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教育资讯>教育热点>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怎么引导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怎么引导

2018年10月10日 14:50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802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怎么引导?我家嘟嘟最近不爱洗澡,一说要洗澡了,就说“就不要,就不洗澡”。 爷爷开始在旁边念叨“现在什么都是就不要,就不洗澡,就不吃饭,就不睡觉”。后来爸爸强行抱着去洗澡,嘟嘟哇哇大哭。家长在想这是不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怎么引导?我家嘟嘟最近不爱洗澡,一说要洗澡了,就说“就不要,就不洗澡”。 爷爷开始在旁边念叨“现在什么都是就不要,就不洗澡,就不吃饭,就不睡觉”。后来爸爸强行抱着去洗澡,嘟嘟哇哇大哭。家长在想这是不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

我家孩子也是啊,我给他收拾玩具,他突然就哭起来,过来在我身上一通乱打,嘴里还说着“打你,打你。”

是呢,最近我家11也脾气大了,出去玩老抢别人的玩具,那天还把别人的手咬了两个牙印呢?我都头疼死了,说了她好多次不能咬人,不能抢玩具,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该怎么办呢?

又是一个周六,来心理所上课,几个妈妈在一起聊天,都为自己两岁左右的孩子最近的叛逆表现发愁。原来乖巧可爱的宝宝,怎么现在这么难搞呢?

一、传说中的terrible 2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那什么时候开始有自我意识呢?有一个很关键的能力作为标志,那就是自我再认,也就是通过镜子或者照片认出自己的能力。一旦宝宝有了这个能力,他的自我意识就建立了。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点红测试”,给宝宝的小鼻子上用口红画一个红点,然后照镜子,实验结果是:18个月前的孩子,不知道鼻子上的红点在自己的鼻子上,会去摸镜子,基本要等到宝宝18-24个月,才能意识到红点是在自己的鼻子上而不是镜子里的小孩鼻子上。也就是说,一岁半或者两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了,开始意识到“我是谁”。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论,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矛盾,也有其重要的发展任务。1.5岁到3岁之间,主要是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个时期,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父母往往要求儿童要符合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感,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矛盾。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嗷嗷待哺的小婴儿了,脱离了母婴共生的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可以走路、说话、进食等。正是因为这些技能的掌握,孩子不断地想要证明自己“我是一个独立的人” “我和你们不一样,我就是我”。“不要”“我”开始挂在嘴边,原来天真可爱的小宝贝,突然变成了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小怪兽,我们通常把这个阶段叫做“Terrible two”,大概在1.5到3岁左右。

关于2岁的孩子,美国儿科学会(AAP)总结如下:不断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开始出现挑衅行为;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思考;无法通过道理来沟通;从儿童心理发展学角度来说,这个阶段宝宝表现出来的种种叛逆行为其实是宝宝成长的一种表现,这个阶段里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开始想要自己的独立,开始发现自己可以做选择,可以影响别人的情绪,可以不再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小宝贝,于是,他/她会开始表达,会尝试挑战别人的权威、测试自己能力的边界。

孩子的自我发展和大人的规则要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就是让很多家长困惑的地方。讲了很多道理,可孩子好像没听见一样,有时候实在是生气,就对孩子大吼一顿,可是吼完自己又后悔。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论,2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最大的特点是自我中心。也就是儿童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所以尽管你讲了很多道理,其实都是对牛弹琴。

二、案例分析和策略

那在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以下从三个案例分析,提出一些办法和策略:

抢玩具

案例

去游乐场玩,有个小姑娘在玩厨房玩具。嘟嘟也走过去坐下,拿起玩具开始玩,小姑娘不乐意了,想把嘟嘟手里的玩具拿走,嘟嘟冲小姑娘学老虎叫,这是他表达自己想吓唬别人的一种方式。小姑娘有点害怕,站起来要走,嘟嘟看她拿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也爬起来,站到小姑娘面前伸手拦住小姑娘,嘴里叫着“红灯”。这是嘟嘟表达自己想要别人停止做他不喜欢的事情的一种方式,小姑娘被彻底惹哭。

行为解析

2岁左右的宝宝,玩得更多的是平行游戏,他们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像平行线一样没有交点,他们在熟悉以后会相互观察或者模仿。2岁后的宝宝同伙伴的交往会越来越多,但他们是对玩具或其他物体感兴趣,而不是对同伴感兴趣,所以这个阶段还是以物体为中介的同伴交往关系,最容易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

实践结果

以上的方法,都是在于暂时性的解决问题,但是并没有提供给孩子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孩子也许暂时性的减少了行为,但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社交方式,所以还是继续抢玩具。说教、训斥等,也是一种强化,反而有可能会促进行为。

