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降生后, 为什么要报出“几斤几两”? 看完后你就知道了!在产房里生孩子的时候,护士会先报时辰,然后会报出小宝宝的体重。 出生时辰,关系着孩子的生辰八字,辨别男女,就是让你知道生了个女儿还是儿子。那么,宝宝降生后,为什么要报出“几斤几两”?看完后你就知道了! 分娩时,为什么要报宝宝“体重”?关于这2个作用,妈妈要牢记! 1、辨别胎儿是否健康宝宝出生之后,医生给宝宝做一下简单的处理,就会给小宝宝上称称体重。其实这个体重不仅是说给妈妈听的,更是说给产科医生听的。因为医生会根据小宝宝出生时的体重,来辨别宝宝是否健康。一般情况下,如若宝宝的体重控制在5-8斤左右,那么说明宝宝发育非常健康,如若体重在5斤以下,或者是在8斤以上,都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如果宝宝不足5斤,那么小宝宝身体非常的娇弱,很可能会造成后天发育迟缓。
一般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学走路了,有些宝宝走路走的晚一些,有些宝宝走路走的早一些,为啥有的宝宝走路早,有的宝宝走路晚呢?宝宝走路早晚和什么有关呢?一起来看看 宝宝什么时候会走路,永远是带娃家长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小区里见不少老人带着宝宝学走路,中间还不忘打招呼“你们几个月了,都已经快会走了?”“还没到11个月呢!”“哎呀那真是聪明,我家的都一岁两个月了还不会走呢!同样是孩子,差别咋这么大呢?是不是我家的笨啊?”“别那么说,早走路早受累!” 是呀,同样是孩子,为啥有的宝宝走路早,不到一岁就会蹒跚学步了,而有的宝宝即便过了一岁半还走得不稳当?这中间为啥差别这么大。其实,宝宝走路早晚的差异,跟以下三方面有关,可不能凭此说宝宝聪明还是笨。 走路早晚,跟宝宝性格有关 不知道家长发现没,越是性格泼辣大胆的孩子走路反而越早,就算摔一下
宝爸宝妈都希望自家宝宝将来长得高,这样不但父母有面子,而且未来也是孩子的一个优势。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都会给孩子买很多有助于长高的营养品。那么除了一些必需的营养外,如何能看一个孩子会不会长高呢? 1、宝爸宝妈的身高 宝宝的的各种表现主要来自父母的遗传,另外有的是后天环境的改变带来的。可以发现父母比较高,孩子都不会低了。不过,一般妈妈高了,孩子都比较高。妈妈比较影响孩子的身高,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 2、孩子的脚掌 比较高的孩子,一般脚掌也是比同龄人要长一点。因为脚掌与身高是有一定比例的,要是孩子脚掌大,父母可不要嫌不好看哦,这暗示出孩子是个高个啊。 3、孩子小腿长 高个孩小腿长,大部分都比较高。可以观察下,只要是身高较高的,都是腿长。当然也有个别是腿长,但并不高,身体比例不协调。 4
宝宝缺铁的危害有哪些?宝宝缺铁还会影响智力发育,那么宝妈该如何帮助宝宝补铁呢?小编经常听宝妈圈讨论说:“我家孩子出汗多、容易惊醒、枕秃或者出牙晚,是不是缺钙呀?”事实上,宝宝是最不容易缺钙的人群,一般只要保证孩子每天的奶量和足够的维生素D,就不会存在缺钙的问题。 而今天小编想说的时候,宝宝容易缺的不是钙,而是铁,千万不要小瞧铁的重要。严重缺铁会损伤神经系统,影响婴幼儿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这种损害可持续到儿童期,且是一生不可逆的损害。 另外缺铁还会导致宝宝贫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活动量减少、生长发育缓慢等情况发生。 多大年龄的宝宝易缺铁? 一般3岁内的小儿缺铁最常见。在宝宝3、4个月以后,胎储铁用完,而人乳中含铁量不足,牛奶中的铁吸收率比人奶还要低,皆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因此导致许多宝宝都会发生缺铁的情况
春天来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了! 春之歌也唤醒了冬眠的小松鼠、小刺猬,唤醒了蓄势待发的小柳树、小杨树和地上的小草,它们冒出了小小的嫩芽,远远望去我们的大地满眼绿葱葱! 春天是属于小宝宝的季节。春天带来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生机勃勃的万物。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的小宝宝们再也忍耐不住每天憋在家里的日子啦!他们也要冲出家门,张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儿童生长速度一年四季是不同的,生长最快的月份是每年的5月份,平均生长7.3毫米,10月份生长最慢,为3.3毫米。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宝宝长高的最佳时间。了解了这个规律,就可以结合自家宝宝自身的特点,抓住宝宝生长最快的四五月份,使他们长得更高,力争达到和超过这个7.3毫米的平均值。当然我们也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的,而是会有飞跃,但是每天、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妈们或多或少都关心过孩子的身高问题,担心孩子个子矮、苦寻长高「秘方」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可是,爸妈们认为的矮就是真的矮吗?