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孩子的快乐不是妈妈的责任
    孩子的快乐不是妈妈的责任

    心疼女儿的哭泣 一早来就接到一位小可爱的妈妈电话,妈妈在电话中表示这阵子女儿早上都会哭一个小时才半推半就地来上学,妈妈猜测是因为她的年龄是班上最小的,吃饭时哥哥姊姊都可以很快吃完,她却都没办法準时完成,即使老师根本没有责怪她,但她还是压力很大,希望老师能改变状况,也觉得女儿真的很可怜。 这个可爱的小女生上学期来的时候有非常严重的饮食问题,只喝牛奶、吃饼乾和薯条,其他一概拒绝,甚至妈妈说:「连喝牛奶都只在家裡和饭店才愿意喝。」老师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与耐心,慢慢陪着她练习吃一颗一颗的白米饭,刚开始她还会用舌尖把饭顶出来,好不容易小女生可以吃到半碗的白饭,爸妈和长辈都惊讶不已;这学期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她开始尝试不同食物的味道,但都只给极少量以免她太挫折。 孩子要的其实不是同情怜悯 我告诉妈妈其实小女生非常聪明也很有能力,但现在最需要

    标签:教育方法
  • 不当“宝妈”,就不会养出“妈宝”
    不当“宝妈”,就不会养出“妈宝”

    我问一个美女同学,当年为什么不选择追她的医学院男生,当个荷包满满的医师娘? 她说,有一次跟那位医学院的同学一起吃火锅,在盘中有一颗生鸡蛋,医学男竟然手握着鸡蛋好半天,不知所措,塬来,他连怎么打鸡蛋都不会! 女同学不屑的说:「拜託,这种男的,我怎么敢嫁?我想当的是人妻,可不是人母ㄟ!」我又问:「那博士班的那个呢?他前途也应该不错,怎么当年也被你叁振出局?」 「他?我说灯泡坏了买一个灯泡30元就好,结果他找人来换要300元!以后嫁给他,难不成我还要兼当水电工啊?」 听罢,我目瞪口呆,思忖着,这种荒谬剧会不会也发生在我家叁小子身上呢? 说实在,养3个儿子,我真的也怕养出3个上述讨人厌的妈宝;而最后,我更怕他们「进化」成3隻啃老虫,把我的一生啃光光,把我所剩的黄金自由岁月啃噬成枯黄骷颅。 这一代,完全就是「

  • 教养专家:莫用恐吓教孩子应对危机
    教养专家:莫用恐吓教孩子应对危机

    父母们一定忍不住想问:「这个社会怎么了!?这些神经病会不会又因为精神状况异于常人而逃过死刑?社会还有多少这样的未爆弹存在?会不会有一天忽然爆炸,伤及我们最心爱的孩子、家人?到底要怎么防範,才能避免这样的不幸再次发生?……」 每当有这样令人髮指的事件发生,特别是受害者是最弱势的孩子,为人父母都觉得既愤慨又担惊害怕。于是,更加严密地防备任何接近孩子的陌生人、谆谆告诫孩子要如何提防身边其他的大人…… 警告恐吓只会让孩子失去应变力 总是用严防、警告、恐吓的做法是否真的好?真能保障孩子远离危险? 譬如,在人潮较多的公共场所,经常都会听到父母焦虑、生气的对着稚龄孩子骂道:「再乱跑,小心坏人把你带走!」父母总是以「让孩子害怕」的恐吓手段,来教导孩子迴避可能的危险状况,这种做法恰当吗?! 以前我也是个常用「恐吓」来让孩子循规蹈

    标签:家庭教育
  • 这些脑洞大开的植物游戏,你带孩子玩过么?
    这些脑洞大开的植物游戏,你带孩子玩过么?

    自制龙葵染色剂 ★也叫野茄子,果实黑溜溜的,非常可爱。把龙葵在手绢上挤破,手绢就被染色啦!你还可以采摘龙葵吃,不过不能多吃,过量食用会中毒的哟。 马唐雨伞 马唐是生命力很旺盛的野草,即使被锄掉也会迅速再长出来。孩子最爱的马唐雨伞:将马唐的穗向下弯成圆形,绑好固定,就会变成一把“草伞”。而且这把“草伞”也能像雨伞一样展开、闭合呢。 蒲公英手表 蒲公英开出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就像草地上抛撒了黄色的纽扣,非常可爱。切开蒲公英的叶子和茎,会流出白色的液体,尝起来苦苦的。你还可以做个特别的蒲公英手表。 苍耳小球 苍耳就像像一个个小橄榄球,非常可爱,但容易粘在衣服上,所以你可以用它来玩“扔苍耳”的游戏。

  • 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解决王道是这个!
    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解决王道是这个!

