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学前教育>教案>幼儿园跷跷板教案

幼儿园跷跷板教案

2017年03月28日 10:46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yw阅读次数:531
幼儿园跷跷板教案,跷跷板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游戏,陪伴了我们的父辈又陪伴了我们的成长,现在又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这个游戏中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可以流传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很多知识。
3

幼儿园跷跷板教案:大班音乐教案跷跷板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强弱变化,在音乐中体验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感觉。

2、在创编表演动作的过程中,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在音乐中体验玩跷跷板的感觉,并创编表演动作。

教具准备:大鼓,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一、玩一上一下跷起来并欣赏音乐。

1、请幼儿用动作来表演坐跷跷板。(两个人面对面双手拉紧,一蹲一站,一上一下翘起。

2、放录音,幼儿边听音乐,边哼唱三拍子的旋律表演。教师可以在强拍时击鼓。

二、学习歌曲《跷跷板》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回忆歌曲的内容。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念歌词,并在重拍处拍手或跺脚。教师在重拍处敲鼓配合。

3、听歌曲摇动身体,每三拍摇动一次,幼儿也可以用身体的其他动作(手臂摆动、双脚移动等)感受三拍子的变化。

4、轻声跟唱歌曲几遍。边唱边摇动身体。

三、翘呀,翘呀,跷跷板。

1、幼儿自由结伴创编表演动作。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动作。说说怎样才能玩得更和谐?

3、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唱出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感觉?

4、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做玩跷跷板的动作。

幼儿园跷跷板教案3

4

幼儿园跷跷板教案:小班音乐《跷跷板》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音乐的高和低以及音阶的旋律。

2、能设计相应的动作,能跟随音乐做相应的游戏,喜欢与同伴互动,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3、初步掌握学唱儿歌的技巧,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游戏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及伴奏、图谱、娃娃、玩游戏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游戏律动:高人矮人

1、带领幼儿听音乐玩“高人矮人”游戏进场。

2、幼儿跟随老师在教室以圆圈队形转圈,随音乐变换动作,高低起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发声练习

玩吹气球游戏,练习用“呜”发长短音、高低音。

教师示范:双手空中比划气球,一边发音,一边变化气球大小,运用音阶,“1 2 3”,“1 2 3 4 5”,“1 2 3 4 5 6 7”逐步由低到高音,气球变大,由高到低音,气球变小。幼儿学习模仿,达到初步练声效果。

三、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了解跷跷板。

1、谈话引出游戏内容。

指导语:小朋友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样玩的?

教师用动作讲解跷跷板的外形和玩法,用身体动作表现跷跷板。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跷跷板,体现出跷跷板高低不同的变化。

2、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表演玩跷跷板的游戏。

引导幼儿学会两人合作找朋友,共同表现跷跷板的样子,在游戏过程中,初步导入儿歌内容。

四、幼儿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说说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跷跷板,真有趣,一会高,一会低,1234567i天上摘星星。

跷跷板,真有趣,一会高,一会低,i7654321一下碰到地。

教师先示范演唱一遍,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对儿歌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示范演唱第二遍,出示图谱熟悉歌词。

教师对照图谱讲解歌曲内容,让幼儿在认识图谱的过程中熟悉歌词,并激发幼儿对图谱的记忆。

3、帮小娃娃唱出音乐台阶。

指导语:小娃娃上的这个台阶叫做音乐台阶,每一步台阶都有不同的发音,请小朋友跟随小娃娃边上音乐台阶边唱出来。引导幼儿学唱并认识音阶的从低到高,及从高到低。

4、完整的学习演唱歌曲。

教师一边唱一边教,引导幼儿带上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五、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歌表演。

幼儿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前提下,加上跷跷板的动作,进行歌曲演唱。

六、两个小朋友合作,加上跷跷板的游戏进行歌表演。

游戏:跷跷板。玩跷跷板的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跷跷板教案4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