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形,小派的闺蜜最近就“中招了”。她那本来就活泼的儿子,在班里掀同桌的裙子;被幼儿园老师叫到办公室数落了一顿,闺蜜当时真希望找个地缝钻进去。给小派打电话不停地发牢骚;孩子怎么变成这样?在家一直都很乖啊!搞不懂?!
然并卵,小派听了倒很淡定。这并非因为犯错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小派亲眼见过。
去年和家人逛车展的时候,曾亲眼目睹一个约5岁左右的男孩掀了车模的裙子,最后钻到车模的裙子底子不肯出来。当时,还引来了大批好热闹的人围观,甚至有人用手机录像。孩子脸上带着很好奇的表情,无论他的父母怎么叫都不出来。最后,娃的父母崩溃了,上去一把把孩子揪出来拖走了;并且边走边骂。也是,孩子的不雅举动,让大人太丢脸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家都怎么教孩子呢!
小派安慰了一下闺蜜,并给她讲了一个发生在我邻居身上的故事。
邻居的孩子一直很乖、很懂事。有一次带着他逛商场买开学的衣服,邻居看打折的商品时,想让孩子试试选中的衣服,可是旁边的孩子却不见了。转过身却发现儿子在掀出橱窗外女模特的衣服,并且非常专注地端详裙子下面的东西,引得其他顾客窃窃私语。
出人意料的是,邻居并没有上前不问青红皂白的叱斥责孩子。
而是蹲下身来轻声的问:儿子,你发现了什么?
儿子回答:妈妈,她们刚才是光着的!现在穿上衣服了。
邻居笑着接话:是啊,不穿衣服会冷的,你以后出门一定要穿好衣服。
突然,邻居假装扯孩子的衣服。孩子急了,问:妈妈,你干什么啊?
邻居问:妈妈这样做你高兴吗?儿子扁着嘴摇摇头。那就是了,你刚刚乱掀别人的衣服,别人能高兴吗?
儿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很明显,邻居的做法“简单、粗暴、见效快。”这样既减少人大人的尴尬,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做出掀别人裙子的举动时,你可以这样和孩子说:
孩子给别人掀裙子的行为确实令人很反感。但是,它不等同于“咸猪手”。熊孩子固然调皮,但也是有原因的。大人千万不要大庭广众随意羞辱孩子,因为这种行为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孩子会对裙子产生阴影,变得敏感忧郁、甚至憎恨父母;另外一个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对,继续发展下去会一发不可收拾。
(2)不要给孩子贴上“色狼”的标签很多时候,孩子掀起别人的裙子,只是因为好奇心。男孩子往往会对女孩子裙子的颜色或款式所吸引,他们很想知道这和自己平常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因此才会亲自“验证”一下。所以大人不要给孩子贴上“色狼”的标签,淡化孩子这一行为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小派想说的是,无论怎样,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明白掀裙子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孩子年龄小,大人可以举例子让孩子理解这种行为的错误。比如,“掀裙子”会让小朋友不高兴,就如同你喜欢的玩具被人抢走了你会不高兴一样。不要走苛责和放任两种极端,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对孩子的人生引导。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