    要知道孩子其实看电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有的影片中的家庭模式挺像如今我们的家庭模式,即妈妈和外祖辈(或是祖辈)共同承担着孩子的照顾和抚养,爸爸呢,被无形中提出了抚养孩子的主要责任圈。自然地这种情形下各种问题都会呈现了出来,其中家庭教育一致性问题变凸显出来,妈妈与外祖父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被夹其中,这也是今天想来说说的问题。 现在挺多家庭教育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形成不一致,比如: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管,爷爷奶奶要娇惯等等。这样做不但削弱了教育效果,还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状况中,最难受的往往是孩子,他们夹在中间无所适从,在几种拉扯的力量中间成长着,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成长经历,因为要满足不同人的愿望,孩子只好压抑自己的意愿,有些孩子甚至学会钻空子,或是学会制造矛盾,

  • 教育孩子的三大误区,家长千万需谨慎!
    教育孩子的三大误区,家长千万需谨慎!

    必须把陪伴孩子放在第一位 有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现在为了陪孩子已经成为了样样精通的"全能选手",不仅会识钢琴谱,还会解奥数题,连多年不会的游泳都学会了。 我心下疑惑,你这是人到中年全面开挂焕发人生第二春了?这位妈妈说:哪儿呀,我这全都是陪孩子学会的,为了全心全意陪孩子,我连工作都辞了。原来她给孩子报了跆拳道班、游泳班、钢琴班,平时还要请家教教奥数。 "你平时接送孩子就行了,怎么连你也开始学了呢?" "我看了一些教育的书籍,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都陪伴孩子,最好是能陪着孩子一起做事,这样孩子才能有学习的动力,父母亲自给孩子树立榜样,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她是一个六岁男孩的妈妈,辞职前,她是某大型国企的主管,事业风生水起。辞职后,她每天跟着孩子辗转于各种课外班之间,不仅接送

  • 家里面的“小淘气” 父母如何管教!
    家里面的“小淘气” 父母如何管教!

    “小淘气”是怎么养成的 宝宝到两岁左右开始,随着自主运用能力越来越强,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宝宝身心发展迅速上升,他们就开始挣脱父母的怀抱,憧憬着独“闯”天下。宝宝的好奇心会越来越强烈,根据自己的偏爱和喜好自己决定行动,不愿接受父母的约束和控制。这个时期孩子的想法很多,他们反抗着父母的看管,独立的“探索”未知的角落。 孩子的“破坏”行为,父母要宽容 宝宝到处探索未知角落的时候,年轻的父母本能的反应就是保护宝宝还怕有危险,限制宝宝的行为,甚至大声地训斥或用武力去征服孩子,这样的做法会伤害宝宝幼小的心灵。 我们在尊重和保护宝宝的前提下,给予宝宝充分的自由,或许宝宝在我们爱和包容之下,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把握时机对宝宝进行正确的引导 宝宝有的时候会在墙上乱涂乱画,

  •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妥协、惩罚或协商都不是好主意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妥协、惩罚或协商都不是好主意

    投降 并不是所有冲突都值得斗争到底。妥协一下,给你的孩子他想要的东西,有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当你很想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平静空间的时候。 但是当这个考验变成了欺侮,则绝对不要满足你孩子的提出的要求!因为这样做相当于给他的粗鲁行为一个奖励。每一次你对孩子的欺侮进行妥协,你就传递给他一个简单的讯息:欺侮是有用的。当下一次他因为你的限制而达不到目的时,他就会继续用欺侮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毕竟,是你教给他只要足够坚持,你就会妥协。 惩罚 当你的孩子侮辱你的时候,你很难做到不去反击。失去冷静、大声喊叫、用严酷的惩罚对待你的孩子是成人反抗欺辱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会在家庭中形成一种欺辱的氛围。 这场战斗中,家长也许会获胜,通过惩罚孩子品尝到苦涩的成功滋味。之所以说苦涩,是因为这

