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难以用语言沟通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回到更基础的方式,
用我们更本能的方式——身体沟通。
这是人类更根本的动物性能力,
表情和眼神交流远比语言交流古老,
传达出的含义也往往比语言更直接。
但奇特的是,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
其实情绪从根本上是与生理相伴的,
我们的身体记忆常比大脑还持久。
【经典说】
《心理学导论》
情绪的表达——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除了我们自身感受外,他人的情绪表达是我们对情绪最为熟悉的部分。
心理学家认为表情之所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是因为向其他人表达情绪有助于个体生存。
表情能够帮我们预测他人的行为。那些有威胁性的脸可能预示着危险,所以我们对它们也特别敏感。
面部表情
全世界的人表情都是一样的吗?似乎是的。像害怕、生气、厌恶、伤心、吃惊和开心(愉快)这些基本的情绪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鄙视和感兴趣的表情也可能是全世界共通的。
你的面部可以做出20000种不同的表情,也是你身上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大多数表情都是混合表情,即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表情。
性别与情绪
根据心理学家Ronald Lavant的研究,尽管男性婴儿在刚出生时表情比女婴更丰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童年期,这些男孩都开始学着强硬起来,因此,男人就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大部分情绪。
Levant认为,由于男人长期克制自己的情绪表达,因此他们对情绪的感受也越来越弱。对许多男人来说,缺乏表达和感受情绪的能力是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主要障碍,甚至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肢体语言
表情和身体通过一种特殊“语言”表达了情绪,从而给语言表达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一些情绪可以通过身体姿势表现出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放松、紧张、喜欢和厌恶。
心理学家Carrol Izard等研究者提出,人的面部表情影响着情绪。面部的感觉会给大脑提供一些线索,帮助人们确定自己所体验到的情绪。
压制情绪会对思维和记忆造成一定损伤,因为你得花费精力去控制住自己。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的人一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更健康。
【晴妈说】
这一篇真的不是想要贬低男性!
但是男性比女性情绪感受力弱,
确实是生活里常常观察到的现象。
大脑的一个特征是,经验带来改变。
长期回避压抑,慢慢就无法体会。
于是面对他人的情绪,只觉得隔膜。
实际上,这不只是男性的问题,
而是我们大人面对孩子的普遍问题。
孩子的情绪体验仍处于旺盛时期,
我们常用自己的感觉衡量他们。
小孩子的身体感知往往很敏锐,
能察觉我们注意不到的身体情绪。
有时候小孩子不明原由的哭泣,
是因为察觉我们大人的情绪不佳。
小孩子在用身体和表情表达自己,
只是成年人常常粗糙地随意解读。
一种好的亲子互动是什么样呢?
首先是能把握动与静的协调节奏。
有时候,我们太依赖于喋喋不休,
仿佛一旦沉默,就是可怕的冷场。
然而与孩子相处是从没有语言开始,
我们需要会用语言之外的方式沟通。
用眼睛观察,用身体语言来呼应,
当孩子不想说话,我们也安静相处。
语言沟通不畅,该如何了解对方?
首先是直接观察对方的表情和肢体。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脸上判断需求,
是委屈求安抚,还是迷茫求建议。
表情往往比嘴上的语言更透露内心,
可以从身体的僵硬发觉孩子生气。
当然有时候我们在这方面也很迟钝,
不认识人的表情,只认识表情包。
第二步是回应孩子的情绪信号。
当我们学会观察他的表情和身体,
也就能学会,用身体和表情回应。
当他恐惧的时候,用拥抱来镇定,
当他欣喜的时候,陪他手舞足蹈,
当他悲伤时用我们的眼睛传递同情。
表情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情绪外衣,
做出一个表情,本身就能产生情绪,
我们做出表情,就更容易与之共情。
最后提一种最直接了解情绪的方式,
常常被我们忽略,那就是眼神交流。
实际上,眼睛是共情的重要渠道,
目光交流是了解他人意图的开端。
四目相对注视孩子是很好的习惯,
能用眼睛说的话,就不用废话。
按照进化心理学对人与动物的研究,
共同注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通过眼睛,人类才启动了智慧沟通。
若不擅长语言,又不擅长阅读表情,
那该如何才能明白人的情绪心思?
我们在后面两篇会讲一些纯分析,
可以用认知分析弥补直觉的不足。
我们可以大致确定情绪的类别范围,
再按一般归因,逐渐找出问题原因。
这固然不如语言和肢体沟通直接,
但也是一种进入深层认知的方法。
我们会分别按照正面和负面情绪,
分析几种情绪的来源。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