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想必不少爸妈都熟悉,孩子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很多爸妈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指导孩子。比如有些爸妈完全不分时间场合,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骂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并不能纠正孩子错误,反而会适得其反。毕竟再幼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的,教育需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成长起健全的人格、心理、情绪和行为。所以在孩子做错事之后、我们计划教育孩子之前,下列5点请先熟知。 1、检查自己的动机开口教育孩子之前请先扪心问问自己:我之所以更正孩子的行为,是因为他的行为让我感到不舒服、尴尬或者困惑呢?当孩子们被不纯洁的动机所侵犯的时候,他们是能够感觉到的。如果我们的动机是罪恶的,那么我们给予孩子们谴责的方式也会是罪恶的,而孩子们则将会视其为个人攻击或者一种复仇行为。 2、审视自己的生活在孩子犯错之后,下面这些内容其实也是爸妈需要自省一下的:我是不是在某
年龄越大,翻出新花样越多,比如: 先表演苦肉剧:妈妈,你走了之后,继母对我一点也不好。(别多想,此话出自童话《灰姑娘》) 苦肉剧无效就开始上琼瑶剧:妈妈,我太喜欢你了,你别走,陪陪我好吗?伴随动作要么就是深情拥抱,要么就是深情抱大腿。 琼瑶剧也没用就上演拖延战:妈妈再给我讲个故事再走吧,就讲一个,就让你走。 最后拖到不能拖了,就开启泼妇模式:一哭二闹三上吊,妈妈~呜呜~妈妈~啊啊~妈妈.... 妈呀,我什么时候生出了个影后, 诸位娱乐圈有人不?给我介绍一下呗? 所以,明白了吧,今儿的主题就是“分离焦虑”! 为什么会发生分离焦虑 大概6个月左右, 宝宝会突然的特别黏妈妈,因为宝宝开始认识到物体是独一无二的、永恒的。 相应的,他也会发现世上只有一个妈妈,当妈妈离开他视线的时候,就会烦躁不安、
昨天看到来自《小枇杷》的皮皮妈写的一篇文章,她身边就有这么一位“不完美”的小孩,却在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完美的人生! 《小枇杷》(微信公号ID:PiPaMag)是北美华人创办的儿童中文杂志,非营利性组织,专门为海外华人传播中华文化! (from 皮皮妈,小枇杷) 儿子要上小学了,像所有美国小学家长一样,我最近也收到了小学寄来的新生须知和表格。让我意外的是,里面还夹着一封一位家长的来信。好奇地打开,一个小女孩的照片跃入眼帘,我忍不住轻呼一声——原来是她! 照片里的女孩子名叫凯特,与我们家同住一个学区,并且与我的孩子一样大,今年将升入小学。 我们的学区并不小,在几百个同龄孩子中,我能记住她,是因为她是一个身形非常特别的孩子。直接地说,她患有侏儒症,大小腿加一起也不过比大人的手掌略长。 早在三四年前,我就见过她母亲带着一堆孩子,包括摇摇晃晃的她,在图书馆参加活动。他们家
每个父母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说起来就是几个字的事情,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今天菌菌就跟大家说说,帮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的33种方法。 这些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宝宝,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宝宝感到高兴,让宝爸宝妈都体会到亲子关系的珍贵和独特,这也是帮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的方法之一哦~
虽然对于很多家长和孩子来说,如果要把成功这个词具象化,大家也说不出来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是成功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开心、快乐,做任何事情都积极主动。具备这样素质的孩子,在哪里都差不了。成功不可以分解,但是希望孩子做事情积极主动还是有具体指标可以分解的。 1.孩子要会说话。这和内向和外箱无关,有些成年人在和别人说话时还会紧张哆嗦手心出汗,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与人交谈的能力是获得信心和社交技巧的重要途径。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不会说话的人、一说话就大声嚷嚷的人、说话从不看着对方眼睛的人,在快速前进的生活节奏中,遇上这样的人我们一般都不会有耐心和多沟通。 你的孩子也一样,未来他们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老板、医生、老师、同事、朋友,他们在与别人沟通时需要一个清晰的、友好的、专业的方式与别人沟通。比如:当他们在与别人握手时,学着去看着别人的眼睛,当别
