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运动有助长高吗?孩子运动时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运动有助长高,但是家长可能不知道的是,运动过量反而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关节发育,不利于孩子的身高增长。 长高运动不同于普通的锻炼 长高运动不同于普通的锻炼,有量和强度的要求,部分家长急于求成,迫不及待的让儿童尝试高强度体育运动,加大孩子运动量,以期达到长高的效果,但儿童的体格发育尚未完善,长期过量超负荷的运动会造成发育停滞、肌肉和关节拉伤或损伤,同时过多的体力消耗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营养供给,若再加上营养不足,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并不是越剧烈的运动、运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中等强度——最有利于促进长高的运动强度 世卫组织发布《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特别强调,5-17岁年龄组要做“与身体发育相适应的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运动”。 从医学角度讲
春天宝宝吃什么好长个?关于宝宝春天怎么吃?要知道春天是宝宝成长最快速的季节,家长可以合理安排宝宝膳食,让宝宝能够通过食疗方法补充需要的营养物质。那么,春天宝宝吃什么好呢? 春天宝宝吃什么好:黄瓜 黄瓜中含有纤维素,对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泄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作用。宝宝吃黄瓜可以利尿,有助于清除血液中像尿酸那样潜在的有害物质。黄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对胸热、利尿等有独特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 春天宝宝吃什么好:黑木耳 木耳中所含的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的灰尘杂质集中吸附,再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宝宝春季外出游玩、踏青,会吸入灰尘杂质等,吃木耳可以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 春天宝宝吃什么好:莲藕 莲藕有利尿作用,能促进体内废物快速排出
宝宝腿型不直,需要矫正吗?先搞清楚这几点。能够避免孩子长大之后罗圈腿,和家里人吵架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特地过来询问绑腿到底可不可行。 首先要说的是,绑腿,当然不可行!其实在宝宝小的时候都会经历O型腿的阶段,这是宝宝正常生理发育过程当中的一个阶段。原因在于当宝宝还在妈妈子宫当中的时候,是处于蜷缩状态的,腿骨自然会稍有弯曲,所以很多新生宝宝的腿型就是O型腿。 从孩子出生直到两岁左右双侧小腿仍然会是向外弯曲的状态,这是正常现象。两岁以后孩子的腿就会自然而然地变直,当宝宝从O型腿变成直腿之后又会因为发育或者走路习惯等原因渐渐转变成X型腿,但是不要着急,通常到孩子7岁以后孩子的腿型才会变得和成年人一样笔直。 怎么断定孩子是O型腿? 就像群里头的那位新妈妈一样,很多家长一看到新生宝宝腿型有点O型腿就很着急,想着要给孩子
对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不爱吃饭可不是好现象,这也是让许多家长都为之苦恼的,本文就告诉家长们,以下这11个方法,可以有效的应对孩子不吃饭。 1.找找原因,不要逼。 孩子的食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孩子往往是在春夏期间长身高。秋冬期间长体重,这两者不一定是同时进行的。如不注意这一特点,一年四季都是一个食量,孩子就会得消化不良症。如发现孩子体重一直不增加、脸色不好、没精打采、有低热,这是一种病态,要及时送医院检查。 2.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常坚持锻炼和户外活动能促使孩子食欲增强和对营养的吸收。 3.不要给孩子吃补品。 不能认为市场价格高的东西一定营养好。白木耳、蜂乳、人参麦乳精等这些营养品适中老年人体衰滋补,而正常发育的孩子其生理功能都处在上升时期,不存在牢损、气血不足和精力衰退的问题。正
文|秘籍君 玲玲一个10岁的小女孩,父母的个子虽不是很高,可都是很正常的个子,可是孩子今年10岁了,刚刚一米多点,是班里个子最低的人,刚开始家人以为是孩子发育慢,营养不够导致的,可是大补一段时间后,孩子依旧这么低,孩子的父母开始坐不住了,赶紧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经检查孩子的骨龄已经明显的落后于同龄人了,医生得知玲玲的生活习惯后,判断孩子的身高是被手机影响了。 原来玲玲从小就是个手机控,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玩妈妈的手机,等一年级时央求家人买了自己的新手机,每天写完作业后孩子就会玩手机,刚开始家人担心影响孩子经常克制玲玲玩手机,可后来发现孩子玩手机可以缓解下学习上的压力,而且每天都能起来,便不再严加看管。谁也没想到这稍一放任,孩子就差点被毁了,孩子每天晚上玩很长时间的手机,平均每天睡4、5个小时,玲玲长期玩手机,导致睡眠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到生长激素
