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乳妈妈最孤单的时刻有哪些
    母乳妈妈最孤单的时刻有哪些

    从怀孕到生完孩子之后的母乳喂养,宝妈妈们是何其伟大。但是在母乳喂养中,宝妈们也会碰到一些特别孤单的时候。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开始喂母奶才六个月整,老公和家人也很支持喂母奶,但我还是深深感受到喂母乳的辛苦,跟偶尔会窜上心头的孤单感。可能有些人身边很多同样在哺乳、养育幼儿的妈妈朋友或是还没生小孩、也或许是早早退奶了几乎没有喂过几次母乳,那有可能不一定能理解喂母乳到底有什么孤单。 我算是比较年轻就结婚生子,身边熟识、同龄的朋友,结婚的都屈指而数;说真的,几乎没有可以敞开心扉,聊喂奶心事的朋友。 通常都是:不熟的不见得有机会搭上话聊,哺乳理念不同的又话不投机半句多,只会讲道理的又懒得多谈。 那种只会跟你说:你就多喂奶就多了,母乳最好不要放弃,不喂会回奶......只会说上述这些话的人,不叫做可以聊喂奶心事的人......

  • 宝贝多大断奶最好?为啥断奶不能是夏季
    宝贝多大断奶最好?为啥断奶不能是夏季

    在这个季节想给宝宝断奶的妈咪,都很是烦恼,宝贝要如何才能平稳地度过断奶期呢?对妈咪们来说,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断奶后的回奶也一样。从一般情况来讲,妈咪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授乳或宝贝长至1岁左右需断奶者,就应回奶。 断奶后的回奶有 “三要”和“三不要” 切勿采用传统的一夜胀退法 有的妈咪一说要回奶就做好充分的准备,琢磨通过什么方法,很快给宝贝断掉母乳。殊不知,回奶最好循序渐进,以不伤害宝贝和自己为基础。特别是对于依赖母乳很强的情况,快速断奶无论对宝贝还是妈咪,都是一种灾难。 ●宝贝精神焦虑,不愿吃东西,不愿与人交往、烦躁不安,哭闹剧烈,睡眠不好,甚至还会生病,难免影响健康; ●乳汁淤积成块,使妈咪疼痛难忍,营养丰富的乳汁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导致乳腺炎甚至脓肿形成而不得不手术治疗; ●经由这样的折磨,

  • 宝宝母乳喂养应该到几岁,其实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宝宝母乳喂养应该到几岁,其实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研究表明:坚持母乳喂养到2岁以后,宝宝的大脑发育更加完善,神经元触突也会发育更多,宝宝智商相对就会更高。而世界卫生组织给予母乳喂养时间一般是在2岁,我国卫生组织给予母乳喂养时间一般在18月。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小宝宝一般在6个月之后就会戒掉母乳,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采取这样办法。但是为宝宝健康发育一般建议在10月之后或12月时候给宝宝断奶比较为宜。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营养比例成分是任何配方奶和食物都无法比拟的。同时营养成分比例会随宝宝生长发育,不断变化组合。 其实母乳是自然赐给宝宝和人类最好的营养,自身条件许可的话,就应该坚持母乳喂养,不要随便给孩子断奶。咱们来听一听宝妈们都是怎么讲的: 小智妈妈:我家娃一直坚持母乳喂养2岁半,然后就自然断奶了。小智发育的很好,也很少生病,而闺蜜宝宝不到6个月就断奶了,现在她家

    标签:母乳喂养
  • 母乳不就是喂个奶吗?呵呵!
    母乳不就是喂个奶吗?呵呵!

    这一场硬仗感觉是击败关卡最后的大魔王,完成任务,长舒一口气。就这样取得胜利了吗?我想说,图样图森破。生出来的那个才是大BOSS好吗?! 当妈妈是个体力活加技术活,我们各自的大Boss设计了无数难题等着我们披荆斩棘,攻坚排难,勇往直前。宝宝刚出生,不会走路不会讲话,每天的生活就是吃拉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BOSS很好伺候,头一条,吃,就成为好多妈妈的难题。 很多人说,不就喂个奶吗?宝宝吃你就喂,有多难?!呵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最初6个月纯母乳喂养,并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是人类哺育婴儿的最理想方式。但我国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8%左右。其实97%的中国妈妈愿意喂母乳,但真能成功坚持的不到一半。因为,母乳真的不是“喂个奶”这么简单,母乳妈妈需要克服的困难比想象中多太多。 超越分娩的疼痛,只有母乳妈妈才懂 如果说分娩的疼痛指数是12级,那么,大概喂奶的疼痛

