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疾病> 皮肤五官>小儿中耳炎不容忽视!

小儿中耳炎不容忽视!

2009年08月15日 13:30阅读次数:1789
渐入早春,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使宝宝的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发烧,症状严重的话便会引发中耳炎。小宝宝不会说话,家长检查其听力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会忽
d听小骨链  为锤骨、砧骨和镫骨的总称。三骨以滑膜关节相连成链,由韧带连于鼓室壁上。当声波振动鼓膜时,经过听小骨链的一连串运动,使蹬骨底在前庭窗上摆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内耳
  e耳蜗  耳蜗内有上万个听觉细胞,负责接收及分析传至内耳的声音讯号,再经过听神经传至大脑。
  f前庭系统  控制身体的平衡。
  中耳腔的感染过程
  ·病毒或细菌经由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使得中耳腔发炎化脓,同时咽鼓管过度肿胀导致无法排出脓液。
  ·脓液导致耳膜内外压力不平衡,可能使患者有疼痛感或听力减退(约减退20分贝)。
  ·即使中耳发炎症状已消退,但咽鼓管依然肿胀,无法排出积液,便会造成积液性中耳炎。

  3类型小儿中耳炎

  1。偶发急性中耳炎
  多是因为中耳腔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而产生中耳发炎,常见于婴幼儿,成人偶尔也会出现。季节交替时病例会明显增多,与流行性感冒有明显的相关性。
  治疗 
  一般会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必要时会施行鼻腔或鼻咽腔分泌物抽吸术。治疗48~72小时后,若耳痛或发烧的状况并未改善,医生一般会考虑更换抗生素。如果化脓很严重的话,就有必要切开鼓膜排脓,并做细菌培养,做更进一步的病情确认。
  2。急性感染引发积液性中耳炎
 

  中耳腔受到感染时会导致咽鼓管肿胀,从而造成脓液无法排出。不过此时炎症大多已经消退,虽然有脓液,但是耳朵已经再疼痛,宝宝也不再因此而哭闹不安。多数家长便会认为疾病已经治愈,殊不知尚有脓液留在中耳腔内。
  治疗 
  通常医生都会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3个月后病情仍未改善的话,便会考虑手术切开鼓膜,并放置中耳通气管,以引出脓液,以免脓液长时间积存在耳道内造成听力受损及学习能力下降。
  3。慢性积液性中耳炎
  单纯的积液性中耳炎,宝宝不会有任何的疼痛感,听力仅丧失20分贝,不容易被察觉。尤其婴幼儿,即使听力有些许减退,家长也不容易发现。这种中耳炎往往会演变成慢性疾病,渐渐造成听力障碍,有的孩子甚至是在上学时才被老师发现。
  治疗 
  这种慢性中耳炎若已造成明显的听力障碍,或是急性中耳炎超过2个月仍未治愈,医生便会施行鼓膜切开手术,放入通气管。
  频发性中耳炎
  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或1年内发生4次以上急性中耳炎时,均可称为频发性中耳炎。排排除外界感染因素后,家长应带宝宝检查一下耳道是否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