这些小祖宗都不肯乖乖写作业啊,这可咋整? 朋友圈里一刷,看到好多家长都在抱怨,说自家的孩子一放学回家就玩,非要她们在旁边盯着才肯写作业,又不专心,总是还没写到一半就不肯写了,把笔一丢就耍起性子来,写几个拼音都能够写一晚上,磨蹭得不得了,弄得家长们有时候真的很心累! 可能就是这样,很多爸爸妈妈又气又急之下,忍不住就会打骂孩子。今年3月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个才9岁的孩子壮壮突然在课堂上呕吐,老师给壮壮做检查的时候,还发现壮壮的脸上、胳膊,还有腰背部都有多处淤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细问之下,壮壮才说出了原因。 原来早在去年开始,读小学一年级的壮壮就已经屡次遭打!原因是壮壮在放学回家后没有完成课外作业,考卷上做错的题也没改正,还向母亲撒了谎。想到儿子平时就调皮,壮壮妈气愤极了,一怒之下,就搧了儿子一巴掌! 然而,她并未就此罢休。壮壮妈为了让孩子
就算你的能量再强大,也不可能帮孩子斩掉前进路上的所有荆棘。与其你劳心费神地想着怎么帮孩子开拓前路,不如锻炼孩子自己披荆斩棘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鱼总有吃完的时候,捕鱼技能却永远属于自己。 所以,让孩子远离那些你所认为的“幸运”吧,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成长。 女儿每天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跟我讲班里的事情。这样的时光,安静,美好,像入夜的第一盏灯。 “妈妈,我们班长说,他老爸是卖牛奶的,可脾气特倔,从来不给奶牛喂激素。”“今天我同桌说,将来要挣很多钱,让他的妈妈给自己买营养品时,就像给他买一样大方!”“班里要排练课本剧,准备在家长会演出呢!我演主角,就是那只后来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哦!” 可是,自从新转来的罗罗成了她的同桌后,女儿的每日播报里,迷惑与烦恼日渐增多。 “妈妈,罗罗说,她
我想说,家长,您的孩子是生活不能自理吗?这个时候家长会说:“我只是担心而已!” 家长一定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毋庸置疑。可是家长,您会爱孩子吗? 凡凡,今年19岁了,已经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凡凡要去读大学了,凡凡妈妈非常开心,但同时也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凡凡妈妈列好了一个“购物清单”,里面包括了凡凡的一切生活用品,比如衣服,鞋子,毛巾,甚至还有卫生纸等等。因为妈妈担心凡凡不会买这些东西。 “妈,你怎么把东西都给我收拾好了啊,我的行李箱都满了!”凡凡看着爆开的行李箱对妈妈说。 “对啊,我给你买好了用品,你直接带走。”妈妈一边说一边还在帮凡凡叠衣服。 “这些卫生纸去了再买就好了,怪占地儿的。”凡凡边说边把卫生纸从行李箱里拿了出来。 妈妈赶紧放进去,嘴里嘟囔着说:“你不
离婚原因是子女教育问题上的分歧、以及朱莉对于皮特吸大麻、酗酒感到非常失望,并且认为皮特易怒的性格对孩子们来说很危险。 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相恋10年,结婚2年,突然宣布离婚,这一对曾被人看好的娱乐圈“模范夫妻”,以最直接的方式结束了关系。也许这时候很多人要为他们6个孩子的命运担忧了,觉得离异会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认为父母离婚了孩子一定不会幸福!事实真的如此吗? 缓冲离婚带给宝宝的伤害 有证据表明,不幸福的婚姻比离婚带给宝宝的伤害更大。不幸福的父母为了宝宝而在一起,给宝宝树立一种不健康的关系的榜样,其实更糟糕。对宝宝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的婚姻状况,而是你的心态和养育方法。也有研究证明,如果父母能有效地处理离婚这件事,那么,离婚一年后,他们的宝宝在社会交往中,学业和情感状态都会比父母离婚前做得更好。
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妈妈在抱怨: 你没有教孩子如何表达爱,他肯定理所当然的享受你的付出。 爱不会自己从心里长出来,就像种子很难在贫瘠的土地上发芽。 除了一味付出,更要教孩子学会爱。 营造爱的氛围夫妻相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记得有个妈妈问她的孩子,母亲节为什么不给妈妈送康乃馨?孩子说,之前爸爸给你送玫瑰花都被你扔垃圾桶啦!你说浪费钱,还跟爸爸吵架呢!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爱的氛围,家庭和睦,孝顺父母,孩子快乐,在这种圆满家庭成长的孩子通常会传递出爱的气息,善意的讯号以及自信的魅力。 提供爱的机会不要剥夺孩子练习爱的机会 不少家长总是习惯包办孩子的一切,例如穿衣喂饭叠被子、刨笔写字提书包,当孩子要来帮忙的
