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护理>生活护理>宝宝成了病秧子怎么办

宝宝成了病秧子怎么办

2019年06月12日 16:25阅读次数:317
标签:儿童护理
劝告:不想把娃养成“病秧子”,就少做3件事,宝妈别不在意。还三天两头生病,活脱脱一个“小病秧子”,真是愁死人了。

劝告:不想把娃养成“病秧子”,就少做3件事,宝妈别不在意。还三天两头生病,活脱脱一个“小病秧子”,真是愁死人了。

小区里一个李奶奶,把孙子当“小祖宗”伺候,经常看见她端着饭、拿着水杯和衣服追在孙子屁股后面,可以说照料的无微不至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她孙子吃的不少,但长得瘦瘦小小,体质很差,隔三差五就感冒、发烧,医生说,这跟家长的喂养习惯有关,伤及了孩子的脾胃,抵抗力也会下降。

孩子喝母乳的时候,一般很少生病,因为入口的“食物”只有母乳,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容易消化吸收,从吃辅食开始,孩子就变得体弱多病,那是因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主管后天营养运化、吸收和输送的,一旦受到损伤,生化气血和运化营养的功能变弱,不仅影响孩子的食欲、睡眠,还导致孩子体质变差。

劝告:不想把娃养成“病秧子”,就少做3件事,宝妈别不在意

1、吃“膏粱厚”

过去生活条件差,孩子们吃的食物简单、少,但是体质好,很少生病,现在的食物种类繁琐,孩子们想吃什么有什么,却变得容易生毛病。因为家长总认为孩子在长身体,要多吃些肉、海鲜、蛋奶等油腻的食物,饮食过荤,素菜吃的少,而孩子的脾胃娇嫩,消化水平低,这些食物增加了消化负担,很容易损伤脾胃,成为孩子身体发育的绊脚石。

2、喂“小灶饭”

现在的家长过于宠溺孩子,“追着喂饭”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6岁之前,很少有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饭,都是两三口就饱了,吃完饭不久又饿了,家长就会给孩子“开小灶”,孩子又喜欢吃饼干等零食,一整天嘴巴不闲着,打乱了脾胃的作息,很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一步步损伤孩子的脾胃,让孩子积食生病。

3、养“优秀娃”

现在的家长,特别注重在艺术方面培养孩子,为了赢在起跑线上,从小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学习班,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也没时间带孩子去旅行开阔视野,不仅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还容易忽略孩子的心理,中医常说:“忧思伤脾”,内向,经常有难过、紧张、哭闹等负面情绪的孩子,脾胃功能也会下降,从而影响体质,变得容易生病。

家长平时要经常观察孩子的舌苔,闻一闻口气,如果孩子口气有酸腐味,舌苔白腻甚至发黄,食欲一阵好一阵坏,经常肚子疼、腹泻便秘,脸色暗黄没有光泽,鼻梁上出现隐约的青筋,睡觉也不踏实,经常踢被子、盗汗,翻来覆去睡不着等,就说明脾胃出问题,可能脾虚积食了。

如果孩子脾胃不好,短时间可能影响不大,但是久而久之,一定会破坏体质,耽误孩子身体发育,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调理,经常给孩子喝肽菇末,能帮孩子更顺利的接受辅食,不会出现积食、腹泻便秘等胃肠问题,也促进孩子脾胃功能的增强,提高营养的吸收效率,让孩子体质好、发育快,不会变成“病秧子”!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