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合理使用3C与网络的秘诀指南
秘诀1/带手机上学,要有理由
带手机到学校?你和孩子都请给彼此一个好理由。给孩子用手机,当然需要理由,而让国小的孩子带手机到学校,更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带手机上学,上课其实用不到,除非孩子常常低头思故乡──滑手机。
在学校要用手机查资料?说真的,如果老师采取数字教学,那么学校总会有计算机、有网络让孩子查数据。
下课时要看手机?孩子不是强调要和朋友联系感情吗?上学时,同学、好友就在眼前,好好利用下课时间面对面交流,不是更好吗?更何况,成长中的小孩多去操场、球场跑一跑、跳一跳,对于身高的发育、感情的维系不是更有帮助?
或许孩子会说,在学校,大家都滑着手机在聊新下载的Apps,这样可以和同学多多增进感情。这话乍听似乎有道理,但怎么能成为把手机带去学校的理由?
若孩子想带手机到学校,你们彼此都需要先厘清这么做的真正需求。
「很多人都这样啊!」「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带?」
听孩子如此质疑,往往也激得爸妈掰出许多歪理:
「很多人都在读书啊!」「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考前三名?」
孩子当然不服气,亲子冲突就此爆发。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是不是孩子想炫耀?若果真如此,请孩子把这份心思放在心里,手机则放在家里,别表现出去。
秘诀2/爸妈别成为始作俑者
比较尴尬的是正好相反的情况:是爸妈要求孩子把手机带在身上,以便随时追踪、掌握、好联络。
虽然这让父母安心了,有些老师却感到头痛,一是担心手机带到学校太招摇;二是手机在学校遗失了很麻烦;三是诱使学生上课不专心,尽是低头滑手机;四是可能会上课偷拍,上传到YouTube、FB。
我们的理由是:「如果有急事,至少可以联络。」但说真的,给孩子手机这些日子以来,到底有过哪些急事?如果真的很急,请老师帮忙借个电话或用电话卡总可以吧?各位爸妈,请别让自己成为麻烦制造者。
秘诀3/对青春期的同侪压力,多敏感一点
我们不能轻忽小孩想带手机去学校这件事,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其中还牵涉到同侪的压力。
你可能会告诉孩子:「你管别人怎么说!」但是很抱歉,在这个青春期的阶段,同侪怎么说,还真的胜过父母的想法。
请仔细听听小孩的想法,或许在孩子心里,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困扰。当然,许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可或不可,甚至教育部都订定了《校园携带移动电话使用规范原则》,允许国中小的学生携带手机到学校,只是在使用时间上有些规范。
我想关键在于:孩子「想要」带手机到学校,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厘清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现阶段孩子的社群、互动及想法。孩子的理由,你是否全然相信,这当中也关系着你们彼此的互信。
或许我们可以转个弯想一想:孩子没带手机去学校,到底会怎么样?如果换来的答案是「没有手机好无聊」,那手机可千万别让孩子带上学!
另一个重点是青春期孩子带手机到学校,要他切换至飞航模式或上课关机,他能不能做得到?我想,一切都要回归到孩子的自律能力,以及你对他的信任。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