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高个子,除了找个高个子对象之外,还有别的什么靠谱的办法吗? 解答这些关于身高的疑问 身高矮不矮,应该和谁比? 在矮小门诊经常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比班上的好些同学都矮,这身高是不是太矮了,会不会得了矮小症啊? 高矮是一组相对概念,参照标准的选择很重要,只是比几个同学矮,并不能说明孩子的身高出了问题。想想万一这几个同学都是「姚明」式的身高,跟他们比不矮也是相当困难。 那家长们又要问了,不跟同学比,那应该该跟谁比? 正确答案是:应该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正常儿童的身高进行比较。 目前最常用的比较标准有 2006 版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和 2005 年
呼吸: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常常在婴儿身旁,倾听小宝宝的呼吸声。一般说来,新生儿的呼吸是平稳的、有规律的,每分钟约40次左右。但新生儿的呼吸有一阵快一阵慢,甚至有稍稍停顿一下的现象。此时,也许家长就要担心了。那么,我们就要观察一下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新生儿的呼吸可能受多种情况影响,如哭闹、活动时呼吸加快,可达每分钟80次左右。如 体温: 正常新生儿的皮肤呈粉红色,肢体温暖,腋温正常是36.5~37.4℃。新生儿由于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体温的调节能力差,体温不易保持稳定,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故当新生儿从母体娩出后1~2小时内,体温下降约2.5℃,然后体温会慢慢回升至正常温度。由于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薄,汗腺发育不成熟,较成人散热快,在环境温度过高或保暖过度的情况下,加上新生儿摄入水分不足的因素
爷爷奶奶们,若久久见一次孙子,仿佛也是以胖瘦来衡量妈妈们是否尽心尽力照顾好宝宝的一个指标。 “哎呀,我可怜的孙子怎么瘦啦?妈妈没有认真给你吃饭吧?” “哎呀,怎么没小时候那么好看了呀?小时候脚都是跟莲藕似的一节节,现在怎么都抽条了。” 宝宝在出生后的头一年里身高体重增长最快,到了第二年就减缓了增长速度。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为3倍,2岁时大约为4倍,3岁时大约为4.6倍。 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身长的1.5倍。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每年平均增加6-7厘米。 所以出生前几个月宝宝长得白白胖胖是正常现象,到了周岁后或两周后开始抽条,这也是正常现象。
不管是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聪明长得高。希望自家儿子高大帅气,女儿高挑漂亮,想想就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这也是人之常情吧。那么,孩子吃什么长得高呢? 想要孩子长得高,除遗传因素外,在吃的方面是要非常注意的。建议如下: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建我们生命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人体除了水分以外,含量最多的就是蛋白质了。有人说“在医生的眼里,人体就是一堆蛋白质”,而且由优质蛋白质构建的身体就健康,由劣质蛋白质构建的身体就容易感冒生病。 由此可见,要想孩子长高的话,首先得让孩子健康,每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鱼、肉、豆、蛋、奶,请注意“新鲜的”这三个字很关键。 至于喝奶,母乳喂养的宝宝喂养到自然离乳最好。在孩子离乳后还是需要给宝宝加奶粉的,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一直把奶粉作为孩子辅助营养补充。对
上周末和粉丝群的卡卡妈聊了一上午。她平时工作比较忙,只能把孩子全权交给家里的长辈。 卡卡奶奶觉得米饭没什么营养,只要多吃肉蛋类就够了,给卡卡准备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以肉类为主,3天吃不到1碗饭,饮食结构倾斜。 结果体检时显示卡卡身高严重不达标,原本一直呈上升趋势的生长曲线来了个180°大转弯。 卡卡妈急得团团转,只是少吃了米饭,怎么差别那么大? 美国塔夫茨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成人不食用主食,只要坚持一周,记忆与认知能力都会受损。虽然葡萄糖会持续给大脑提供能量,但脑细胞没有贮存葡萄糖的本领,不吃主食,脑细胞就会粮草不足。 连健康的成年人都必须每顿吃主食来保持正常的能量供给,更何况是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宝宝呢?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能为宝宝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主食摄入不足,自然也就长得慢了。妈妈们给宝宝安排的主食也尽可能多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判断孩子体质是否优秀,身高是一项重要指标。 