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特色教育>七千字长文:父母该为孩子的阶层负责吗?

七千字长文:父母该为孩子的阶层负责吗?

2016年03月29日 10:54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176
我第一次看见把阶层和育儿放在一起,是在那本著名的《虎妈战歌》上,虎妈蔡美儿的上一辈,是移民第一代,就是我们熟悉的开餐馆洗衣店的那个阶层,虎妈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流名校的教授。虎妈之所以如狼似虎地训练小孩,“教育”小孩,是怕孩子跌出她目前的阶层。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是很美好


在中国,我听到更多版本的是“拼爹”

我听到过很多年轻人,会半开玩笑地埋怨:“老天爷没有把我生在权贵富豪的家庭,只能全凭自己去奋斗喽!”

甚至,有的成年人会直接抱怨自己的父母,“你看人家某某的父亲,当着局长,让孩子还在上学就领工资了,毕业就进好单位,比我们少奋斗几十年,还一辈子衣食无忧!”,“还有某某,初中就出国留学,一回来人家家里就给几百万的创业基金,直接当上了大老板!”

同样的,我也接触到很多的父母,为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银窝窝、金窝窝,让孩子含着金汤勺出生而愧疚。“孩子,你放心,我们全家吃糠咽菜也不会亏待你”,“咱们比不过那谁谁,但是,只要是家里能提供,我们一点儿也不会不他们差”,“我们会把能给你的最好的都给你了,尽到了父母的职责,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所以,我们会听到孩子对家庭阶层的抱怨: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们也会听到普通阶层家庭对孩子的态度:全家砸锅卖铁,也不能亏待了孩子。

从小地方到大都会混成白领、金领、学术权威领的家长,在下一代想得最多的,是保阶,甚至是更上一层楼,破一个阶;而不是白领金领的,更要举家努力,确保孩子们能够破阶,升阶。

怎样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高的起点,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好的平台,怎样让孩子保持现有的阶层并有可能进入到更好的阶层。我想,这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非常正常的想法。

阶层不是以经济条件,而是以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而划分的

我知道,很多人只要一看到这个标题,就不不屑一顾地反对:那是扯淡,阶层可不就是以财富来划分的吗,没钱说个屁阶层!

好,我们来慢慢聊一聊什么是阶层。

这个春节,我们全家去澳大利亚度假,我特意找了一些当地的华人朋友聊天,想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教育情况。

在墨尔本,已经移民十几年,在小学里任教的杨老师跟我说,这里的阶层划分是潜移默化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居住的社区。这并不是说房子有很大的差别,处于平民阶层的一个水管工,收入并不比中产阶层的律师少多少,照样可以买大HOUSE,买游艇,而一位律师,收入也并不水管工多多少,也是买大HOUSE,买游艇。但是,水管工和律师,他们不会买在同一个社区。

那两者的社区有什么不同呢?很简单,中产阶层的社区里,更多的文化设施,更多的读书会和沙龙,更多的社区公益活动;而平民阶层的社区里,可能是打桌球的小酒吧,大家聚在一起喝喝啤酒,唱唱歌,聊聊天。

请大家一定要明了,在这里没有谁高谁低的评判,有的,只是大家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精神需求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了,“那是人家西方社会,跟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说的是中国,是现在的中国!”,“中国的水管工怎么可能跟律师、医生相比,连生存都满足不了,这些家庭的孩子能一样吗?”

好的,我们就暂且放下一个已经成熟的社会里的阶层状况,再开看看中国这个比较特殊的社会里的阶层。

中国没有中产阶层,只有权贵阶层和平民阶层

和大家的普遍对中国的社会阶层划分不同,我认为在中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权贵阶层、中产阶层、平民阶层、底层阶层……这些复杂的划分。有的,其实只有两个阶层,权贵阶层和平民阶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看看,除了占极少数的权贵阶层之外,我们在城市里的居民也好,在乡村的农民也好,互联网的创业者也好,从事专业行业的律师、医生、知识分子也好,打工的建筑工人和餐厅的服务员也好,其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很多看似风光的中产阶层,金领白领,拥有百万千万资产,动不动出国旅行,其实在大都市核心区也只能住个实际面积100来方的房子,孩子入园上学照旧得彻夜排队送礼(也一样都找不着门在哪里),一场重大的疾病就花光所有的积蓄甚至负债累累……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根本就是平民,甚至赤贫阶层才有的情况啊!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用为阶层伤脑筋,大家其实都是平民阶层,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差别。而从平民阶层要跃升为权贵阶层,比如说变为马云或者马化腾,恐怕是父母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做到的。就是王健林也无法努力出一个马化腾。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