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学前教育>教案>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妈妈却感到了害怕

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妈妈却感到了害怕

2016年09月18日 09:33出处:妈妈育儿助手作者:妈妈育儿助手阅读次数:348
岚岚今年九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班中成绩不算差,属于中上等,总是在班级十五名徘徊。但是岚岚的爸爸妈妈还是希望岚岚在加把劲儿,在成绩上有所突破,于是就给岚岚制定了一个奖励计划。

如果岚岚考试能够踊跃班级前十名,岚岚爸爸妈妈就决定假期带着岚岚去杭州玩儿几天,这个口头承诺就成了岚岚爸爸妈妈和岚岚之间的一个小小的约定。但是,岚岚爸爸妈妈没想到,真的起作用了,岚岚比以前学习稍微用功了,成绩也在一点点的提高,面对岚岚如此的变化,岚岚爸爸妈妈心中感到无比的高兴,为当初的这一小小的决定而感到欣慰。

但是好景不长,最近岚岚的班主任通知岚岚的父母,希望岚岚的父母来学校一趟,有些事情想和家长沟通一下。岚岚爸爸妈妈听到老师如此严肃的声音,心中感到纳闷,甚至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笼罩心间,于是,岚岚的妈妈就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来到学校。经过和老师的交流,果不其然,岚岚犯了错,原来岚岚考试的时候作弊了,并且还不是出现一次两次了。这让岚岚的妈妈感到很是震惊。回家之后,岚岚妈妈对岚岚进行了严厉的责骂,但是岚岚并没有意识到错误,岚岚认为别人抄袭,抄出了好成绩,自己不抄不是亏大了,没有好成绩,爸爸妈妈能带自己去杭州玩儿吗。出现这样的情况,岚岚妈妈心里既生气又担心害怕,因为怎么都没有想到岚岚的认知出现了扭曲,本来想着鼓励岚岚的,希望岚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没想到却弄巧成拙了。

主要观点:

站在老师的立场,每场考试都有作弊的现象,也可以说这种现象是“每考必出”的。学生为何会选择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甚至有些学生乐此不彼,很显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获得好的成绩。但是造成这一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呢?只有了解其根本,家长才能对症下药。

隐藏在作弊背后的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1.、孩子的压力过剩

学生的压力包括来自班级的学习压力和家庭教育的压力,老师一般总是在表扬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是责骂教导的方式,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让老师更加喜欢自己,就想到了作弊这个不劳而获的歪点子。对于目前的家庭教育来看,大部分的家长还是很重视孩子的学习的,得意关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考试成绩,成绩好了就表扬奖励,成绩差了就责骂质问,有些孩子为了避免后者,就选择了作弊这条道路。

面对这一情况,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凡事不可不劳而获,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就才是最光荣的。

2、孩子自信比较缺乏

不管什么原因,孩子动了作弊的念头,这就表示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信。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让孩子了解到自己也是可以考出好成绩的。

总之,孩子选择作弊这一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歪曲的认知,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