  • 妈妈哪些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妈妈哪些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虽然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都是最好的,但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前提是身体健康,如果妈妈出现以下状况,还是请暂停母乳喂养,以免因此以下这些因素,影响宝宝的健康,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喂母乳,以防传染给宝宝。   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炎等疾病时,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二、妈妈感冒发烧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可等病愈停药后再喂。   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份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三、患有消耗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以授乳。   一般情况下,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更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尽量坚持到宝宝四个月以后为宜。   四、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 4大常见的母乳喂养误区,你中了多少?
    4大常见的母乳喂养误区,你中了多少?

    误区一、“奶太清”代表母乳没营养? “奶太清”而推断母乳营养不足的理由,也不要轻易认为母乳不够,应观察婴儿生长。一定要使用婴儿生长曲线,直觉不一定准确。喂养过程是为生长结果提高保障,只要生长结果正常,纯母乳喂养就要坚持。再有,婴儿频繁哭闹并不一定是饥饿所致,有可能是肠绞痛,可咨询医生,采取相应干预。 误区二、母乳不足,也不要轻易断奶 混合喂养虽然不如纯母乳喂养好,但还是优于纯奶粉的“人工喂养”。有的妈妈觉得反正母乳不足要加奶粉,那不如干脆断奶只吃奶粉。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对的,母乳量即使再少,对宝宝的成长也是有益的,不应该轻易放弃。 误区三、母乳喂养,要加VD和DHA吗? A:纯母乳喂养儿只需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至于其它营养素都应通过妈妈乳汁获得,包括钙、DHA等。母乳喂养的妈妈应尽可能均衡饮食,建议每周至

    标签:母乳喂养
  • “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母乳真的只适合喂到6个月吗?
    “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母乳真的只适合喂到6个月吗?

    母乳喂养坚持多久合适,很多人心里都没有谱…… 有的人听说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有营养了,直接给孩子改喂配方奶,加上不少奶粉等母乳代用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地宣传,坚持母乳喂养的人就更少了。据统计,我国6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不足40%,难道母乳真的只适合喂到6个月吗? 很多人认为母乳6个月没有营养,是基于此时开始添加辅食做出的判断。事实上,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母乳没有营养了,只是说孩子需要更多的营养而母乳不能满足了。 如果您家的孩子一直是配方奶喂养的,6个月的时候一样要添加辅食,来补充宝宝所需的营养素。配方奶会针对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作出相应的比例调整,但都只是尽可能模拟母乳。奶粉中仅含有约60种营养成分,而母乳含400多种成分,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甚至每一滴的成分都会有所不同,会随着宝宝月龄增加而改变,与宝宝的需要相适合。

  • 母乳喂养的几个误区及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的几个误区及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对新妈妈和宝宝来说,都很重要,要想成功的进行母乳喂养,新妈妈最好事先知道一些相关知识,比如本文中列出的,母乳喂养的几个误区及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有哪些益处   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适合新生婴儿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盐、钙、磷,足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哺乳可以减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哺乳还能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   母乳喂养常见误区   在进行母乳喂养,常常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应加以注意。首先,婴儿应早开奶,除特殊原因外开始喂哺时间不

  • 母乳喂养,怎么样有效率的挤奶呢?
    母乳喂养,怎么样有效率的挤奶呢?