  • 品格教育从小开始!5岁前孩子必知5价值观
    品格教育从小开始!5岁前孩子必知5价值观

    价值观1/ 诚实 3岁的克里斯和小朋友保罗最近常常打架,妈妈决定要减少他们在一起玩的次数。当保罗的妈妈打电话来邀请克里斯一起去公园时,妈妈就说克里斯生病了。克里斯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说:「我只是说个善意的谎言。」但是克里斯完全迷惑了。他只学会一件事,那就是撒谎。 鼓励孩子诚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真诚的人。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因此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就算是「善意的谎言」以也一样。 价值观2/正义 姊弟一起玩积木,姊姊推翻了弟弟盖的城堡。弟弟哭了,爸爸看见,问姊姊为什么推倒弟弟的城堡。姊姊说:「因为我不高兴他的城堡比较大。」爸爸告诉姊姊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并叫姊姊道歉。姊姊乖顺地说了对不起,爸爸也就让他们继续玩了。 爸爸的处理方式没有错,但是还不够。应该继续指导姊姊帮弟弟一起重新盖好城堡。坚持

    标签:家庭教育
  • 责备有害健康,中医告诉你这8种情况别责备孩子
    责备有害健康,中医告诉你这8种情况别责备孩子

    早在明朝,中医学者就提出了七不责的理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大意是:年幼的孩子有过失,在责备时应该慎重,众人面前不责备,惭愧后悔不责备,夜晚不责备,吃饭不责备,正在欢庆时不责备,正在忧伤时不责备,正在患病时不责备。 这“八不责”从中医育儿的角度看,具有很深的健康含义。而根据儿童生长的特点,我想还可以加上第八点:晨起不责。 暮夜不责,防夜惊 晚上不宜责备孩子。中医认为儿童脏腑娇嫩,神气怯弱,容易受到惊吓而神乱不已,你可能会发现,小孩子突然听到巨大的声响就会大哭,就是这个原因。临睡前,责骂孩子,更容易让孩子的“心神散乱,夜不能寐,夜啼夜惊”,孩子可能会因为情绪不好而烦躁、迟迟不能入睡,或是半夜被噩梦惊醒、苦恼。 夜间睡眠是儿童的大脑神经等发

    标签:家庭教育
  •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处理 “哥哥请让着妹妹”的说教太老套了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处理 “哥哥请让着妹妹”的说教太老套了

    四年前,我还没有二宝,那时有人问我,要不要再生一个,我就毫不犹豫地点头称“是”。当然啦,一个孩子太孤单了,如果有可能,Why not?! 但是,现在,如果再有人问我的意见,也许我会小心翼翼地说:“再生一个当然好,但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两个宝宝的家庭可真的不是1+1=2,而会是1+1>100,哇咔咔,吓着了吧?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落地,越来越多的二宝家庭出现在我们身边:有的是爸爸妈妈一人拉着一个,有的是妈妈挺着大肚子还带着大宝到处去,还有的是父母带着小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负责大宝。二宝父母的骄傲写在眉目之间,当然也是走到哪里都被羡慕的眼光包围。当然当然当然,二宝家庭家里的欢乐放大了不知多少倍,可是两个宝宝也给新一代父母带来了新的挑战。二宝家庭的焦虑与困惑,恐怕只有身处其中的父母才会深有体会。 我,作为

  • 如何让孩子学会公平、不贪心?
    如何让孩子学会公平、不贪心?

    「不公平厌恶」是一个心理学专有名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自己得到的较少而产生厌恶情绪,即Disadvantageous-Inequity Aversion,简称DI。另一种是对于自己得到的较多而产生厌恶情绪,即Advantageous-Inequity Aversion,简称AI。 12个月大就有「公平」概念 早在2003年,美国心理学家莎拉•布洛斯南(Sarah Brosnan)和弗兰斯•迪瓦尔(Frans de Waal)就从实验中发现,小孩自12个月大起就有「公平」的概念,「因为自己得到的较少而产生厌恶情绪」更是所有人类,甚至猴子、猩猩、老鼠等动物共同的天性。 但是,「因为自己得到的较多而产生厌恶情绪」则是社会化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布莱克(Peter Blake)、凯萨琳•麦考利夫(Katherine Mc