我给孩子加油的N种方式你也值得拥有! 1 抱抱、亲亲 (PS:叮当血糖已飙升至++++,外加蛀牙掉一地 ⊙﹏⊙b汗) 父母的拥抱,是最直接的加油方式。在孩子幼年时,父母的怀抱就是全部世界。被父母用爱环绕、滋养,就是他人生最初的爱的学习。收到爱、存储了爱,他就在提高爱的能力。 2 说爱她的话、欣赏她的成就 “妈妈爱你”这句话,有无数种方式可以说出。我们细细体味自己每时每刻的真切感受,然后把它说出来,让孩子知道。 除了说爱孩子的话,还有很多可做的,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比如,真诚地欣赏孩子的做法和“成就”。 3 一起品尝美食 童年是一个人对食物有深刻印象的时候。就像婴儿看见大人吃东西就会嘴动
小哥哥受了伤,哇哇地就哭了起来。他妈妈过来后就说,哭什么哭,不嫌丢人啊,弟弟在看着你呢!羞不羞! 这句话真有效,小哥哥应声止住了眼泪,一瘸一瘸地站起来,还一直盯着小叨,好像在确认小叨有没有笑他。 叨爸连忙跟小哥哥说,哇,哥哥好勇敢!这下他才破涕为笑。 回家的路上,叨爸问小叨,刚才那个哥哥是不是很勇敢啊?男子汉,就应该流血不流泪。 小叨却说,哥哥流血了,痛痛,小叨会哭。爸爸,小叨不可以哭吗? 叨爸跟我说,他被小叨的问题问倒了,孩子都摔成那样了,到底还要不要“流血不流泪”呢? 在我们的认识里,孩子哭了第一时间要哄,要阻止。 如果孩子身体上的不舒服,我们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这个时候,孩子要是哭的话,我们都会抱着他们,安慰他们。 但是面对孩子心理上的不舒服,我们却希望他们可以把眼泪憋回去,
我说不买,春春自然跟我使小性子,噘嘴拉脸这是给我看呢? 我装作看不见,拉着她继续往前走,此时,她的眼泪已经落下来了。 女儿可是老公的命,他从来看不得自己的心头肉哭,这般委屈的样子,更是要了他的命了。 春春看见爸爸有点心软了,立即加了戏码。从嘤嘤哭直接变成了嚎啕大哭! 这一下子,老公慌了神。扭头拉着女儿的手往玩具柜组走。 最终芭比娃娃还是买了,小丫头完胜,我完败! 在我们家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对春春的宠溺,不完全来自老公。还有双方的父母。 每次在我手中要不走的东西和要求,春春都能在其长辈手中得到。 但是最近我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我带着春春去逛街。又是走到了玩具栏,这次春春想要一只光头强的玩具。 因为身边没有跟她‘统一
天知道作为一款想到世界上有人际关系这回事,脑子就会变方的已婚女士,我懵掉了,很想帮孩子,觉得应该对孩子说些什么,但一时之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邻居家十岁的男孩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不过,看起来更严重啊。 男孩子说老师不喜欢他,所以他不想上学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他和同学都举手,但每次老师都点别的同学回答问题,就是不点他。 他说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几乎无视他。走廊里见到,他对老师行礼,老师只是点点头,但同样走廊里遇到,别的同学对老师行礼,老师就会点头微笑,还会摸摸那些同学的头,和同学聊几句天。 男孩子对父母越说越难过,说自己成绩的确不好,在班级吊车尾,不能为班级争光,自己还长的不好看。但也很希望老师能喜欢自己啊。 这个男孩子,后来到底在爸爸妈妈的安排下,转到另一所学校借读了,男孩子说,借读学校
不会画画、边唱边跳被笑的我,不懂艺术,但很喜欢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和艺术街区,曾经无数次蹲在北京图书大厦几乎把所有中西的画册翻了个遍,教课间隙常去国贸的一家画廊和京广中心的小画廊。有幸去过欧洲几国的一些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包括关于和纪念梵高的好几个美术馆,兴致起时也常翻看公婆家和自家的许多名画集,仍然谈不上懂欣赏艺术。 怀孕期间一个人去过几次美术馆,依稀记得顶着大肚子的我在巨大的水墨画前流连忘返,预产期当天傍晚在后海散步的我还请了一位美院学生和一位画师画了两张黑白和彩色肖像,有一天刚会连贯表达的宝贝跳着惊喜地指着衣橱顶的这两幅画对我说:“这一个画像妈妈,这一个画不像妈妈。” 不是为了女儿的艺术启蒙而准备,只是期望不懂艺术的妈妈别误导了孩子,不管过度强调“敏感期”的这个时代中“画画敏感期”是否真实存在,我确实发现一岁多点儿的女儿喜欢涂抹了,于是看了
什么是敏感期和敏感期教育?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6岁前某一时间段,会表现出对某种知识或事物特性特别感兴趣。若顺着孩子的这种敏感性来预备教育环境,孩子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这类知识或特性,这个时期的教育就称为敏感期教育。 掌握孩子的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孩子天赋的学习催化剂。如何掌握孩子的敏感期,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是父母的功课。 1、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牙牙学语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地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2、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