    母乳喂养,怎么样有效率的挤奶呢?产后妈妈如果无法亲喂母乳,该如何挤奶?无法亲喂奶是多少宝妈的痛,接下来看看下文吧。 虽然已经介绍过很多亲喂的好处,比如可以增加亲子关系,促进奶量的分泌,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职业妈妈,所以亲喂上有一些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挤奶准备,所以很多妈妈会问,怎么样有效率的挤奶呢? 妈妈们可以稍微思考一下自己一天的行程,当然建议在一开始生产完,坐月子的时候,可以每隔3-4个小时就挤一次,这样能让奶水足够的分泌。 慢慢的有效增加奶量才足够提供宝宝吃,而宝宝到了2-3个月,涨奶的情况减少,就可以稍微拉长挤奶的时间,当然一方面也是不要让自己过度劳累,太累对于母乳分泌是有影响的,所以建议妈妈们可以配合工作时间,安排一个空档来挤奶,比如早上起床出门前先挤几次,中午休息的时候,下班前后,以及晚上大概四次,这个差不多是孩子三个月的时

  • 95%的宝宝都遇到过这两个喂养问题!
    95%的宝宝都遇到过这两个喂养问题!

    吐奶和溢奶是新生儿喂养比较常见的两个问题,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宝妈一定要分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一般来说吐奶的量比较多,溢奶则量少,宝宝只溢出一、两口奶。 吐奶不代表我不是吃货! 吐奶通常发生在喂完奶不久或半小时之后,因为新生宝宝的胃部发育还不完善,导致喝进去的奶比较容易返流,从而形成吐奶,不过以后随着宝宝胃部发育得越来越完善,这种情况是会慢慢缓解的。 为了防止宝宝发生吐奶,宝妈平时在喂奶时就要多多注意,菌菌总结了以下解决方法,快记下来吧! 解决方法 少食多餐,让宝宝的肠胃逐渐适应。 母乳喂养一次10-15分钟,听到宝宝大口吞咽即可。 奶粉喂养的宝宝尽量不要平躺着喝奶。 喝完奶后及时“拍嗝”。 我家宝宝还花式吐奶呢,吐的跟豆腐渣儿似的,这是为何? 咳咳,我

  • 宝宝常吐奶怎么办?这六招你知道吗?
    宝宝常吐奶怎么办?这六招你知道吗?

    吐奶或溢奶是新生儿和婴儿很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吐奶是生理性的,较严重的吐奶有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表现。 对于一岁以下的宝宝,生理性吐奶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常见于 4~6 月龄的宝宝,这和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有关,不需要特别治疗,且会随宝宝长大而减轻。 一般在 6~8 月龄后溢奶次数就会减少,在 1 岁左右溢奶大部分会消失。 为什么会吐奶? ▲孩子一哭闹就会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比较特别比较少见的一种状况,因为每个人呕吐的反射敏感性不一样:有一些人容易吐、有一些人不容易吐,这个跟他的呕吐反射、跟他的咽喉反射也有关系。因为哭的时候可能他会哭得比较剧烈,哭的情况下他可能会短时间屏住呼吸,屏住呼吸的话 哭完之后他也会要用力吸气。另外,张开口来哭的情况下他的咽喉会引发呕吐反射,这个病人估计他本身比较敏感。另外

  • 母乳喂养不需要定时定量
    母乳喂养不需要定时定量

     母乳喂养不需要定时定量   母乳喂养不需要定时定量,要根据宝宝的愿望和妈妈奶胀的情况来安排,宝宝想吃就吃,想吃多久就吃多久,妈妈只要感到奶胀就可以喂。这样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胃的容量和奶的需要量增加,妈妈分泌的奶量也随着增加,以满足宝宝的需要。只有按需哺乳,才能保证宝宝的营养供应。   宝宝是伴随着水、葡萄糖、脂肪的储存而诞生的。最初几天,少量的初乳完全能满足需求。之后只要坚持喂养,让宝宝频繁地吸吮,母亲奶量就会越来越多。宝宝一降生就会哭,这是正常现象。有的妈妈总是担心宝宝的啼哭是因奶水太少而导致的,因此采取一些错误做法,如采取加糖水、牛奶等做法,结果反而可能会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轻挠小脚心避免宝宝一吃奶就睡   正常情况下,只要母乳充足,宝宝可以在4~5分钟内吸进80%的奶水,10分钟几乎能将一侧乳房的乳汁吸空,宝宝就安然入睡了。但是,有的宝

