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一岁以下婴儿发病率尤高。除了先天因素(早产、双胎、大体重、先天畸形等)外,绝大部分营养不良是因后天喂养有问题,尤其是辅食添加不合理所致。 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消化器官很娇嫩,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时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功能。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儿消化功能的负担,消化不了的辅食不是滞留在腹中“发酵”,造成腹胀、便秘、厌食,就是增加肠蠕动,使大便量和次数增加,最后导致腹泻。 有些父母认为奶制品营养够丰富,不给孩子及时添加辅食。殊不知,孩子已长大,对营养、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奶制品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合理添加辅食了。同时,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已逐渐健全,味觉器官也发育了,已具备添加辅食的条件。四个月是添加辅食最适当的时机,一旦错过,孩子以后有拒绝辅食的可能。
不少家长认为,如今条件好多了,孩子又是独根独苗,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家长尽其所能,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使孩子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必要、合理,这容易造成孩子处处以自己为中心的优越感。 其次,无限制地赞美、恭维孩子。如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夸他聪明、漂亮,或用赞扬的口吻鼓励他做的每一件事,甚至对他画得乱七八糟的图画,也说是杰作等等。 再次,从不要求孩子干他该干的事情。如害怕孩子哭闹,以致孩子养成习惯,大事小事皆以哭闹相威胁。另外,乐于为孩子排除一切障碍,只要孩子提出,总是助他一臂之力,使孩子把你为他做的一切看成是天经地义…… 显而易见,这无论是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以后的成长,都是极为有害的。如当他进入幼儿园后,就会发现,
电视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亦是现代人娱乐生活中未曾缺席过的要角。对学龄前的孩子而言,电视仿若神奇百宝箱,提供了瞬息万变的声光刺激;对家长而言,则是烦恼的来源,面临的是各种棘手问题,诸如:是否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哪些节目是可以看的?当孩子离不开电视,引爆亲子间攻防大战时该怎么办? 本篇专访了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助理教授陈若琳老师,她将以身为人母的实战经验,辅以专精的儿童与家庭领域的学术理论,提供给家长有效的方法,如何让电视在不戕害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之下,有效提高对幼儿的正面影响,并且避免为亲子大战的导火线。 降低手足“比较”有技巧 孩子该看电视吗?这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但是该不该看,是成人在讨论并重视而已,在这个电视普及率已接近百分百的社会里,只有很少部份的孩子会在成人的刻意限制下,没有接触电视的机会。 孩子
1.体重的测量方法 测量1个月~1岁以内儿童的体重仍最好选用杠杆式秤,如钩秤、磅秤等。该阶段儿童体重的测量方法与新生儿期测量方法基本相同,则是体重计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具体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儿童磅秤测量:这种磅秤的最大称重量一般不超过50千克,测量时将小儿平躺于秤的卧板上;6~7个月以后的小儿如果能坐,也可坐在磅秤的座凳上进行测量。 ②用婴儿布兜兜起来测量:测量方法同新生儿的测量,钩秤应选用最大称重量稍大些的秤以满足测量的需要,但最大称重不超过20千克。 不管是用上述哪种方法称体重,称好体重后仍需要适当扣除衣服等的重量以得到小儿的净重。 2.身长的测量方法与新生儿期的身长测量方法相同。
男人都渴望有个一米八的好个头,女人也希望自己个子高挑苗条。这可不是通过主观努力能达到的,这必须从婴幼儿做起,必须在生长发育期间,通过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运动等途径,为孩子长高创造有利条件,不为孩子留下个矮的遗憾。怎么做才能使孩子长高呢? 一、不能挑食: 人的长高过程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婴幼儿时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个时期促进长高营养是基础。要给孩子多吃些富含各类营养的食物,如豆类制品、蛋、鱼虾、奶类、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A以及钙等无机盐的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钙,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的钙质和鱼肝油,这对长个子是很有益处的。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健美专家常说“孩子睡得好,长得高”。科学家们发现,生长激素出现分泌高峰是在孩子睡眠时——在晚十点以后,而且持续较长时间。希望孩子长个子,一定要在晚上十点以
