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两个小故事,一个5岁的小男孩,作过下面这样一首诗:
我的爸爸,是最酷的国王;
他是个高贵的国王。
他特别特别高大;
他是31岁的国王。
事实上,他的爸爸只有1米7。大人听见了,多半会觉得好笑。等孩子长大了再回看,也会觉得好玩。但是,在此时此地,在这个孩子的眼里映照出的,是一个权威的、富有力量的父亲形象。对孩子来说,这个形象至关重要。它提供给孩子一种更加丰富的体验,且会引领孩子朝着这个形象前进。前进路上,孩子会把那些美好的、有滋养的部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一个3岁的小女孩,看见爸爸把烟火点燃,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盛放,骄傲地对身边的小伙伴说:
这是我爸爸放的!我爸爸!
在这个孩子眼里,盛放之美不是因为烟花是烟花,而是因为它是由自己的爸爸点燃的。言下之意是,看,我的爸爸多厉害!我的爸爸比你的爸爸更厉害!
爸爸的强有力形象,是儿童自豪感的根基。所以,心理学家们常常说,一个家庭里,要让爸爸像爸爸(更有力量,更像一个胜利者),妈妈像妈妈(更柔软,更包容)。父亲们若无法实现自己的“胜利功能”,不仅会招致批评指责,还会给孩子的成长带去巨大的困扰。
这也是为何,有大量男人们本能地要去赚更多钱,获得更多社会上的成功,甚至宁愿牺牲其他的功能和责任。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