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生活>社会公益>屌丝经济学:5家成功运用屌丝经济学大赚的当红企业

屌丝经济学:5家成功运用屌丝经济学大赚的当红企业

2013年07月10日 10:11阅读次数:187
屌丝经济学这个词最近很是火爆,屌丝这个词很多人喜欢用来自嘲,不少企业通过“屌丝”的心理,做出了符合“屌丝”需求的产品,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难怪有的人说“得屌丝者得天下”。

  不少信托计划都超过10%的预期年收益率了,屌丝们为何都爱去买年收益率5%-6%的银行理财产品,碰到7%-8%的理财产品发售就争得头破血流?

  据调查,收入在6001-8000元人民币的男性和收入在3001-6000元人民币的女性最爱自称为屌丝。如果这个调查实在,那么上述分析就靠谱。屌丝的收入决定了他们在多年里几乎与双位数收益率的投资品无缘。

  余额宝正是这样,门槛低,网络原生态,适合屌丝。

  4、光线传媒:不经意地赚了屌丝的钱?

  《泰囧》一个月票房达12亿、《致青春》16天破6亿、《中国合伙人》三天破亿,光线传媒连破票房记录。

  光线传媒也许没有刻意,但他们确实很懂赚屌丝的钱。

  《泰囧》是原本只有3000万元投资的低成本电影,上映后首周票房却突破3亿元。有人笑言,《泰囧》与同期上映的《一九四二》,就是“屌丝”逆袭“高富帅”的现实版本。前者投资不足3000万元,后者投资2.1亿元;而两部影片的导演,一个是首次担任导演并兼主演的演员徐峥,一个是成名已久的著名导演冯小刚,两者可以说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

  王长田自述,他们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接地气”。譬如,建立地面的发行系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中央总部式的发行系统。四年多以前,光线传媒在全国七十个票房最高的城市,都安排了一个人每天和当地的影院、院线打交道,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这个系统可以吃掉30%到40%的票房。

  另一个就是做商业类型,比如《致青春》,它是中国青春类型片,反映的状态、人物、故事和中国“接地气”。

  5、YY:屌丝才是互联网的核心

  一个嗲声嗲气的女生或者一个操着满口东北腔的男生,坐在摄像头和麦克前,一边切换着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歌曲,一边进行着二人转式的调侃,有时还会自己秀一下歌喉甚至说一个满座皆喜的段子。随着YY语音在美国上市,使屌丝经济现象更是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据YY上市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在YY的营收构成中,2012年上半年YY音乐的营收已达到9272万元,占总收入的30%,远超过外界熟知的在线广告业务。而这要归功于在YY语音作为语音通讯工具已经通吃游戏江湖之时,李学凌赋予YY的另一种新角色:娱乐社交。

  真正在互联网上花钱的人,到底是高富帅、还是草根呢?李学凌的看法是:“很多高富帅,在互联网上基本从不花钱。”

  在李学凌看来,草根才是中国互联网最核心的用户,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公司,必须抓住草根用户。没做到这一点的话,基本上还飘在天上。而且,他还有具体的举证。他说,中国现有的大公司,都深深的抓住了草根用户需求,比如淘宝,可以让每一个二三线城市卖家都能够活下去,腾讯更是从骨子里就是草根公司。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