睡眠对于0——6岁的幼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良好和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幼儿身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且能促进幼儿智能的开发和提升。可是很多爸爸妈妈们却总是头疼这样的问题: “我的宝宝晚上精神特别好,玩到11、12点还不肯睡觉,怎么办?” “我的孩子3岁了,不喜欢睡午觉,所以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真让人伤脑筋!” 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宝宝正确的睡眠习惯,让宝宝乖乖睡觉呢?以下6个策略,不妨试试! 第1:晚餐时间要固定 幼儿的晚饭时间最好是晚上5:30——6:00,这样吃完饭后,他可以玩1个小时,7:30就可以准备睡觉,8点钟左右正式上床睡觉。 但由于现代父母工作繁忙,下班晚,就算7点回到家,8点左右才能吃饭,孩子跟爸爸妈妈玩玩弄弄,最早也要9、10点钟才睡觉。这种父母回家晚、吃饭晚、玩得晚,而造成孩子晚睡的情况,并不利
关于学步车,有多方面的意见,从目前的报道看,似乎反对的意见较多。对于学步的宝宝来说,学步车有利有弊。 利 1.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使宝宝克服胆怯心理,成功独立行走; 3.比宝宝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学走路更不易摔跤; 4.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家长(不必夹着、扶着、拉着宝宝学走路等)。 弊 1.把宝宝束缚在狭小的学步车里,限制了自由活动空间; 2.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在正常的学步过程中,宝宝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学会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让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宝宝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增强其自信心很有好处,而学步车没有这一功能。 3.增加了宝宝学步的危险性。一些爸妈常将宝宝搁置在
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宝贝来说,吃饭无异于一场“战斗”。妈咪千万别期望宝贝一夜之间掌握吃饭的技巧,更不要为了让宝贝保持整洁而限制宝贝尝试自己吃饭。在宝贝学习吃饭的过程中,混乱是不可避免的。接受混乱,看淡混乱,通过改变环境来控制混乱,妈咪能做的就是这些。 卡拉的武器 令人亢奋的晚餐结束后,望着餐桌上那摊凌乱不堪的盘子、碟子,霍利筋疲力尽地倒在扶手椅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小狗史努比讨好地蹭了过来,抬起头望着霍利轻轻地吠叫几声。霍利甚至没有低头看看史努比,就习惯地将手伸出去抚摩它那光滑柔顺的毛皮。一种怪异的感觉通过霍利的指尖迅速传至霍利的大脑。霍利诧异地低下头来看着史努比。向来被霍利打理得很“绅士”的史努比此刻像刚刚从垃圾堆里挣扎出来,米饭、黄油、番茄酱布满全身,一副落魄的模样。 这可太奇怪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霍利突然想起刚刚孩子们在餐桌上不同寻常的欢
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医学观察,一个孩子在一年内往往反复发生感冒数次之多,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容易感冒。有些父母在对待小儿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时候存在很多误区,专家特别提醒父母注意。 错误观念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尤其在幼儿,特别在一岁以下,常会听到鼻子有呼噜声,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随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当然也是痰的一种表现(呼吸道分泌物)。而妈妈们担心宝宝感冒了,其实多半是多虑的。因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积过多、慢慢干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现象,尤其是没有发烧、活动力等变化时,更不必担心,只要养成好习惯,每天固定清洁好鼻内分泌物,便不会有以上情况发生了。 至于什么情况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当医师发现有鼻腔内发炎,即发红、肿胀,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时,才能下此诊断。 错误观念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
