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智力发展>古诗大全>秋兴八首其二注音原文和翻译

秋兴八首其二注音原文和翻译

2022年03月15日 16:25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0
秋兴八首其二注音原文和翻译,这是唐代诗人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写的八首组诗中的第二首,词中通过夔州的晚景写诗人想望长安和功名无望的怨愤心情,下面一起来赏析下吧。
1

秋兴八首其二注音原文和翻译

秋兴八首·其二

唐-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翻译:

夔州孤城夕阳西斜,常常借助天上的北斗星来遥望京华。

听猿哀鸣几声便愁思泪下,希望乘着木筏回到家乡,但这个愿望终究是落空了。

没能在尚书省中熏香卧病,只能听到山城粉墙隐没于暮色时的鸣笳。

请看笼罩在石上藤萝的月光,已映照到洲前的芦荻花。

秋兴八首其二注音原文和翻译

注释:

夔(kuí)府: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京华:指长安。

奉使:奉命出使。

槎:木筏。

画省:指尚书省。

伏枕:指生病。

山楼:白帝城楼。

粉堞(dié):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请看:言外兼有时光迅速之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夔州的晚景写诗人想望长安和功名无望的怨愤心情,上一首的结句是“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一首起句即以“夔府孤城落日斜”紧扣之,由此可见这组诗上下首之间的过渡之自然,接榫之严密。以“高”与“孤”来修饰“城”字,显示夔州是一座地势高迥而荒僻的山城,并以此来烘托强调诗人长期羁旅的孤寂心情。在落日斜晖之中,诗人站在高迥荒僻的山城上久久地伫望,心神已飞向长安,所以下句说“每依北斗望京华”。“每”字下得好,说明诗人没有一天不是如此, 可见诗人对故国怀念之深。

颔联进一步具体刻划诗人想望“故国”的凄切心情。上句靠船下篙,随手拈来《水经注·江水注》所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渔歌,下句运用张骞奉使西域乘槎上天河的民间传说,表明自己虽参加过严武节度使幕府。现在严武已死,并未能随他入朝,徒然成了虚愿。典故也是一种比喻,用得好,能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地表达感情。

颈联上句转入想象,想起自己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本应在京城供职,参与国事,可是如今却长期客居异地,伏枕卧病,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下句又回到现实中来,这时只听得山楼矮墙的外边,隐隐地传来胡笳的悲鸣声,更增添了内心的无限忧郁。

尾联以景语结尾,内蕴极富,意味无穷。这是一层意思。月光已从石上的藤萝移到洲前的芦花上,暗示时间由初更而入深夜。这是第二层意思。“请看”、“已映”,诗人突然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发现夜已很深了,感到无限惊讶。这是第三层意思。一天又将过去,而自己仍然浪迹江湖,羁旅孤城,何日得见京华?这是第四层意思。浦起龙说:“此章大意,言留南望北,身远无依,当此高秋,讵堪回首!正为前后筋脉”。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