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奶粉品牌奶粉排行榜奶粉最新事件奶粉知识
  • 问题奶粉已流入香港 商家迅速下架回收(图)
    问题奶粉已流入香港 商家迅速下架回收(图)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疑含肉毒杆菌的奶粉流入香港消息一出,有药房不但实时检验货仓存货,一有发现受影响批次就实时安排回收,更将同涉嫌出事的牛栏牌及可瑞康奶粉全线下架,免起争议。有店员更承认店内其余货品销情同样受问题奶粉拖累,全日生意淡薄。亦有内地家长直言,虽然已实时弃掉在香港货店购买的可瑞康奶粉,但仍会以品牌的信誉为先,继续购买进口奶粉。   卓小姐表示,虽然发生问题奶粉事件,但仍无损购买进口奶粉的信心。    逾8万罐疑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婴幼儿奶粉流入香港市场,有关消息前日一出,实时引起公众关注。继食安中心陆续联络香港6大奶粉商了解情况后,香港多间药房亦于6日陆续接获批发商及总公司来电,要求检查货仓存货,一旦发现有问题的批次就实时进行回收。有药房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上层”对事件大为紧张,恐“卖错奶粉惹祸上身”,宁愿将同样牌

  • 洋奶粉品牌成最大受益者 国外卖65元国内180元
    洋奶粉品牌成最大受益者 国外卖65元国内180元

      香港政府出台的奶粉限购令在内地引发了一波奶粉荒,也让消费者对奶粉安全的焦虑情绪进一步发酵。   “现在基本没法做奶粉(港版)生意了。”林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林先生是拿着香港身份证的深圳人,做了十几年的奶粉(港版)水货生意。3月1日,香港政府出台奶粉限购令,规定离境人士所携带出境的奶粉每人不得超过两罐,违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这让内地港版水货奶粉的货源严重受限。   事实上,香港出台奶粉限购令并不意外。此前,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卖场也推出过限购措施。这背后是基于对安全奶粉的焦虑,不少消费者热衷于购买国外当地的奶粉,也催生了大批奶粉代购商。   不过限购令让海外代购渠道受挫。业内预测,不少消费者会转向国内市场的奶粉,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国内市场的洋品牌。   限购令引发奶粉荒   目前国内代购的海外奶粉大部分是先运到香

  • 婴儿奶粉仍是“山顶价” 进口税降七成字号
    婴儿奶粉仍是“山顶价” 进口税降七成字号

      婴儿奶粉的进口税率由15%降至5%,业内称对奶粉降价杯水车薪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财政部网站近日发布《关于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自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其中760多种进口商品将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平均优惠幅度达60%,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婴儿奶粉的进口税率由15%降至5%,下降66.7%,然而,在业内看来,进口税率的降低对市面上销售的奶粉价格的影响极其有限,既有的销售方式还有消费者消费模式不变的话,进口奶粉未来或仍高高在上。   该方案明确,2014年将对“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无乳糖配方特殊婴幼儿奶粉”执行5%的进口商品暂定税率,而这两类食品此前的最惠国税率分别是15%和20%。   1关税连年降 奶粉连年涨   

    标签:进口奶粉
  • 奶粉进药店有望规模化 不少药店开始准备
    奶粉进药店有望规模化 不少药店开始准备

      近日,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透露,江苏和北京将在今年10月起试行由药店对奶粉进行销售,明年试点区域将逐步扩大。由此,“奶粉进药店”的话题在行业内再次引起广泛讨论。   昨日 (8月21日),合生元(01112,HK)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罗飞在公司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销售渠道方面,下半年希望药房销售点增至1500个,将响应国家号召,重点发展药店销售网络。   记者昨日走访多家药房了解到,目前不少药店内部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并进行了品牌的选择与供应商的谈判。但药店方面目前处于初步准备阶段,尚未有实质性合作,多数药店并没有把奶粉当做重要的赢利点。   一位外企奶粉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对药店来讲,由于奶粉的毛利率过低,消费者在商超、母婴店等渠道的消费习惯短期难改变,短期内难给药店带来较大利润。   据了解,商务

  • 雅培等“洋奶粉”缘何频频涨价 洋奶粉真的是越贵越好吗?
    雅培等“洋奶粉”缘何频频涨价 洋奶粉真的是越贵越好吗?