关于孩子身高的3个认识误区: 1、父母长得高,孩子个子也高 孩子的身高虽然受父母遗传的影响,但是遗传只能限定孩子身高的范围,上下的误差达8公分左右。假如孩子的身高接近上限,说明孩子身高发育良好,假如孩子身高接近下限,说明孩子身高发育不理想。 2、孩子还能长,别心急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有一系列变化。当孩子完成变声或有了月经,说明其在青春期的发育快接近尾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骨骼生长区即将闭合,身高的增长也快要停止了。 3、我发育慢,孩子肯定跟我一样 孩子身高早发育还是晚发育都是有可能的,父母要关注孩子的生长情况,定期做检测排除影响孩子发育的各种疾病。 孩子发生这种情况,请立即就诊 孩
对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不爱吃饭可不是好现象,这也是让许多家长都为之苦恼的,本文就告诉家长们,以下这11个方法,可以有效的应对孩子不吃饭。 1.找找原因,不要逼。 孩子的食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孩子往往是在春夏期间长身高。秋冬期间长体重,这两者不一定是同时进行的。如不注意这一特点,一年四季都是一个食量,孩子就会得消化不良症。如发现孩子体重一直不增加、脸色不好、没精打采、有低热,这是一种病态,要及时送医院检查。 2.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常坚持锻炼和户外活动能促使孩子食欲增强和对营养的吸收。 3.不要给孩子吃补品。 不能认为市场价格高的东西一定营养好。白木耳、蜂乳、人参麦乳精等这些营养品适中老年人体衰滋补,而正常发育的孩子其生理功能都处在上升时期,不存在牢损、气血不足和精力衰退的问题。正
真实案例 不当喂养致男童长成“小豆包” 家住浦东的帆帆爸妈,平时工作比较忙,请来奶奶帮忙照顾4岁的帆帆。奶奶喜好养生,饮食上非常清淡。帆帆爸妈怕孩子营养不够,特意嘱咐老人每天煲肉汤补营养,帆帆每天晚上除了肉汤泡饭配上小青菜外还要喝好几碗肉汤。平时帆帆还喜欢吃各种零食,但是也没影响到饭量,奶奶觉得小孩子嘴馋也正常。 今年5月份帆妈参加儿子幼儿园班会,发现儿子竟然已经坐在班里第3排了。其实刚入园时帆帆比较高,帆妈想让他坐在前面都不行,才一年多的时间,帆帆的身高竟然被同班同学落下了。今年大半年过去了帆帆长了不到2cm,帆帆班上的孩子最高的都已经将近110cm,帆帆103cm的身高比人家矮了大半头,小朋友们叫他“小豆包”。听说健高儿科可以进行身高预测。帆帆爸妈就赶紧过来,按照帆帆现在的生长速率长下去,成年身高几乎长不到170cm。 健高儿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开始呼吸 由于新生儿的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均较狭小,胸部的肌肉尚不够发达,肺部弹力组织发育也不完全,因此,新生儿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以腹式呼吸为主而胸廓运动较浅,呼吸时肚子一鼓一瘪,看起来好像用肚子在呼吸。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通过看小儿腹部运动来数呼吸次数。新生儿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较少,但他们机体所需的氧气量并不少,所以只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弥补每次吸入气量的不足。 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 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还不够健全,所以会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有呼吸深浅交替或快慢不均的现象,入睡后更明显,这都是正常的。 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需警惕 新生儿如果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则提示小儿可能患有肺炎,如果发现新声儿面色难看或发青紫,也应及时找医生检查。
长跑 适当的跑步锻炼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发育。但一些家长喜欢拉着几岁的孩子一起做长跑,高强度的锻炼易使肌肉疲劳,影响到肌肉的正常发育。另外孩子肺部功能比成人差很多,长跑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供氧不足,一般来讲,12岁以下的孩子一次跑程不建议超过1500米,速度也不宜过快。 常掰手腕 掰手腕是最常见的比力气运动,比赛时双方都会把全身力气都集中在手腕上,再以最强的力量压向对方,而这股力量,刚好在肱骨内旋肌附着点上下相交,易造成软组织挫伤及肱骨骨折。 常“斗鸡” 小时候都玩过“斗鸡”这种游戏,但它很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首先,这种游戏以膝盖进行攻击武器,互相冲撞攻击,会使关节充血、水肿,带来损伤,长久如此,会影响腿部关节的正常活动,带来不便。其次,由于是单脚着地,重心不稳,很容易摔倒或扭伤踝