  • 爸妈离婚了!「4不」守护孩子快乐成长
    爸妈离婚了!「4不」守护孩子快乐成长

    多数孩子殷殷期待的过年,对离婚或分居家庭的小孩却是一大压力来源。 爸妈离婚分居!3成孩子陷入高度痛苦中 离婚或分居家庭子女不单单会在农历新年时刻遇到烦恼,当父母的关係开始出现裂痕,孩子可能就天天置身于「两难」的处境裡。儿福联盟公布「2016离婚/分居家庭子女心声调查报告」,结果发现在离婚或分居家庭中,29.4%孩子觉得高度痛苦(7~10分);其中有16%孩子的痛苦指数为10分,达极度痛苦的程度。痛苦指数由低到高,满分为10分。 多数孩子殷殷期待的过年,对离婚或分居家庭的小孩却是一大压力来源。同一份调查显示,在离婚或分居家庭中,43.3%的孩子不喜欢亲友在过年或长假时问东问西,例如询问与小孩同住父/母的感情状况;21.9%的孩子觉得无法依自己的意愿去哪个家;20.3%小孩烦恼离婚或分居的家长过年「碰面又吵架」。 离婚/分居家

    标签:单亲家庭
  • 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之间这几件事千万不要做!
    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之间这几件事千万不要做!

    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我们买不起” “我们买不起”好像是许多家长挂在嘴边的话,孩子想买什么时候,就这么一句话挡回去,还觉得挺好用。但孩子是敏感的,很小就会察言观色,这句话会让他误以为家里真的没钱,变得胆怯、自卑。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冷战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冷战,使孩子活在一个负能量的环境中,会让他缺乏安全感,影响到以后的性格发展,变得自我否定、性格内向且压抑。这类孩子也最容易产生暴力倾向,长大后容易走入歧途。 不要当着孩子讲别人坏话或隐私 大人在讲别人坏话、泄露别人隐私时,可能觉得孩子听不懂,也就不用刻意回避孩子。其实孩子明白那些是不好的话,并会不分场合的将他听到的话讲出来,比如“阿姨,我妈说你胖的像头猪”之类。孩子童言无忌,所以大人讲话时一定要注意。 表达爱,

  • 在孩子面前吵架 会破坏亲子关系?
    在孩子面前吵架 会破坏亲子关系?

    一、在孩子面前吵架的不良影响 1、影响心理健康 当孩子看到妳们激烈或是定期的吵架,这可能会有一个长期的、损害心理健康的影响。此外,这样的衝突可能会造成孩子突然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像是焦虑、抑郁、自卑感、失眠和恐惧。 2、内疚于选边站 当妳们在孩子面前吵架,他们会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选边站。妳的孩子会想要爱妳和妳的伴侣,但当他看到妳们一直吵架,他会混淆,如果需要选一边支持,会更让他内疚,产生压力。 3、感觉变不安全 家对孩子来说是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但是妳们的争吵可能会破坏他们在家裡和平和安全的感受。妳们的争吵会导致孩子很多的焦虑和压力,反而对家产生逃离感。 4、破坏亲子关係 妳们不断地争吵也会破坏他们和妳们的关係。对孩子而言,妳们是榜样,妳们的争吵可能会动摇他们对妳们的形象。孩

    标签:家庭教育
  • 聪明妈妈这样对待独食的孩子,爸妈们赶紧借鉴
    聪明妈妈这样对待独食的孩子,爸妈们赶紧借鉴

    这天爷爷奶奶有事情回老家,安安妈的朋友陈阿姨送来了孩子最爱的草莓雪糕。吃晚饭时,安安的独食暴露无遗。孩子把自己喜欢的雪菜拿到面前,不许爸爸妈妈和陈阿姨夹菜,不小心夹到了不喜欢的鱿鱼,很大方地“孝敬”给爸爸妈妈。看到陈阿姨匪夷所思的表情,安安妈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 晚饭后,陈阿姨回家了。安安叮嘱妈妈说,自己玩一场游戏后要吃草莓雪糕,待他尝了不好吃爸爸妈妈才能吃。类似的情形每天都在家里上演,安安妈压抑住愤怒,不吭声。 但是,当安安玩完游戏后打开冰箱,哪里还有草莓雪糕的踪影!“妈妈,草莓雪糕呢?” 安安妈淡定地坐下来,然后让安安也坐在旁边:“雪糕妈妈全吃了,来,坐下来我给你讲讲草莓雪糕的味道。” “草莓雪糕透着浓郁的草莓味道,甜而不腻,入口即溶。妈妈吃了第一口就想吃第二口,所以妈妈决定全部吃光,不留给你了……就这样一直吃呀吃