      “洋奶粉”惯用的提价理由,无非是“成本上涨”和“升级配方”。可是,同一家外国奶粉企业采用一致的研发投入、加工工艺和奶源,在中国内地销售的奶粉要比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欧盟市场上卖得贵得多。   据中国国际乳制品交易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洋奶粉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65%的份额,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所占份额已达90%以上,掌握了我国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主导权。而某大型超市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洋奶粉月销量是国产奶粉的两三倍。   “洋奶粉”缘何频频涨价?   各大洋奶粉品牌频频涨价,到底缘何而起?   有专家指出,首先,洋品牌奶粉企业开始向中国要市场,“洋奶粉”之间拉开了利润率攀比的序幕。雅培高层曾在高盛组织的一场投资论坛中表示,公司正计划增加其营养品

  • 购物狂欢节:29万罐奶粉65万包纸尿裤
    购物狂欢节:29万罐奶粉65万包纸尿裤

      5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木地板、够一个60万人口城镇使用的拖把、可以泡5000杯的茶叶……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一天24小时内,在天猫和淘宝上的购物总额达到了191亿元。   母婴用品走俏,售出29万罐奶粉65万包纸尿裤   据统计,11月11日当天共有350万人购买了天猫母婴的产品,售出29万罐奶粉,65万包纸尿裤。   “在11月11日到来前,我们就按照清洁用品、被子、衣服、玩具、哺乳用品、外出用品、家居用品这几大类,细细列了60余项需求,这样保证当天不会忙乱。”11月刚当上爸爸的杨先生说起自己的购物清单满脸笑容,“比如说纸尿裤这种,用用很快的,我各个型号都备了一些。另外,冬天生的娃娃要注意保暖,我还买了婴儿连体羽绒服、睡袋,此外还有婴儿车,婴儿用的洗衣液等等,连温度计我都买了好多个。”   首饰

  • 跟着洋奶粉热情高涨
    跟着洋奶粉热情高涨

      近期,新西兰官方声明称将严打从新西兰非法出口奶粉。这纸“限出令”一出,新西兰奶粉代购价普涨三成,但中国妈妈对海外代购奶粉的热情却依然不减。   9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并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将与新西兰海关联合开展行动,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为。   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不少号称“新西兰直送”的奶粉价格有明显上涨,涨价幅度在三成左右,这让习惯代购的妈妈们面临两难选择。   “宝宝一直在喝新西兰品牌的奶粉,现在平时联系的代购商暂停发货,市面上能买到的产品价格涨了三成还多。可是换奶粉怕宝宝不习惯,‘肉痛’也只能继续买。”上海白领龚怡告诉记者。   由于国内外价差巨大、“洋奶粉”轮番涨价、对原产国信任度较高等原因,不少中国妈妈不惜从

  • 奶粉行情 洋奶粉换包装推新品涨个不停
    奶粉行情 洋奶粉换包装推新品涨个不停

      湖南洋奶粉被错检风波未平,又被传出近期或以不同形式集体涨价。本报记者今天从家乐福等沪上超市卖场了解到:明治奶粉6月份以来零售价最高涨了13%,多美滋则从7月起通过换包装涨价了10%。去年以来连绵不绝的洋奶粉涨价风还要刮到什么时候?涨价了奶粉质量就一定能保证吗?这些个问题都让申城众多的“奶爸奶妈”倍感压力。   新品成本增加导致涨价   洋奶粉涨价风这两年频频刮。自去年以来,美素、雅培和惠氏已先后换包装或直接提价,涨幅在10%左右。早在3月上旬,美赞臣以推出新品为由,部分产品价格提升10%。从4月开始,美赞臣、雀巢两大品牌奶粉提价,幅度分别在12%及5%左右。   洋奶粉为何频涨价?据多美滋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新推出的多美滋新一代产品,因为相关研发投入以及成本的增加,新品价格会比原金装金盾产品有一定增长,但是由于配方全面升级,所以依然物超所值。而惠氏方面则表示