其实啦,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 有的宝宝 6 个月就会走路,而有的宝宝要等到 15 个月左右才迈出第一步。 有的宝宝 15 个月时就能对答如流,而有的宝宝这时候才刚刚开口说话。 总之,宝宝发育的个体差异很大,要判断宝宝是否存在发育迟缓并不容易。 下面的表格中粗略整理了宝宝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标志,爸妈们可以对照表格,看下宝宝有没有达到对应年龄的指标。 大肌肉动作:大的肢体动作和大肌肉群的力量; 精细动作:手部精细运动和手眼协调动作。 语言:包括说话和肢体语言的发育; 社交:宝宝和别人的互动技巧。 温馨提示 表格中列出的只是大部分的正常宝宝应该达到的发育程度,如果宝宝有一项不达标,并不意味着发育迟缓。 如果宝宝
气候渐渐温暖起来,枯树抽芽、草长莺飞,春天的气息也开始愈渐愈浓了。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是正处于生长期孩子长个的最佳时期。想让孩子变“大长腿”?那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方法吧,千万不要错过孩子长个的黄金期。 为什么春天孩子容易长个儿?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调查报告表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速度在四季中是不一样的,春夏个子长得快,秋冬体重长得快。其中春季(3-5月)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这是因为: 春天,气温逐渐增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使身高得到快速生长。 春天,白天渐长,日照逐渐增多,而充分的阳光照射,非常利于钙的吸收和在骨骺的沉着,利于骨骼的生长。 春天,天气渐暖,孩子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孩子的跑跳能对骨骼进行良性刺激,使骨骼的生长速
孩子身高突然猛增是好事吗?身高突然猛增是否正常?宝爸宝妈们常常被孩子生长状况和新闻中“性早熟”恐吓支配,一遇到孩子长得快,就会马上对号入座,但其实长得快也有正常VS异常之分! 正常长得快vs异常长得快, 差别在:时机点 孩子的生长自有其规律,身高生长也是线性非匀速生长的,“长得快”有正常和异常之分。 总体来讲,不同年龄的儿童有其身高的正常标准,其中婴幼儿期(0-3岁)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高增长最快的2个时期。 儿童出生后每年身高生长平均速度: ● 第一年:25-26cm ● 第二年:10-13cm ● 第三年:8-10cm ● 第四年至青春期:5-7cm 举个栗子,男生9-14岁、女生8-13岁,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属于青春期阶段,这时长得快很正常。 但是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对于孩子来说也一样,是宝宝长个的好时期,那么为什么春季宝宝身高增长快呢?春季宝宝长高,家长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3-5月)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 为什么春季宝宝身高增长快呢? 1、宝宝长高缺少不了钙这种元素,而钙的吸收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协助。在一年中,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是最高的,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方法。紫外线的照射让宝宝体内的D转化成维生素D3,从而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使孩子骨骼长得更好、更快。 2、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功能、消化功能都有明显的加强,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宝宝的身高增长创造了“黄金条件”。 春季宝宝长高,这些问
很多家长看见自家宝宝个子总是不见长,于是就犯了愁,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下面这4件事会严重阻碍宝宝长高,快来看一看你有没有做过吧! 吃太多,长不高 危害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宝宝吃的不够,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即便宝宝已经吃饱了,也还是要追着喂几口。尤其是姥姥、奶奶觉得宝宝只有胖胖的才是健康,但其实吃的过多很可能对宝宝的生长激素分泌不利。 而且稍大一点的宝宝会对零食充满向往,热量高的零食,尤其是油炸食品,多吃会导致生长板提早愈合,不仅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宝宝不爱吃正常能长高的食物,而且会长成大胖子。 正确做法 6个月-3岁宝宝的每日食量表如下,照这样吃就OK,每顿饭八分饱最好,注意饮食搭配营养均衡 宅在家,长不高 有些由老人或保姆带的孩子,平常出门少(老人体力不支或保姆懒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