  • 一位"文盲"父亲带给女儿的天价课程
    一位"文盲"父亲带给女儿的天价课程

    起-关于生命力:人是这个自然界最具韧性的材料! 我爸,除了认识“东西南北中”外,几乎不识字。爸爸常说:“因为所以……”而非“因为……所以……” 据妈妈说,我爸以前是一个特别能吃苦、勤俭、品德好、浪漫、抽烟喝酒打麻将样样不沾的“N好青年”。 但从我们记事起,爸爸除了继续保留好的品德以外,抽烟喝酒打麻将样样都爱,“东西南北中”这五个字就是爸爸通过打麻将学的。如果满分是100分,我们给妈妈120分,爸爸50分。 没想到就这样一个不及格的爸爸,在去年3月份逆袭了!他用对病魔的抗争为我们赢回了一节跌宕起伏但价值连城的课。 2015年3月2日,我爸突发心梗,之后一个接一个并发症,曾让我们一次又一次陷入绝望的深渊。 造影,支架,肾功,电解质,透析,肝功,血常规,灌肠,肛管,凝六,B超,

  • 别以为夫妻冷战,孩子就不受伤
    别以为夫妻冷战,孩子就不受伤

    夫妻意见不合,未必是坏事。美国学术期刊《儿童发展》(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刊出最新研究指出,虽然爸妈之间破坏性的衝突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负面影响,但如果能用建设性的态度来处理夫妻间的衝突,反而能巩固孩子的安全感,并让孩子从中学习如何妥善面对衝突。 研究也发现,就算爸妈刻意避免吵架,或是以沉默不语代替大吼大叫,孩子也能感觉到父母之间意见不合。孩子是夫妻关係敏锐的观察者,爸妈意见不合的时候,他们马上就会知道,并且把爸妈处理衝突的方式看在眼裡。 美国圣母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卡明斯表示,父母不用逃避衝突,而要以正面的态度来处理衝突。夫妻之间要寻求一个方法,让彼此都能冷静、充分的表达意见,即使意见不同,也绝不可用侮辱性的字眼批评对方。在双方都充分表达意见后,再从中讨论出解决的方式。 心理学家、婚姻家庭治疗师

    标签:亲子关系
  • 陪孩子面对他惹的麻烦
    陪孩子面对他惹的麻烦

    儿子四岁时,跟狗玩把狗食打翻,饲料散落在杂草密布的泥土中,孩子一走了之、当做没发生这件事。 「儿子,如果你还想继续跟狗玩,你必须把掉在地上的狗饲料都捡起来,放回盆子。」 他见我语气坚定,不敢违逆,自己蹲在地上,开始一颗一颗捡饲料。但因为散落面积不小,饲料与杂草混合,需要不少时间与耐心。我站在远处,默默观看他的表情与举动。 「爸爸,你能帮我吗?」终于,他抬头望我,发出求助信号。 「我可以陪你一起捡,但是这件事情一定要完成。」 关于跟狗玩这件事,通常我是完全放任孩子,不管他爬进狗屋、丢皮球给狗追、让狗跳进池塘、跟狗一起在地上滚,弄得浑身上下脏兮兮,我都只会加油、不会责备。但是,把狗饲料打翻,却不善后处理,是一件不能允许的事。 逃避会养成习惯、责任必须从小培养,我的父亲从小这样

  • 像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带孩子,宝宝情商更高!
    像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带孩子,宝宝情商更高!

    让孩子多动手 中国爸爸妈妈,不喜欢孩子多动手的行为,连吃饭孩子端碗都会立马的阻止,基本都会说放那里,别动,爸爸或妈妈给你端,不利于孩子独立自主的行为的养成,会使孩子过度的依赖父母。 让孩子多做家务 孩子多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以及参与家庭活动的快乐,增加孩子的观察能力,理解大人的辛苦。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有利于情商的培养。 让孩子独立的玩耍 不要把孩子看的太紧,时时刻刻都把宝宝放在眼底下,也不让宝宝跟大一点的孩子玩耍,这是不对的,孩子独立的玩耍可以培养同其他小朋友独立交流的能力,以及处理彼此之间矛盾的能力。 让孩子多亲近自然 不要把孩子弄得跟自己似的,一下班就待在家里,看电视,看电脑,同时也不让孩子去外面玩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