  • 新西兰毒奶粉事件仍在发酵 多美滋雅培销量降四成
    新西兰毒奶粉事件仍在发酵 多美滋雅培销量降四成

      新西兰奶粉的神话伴随着不断发生的问题或将被打破。继8月初爆出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后,双氢氨事件紧随其后,而如今,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发布了新西兰Westland公司的乳铁蛋白中检出硝酸盐,一个月内,新西兰奶制品出现三次质量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西兰的奶粉事件频发,必将影响国内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伴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消费者逐渐从新西兰产品转向欧洲或国产奶粉。   事实上,自恒天然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来自新西兰产区的奶粉在国内的销售出现大幅下滑,本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的商店、超市发现,多美滋、雅培等奶粉在部分卖场出现一桶难卖的局面,而来自新西兰产区之外的奶粉销售则出现了同比增长。   记者在北京各大商场调查发现,来自新西兰产地的奶粉出现滞销,而来自欧洲地区的奶粉则表现强势   一个月内   发生三次质量事件   可以说,新西兰奶粉最近确实&l

  • 北京药店试点售奶粉遇冷被指无卖点 价格与超市相当
    北京药店试点售奶粉遇冷被指无卖点 价格与超市相当

      “奶粉进药店”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10月26日,北京5家药店正式开售奶粉。   昨日(10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北京试点药店了解到,药店试点第一天的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第二日,便有两家药店因“机器调试”停售奶粉。至于停售的原因,该药店员工表示不清楚。   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奶粉的主要问题并非在渠道,渠道的特殊不意味着质量的优秀。由于进入药店渠道的品牌以销量低、份额少的国产高端品牌为主,因此能否盈利还有待考证。   “看新鲜的多买奶粉的少”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北京永安堂灯市口店了解奶粉ATM机的奶粉销售情况,进门的左手边,便是药店专门开辟的奶粉ATM机放置区域。在奶粉ATM机上,11个参与试点的奶粉品牌1~3段的产品都有售卖。   不过,奶粉ATM机的生意却显得格外冷清,其用于刷卡和扫

  • 洋奶粉涨价涨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
    洋奶粉涨价涨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

      前狼后虎,中国奶粉市场该何去何从   中国人买一罐洋奶粉的钱,在荷兰、英国等地竟可以买到三罐到四罐。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国际市场奶粉原料价格持续下降,洋奶粉在华却是只涨不跌,连续六年年均涨15.5%。   洋奶粉的飞黄腾达,真正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古老市场规律,不以价值为核心的价格浮动都是耍流氓。洋奶粉贵得离谱,可是辛劳的中国父母却宁愿去充当冤大头。或许在他们眼中,质量问题频发的国产奶粉恰似一头有毒的狼。如果说洋奶粉的诟病是野蛮涨价,那国产奶粉的是非实在是太多了。大头娃娃奶粉、三聚氰胺奶粉、皮革奶粉……时至今日,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已如薄冰,任何安全问题的风吹草动都会使本就脆弱的消费信心再次受创。更何况近来某大型奶业频出“呕吐门”、“生产日期门”、“牛尿门&rdquo

  • 雅培多美滋:召回产品不会流入市场
    雅培多美滋:召回产品不会流入市场

      昨日,本报报道了《新西兰称最新检测表明,乳粉污染事件是“虚惊一场”》消息,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已发布声明称,8月初恒天然乳清蛋白粉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发现的细菌无“毒”。虽然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似已落下“帷幕”,但涉事各方(包括超市、消费者及奶粉厂家)却未能平静。母婴店、超市等销售量大降,多美滋、雅培等奶粉厂家不但要承受召回损失,品牌声誉也蒙受阴影;消费者则烦于退换货及换奶粉。   业内专家都表示,恒天然应该为这一事件负责,不过,多美滋和雅培等公司目前还未表示是否要向恒天然索赔。   (图文无关)   业内称事件致奶粉行业整体损失百亿元   影响   1   销量影响多美滋雅培等销量受挫   据早前媒体报道,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消息被曝之初,多美滋、雅培等涉事奶粉企业就迅速对外发布

  • 洋奶粉屡登黑榜 国产奶粉趁势逆转?
    洋奶粉屡登黑榜 国产奶粉趁势逆转?

