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家修行、出家修行区别在哪?
才真旺姆:“借由出身体的家,达到出烦恼的家。以前在家时觉得在家也可以修好,出家之后才知道差别天地之大。经论里说,只有登地菩萨才能做到在家修行而不被境转。凡夫须择静地而安之。”在家修行如陆上行舟,有太多身不由己。出家修行如水上行舟,“离恶境故惑减轻,无散乱故善自增。静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所以我很佩服在家修行的居士们。因为要面对这么多生活的琐事和外境的干扰,他们明显需要格外强大的心力。
媒体:普通人理解的出家是看破红尘了却尘缘遁入空门,这种理解恰当么?你怎么理解“出家”?
才真旺姆:“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也可以这么理解。但可能是受影视剧的影响,听起来总有些凄婉避世的小乘意味。如梁启超先生在《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中所言:“佛教的信仰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不是独善;是入世,不是厌世。”
就像世间人为了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先要在学校进行专门的训练,提升自身能力一般,在我看来,寺院亦只是一个学校。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入世度化众生,所以我们先要通过修行,令自己慈悲、智慧、能力具足,出家就是为了拥有这样“专业”修行及弘法的机会。
对于一个大乘佛子,众生皆为父母,怎能自己安乐让父母受苦?所以我们要报恩,更要以最好的方式报恩——将他们皆安置于解脱生死轮回的坚地。
媒体:现在的生活和预想中的感觉有落差吗,有没有被人质疑是作秀?
才真旺姆:没有“落差”,有“升差”,哈哈,就是比预想中好多了。在静地一心修行,自己成长的速度超过自己的想像,所以一年多后就可以被上师派下来尝试着弘法了,弘法时也比较顺利圆满。
只要与我们见过面、交谈过的,基本全都没有质疑,因为我们真的很真诚,佛法真理本身也不怕被怀疑。但是网上质疑的声音较多,尤其是我在网上所谓“火了”以后,每天面临着各种的指责与误解的声音。其实也不怪大家,因为现在人们了解正统佛法的渠道甚少,而且如今末法时代,一些寺院和出家人也确实不让人起信心。但是越是这样,我们越有责任去做一个好的、如法的出家人,重新建立起出家人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媒体:剃度一年多了,有过不适应么?
才真旺姆:没有呀。反而在城市里生活,一直让我不适应。一放假就回东北老家青山绿水的村庄,要回济南的时候就会哭,喊着我不要回城市。现在到山上,虽然条件相对艰苦,但是对我是如鱼得水,才是回家一般。如《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我们的骨子里都有一种对自然与真理的追寻,摒除没有必要的物质欲求,回归纯粹的生活状态。在那种状态里,我们才能更加贴近自己的心。
媒体:这一年最大收获和感悟是什么?
才真旺姆: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越来越感受到上师三宝的力量和加持真实不虚,上山后自己都惊讶于自己改变之大,而我每一点一滴的改变都来自上师三宝的加持。很多事,比如出家一年就能下山弘法,这凭借自己现在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到或者做不了这么好的。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问我为何感受不到?其实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但是如果我们把门窗紧闭,阳光也是进不来的。所以“信心”其实非常关键,有一分信心就会有一分感应,窗户打开一点,光线就会进入一点。很多人埋怨佛陀不救度现在的灾难。其实佛陀一直在伸着手,试图把我们从火坑里拉上去。但是我们自己不伸出手,佛陀又有什么办法呢?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