所有的家长都很关心自家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但有部分家长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因为他们关心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却忽略了孩子的大脑发育情况,与身体发育一样,孩子的大脑发育也需要营养素,那么,宝宝大脑发育需要哪些营养素呢? 1、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之所以会影响大脑动作,是因为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影响神经传导物质的制造。 2、碳水化合物(含糖类的食物):大脑的表现也同样受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如果血糖过低,脑细胞就会因为能源不足而失去功能。(例如:全谷类、五谷根茎类、豆类等等)。 3、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胎儿脑部60%是脂肪结构,而不饱和脂肪酸,是帮助胎儿脑细胞膜发育及形成脑细胞、脑神经维纤与视网膜的重要营养素 4、卵磷脂:磷脂质与细胞膜的生成有关,且含胆硷,是一种帮助人体制造脑部神经讯息传导物质(乙醯胆硷)重要成份。 5、维生素B群(尤其是叶酸及维生素B12):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吃手,总是想要把孩子的手拿出来,怕他吃进去很多细菌,其实这5种行为原来是宝宝在变聪明,你知道吗? 育儿路上问题多,但有些问题纯粹是妈妈们误解了孩子,今天就聊一聊孩子们常常被妈妈误解的5种行为。 误解一、吃手 宝宝在1岁之前吃手,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最初并没有意识到四肢是自己的,当他的小手在大脑的指挥下,准确地将手放到嘴巴吸吮,说明宝宝手、眼、脑结合得很好。并且手作为宝宝的探索器官,吃手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是刺激大脑的必要行为。 只要我们稍微细心的观察,就不难发现,吃手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宝宝平静下来,特别是爱哭闹的宝宝,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不过,当宝宝1岁以后,就要开始戒掉宝宝吃手的行为了,因为长期吃手,会影响宝宝牙齿的发育。千万别强制去戒,你越阻止,
“我家儿子怎么不长个儿呢?” “我家大概是名字取错了,不该喊她苗苗的,怎么就像棵小禾苗似的长不大呢? …… 妈妈们别着急,也许在你天天盼着宝宝长高的同时,突然发现某个时期宝宝忽地就长高了一点?!没错,这就传说中的“猛长期”。这个时期内的宝宝发育较快,成长特别迅速!不过“猛长期”其实很短暂,妈妈们需要及时抓住“信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那么,宝宝的“猛长期”都有哪些信号呢? 信号预警1 宝宝食量突然增大 猛长期的宝宝,由于身体发育的需要,会突然出现吃不够的状况。小宝宝频繁找奶吃,吃完还总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尤其是夜奶频率增加。而大宝宝则会食量突然变大,看到什么都想吃的样子。如果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总也吃不饱,很可能是猛长期到了。妈妈千万不要怀疑自己是自己的母乳不够啦,而是当宝宝开始“疯长”时,身体需要
对于婴儿时期的小宝宝,在每次体检时都应该重点称体重,如果婴儿的体重过轻,那么就要找找原因了,本文就总结出一些会影响婴儿的体重的因素,一起来了解下吧。 1)母婴的健康 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是否黄疸、低血糖;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等,都直接影响着宝宝的体重。 另外,母亲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如是否生病、吃药、怀孕、使用口服避孕药;是否规律性吸烟、饮酒,是否为了恢复体型而节食;乳房是否动过手术;是不是心情紧张焦虑(即使有充足的乳汁,紧张的情绪会阻碍乳汁的泌出)等等,都会影响哺乳,进而影响宝宝的体重增长。 哪些因素会影响婴儿的体重 2)睡眠状况 睡眠不仅影响宝宝的身高发育,对体重增长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婴儿期的宝宝睡眠时间比较多,新爸爸妈妈们应该尽量为宝宝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同时,宝宝的晚上的睡觉时间不应晚过9点。 3)热量摄入不足 母乳喂养的宝宝