      “食品安全”四个字一直挑逗着国人的神经,尤其是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崇洋”心理愈加泛滥,似乎对洋品牌唯马首是瞻。然而,无情的数据在提醒国人,西方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西方的食品不比中国的好到哪里。 8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今年6月份共有126批次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记者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上半年共拦截并销毁1236批次进口食品化妆品,其中亨氏、总统、帕斯卡乳业等乳制品品牌赫然在列。   记者比对今年1——6月的名单统计发现,备受中国家长推崇的诸多洋奶粉再次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来自德国的泓乐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幼儿配方奶粉(3段)以及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5批共9.63吨,来自新西兰的可益多婴儿、幼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3批0.0162吨,均因标签不合格被销毁。来自波兰的

    标签:国产奶粉
  • 10月起“奶粉进药店” 部分药店将设奶粉“ATM”机
    10月起“奶粉进药店” 部分药店将设奶粉“ATM”机

      除了超市、食品店、母婴店和网络,10月起爸爸妈妈们购买奶粉,将会多一个可信的渠道。近日,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召开“奶粉进药店座谈会”,画定了药店销售奶粉的“路线图”,第一步北京和江苏将成为试点,10月起江苏消费者可以在部分药店的“ATM”(自动售货机)上买到奶粉。   奶粉“ATM”机模拟图。   北京、江苏将试点“奶粉进药店”   据悉,在本次召开的“奶粉进药店座谈会”上,与会的包括了雀巢、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伊利、圣元、贝因美(002570,股吧)等婴幼儿奶粉企业,而药店渠道销售则包括了华润、金象、嘉事堂(002462,股吧)、国药等知名药品连锁企业。会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透

  • 康师傅试水销售婴儿奶粉 :有红烧牛肉味奶粉吗
    康师傅试水销售婴儿奶粉 :有红烧牛肉味奶粉吗

      康师傅联手日企试水奶粉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   国内食品巨头康师傅,正筹划组建合资公司销售婴儿奶粉。在经历了11月1日股价诡异上涨6.39%后,国内食品巨头康师傅最终披露了这一信息。据康师傅介绍,正向有关部门申请批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主要从事企划及销售婴儿奶粉及辅食。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额将为500万美元,康师傅持有45%股份。   网友酷评:   @书香门第39:做方便面的做出了手机,现在又要造奶粉,这是要逆天了么?   @诚品阁主:康师傅不会以后涉及到军火吧!   @清风--悠扬:还是把奶粉做进方便面的调料包里吧,增加口感和营养!   @兰苑-浅溪:泡面可以算的上垃圾食品了,这是要买垃圾奶粉的节奏吗?   @独角鲸Lilian:是不是有机会吃上红烧牛肉味奶粉了。

  • 地方奶粉品牌将逐渐消失?
    地方奶粉品牌将逐渐消失?

      日前,港交所上市公司合生元发布公告,表示通过全资控股的两家内地子公司收购长沙营可营养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协议总金额为3.5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原长沙营可营养品有限公司的股权由湖南亚华、湖南长沙亚华持有,具备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年产量达到3万吨至5万吨,主营业务为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亚华乳业同时拥有“南山”、“倍慧”两个湖南本土老品牌以及南山四季常青牧场、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心区的特尼河牧场两大优质奶源基地,旗下共有40多个奶粉品种、60多个液态奶品种。   合生元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收购并非意在布局奶源,而更看重其工厂资产,合生元还会继续采用进口奶源进行生产。合生元在2013年9月推出了法国进口的“素加”系列奶粉,收购完成后,将继续推出素加新系列奶粉。合生元方面称,公司希望在2014年