龋齿患病率与牙齿的氟含量有密切关系,氟含量过多或少对健康都没有好处。一般来说,孩子的牙氟含量要明显低于成人,龋齿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成人。防龋首要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含氟牙膏可提高牙的抗龋能力。但是在为孩子选用牙膏时,家长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 牙膏的含氟量不能太高 据调查,2~4岁儿童只要每天刷牙两次,他们在不自觉中咽下牙膏的含氟量就已足够非缺氟地区儿童每日的氟需要量,加上每日从饮食中摄入的氟,如此摄入的氟过多,就会潜伏氟斑牙的危险,所以儿童不宜使用成人牙膏,而应使用含氟量较低的儿童牙膏。 *避免薄荷添加剂 含有薄荷添加剂的牙膏儿童不易接受,故不宜选用。 *慎
母亲生下孩子后,最急切的是想知道孩子是否健康正常。那么,新生儿怎样才算正常呢?其标准如下: (1)呼吸:新生儿降生之后,先啼哭数声,随即开始肺呼吸,生后头两周(安静时)每分钟呼吸为40~50次,超过60次则为异常。、 (2)脉搏:新生儿脉搏较快,安静时每分钟为120~140次,如超过160次则为异常。 (3)体温:新生儿正常体温为36~37.5℃,低于35.5℃或高于37.5℃者为异常。 (4)体重:正常新生儿体重为3000~4000克,如低于2500克,则应按不成熟儿护理。 (5)大便:出生1~2天,婴儿大便呈墨绿色,粘稠无味,称为胎粪。喂奶后,大便逐渐转为黄色或金黄(母乳喂养)或淡黄色(牛奶喂养)。颜色不正常或24小时内不排便者为异
什么是喂养最佳年龄,什么年龄预防近视眼最佳,年轻父母极为关注这些儿童保健问题。根据临床实践,专家提出了儿童保健的几个关键期,年轻父母应好好把握。 喂养最佳年龄 不少儿童患有程度不同的厌食症, 父母为此苦恼不堪,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进食关键期的喂养。所谓进食关键期,具体是指孩子出生后4-7个月间。此间若能合理添加水果、蔬菜、蛋黄、米粥等辅食,给其食欲的发展以良性刺激,则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预防近视最佳年龄 研究表明,10-13岁是近视形成的高峰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防范: 一是补充营养,除蛋白质、维生素外,钙等元素已被证实为眼球发育的必需物质,牛奶、豆制品、动物肝脏、牛肉等也是儿童必需食品; 二是限糖,糖
头围是反映头部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测量头围时应以卷尺取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头后面最凸起处(枕后隆起处)绕头一周的长度。头部的发育与体重、身高相似,年龄越小,发育越快。 头围 头围是反映头部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测量头围时应以卷尺取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头后面最凸起处(枕后隆起处)绕头一周的长度。头部的发育与体重、身高相似,年龄越小,发育越快。出生时头围约34厘米,前半年增长较快,约8~10厘米,后半年约增加3厘米。到1岁时头围一般46厘米,2岁时48厘米,5岁时可达50厘米,15岁时可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平均54~58厘米。头围可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头围过小见于大脑发育不全及头小畸形。而头围过大则见于脑积水。 胸围 新生儿的胸部呈圆筒状,前后径与横径相差无几,随着年龄的增长,横径增长较快,前后径增长较慢,逐渐形成成人
中国人喜爱喝茶,因为茶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鞣酸、叶酸、维生素、烟酸、蛋白质及矿物质等,其他还有茶碱、咖啡因等。所以,适当地喝茶,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但是,给婴幼儿喝茶则另当别论。 给孩子喝少量的清淡的茶没有大的害处,但是如果婴幼儿经常喝茶,或喝浓茶,就会对他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 1、过度兴奋。茶中的咖啡因等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婴幼儿喝浓茶易出现睡眠减少、精力过剩、身体消耗增大,影响生长发育。 2、消化吸收障碍。茶中的鞣酸可以引起消化道粘膜收缩,并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凝块,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及食欲下降。小儿出现消化不良、身体消瘦。 3、导致铁吸收障碍及维生素B1缺乏,主要发生于所喝茶水过浓时。 4、过度喝茶,还会因水分过多,加重心脏的负担。 因此,婴幼儿还是少喝茶为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得更高。 虽然身高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并且人的聪明才智、学识成就与身材相貌也没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更多的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到他们心目中理想的高度,或者更高一点儿。那么,孩子的身高能否如意呢?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长得更高一些? 