让我们困惑。现在让我们一起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不得不

  • 何时不该“亲亲我的宝贝”
    何时不该“亲亲我的宝贝”

      父母亲人喜爱孩子,往往喜欢用嘴去亲吻宝宝的脸颊或嘴唇,这样大人口腔中的唾液及呼出的气体就不可避免地被宝宝所接受。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稚嫩,抗病能力较弱,如果父母患有呼吸、肠道及口腔系统的疾病,就极容易通过亲吻把这些病传染给宝宝。那么,父母在患哪些疾病时不宜亲吻孩子呢?  一是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由于口腔中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疾病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许多宝宝的口腔疾病就缘于此。  二是感冒:不论何种感冒,在鼻咽部皆有致病的细菌或病毒,当亲吻宝宝时,就会通过唾液把病菌或病毒传染给宝宝。  三是颜面部有脓疮疱、湿疹、疖肿等皮肤病时,在这些患病的皮肤表现皆有渗出物,其中充满大量可使其他接触者致病的病菌和病毒。与宝宝皮肤接触即可导致感染。  四是流行性腮腺炎:在患病者的唾液中存在腮腺炎病毒,很容易传染。  五是流行性眼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