  • 婴幼儿配方奶粉10月初进药店试点[图]
    婴幼儿配方奶粉10月初进药店试点[图]

      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日前介绍,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药店将以专柜和ATM机自售模式进行销售。该项目在北京地区将于9月15日进行系统测试,10月初在金象、全新、同仁堂等试点药店上架销售,纳入统一监管销售奶粉的药店将有统一的标识。试点销售奶粉的药店将有专门标识用来区别没有进入该系统的药店。   图片新闻   进入药店销售的奶粉品牌限定在10个以内,其中国外品牌5个,国内品牌5个,三元、伊利、蒙牛、多美滋、惠氏、雅培等品牌均已确定将进入药店销售。到2014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专柜销售奶粉的药店将达到1万家。

  • 婴儿奶粉市场激战一触即发
    婴儿奶粉市场激战一触即发

      新竞争者源源不断   据相关资料显示,更多企业进入婴幼儿奶粉领域主要是因为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容量巨大,我国正在成长为全球第一奶粉消费大国。随着奶粉喂养占比的增加以及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婴幼儿食品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有关专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将接近8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额里包含着巨大的利润,大家因此瞄准了这块肥蛋糕,准备奋力一搏。   前不久,食品巨头康师傅与日本朝日集团旗下奶粉企业和光堂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上海成立合资婴幼儿奶粉进口销售公司。据悉,公司股份中和光堂占55%份额,康师傅持有剩余45%,预计2014年初开始经营。据内部人士称,康师傅在婴幼儿奶粉及辅食领域一直没有取得大的发展,以婴幼儿奶粉业务为强项的味全也在今年6月与康师傅彻底分离。这次其进入主要是看到了中国的广阔市场,为了给公司增加盈利点,与和光堂的合作是看好其品牌和专业性。   同

    标签:婴儿奶粉
  • 王丁棉称:洋奶粉仍可降价三成 液态奶可再降两成
    王丁棉称:洋奶粉仍可降价三成 液态奶可再降两成

      奶荒不再,进口税率降至5%拉低成本,王丁棉称:   今年以来,乳品市场出现了史上少见的价格波动对比:因反垄断调查,连涨五年的洋奶粉首度“集体”降价;受奶荒影响,曾被称“奶贱如水”的国产液态奶纷纷涨价,有不少涨后价首度超过历来高价的进口液态奶。   不过,广东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却称,一个是跌,一个是涨,最终对于消费者而言结果仍是一样,那就是享用到的还是高价乳制品。“事实上,无论是奶粉也好,液态奶也罢,明年奶荒的大大缓解和进口奶粉税率下调也将令他们成本存在一定下调空间,其中奶粉至少能再降三成,液态奶至少能再降两成。”王丁棉称。   本土奶中高端产品净利润率高达80%早前王丁棉曾表示,对奶荒不必过分解读,奶荒本质上为暂时性现象,其预计,今年底前“奶荒”将趋于缓和,明年市场上的乳品不会出现大幅

  • 药店ATM机卖奶粉倒计时 乳企等待相关细则出台
    药店ATM机卖奶粉倒计时 乳企等待相关细则出台

      日前,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奶粉进入药店柜台销售的同时,奶粉在药店ATM机内销售也已进入倒计时。据业内人士称,奶粉在药店ATM机内销售本来计划在本月23日内运行,但是,由于一些工作尚未完成,最快在本月26日进药店销售。   奶粉进药店ATM机销售倒计时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的通知中提到,各地商务部主管部门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引导有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销售试行工作。   通知表示,要组织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加强对试行企业的政策和业务指导,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婴幼儿配方乳粉药店销售各项规定,保障质量安全。同时参照药品经营服务相关行业标准,加强销售人员培训,为消费者购买婴幼儿配方乳粉提供全面指导和服务。   而令市场关注的是,不仅药店专柜卖奶粉,很快,消费者还将能通过设置在药店内的ATM机上购买奶粉。   据悉,

相关百科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