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转念一想,觉得父亲说的非常有道理。
于是父亲开始评价他的童谣,他说:其实你刚才的童谣特别没有水平,脏话连篇。只能哄哄小孩,你敢在老师和女同学面前背诵吗?
孩子说不敢。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隐隐约约知道这不健康。
于是那个父亲带着孩子一起把童谣改编过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爱说笑,八条腿的狐狸三只眼的豹,还有一群猴子爱打闹,七张嘴的乌鸦站在枝头叫,不出汗的鬣狗正往水里跳,你说可笑不可笑?”
“XXX今年十八岁,参加美国舞蹈队。高跟皮鞋喇叭裤,跳起舞来真威武!”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星星点灯,照亮我家门。”
小孩子学“黄色童谣”只是想炫耀和表现自己,而不明白它的真实意思。
由于父亲的理解和宽容,他把孩子引到了正确的方向,让孩子找到更高追求。
当别人还在传播“黄色童谣”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专属于自己的“白色童谣”这种成就感,多么强烈!
以前我小时候,父亲不在身边。
有时很想父亲,一个亲戚出于玩笑的心态告诉我。
你爸爸不要你了,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年幼的我竟然信以为真,感觉自己被抛弃,太可怜、没人爱了。
于是来到湖边,准备跳水自杀。
后来幸亏被一个奶奶拦住和开导,才没有产生悲剧。
有个学者说过:“摧毁一个孩子只需要不搭理他,三次打招呼不理他足够,他再也抬不起头来。
让一个孩子自闭也很简单,只需要当着全班的面狠狠批评他就行。”
细细想来,不免后背发凉。
小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心思也很单纯,容易信以为真。
你的不经意一个玩笑、一句批评或表扬,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发现不好的苗头的时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顿猛烈打击、嘲讽或消遣孩子,让孩子再也不碰触这方面的事物或走向错误的导向。
而是宽容和理解,加上最柔软的耐心和适当的赞扬,再“熊”的孩子终将被引导到正确的路途。
有一种亲戚朋友,习惯于把自己的短暂愉悦寄托在和孩子开玩笑、嘲讽孩子的基础上,然后乐此不疲,洋洋得意。
自己成人世界的失败,难道要通过碾压小孩子才能获得稍许安慰?何其可悲!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想说,请闭上你有色的眼睛,关上你污浊的嘴巴。
孩子纯净得像个天使来到这个世上,你忍心沾染吗?
不管谁家的孩子,都不想成为大人消遣的玩偶。
如果你家里有这样的亲戚,该撕则撕!
为了孩子撕它个轰轰烈烈、义无反顾,永绝后患。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