那应该怎么处理小宝宝之间的这种矛盾呢? 以下几个方法亲测有效:

1)不必太在意+转移注意力

0-3岁的宝宝,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很好的表达自己,很多表达是通过动作来实现的。比如发生了争抢玩具的矛盾,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必太在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同时可以锻炼一下问题解决能力。如果矛盾升级,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三岁前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

2)语言引导

这个阶段,孩子的社交刚刚开始,语言发展还不成熟,还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和矛盾。这时候,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用语。对于经常抢别人玩具的孩子,可以教孩子学会请求: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交换一下玩具好吗?对于经常被抢玩具的孩子,可以教孩子学会拒绝:不要抢,我还在玩,我不玩了再给你玩。

3)交换玩具

这个阶段,孩子的物权意识还没有形成,会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交换玩具,告诉他玩具是别人的,如果想玩的话,就要交换。因为每个孩子的玩具都不一样,交换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很有效的。

4)正面强化

对于孩子好的表现,我们要给予正面强化,比如孩子和别人交换了玩具,可以跟宝宝说:“宝宝今天做的很好,和小朋友交换了玩具,你们两个都很开心,下次想玩别人的玩具,自己去交换,好吗?”(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对于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强化,就会促进好的行为。)

打人

案例

有一次小J在和小雨玩耍,小J手里拿着扇子,过去就在小雨头上拍了两下,小雨立马哇哇大哭。(2岁3个月)

奇奇一岁多的时候喜欢打人,打人有两种情况:1、大人的行为不符合他的期望 2、他做错事(可能沮丧或者害怕)或者看大人生气了。

行为解析

从婴儿后期开始,所有儿童都会偶尔表现出攻击行为。最常见的是工具性攻击,儿童用这种攻击得到想要的物品、好处或空间,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们推搡、喊叫或击打妨碍他的人。两岁左右的儿童,多数打人情况都属于工具性攻击,是没有敌意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攻击的行为让阻碍他的人让开。

幼儿之间偶尔的攻击性行为是正常的。但是也有一些儿童,攻击性行为一直延续下午,导致了很严重的行为问题。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学习理论,儿童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在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家庭中,儿童更容易模仿家人的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比起传统家庭中的兄弟姐妹,那些家长爱批评、好惩罚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更容易在言语或身体上互相攻击,导致学龄早期不善于控制冲动和反社会行为。所以,父母的言行和家庭氛围,儿对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有研究者回顾了数千项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增加了敌意性思维和情感及言语和身体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观看暴力录像和玩暴力电脑游戏具有同样的效果。而且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观看暴力电视的时间,可以预测成年期的攻击行为。所以,网络和信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请不要把电视和IPAD、手机,当成哄娃神器,殊不知,孩子的心灵也许正在遭受着侵蚀。如何挑选合适的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

实践结果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宝宝打人的行为呢?

1)忽视

每次娃打我,我都尽量继续做正在进行的事情,态度也没有任何变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如果娃打我使我不能继续正在进行的事情,我就走开去拿点东西,或者做其他事情。这一次,反复和姥姥奶奶爸爸强调不理他,并及时给指导和示范。三天之内小朋友打人的情况就大幅减少了,一周就不打人了。

总结:一岁多的时候,打人是无意识的,也许兴奋了也会在打人身上拍打,想引起大人注意也会使用打人的方式。案例中的打人就是想要引起大人注意,当大人说教或者转移注意力、训斥、威胁时,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他并未关注大人的反应,关注的是通过打人成功引起了大人的注意,从而强化了行为。当打人时,采用忽视的方法,他的目的达不到了,也就弱化了打人的行为。

2) 换位体验+正向引导

小J打人之后,我先安抚了小雨。然后抱起小J,在他头上也轻轻拍了两下,我问他:“妈妈用扇子拍你,你开心吗?”他说“我很不开心。”“那你刚才在小雨头上拍了两下,小雨开心吗?”“不开心”“我们先去跟小雨道歉吧!”“小雨,对不起!”“妈妈知道你拍她,是因为你很喜欢她,是想跟她玩,是那下次你想表达你喜欢她,你可以去牵牵她的手,好吗?”“好啊!”