亲密关系中的“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貌似是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但他们之所以对别人那么感兴趣,不过是渴望将自己的自恋幻觉强加给别人而已。无论是在社会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彻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望。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付出者”并不是什么利他主义的付出,我们最初做一件事时,都以为自己是在付出,在满足别人的需要,关键是付出方式的差异而已。 投射性认同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在限制别人的行为方式,而且还是在幻觉中限制别人的行为方式。我做了A,我这么辛苦,我不说你就应该知道我要你做B,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不尊重我的付出。 读历史类小说时,我发现,那些大权在握的人,最喜欢玩这种游戏,他们渴望自己不说属下就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某个属下能做到这一点
前两天,小育在网上看到一篇育儿文章,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大讨论,文中写到全家人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龋齿,对孩子饮食严格管束, 3岁多的女孩从没有尝到过糖果味道,但偶然尝到后,却对糖果表现出狂热的喜爱,并对家人企图制止吃糖的行为,用尖叫、大哭等激烈行为表示反对。有不少网友疑惑:全家严防死守一颗糖,到底有必要吗? 防龋齿 3岁女孩不知糖滋味 全家严防死守一颗糖 这篇育儿文章来自一位名叫“暖暖妈”的网友。 “暖暖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小区组织了一次孩子们的自制食品展示活动。“暖暖妈”带着自制的棒棒糖也加入了行列。 一个三岁左右的文静小女孩一直站在各色糖果摊位旁,眼巴巴地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一旁的孩子姥爷说:“我们从来不让孩子吃糖。”“暖暖妈”说:“吃糖多是不好,但是孩子嘛都喜欢糖,偶尔吃一次也还好。”孩子姥爷说:“我们一颗都不给她吃,万一牙坏了可不好。”
现在的孩子心理耐受力太差了,本来是鸡毛蒜皮的事儿却会给他们带来毁天灭地的挫折感。 说一个小故事,我曾经的一个学生,聪明伶俐,学习好,任课教师都很喜欢她。有次上课,发现她总是把手伸到桌屉里,眼睛还要偷偷瞄几眼,眼神示意几次无效,让她把东西放到讲台上,结果那孩子回到位置上竟然哭起来。更让人苦笑不得的是晚上她妈妈还打来电话,一番解释后才罢休。我不禁担忧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认为“童年十分幸福的人,成年后往往会很不幸”。这明显和咱们国家的观念相悖,我们辛苦努力的赚钱,尽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让他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环境。我们崇尚赏识教育,害怕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和伤疤,让他健康无压力的长大。但是当孩子从这个人为的真空环境中走出来时,社会中的寒风利剑,人情世故和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会给他们一次次的打击。相当多的人会忍受不
我记得我上初中那会,我的偶像是Beyond乐队的黄家驹,因为他,让我这个从来不喜欢音乐的孩子爱上了音乐,让我这个从来不敢站在别人面前唱歌的孩子张开了嘴,并开始自学起了吉他,每日每夜的苦练,十个手指头都摩上了厚厚的一层茧,最终我和我的朋友们还一起组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乐队,并登上学校的舞台进行演出,这就是偶像为我带来的力量。 后来我又爱上了跆拳道,无意中让我走进了ITF跆拳道的世界,崔泓熙将军便成了我的偶像,他让我这个最喜欢过暑假和寒假,放假后只知道睡觉和玩的孩子,变得无论夏天再热,冬天再寒冷,都会从不放弃的坚持训练,早起晚睡、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目标就是可以成为像崔泓熙将军那样伟大的人,这就是偶像为我带来的力量。 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拥有属于自己的偶像,偶像让我们改变,偶像让我们不断的为之追逐和努力。大家知道游泳冠军菲尔普斯吗?他的偶像是迈克尔·乔丹,他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