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行为心理>性格心理>读懂孩子心理 先认真听孩子说话

读懂孩子心理 先认真听孩子说话

2013年08月29日 14:35出处:互联网作者:suzy阅读次数:579
标签:孩子心理
很多父母都在反映,不知道如何才能读懂孩子的心。那么亲亲宝贝小编想让父母先问问自己,是否有把孩子话当回事呢?

  了解孩子的需求

  场景2:妈妈带萧萧逛商场,萧萧看到一辆小车很喜欢。回家的路上,萧萧的话题似乎就没离开过小汽车:“妈妈,你说小汽车能在水里开吗?”“妈妈,轩杰的小汽车是不是和这个一样啊?”……妈妈知道萧萧还惦记刚才的小车,为了打消念头,索性等萧萧在一旁自言自语。没几天,幼儿园老师给妈妈来电话说萧萧偷偷拿走了小朋友的玩具汽车。

  分析与建议: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在提出自己需求前已经学会了对家长即将出现的反应做出预测,并根据自己猜测的结果制定表达策略。就像萧萧那样,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直接让妈妈买小汽车显然会被断然拒绝,所以便采取了“迂回战术”。可妈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却毫无反应,于是就出现了老师告状的一幕。

  在生活中,孩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无论如何,我们首先需要让他明确了解您的态度。妈妈对萧萧委婉的要求就采取了回避态度,这使得萧萧内心一直延续着拥有小汽车的愿望,直到自己找到“方法”。同时,我们的回应绝不是简单的“行”与“不行”,还必须给孩子一个足以让他享受满足感或放弃要求的理由。如“你可以多看会动画片,因为今天老师表扬你画的画了”、“不行,因为我们已经说好了不能这样”。最后,在拒绝孩子需求最好还能给出您的建议或者弥补方式。

  在这里我们不妨建议萧萧妈妈这样说服萧萧:“今天妈妈不能给你买小车(表明态度),因为你的车很多了(说明原因)。如果你喜欢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换着玩(给出建议)。”

  分享孩子的经历

  场景3:第一天:幼儿园回来的佳佳很兴奋地给爸爸讲幼儿园的经历:“今天手工课可有意思了,甜甜把纸条贴在脸上学看门的刘爷爷。王老师说……”

  “甜甜,自己玩去啊,爸爸在工作。”

  “……”

  几天后:

  “佳佳,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呀?”

  “没什么”

  “……”

  分析与建议:在孩子的世界里每天总会有那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发生。他们强烈地渴望着能将自己见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和最亲近的人分享。这种感受类似于他们和小朋友分食糖果时,总会把最好吃的糖果分给最好的朋友。同样,孩子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家长,充分表达着他对您的喜爱、信任和依赖。要知道,这种信任和依赖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前提。而这种分享习惯的建立,将更有可能让孩子在叛逆的青春期向您打开心扉。

  其实,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向我们讲述他的趣事时,如果我们能放下手中的事情,专注地听他描述,并不时地给予回应,是最好不过的了。但如果像佳佳爸爸那样的确无法停下手中的工作又该如何处理呢?其实这并不困难:“是吗?那真是太有意思了!佳佳,爸爸现在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要不你自己先玩1个小时,1个小时后你再给爸爸,讲好吗?”

  尊重孩子的心情

  场景4:“妈妈,小企鹅被坏蛋杀死了,它真可怜。妈妈,你说会有医生去救它吗?”

  “果果,傻孩子,那都是动画片编的,是假的!”

  “可是小企鹅真的很可怜。”

  “行了,别伤心了,吃饭了!”

  分析与建议:在成年人看来,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常常会令我们难以琢磨:一片树叶飘到头顶能让他乐开花;不小心掉了一块糖豆就会耿耿于怀……而这些对于经历和感受了太多的成人则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甚至根本不会在意。于是,我们便会像果果妈妈那样以成人的视角去理解和对待孩子的情绪。

  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情绪也更加敏感、细腻,更加需要家长的关注。他通常都是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加深自己对情绪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学会该如何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一味地否定或忽视孩子的情绪表达,这不仅仅会让他有被冷落、被忽视的感觉,甚至还会令他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影响自信心、自控力等的建立。或许孩子伤心或高兴的理由并非来源于现实(如动画片、故事、想象),但他们的情感却是真真切切地,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置若罔闻。在这种情况下,您不妨尝试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先复述事实,然后表示理解,并给出您的安慰或鼓励。以果果为例,妈妈可以说:“是啊,小企鹅被杀了,真可怜,你一定很难过吧。不过坏人不是被抓住了吗?”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