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教育资讯>教育热点>父母们对小学生活必须消除的4个认知误区!

父母们对小学生活必须消除的4个认知误区!

2018年08月17日 15:14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302
日历一页页翻过,距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对于上学,有兴奋,有紧张,有期待,有害怕。是的,他们就是即将步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

日历一页页翻过,距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对于上学,有兴奋,有紧张,有期待,有害怕。

是的,他们就是即将步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父母和孩子们就像立刻被纳入了一条全新的生活轨道,完全不同的作息时间、不同的规则和要求、表情严肃起来的老师、作业问题、磨蹭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父母和孩子的不知所措和手忙脚乱,而这些混乱,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入学前的准备不充分,另一方面则是父母的心理准备不充分,对于小学生活有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

而父母们是否有着充分的心理建设,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1误区一:分数

对于分数,父母通常有两种观点,

一是:分数不重要。

他们会对孩子说:分数并不重要,尽力就好。

父母给到孩子了一个评价标准,但是在学校的班级中孩子接受的是另外一套评价标准,而孩子更重视的是后者。

这样会让孩子失落、有挫败感,因为自己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成绩是不好的,而父母告诉我“尽力就可以了”,所以孩子会认为自己尽力也做不好。

该怎么说呢?可以补上一句:“妈妈知道你这次尽力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次没考好是什么原因。”

第二种观点是:分数最重要。

可能父母没有说出来,但是是潜意识的行为,表现就是将对孩子的评价直接和学习挂钩。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一个人自我评价体系的形成:

自我评价的形成最初依赖于:父母、老师、同学……如果学习成为环境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时,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单一,成绩好自我评价就高,成绩低自我评价就低,但是这样的评价是不客观的。

因此,我的观点是:

分数是重要的,分数说明了对知识的理解;

是否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分数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自我评价、社会地位、人际交往。

但分数不该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父母需要透过分数看到背后的问题,从而正确引导孩子解决他的问题。

2误区二:责任

终于上学啦!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父母只是需要检查作业。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

我的观点:

家庭教育是无可取代的,而且高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规划系统中,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所以学校和老师,是和父母一起来助力孩子成长的。

3误区三:注重管,忽略教

管:做什么;效率高;效果好;能力弱

教:怎么做;效率低;效果差;能力强

在刚刚上小学的孩子,很多父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更多的去管孩子,如不断催孩子早点做完作业早点睡觉、孩子总是做错父母直接就给个正确答案、孩子做得慢就越俎代庖……

却不知虽然管重要,但是教更重要。与其催孩子写作业,不如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孩子做错的地方,教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至于做得慢的孩子,更要陪孩子度过这段时期,找到慢的原因,再对症改进。

能力的差别从孩子三、四年级的时候就会明显体现出来了,之前以“管”为主的父母想放手、觉得该放手的时候发现孩子很费劲,能力弱。

4误区四:家校关系

良好的家校关系,直接决定着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感。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

据我的观察,一部分父母的角色就像是“传声筒”。他们负责传达老师的要求并坚持执行,老师批评父母也跟着批评,这样孩子会有被孤立的感觉。

而另一部分父母的角色则是“对着干”。父母横竖看不惯学校或老师的做法,而且还当着孩子的面表达出来,这会让孩子左右为难。

我的观点是:

建议刚刚入校的父母经常和老师沟通,多了解情况,也让老师多了解你的想法,了解孩子的特点,良好的家校关系非常重要。

这些误区,也正是孩子上小学前父母们必做的心理建设,做好了心理准备,摆正了心态,孩子的顺利入学已经成功了一半!下次我们来谈谈孩子要做哪些准备。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