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女孩子来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买女鞋,十有八九会买到百丽和它旗下的品牌。也难怪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曾豪气地说: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
就在新零售模式,开始风靡整个中国商业圈的时候,一个让人不胜唏嘘的消息来了!
北京时间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点,“一代鞋王”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联合交易所。
时移势易,由于鞋履市场的不景气加上电商转型失败等多重因素,最终让这位昔日的王者日渐没落。
从市值数据上来看,这是港股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但在百丽最辉煌的2013年,其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成为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鞋王”的名号由此而来。而此次退市时百丽的估值仅为531.35亿港元,与巅峰时期相比缩水超过了62%。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邓耀和CEO盛百椒选择出售他们所持有的25.74%的百丽股份,百丽私有化完成之后,二人将套现百亿离场。而高瓴资本将成为百丽的新任大股东,持有其57.6%的股份;第二大股东鼎晖投资持有11.9%;其余的30.5%则由百丽其他管理层共同持有。
那么从港股退市后,百丽未来是否会到A股谋求上市?百丽CEO盛百椒此前表示,私有化财团现阶段仍未就是否在A股上市与自己沟通。市场普遍预测,百丽谋求A股上市将是大概率事件。不过,由于A股上市条例规定,百丽由于股东结构发生变化,公司至少3年内不能在A股上市。
商场门店进货、销售都正常,目前没有裁员
百丽退市,更多消费者关心是否会对线下门店销售造成影响?记者探访了南京新百和中央的百丽门店。
南京新百百丽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线下的门店还没有受到影响,进货、上新、销售一切正常。”店员表示,店里没有裁员,鞋子的销量也未受到冲击,情况一如往常。有店员甚至表示,这两年的销售额不减反增了。
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位正在店里试穿鞋子的顾客,她也表示,虽然前段时间看到了新闻,不过这对她来说没什么影响。“我平时买鞋主要看款式,不看品牌。经常会在门店里试穿后,到网上比价,然后购买。”
而在线上的天猫百丽官方旗舰店,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前两天还有一批新品上架。”翻看店内商品,卖得最好的一款凉鞋月销为3143笔。
急速扩张“船大难掉头”,受电商冲击业绩下滑
百丽的扩张从2009年开始,当年新增鞋类自营零售网点681家。2010年到2012年,百丽每年净增门店数目都在1500至2000家。线下门店的扩张在2011年达到了巅峰,平均不到两天便会开设一家新店。
然而,到了2014年,在电商的冲击下,百丽的线下业绩受到冲击。2015年,百丽国际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大幅下滑,也是在这一年,百丽内地零售网点减少了366家。
百丽首席执行官盛百椒在发布会上曾公开表示,自己仍然不会开电脑,连微信都没有,对市场的变化没有做出很好的预判,进而导致了百丽转型失败的局面。
“船大难掉头,急速地扩张导致百丽的资产越来越重。想要转型,难度就很大。”有零售行业分析师说。他认为,受消费升级的影响,定位偏中低端的百丽,也逐渐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求。“国际大品牌的女鞋逐步引进国内,迎合了年轻白领的需求。越来越便捷的海外代购和海淘,也在抢走百丽这类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