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学前教育>教案>宝宝“不乖”只是需要没有被满足

宝宝“不乖”只是需要没有被满足

2016年09月14日 10:34出处:育儿贾说作者:育儿贾说阅读次数:286
当爸爸妈妈认为宝宝是在无端哭闹、发脾气时,其实宝宝并非完全“无端”,也许他的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了。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某一方面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挫折、愤怒的情绪,同时以发脾气的形式“告诉”爸爸妈妈。

当爸爸妈妈认为宝宝是在无端哭闹、发脾气时,其实宝宝并非完全“无端”,也许他的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了。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某一方面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挫折、愤怒的情绪,同时以发脾气的形式“告诉”爸爸妈妈。

图片来源:worlduc.com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5个层次构成的,5种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是:

  • 生理需要,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需要。对于小宝宝来说,就是需要妈妈的细心喂养。

  • 安全需要,是指人需要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幼小宝宝无力应付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因此安全需要更为强烈。

  •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人的感情需要。宝宝也需要获得爱和关注,这对他积极情绪的培养很有意义。

  • 尊重需要,是指自尊和获得别人的尊重,一般指获得积极的评价。宝宝需要父母不断的鼓励和赞扬。

  •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有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的需要。宝宝也需要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宝宝的需要:

宝宝的需要有很多,他的这些需要都得到满足了吗?

  • 生理需要:食物、水、空气、温暖、舒适、睡眠、休息;

  • 安全需要:良好的家庭关系、稳定安全的住所、家人的保护;

  • 爱的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其他家庭成员的疼爱;

  • 尊重需要:爸爸妈妈的积极评价、玩的自由、自我服务的自由;

  • 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会一些生活技能等。

    怎样捕捉宝宝的需要?

    为了在宝宝出现某种需要时能及时满足他,父母要学会通过各种信号觉察宝宝的需求。

1根据宝宝的哭声

还未学会说话的宝宝,如果产生了某种需要而没有得到满足,就会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要。爸爸妈妈要学会根据宝宝不同的哭声判断他不同的需要。

2根据宝宝的习惯

一旦建立起一种习惯,宝宝就不喜欢改变它。例如,平时都是吃完晚饭要做一个游戏,如果有一天因为你回来晚了没有玩这个游戏就让宝宝上床睡觉,宝宝肯定就会不高兴。所以,如果宝宝发脾气,可能是因为他的某种一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3根据宝宝的奇怪表现

尽管1岁多的宝宝已经能够跟家人进行简单对话,但有时宝宝并不会直接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想法,更多的需要和情绪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例如,妈妈正在跟客人聊天,这时宝宝可能希望妈妈能关注他,于是他会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如突然摔东西,希望能引起妈妈的注意。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了一些奇怪的举动,可能是他有了某种需要而变相表达出来。

4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

宝宝的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就说明他的生理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宝宝出现食欲下降、睡眠异常、情绪不佳、脸色异常、呼吸不畅、大便异常、排尿异常、体温异常等情况,都有可能是得病的先兆,爸爸妈妈应及时了解,必要时带宝宝到医院治疗。

每个行为反常的宝宝都是因为缺少爱,妈妈要看到宝宝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