总结:两岁多的同伴攻击性行为,多是工具性攻击或者是由于语言表达有限,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社交。

发脾气

案例

晚餐时,奇奇用手抓桌子上所有的菜,抓起来不是放进嘴里吃,而是抓着玩,我和爱人马上禁止他这种行为,奇奇开始嚎啕大哭,见我和爸爸都不理他,他朝向姥姥更大声的哭。

嘟嘟最近喜欢看猪猪侠,经常嘴里念叨着“超级飞侠,变变变”,也经常拿着猪猪侠的玩具玩。昨天晚上洗完澡,嘟嘟要求看电视,说好看两集,答应了。但是两集看完爸爸要关电视的时候,嘟嘟哭了,嘴里一直念叨,还要看一集,还要看一集。爸爸说之前约定好的,已经看完了,只能明天再看了,嘟嘟还是继续哭。

MX和妈妈一起去超市,她想吃冰激凌,等在冰激凌冷柜前不走,于是妈妈给她拿了一个冰激凌,然后走到饮品专柜前,看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啵啵了,问妈妈,我还要一个啵啵乐,妈妈说啵啵乐和冰激凌只能要一个,你自己选吧,如果要啵啵乐,妈妈会把冰激凌放回去。于是她开始大哭,嘴里说着我都要,我都要。

行为解析

两岁左右的宝宝,因为自我意识的爆发,有点唯我独尊的感觉,一旦别人不满足他的要求,或者受到了挫折,就会发脾气或者哭闹。有些家长尤其是老人完全见不得孩子哭闹,只要一哭就所有条件都满足,比如给看动画片、给吃糖等等,无论如何只要不哭就好。可是,这种做法,只治标不治本,会导致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管,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实践结果

发脾气的情况有很多,如状态不好,想睡觉,这时安抚最有效;如已经讲好了规则,看几集动画片,要求继续看时,转移注意力有效;用哭来作为一种威胁手段,忽视有效;还有一种情况,宝宝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公共场所大哭大闹,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1) 接纳(抱抱)

情绪是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有正面和负面之分,但是没有好坏之分。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不同情绪。当孩子有情绪时,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就是对孩子情绪最好的接纳。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宝宝大声哭闹,可以把宝宝抱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一方面不打扰别人,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安抚情绪。

2)共情(帮助孩子说出感受)

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地表达情绪,大多数情况下,发脾气的原因都是“你们不懂我”。可以问问孩子:“宝贝,你为什么要两个呢?”宝宝说:“因为上次爸爸给我买了啵啵乐和冰激凌。”妈妈:“原来是这样哦,妈妈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了。上次爸爸给你买两个是因为果果姐姐来,要让果果姐姐选一种,所以买了两种,这次你是一个人,所以只能选一个。”

3)引导(帮助孩子提出解决办法)

任何情绪之后,孩子都希望知道我的需求是不是可以得到满足呢?所以帮助孩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才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如果你这次更想吃冰激凌,那下一次妈妈带你来超市,我们可以选择啵啵乐好不好?而且这次妈妈还给你买了你最喜欢吃的小熊饼干。”宝宝很愉快地接受了建议。

4)复盘(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我们经常会听到,要培养孩子的情商,那情商是什么吗?

情商其实指的是情绪的商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第二是能够妥善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第三就是可以自我激励;第四就是可以认知他人的情绪。情商是人际交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情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首先培养的就是认识自身的情绪。

情绪不只有正面情绪,对于负面情绪的体验和认知,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负面情绪并不可怕,教给孩子如何面对负面情绪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一次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培养情商的好机会。从超市出来,可以跟宝宝把刚才的事情复盘一次,“刚才在超市,你想买两个,而妈妈只让你买一个,所以你哭了,你是感到生气吗?”“下次你生气了,你不哭,你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妈妈就知道了,咱们一起商量,好不好?”

三、打怪升级,一路同行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宝宝表现出来的种种叛逆行为其实是宝宝成长的一种表现。这个阶段里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开始想要自己的独立,开始发现自己可以做选择,可以影响别人的情绪,可以不再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小宝贝,于是,他/她会开始表达,会尝试挑战别人的权威、测试自己能力的边界。

而我们家长能做的,是用足够的爱和耐心去观察孩子,让孩子的能量找到适当的途径进行发泄。充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通过游戏活动等教会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语言;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行为表现,分析其行为表现的原因;使用转移注意力、表扬等方法引导孩子;各方合作(家庭成员、老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把握好“三不”原则:

1) 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2) 不要让他人处于危险之中

3) 不要成为“家庭小霸王”,即学会尊重他人及其财产

宝贝,让我们一起成长,爱你!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大家对育儿越来越重视,网络上各种各样育儿的文章造成很多父母特别焦虑。孩子一点点的小问题,就被放大,可回顾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是不是也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呢?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归根到底,养育孩子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孩子最终是要独立的,每一次的叛逆都是一次独立性的成长。无论是“两岁反抗期”还是青春期,都是孩子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必经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内在需求。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叛逆表现,换个角度,你会发现,他的调皮,他的叛逆,他的无理取闹,其实都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成长。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