  • 孩子多大开始断夜奶?错过了这个时间再进行就难了
    孩子多大开始断夜奶?错过了这个时间再进行就难了

    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害,用在孩子断奶这件事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想开始就果断的进行,否则最后自己和孩子都不好过。 有位宝妈向我询问如何断夜奶,宝妈在儿子9个月时开始断夜奶,但是自己太心软了,持续了三个月还没断,主要是宝宝一哭就心软,最后也就不断了,后来也为此受了不少苦,现在孩子快一岁半了,不得不给孩子断了,正为此发愁呢。其实像宝妈这样的人很多,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啊。 孩子什么时候断夜奶最合适? 一般来说,宝宝在6个月时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宝宝的营养除了能从母乳、配方奶粉中摄取,还会从辅食中获得,这样一来宝宝摄取的营养就更加多样和丰富了,而且腹饱感很足,晚上的时候不会太容易饿,这个时候,可以开始给宝宝断夜奶了。夜奶坚持的时间太长,宝宝易长龋齿,夜间频繁起来也会影响身体发育,而宝妈也会睡眠质量极差,夜奶坚持的越久,孩子依赖性越大,将来更不容易断掉

  • 母乳喂养的3个重点指南
    母乳喂养的3个重点指南

      母乳喂养对妈妈和宝宝的好处都非常多,因此,每个妈妈都应该重视起母乳喂养,在此,亲亲宝贝小编就整理出母乳喂养的3个重点指南,分享如下,以供新妈妈们参考:   正确喂养姿势:   妈妈完全地放松自己,以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哺乳时可以多运用抱枕或被子来支撑自己或宝宝。让宝宝靠近妈妈,脸面对妈妈的乳房,鼻子正对着乳头。宝宝的头、脖子与身体成一直线,宝宝的肚子紧贴着妈妈的肚子。如果是新生儿,妈妈应托着宝宝的头、肩膀及臀部。   妈妈可以用手夹住乳房轻轻碰触宝宝的上唇,等宝宝嘴张得很大,很快地抱宝宝靠近乳房(并非移动妈妈的身体),让宝宝同时含住乳晕与乳头,而非只含住乳头。   哺乳期禁用药物:   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乳婴产生作用,尽管有的

  • 关于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
    关于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

    近今年,国家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但这些母乳的谣言似乎威力更大。 据调查显示,我国的母乳喂养率仅有27.8%,和国际平均水平38%相差甚远。 母乳喂养率这么低,与这些谣言的“贡献”肯定是分不开的! 01 胸小的妈妈,没有奶 不少妈妈坦言,当初没给宝宝喂母乳,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自己的胸偏小,奶水不够宝宝喝,怕饿坏宝宝。 母乳的多少,常常受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宝宝开奶的时间早晚有关; ②宝宝是否充分吸吮; ③妈妈对母乳喂养的自信心。 没有胸小奶少这一说法。再说了,胸的大小是由脂肪多少决定的。而分泌乳汁是由乳腺组织来完成的。 02 来月经时的奶水有毒 有不少地方都有这说法,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但来月经时的奶水真的有毒吗?你

  • 成功母乳喂养的几个小经验
    成功母乳喂养的几个小经验

      新妈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就为新妈妈们分享一些成功母乳喂养的小经验,希望这些小经验能帮助到新妈妈,一起来了解下吧。   有自信心   在孕期,孕妈妈不应穿戴有硬托的乳罩,会影响乳房的淋巴回流,影响孕期的乳房发育;孕末期时,孕妈妈就要经常的清洗乳头,使乳头具有韧性,为将来哺乳做好准备。只有有了母乳喂养的信心,才能在将来母乳喂养过程中克服困难,争取母乳喂养的成功。   产后早吸吮   分娩后30分钟内应该积极的开始给孩子进行产后的早吸吮,这种早吸吮有利于母乳的及时排出,刺激母亲分泌乳汁。这是在医院当中完成的,医生护士应该不嫌麻烦的积极促使母乳喂养成功。如果医生护士不做早吸吮,新妈妈自己应当提醒医护人员协助完成。如果没有早吸吮,回到休养室后应该马上给以乳头吸吮,这是个负责任的母亲应该做的。   正确的含接姿势   新妈妈无论躺着还是坐着姿势都要放

