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二度进榜
诺奖效应催生富豪作家
对榜单的质疑从未停止
自2006年至今持续举办至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关注度最高、话题性最强的文化事件之一,然而自其发布首日起,关于榜单真实性的质疑从未消停。
记者联系到的多家出版公司均称:“富豪榜发布的数字事先未与出版社求证过,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而一直雄踞榜单三甲的杨红樱则称该榜不靠谱:“怎么得出来的呀?根本没有凭据。我只认可一个机构的数据,就是税务部门扣税后的版税收入。”
而在今年“漫画作家富豪榜”发布后,80后漫画家魏雪明发表博文《一场“虚构”与“被虚构”的狂欢式自慰》炮轰该榜单“数字掺水”:“明明只有几万几十万不超百万的收入,被制榜人说成几百万上千万的收入,中国作家富豪榜严重掺水,尤其是漫画榜更是想当然,也不怕税务局年底找这些穷秀才纳税!”他表示“这样的富豪榜其实对行业是不利的,因为不是真实的数据,会造成国家主管部门的误解,不会给予更多支持。”
80后作家、策划人张一一也于近日炮轰“中国作家富豪榜”,他认为:“以收入的多少来给作家排座次就如同以文章的好坏来给企业家定级别一样愚蠢和可笑,是一种‘逻辑的错位’,而且误导社会各界对作家群体的正确评价和客观认识,造成‘矮化’作家整体社会形象的极大危害和不良后果。”
自今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热度持久不退。书店里莫言的作品几度断销,大有洛阳纸贵之势。记者了解到,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10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列作家富豪榜第20位,但此后再也没有上过榜,今年再度入榜可见诺奖效应之大。
据中国作家富豪榜制榜人吴怀尧介绍,他在制作作家富豪榜榜单时,主要选取当年中国作家的最新作品以及其他主要著作加印的册数,计算其税率来判定。而在莫言获得诺奖后,上海文艺出版社宣布向市场投放“莫言作品系列”包括11部长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集、2部短篇小说集的版权,印量达20万套;而精典博维图书公司除了推出莫言新作《我们的荆轲》外,也将陆续推出莫言的3本新书以及个人文集共计20本,并将印数由原先计划的数万册增至几十万册。仅凭此几项,莫言此次进入榜单早已是大众意料之中。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