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皮肤病的防治
小儿的皮肤很细嫩,易受到病毒、细菌及其他因素的损害。
盛夏,由于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多,排汗不畅,容易导致汗液储留,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生出扉子。
扉子有瘙痒及轻微的烧灼的感,易形成囊肿和毛囊炎,抓破后,很容易成为脓疤疮。
孩子患了靡子要避免他抓挠,不要用热水或碱性肥皂洗,也不能用凉水刺激,要用温水洗浴,局部可外搽止痒剂。
对已继发感染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
在脓疱疮患处涂紫药水及金霉素、新霉素等软膏,切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须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肿的患儿,要警惕并发急性肾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
8、肠道疾病的防治
夏季,小儿易患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夏季的肠道疾病以细菌感染为主,因为气温高,病菌繁殖快,再加上苍蝇、蟑螂的传播,致使各种食物、水、饮品、物品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小儿肠道的抵抗力弱,自我保健意识差,往往容易患病。另外,气候变化、小儿受凉受热、饮食不当、吃冷食冷饮过量、暴饮暴食,都可致使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易患肠道疾病。
孩子患了肠道疾病,除了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外,家庭护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腹泻患儿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为其洗屁股,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肛门疾患的出现。由于腹泻易造成患儿体内水分及电解质的丢失,可让他少量多次地口服补液盐或糖盐水。合理安排饮食,及时为患儿补充营养,以利于肠黏膜的修复,恢复消化功能。可以给患儿进食米汤、去油肉汤、去脂牛奶、酸奶、稀饭、软面汤等。待患儿腹泻稍缓解后,可以给低渣、少油、少糖、易消化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发酵及胀气的食物、促进肠蠕动及滑肠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人”这一关。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吃瓜果要洗净、削皮。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要多喝白开水。
9、细菌性痢疾
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痢疾杆菌引起。2~7岁宝宝的发病率最高。
发病特征:普通痢疾表现为起病急,腹泻、腹痛,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脓血便或粘液脓血便。
预防措施: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宝宝吃不干净的食物,绝对不要给宝宝喝剩奶;让宝宝从小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坚持母乳喂养,勤换尿布,勤洗晒被褥也可以控制细菌的传播。
10、脓疱疮
脓疱疮是一种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形成充满脓液的小脓疱的皮肤感染,多见于面部和身上,皮肤略微变红。
预防及照看方法:真菌感染或昆虫咬伤等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或破溃,容易导致脓疱疮的出现,特别是多汗的夏天,这种情况更常见。应及时加以正确治疗;对于脓疱疮,可按医生处方使用抗生素类软膏。
11、脑炎
由病菌感染引起,急性发作,初期出现高烧、头痛、眩晕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陷入昏睡状态,甚至死亡。
预防及照看方法:平时要注意保持孩子身体清洁;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乙脑、流脑及Hib等疫苗;发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12、幼儿急疹
在持续高烧后,开始在上身、脖子、耳等部位发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退疹出”。
预防及照看方法:使用退烧药或用湿毛巾擦身以退烧;注意预防感冒;经常给孩子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