  • 那些很重要但你却不知道的母乳冷知识
    那些很重要但你却不知道的母乳冷知识

    昨天去听了一个母乳讲座,又加深了我对母乳的了解。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母乳的忠实粉丝,我无限量支持母乳,也努力把母乳的好处分享给所有朋友。 母乳喂养一点都不难。只是难在别人的嘴里,难在自己的信念里。 下面的母乳知识,每一条,都如此珍贵,每一条,都能激起你满满的喂奶斗志! 母婴之间的肌肤接触。 生命的最基本生理需要:氧气、温暖、营养和妈妈的身体。所以,刚出生的宝宝,一接触到妈妈的身体,就感觉无比安全。 跟母亲的肌肤接触,使得婴儿呼吸、心率、体温稳定。 妈妈的皮肤就是婴儿最安全的港湾。 现在越来越多医院都有这样的做法:宝宝一生出来,脐带还没剪掉,就先把小婴儿放在妈妈胸口前,紧贴着妈妈的皮肤,听着妈妈的心跳声,小婴儿一出生就获得了跟在子宫里一样的安全感。

  • 喂宝宝母乳要注意了,这样几种情况不适宜喂宝宝!
    喂宝宝母乳要注意了,这样几种情况不适宜喂宝宝!

    很多宝妈选择了母乳喂养,希望给宝宝好的营养以及很强的抵抗力,但是宝妈们注意了,这几种情况下,母乳不适宜喂宝宝! 不适宜给宝宝喂奶的时机 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们要注意啦,妈妈的乳汁会随着身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同一天的乳汁也会有一定差别,有些时候的乳汁不适合喂给宝宝。如: 生气时不宜给宝宝喂奶:妈妈生气时,最好不要给宝宝喂奶,因为生气会使体内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容易使宝宝长疮或生病。所以,有些妈妈一边吵架一边给宝宝哺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妈妈们如果生气了,最好等到情绪平和下来再给宝宝哺乳。 运动后不宜给宝宝喂奶:妈妈在健身、疾步快走、性生活等剧烈运动后,身体内也会有热毒,最好不要立即给宝宝哺乳。这时候的乳汁就是中医说的“热奶”,宝宝吃了这样的“热奶”后,容易精神紧张、烦躁不安,严重时还会引发消化功能絮乱。所以,妈妈们在运

  • 婴儿溢奶、吐奶怎么办?
    婴儿溢奶、吐奶怎么办?

    婴儿的吐奶现象简单来说分为溢奶和吐奶两种。没有呕吐动作,只是随打嗝、腹部或全身用力等出现的没有痛苦表情的奶液反流甚至流出口腔的现象称为溢奶。伴有呕吐现象,且有痛苦表情的称为吐奶。这样分类的话,绝大多数婴儿出现的是溢奶,属于发育中的现象。 在婴儿频繁溢奶的阶段,家长要做好护理。只要婴儿在溢奶时不伴哭闹、咳嗽等现象,溢奶后进食正常,生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基于溢奶的机理,对溢奶明显、次数多的婴儿,家长应通过体位疗法来使溢奶现象得到缓解。家长可以在婴儿吃奶后让婴儿保持相对右侧立,将婴儿床头抬高15~25度,以使婴儿全身处于15度斜坡面上,这样做就可以有效减少食物反流。吃奶后给婴儿拍嗝也有助于减少溢奶的发生。给新生儿拍嗝,对绝大多数新手父母是件难题。如果家长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办法:大人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以免

  • 新妈妈须懂婴幼儿饮食文化
    新妈妈须懂婴幼儿饮食文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妈妈一边哺乳一边看电视;或一边哺乳,一边吃饭;还有的母亲随便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嘈杂的公共场所给婴儿哺乳;更有甚者,明明孩子正香甜地吃着奶,母亲却因有事而强行扯出孩子口中的乳头……凡此种种,均会有碍母子情感的交流,影响孩子对母乳营养的吸收。其实,对婴儿来说,同样需要良好的饮食文化。那么,哺乳的母亲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别边看电视边哺乳 母亲的低声细语对婴儿的视觉和听觉都是一种刺激,尽管婴儿还听不懂母亲的语言,但能从母亲的音容中分辨喜怒哀乐。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婴儿在吸吮乳汁时,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注视母亲的面孔,潜意识中想和母亲交流。但如果母亲一边哺乳,一边看电视,就忽略了与孩子情感交流的机会。宝宝接受的是电视里嘈杂的声音,却听不到来自母亲的柔声细语,看不到母亲温馨的微笑,无疑会阻碍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