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一个人的最终身高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身高的生长潜力,而后天的环境因素(如营养、疾病、运动和合理的生活制度等)则决定了生长的潜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般在良好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其成年后所到达的最终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身高。通常情况下,父母个高,子女也高,父母矮子女也矮。而且孩子身高的生长潜力与其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父亲与母亲的身高相近,则孩子的身高与父母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但是如果父母双方中有一个
新生儿一天内要经常换衣服,所以要为孩子准备足够的衣服。 ●如果衣物上有大小号的说明,一定要保证孩子至少可以使用两个月的时间。孩子不会在意略大一些的衣物,实际上略大一些的衣物更为合适,因为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长大。 ●购买可水洗的、不脱色的衣服。 ●保证你所购买的衣服不影响尿布的使用,换尿布时不用脱下很多的衣服。 ●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最好穿睡袍,这样换衣服时只需把衣服掀起来就可以了。 ●最好使用前面有较宽开口的衣服或有开领的衣服,因为孩子不喜欢穿衣服时被领子卡住面部。 ●前面开口的衣服,方便穿脱,无需在换衣时让孩子翻身。 ●衣服的材料应柔软、舒适、缝合处不能坚硬。购买前,检查领口的大小和腰围。给孩子买襁褓巾时,最好买棉质或羊毛绒的,一定要保证质地柔软、舒
●精细动作发育水平 在21个月龄具有的精细动作基础上,这个阶段又出现4个新的特点: 1.能一页一页地翻书。 2.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拿笔,而不再像以前大把抓握,出现比较成熟的握笔姿势。 3.盖紧瓶盖:能盖紧或拧紧瓶盖,而不仅仅是盖上了事。 4.搭积木:能搭高7块,并且不倒下来。 ●居家测试方法: 大人用玻璃丝穿过扣眼,并用另一只手将线拉出,然后,鼓励宝宝去做,观察他的反应。 贴心提示:如果宝宝能将玻璃丝穿过扣眼,并用另一只手将线拉出即为通过。 ●促进发育方法 1.滚球 大人和小朋友相对蹲在地面,大人将皮球滚给宝宝,然后宝宝再将球滚回,通过游戏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训练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2.摇摇拍拍 准备一个小铃铛,大人先示范做拍或者摇铃铛的动
各月龄儿童的身长正常参考值如下: 1.男童:个月时,身长平均为58.1厘米,大于63.2厘米为过高,小于52.9厘米为过矮。3个月时,身长平均为61.1厘米,大于66.4厘米为过高,小于55.8厘米为过矮。 2.女童:2个月时,身长平均为56.8厘米,大于61.6厘米为过高,小于52.0厘米为过矮。3个月时,身长平均为59.5厘米,大于64.5厘米为过高,小于54.6厘米为过矮。 如果小儿身长为过高或过矮,则应到医疗保健部门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异常情况。
有许多做母亲的,因为自己的孩子开口说话比别的孩子晚,整天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母亲会抱有这样一些茫然而侥幸的想法:“(孩子)以后肯定会有显著的好转”、“孩子他爸小的时候开口说话就比较晚,孩子大概是随了他爸吧”……。有一些母亲甚至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别看孩子现在说话晚了些,可这样的孩子将来反而会更聪明”。 其实,当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显得比较缓慢的时候,不论是过分的担心,还是过分的放任不管,都是非常有害的。那么,如何才能判断出,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发育上是否有什么大的问题呢?以下的一些提示和方法或许会对你有用。 1)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孩子在和别人对眼神、模仿别人的行动及其他各种“非语言性表达能力”的发育方面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你就可以不必为这个问题过分担心了。相反,如果你的孩子在“非语言性表达
用母乳给宝宝洗脸民间流传有用母乳给宝宝洗脸会使婴儿的面部皮肤白嫩的说法。可是,这样做并不科学,因为母乳会加速婴儿皮肤上细菌的繁殖,使婴儿的皮肤产生红晕或小脓包。 捆扎“蜡烛包”不少产妇认为将孩子捆扎起来能防止孩子受凉和“罗圈腿”的发生,其实,“罗圈腿”是由于钙缺乏所致,捆扎“蜡烛包”限制了婴儿的全身活动,不利于智力的发育。 过度摇晃婴儿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在手里不停地摇晃,或将孩子放在摇篮里摇晃,甚至将孩子向空中以使其乐。过度的摇晃会使孩子脑子受伤,变得反应迟钝。刚吃饱奶的孩子被摇晃还会吐奶,甚至呛入气管。 给孩子留影为了给孩子留下美好回忆,不少父母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给宝宝拍摄生活照片,殊不知,婴儿眼球的发育还未健全,过强的光束,即使1/500秒的闪光,也容易造成视网膜的损伤。 口对口喂食成年人会接触很多病原体,只是由于抵抗力较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