众所周知,足弓对人行走的意义颇大。一能保持身体直立时的稳定与平衡;二能缓冲走路、跑跳时的压力与震荡,保护足底神经和血管。 我们也知道,小宝宝的脚底是平的,足弓一般要到4、5岁才会逐渐出现。但如果宝宝过了这个年龄,脚掌还没有出现弧度,那可能就是常说的扁平足了。而扁平足的形成,大多与这几个原因脱不了干系。 先天因素 根据医学数据统计,大部分宝宝的扁平足都是先天的。这个先天一指家族遗传,二指宫内发育。 解决方法:对于先天性扁平足,家长要尽早带宝宝就诊求医,从而预防继发性病变,如踇趾外翻畸形、足底筋膜炎等。 过早学步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早早学会走路是聪明的表现,其实不然。过早学步不但于宝宝无益,反而会让宝宝长成扁平足的风险加大。因为他们的足弓尚未发育完全,过早学步会导致小脚负荷过大,从而形成扁平足。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宝宝一年当中长高的最佳时期。春季长高有三宝:吃饭睡觉运动好。要想让孩子抓住长高的黄金季节,宝爸妈们就应该从营养、睡眠、运动三方面加强护理。 春季宝宝的消化功能加强,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合理饮食,营养加倍,才能给宝宝提供足够的“燃料”。 宝宝长高,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包括钙、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须量的脂肪。 除了牛奶,绿叶蔬菜和豆制品也是补钙大户。珈贤今天分享两道补钙食谱,宝妈们抓住黄金季节做给宝宝吃哦! 嫩油菜水饺 适合12M+的宝宝食用 材料 小麦粉100克、嫩油菜2颗、猪肉馅儿100克、胡萝卜1/4根、北豆腐1/4块、大葱1小段、香油1小匙、盐少许、酱油1小匙、色拉油1大匙。 步骤 1.嫩油菜切碎,加盐拌匀并挤干水分,挤出的汁水待
如何帮孩子长高? 五个饮食要点,七个长高运动处方 ▊ 基础阶段——— 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 ▊ 突增阶段——— 学龄期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摄取的钙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钙质的50%,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要额外补钙。 ▊ 冲刺阶段——— 青春期
对家有儿女的父母来说,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呢?其实参考一些生长发育的指标就能很好的判断出,在此,亲亲宝贝小编就整理出3岁内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以供3岁内宝宝的家长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1月生理指标: 满月时,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 1月发育指标: 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2月生理指标: 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 2月发育指标: 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
“妈妈,我腿疼。”5岁的豆豆最近总是喊腿疼,可是当妈妈准备带她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她又说腿不疼了。如此反复了几次之后,妈妈觉得豆豆其实根本没有事,她是在说谎,可是到了晚上豆豆的腿又疼了,甚至在半夜被疼醒了,折腾了一晚上。 咪咪快上学了,这孩子最近有点怪毛病。就是每天晚上经常说肚子痛,有时痛得小脸发白、还冒汗,但痛了一阵子又不痛了。妈妈烦了,以为咪咪是撒娇说谎,故意说肚子痛是因为不想去幼儿园。 孩子明明没有病却总是嚷着腿疼、肚子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豆豆和咪咪从医院检查回来之后才明白,他们都有遇到了同一个问题:生长痛。 孩子蹿个儿,最易遭遇生长痛 生长痛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生长痛的发生多因孩子活动量相对较大,骨骼生长较快,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导致了
宝宝矮小是家长的一块心病,很多家长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能帮助宝宝长高,要解决孩子矮小的问题,首先得了解个子矮小的相关信息,才不容易走进以下4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身高是由遗传决定的 遗传是一把双刃剑;父母矮的孩子也可以长的很高;父母高的孩子也可以长的很矮。专家指出:在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中,遗传仅占23%,通过后天干预,女孩可以多长14—20厘米,男孩可以多长6—24厘米。 误区二:个子不长是还没有到时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长,是没有到时候,认为先让孩子自然生长,等到孩子自己不长了再想办法!可是家长不知道:孩子自然不长的时候,往往骨骺也开始闭合,身高潜力已经受到制约。再治疗已经机会已经很渺茫了! 误区三:矮小不是病,不影响健康不用治疗 对矮小症来讲,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由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遗传因素导致的。如果儿童的身高年增长
美国儿科学会提醒家长和儿科医生--适量摄入,100%纯果汁确是健康食品;但若过量摄入,则会导致腹泻、胃肠病、营养不良、牙齿腐蚀等不良后果。 提到果汁,家长会认为这是健康食品,孩子喝得越多越好。今年5月初,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儿童饮用果汁要适度。 在美国,儿童是最大的果汁消费人群。纯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应该说是一种健康食品。但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过量饮用,会造成营养不良。因为,果汁喝多了,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也就自然减少了。 多数果汁都不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以外的其他维生素类,而是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糖),如果大量摄入体内,可导致儿童腹泻、腹痛、腹胀及胃胀气。因此果汁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营养成分。 若让儿童整日抱着瓶子、杯子等不停地喝,甚至在睡觉前也喝,会对牙齿造成侵蚀。有些果味饮料并非100%的
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换牙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滑旱冰、学算术更重要。因为,新长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而且关系到饮食、面貌,甚至心理。换牙期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因此,做父母的在此期间应该对孩子加强护理,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 注意1: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大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换牙,也有的从4岁开始,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高人一等”,但有些宝宝却怎么着都“矮人一截”,那么,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宝宝来说,有什么办法让宝宝长得更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影响孩子身高的这些因素吧。 多种疾病均可影响身高 很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长得高才是发育好的标志,而矮小则是难以接受的,那么怎样才算是矮小呢? 专家表示,这要根据两方面标准:其一,看绝对值,身高比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均值低两个标准差以上,或是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第三百分位(一百个孩子中排倒数后三名)。其二,看生长速度,青春期前儿童身高增长速度大致为每年5厘米,即使孩子不比别人矮,也应该特别警惕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滞,为此家长们都该为孩子建立生长发育监测记录,科学地关注孩子的身高变化。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遗传是很重要的内在因
而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安慰着他们:“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以后上了大学,不要挑对身高有限制的专业,不做对身高有要求的工作,当设计师、程序员,也能有成就的。” 儿子终身身高不到1.6米,让黄女士难以接受。黄女士很后悔——一年前,她就察觉到儿子的长高速度放缓了,可为了应对中考,她硬生生地把看病的时机给拖延了下来,这一拖,让专家们也束手无策了。 《我国儿童身高百分位数标准值》 为了参加中考延后一年看病 结果错过了长高的关键期 黄女士身高1.55米,她的丈夫秦先生身高1.65米,两人都偏矮,所以夫妻俩一直很关注儿子的身高。 小秦出生之后,和同龄人比起来个头并不算矮,根据中国儿童身高百分位数标准值,13岁1.57米的他和1.59米的标准值也相差不多,但黄女士还是发现了问题——12岁这一年,小秦只长
1.体重的测量方法 测量1个月~1岁以内儿童的体重仍最好选用杠杆式秤,如钩秤、磅秤等。该阶段儿童体重的测量方法与新生儿期测量方法基本相同,则是体重计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具体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儿童磅秤测量:这种磅秤的最大称重量一般不超过50千克,测量时将小儿平躺于秤的卧板上;6~7个月以后的小儿如果能坐,也可坐在磅秤的座凳上进行测量。 ②用婴儿布兜兜起来测量:测量方法同新生儿的测量,钩秤应选用最大称重量稍大些的秤以满足测量的需要,但最大称重不超过20千克。 不管是用上述哪种方法称体重,称好体重后仍需要适当扣除衣服等的重量以得到小儿的净重。 2.身长的测量方法与新生儿期的身长测量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